郭元《在G音上》音乐形态解析

来源 :音乐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123_fami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音乐学院留日青年教师郭元的《在G音上》是“2004年鲁托斯拉夫斯基奖”①国际作曲比赛获奖作品之一。作品娴熟地运用了单音技法,通过建立在民族五声调式基础上的连续性五声序列转换,将原始而朴素的创作动机通过音列、音块、五度和声等音高组织形式表现出来,结合音色旋律等多种创作形态,将中国的传统音乐元素和西方现代作曲技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作品既有鲜明的西方现代气息,又具浓厚的民族韵味。
其他文献
音乐传播学.在我国是一门新兴应用理论学科。笔者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借鉴西方现代传播学原理.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现象进行探讨。从传播方式、传播特点及音乐变化发展规律中,提
配器法课是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的专业技能课中的一门极其必要的重点课程。笔者作为四川音乐学院作曲系的教师。在配器法课的教学实践中。在传统教学形式的基础上。探索出
嗓音声学研究表明:无论何种歌唱类型,其嗓音音质的优劣均能够通过歌手的声谱示出。本文主要通过应用丹麦B&K2260型声学疆6量系统和B&K3560C型Pulse多分析仪系统,参照美声唱法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