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19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jx2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的临床特征.方法 对2005-2013年本科收住院的19例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共入选19例,其中男12例,女7例;年龄50~81岁,病程均反复迁延不愈,表现为泛发性、多形性、瘙瘁性皮炎样皮损.血常规、外周血涂片、骨髓像均显示嗜酸粒细胞增多.皮损组织病理示真皮及皮下组织血管扩张,周围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以嗜酸粒细胞及淋巴细胞为主.结论 嗜酸粒细胞增多性皮炎以皮肤损害为主,治疗方面应采用个体化方案.
其他文献
本文针对二次启动槽的生产实际,总结出一些实践经验,浅谈如何控制好二次启动槽的技术条件,希望能对在生产的二次启动槽有所帮助和参考.
如何延长大型预焙槽寿命从而大幅降低生产运行成本是目前国内铝工业急需解决的一大课题,本文结合贵铝192kA某电解槽小修后二次启动的成功事例,总结分析了采用二次启动延长槽
患者男,11岁.腰背、腹部、前颈部、大腿、上肢出现丘疹1年,无自觉症状.丘疹直径2~5mm,浅白色,类圆形或卵圆形,部分丘疹表面轻度萎缩.组织病理示表皮轻度增生,真皮中上部胶原纤
本文介绍了山西华泽铝电有限公司SY300kA大型预焙电解槽的焙烧启动过程.采用先进的焦粒-石墨粉混合料焙烧法,并使用钢带分流、软连接技术保证了焙烧过程中阳极电流分布均匀,
会议
本文针对成型车间烟气净化设备及工艺情况,结合生产实践过程中对烟气浓度、成份和其自身特性的分析,结果表明:治理好烟气,提高烟气的回收率,可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临床资料rn患者女,35岁.躯干散在白色丘疹3月余.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双上肢出现散在的白色丘疹,无自觉症状,未予治疗,皮疹逐渐增多至腰背部、颈部及下颌.患者既往体健,否认局
期刊
@@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阳极炭素工程工艺的特点,介绍了最新的设备的配置,为新建和扩建阳极炭素工程选型提供参考依据.
患者女,43岁。上腹部红色皮损伴发轻度瘙痒4月余。查体:上腹泛发红色斑疹、斑片、斑丘疹及丘疹,部分皮损呈拱形或半环形排列。血TRUST 1∶16(+),TPPA(+)。皮损组织病理示∶真
焙烧炉是阳极生产的关键设备,焙烧炉属于整个炭素厂的大型设备,是能耗和作业环境的重要设备.焙烧炉烘炉至关重要,带料烘炉在保证烘炉质量的同时还必须保证阳极的焙烧质量,因
目的了解宁夏男男性行为者的艾滋病病毒新发感染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及队列保持情况,为决策提供建议。方法采用前瞻性开放性队列研究方法,2011年4-6月建立队列,6个月及1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