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说人

来源 :陕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1989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本刊从2008年第6期起将在“陕北地理”栏目推出“克明说话”——关于陕北方言的系列文章。作者王克明是陕北插队知青作家,他曾于一九六八年至一九七八年在陕北山村余家沟插队十年。十年的农民生活使他对陕北话产生了浓厚兴趣,返城后仍不断收集整理。近些年,他又数次专程回陕北核查,并大量查阅古籍,考证陕北词语的古代源流,写成这部七十余万字的著作——《听见古代》。《听见古代》一书运用独特的视角,在把当今应运的陕北词汇追溯到古代,也从一个侧面记录了陕北这片黄土地上下几千年的历史、被忽略了的文明和别样的民俗风情。早年也曾在陕北插过队的作家史铁生如此评价这本书:“几百年黄土地上动人的声音,靠一个北京知青,找回了被埋没的形体。”王克明说自己不是一个语言学者,而写这本书只是出于对文化的尊重之心,在做一些“文化抢救”的工作。他说:“在寻找方言的历史时,所有的界限都可能消失,古代的历史,可以直接延续到今天的生活里面。方言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观念形态,就在周围。”
  
  大(dá)
  中国人多管父亲叫爸叫爹,陕北人却管父亲叫“大”,音若“答”。这“大”,是个很有些来历的称呼,至少已经叫了1500年了。你大哪去咧?我大睡下咧。你大跟你妈睡咧?我大不跟我妈睡,跟你妈睡也?你大就你这么一颗儿(ér,儿子),你还不成人!
  陕北骂人多涉及“大”,不像其它地方,多捎上“妈”。 你大的!你大那脑!你大的骨殖!
  陕北的“大”还指伯父、叔父。对排行老二的伯父(或叔父),不论他是自己父亲的哥哥还是弟弟,都称“二大”。对排行老三的称“三大”。以此类推,四大、五大之类。
  大伯父,陕北则称“大大(dà da)”,词义是“最大的‘大’”。北京有一种称呼,把所有比自己长一辈、且年龄高出父亲的男人,都叫“大大”。北京的“大大”,在“跟父亲同辈、且年龄高出父亲”的这层意思上,跟陕北的“大大”一致。不过,陕北有一些父亲是排行老大的人家,子女直接管自己的父亲叫“大大”——因为他们的爸爸就是“最大的‘大’”。
  称父亲为“大”,元代始见文字。元·张国宝杂剧《罗李郎》四:“还不够一两日,他将唾盂儿不见了,必然递盗与他大的拿去。”明·沈榜《宛署杂记·民风二·方言》:“父曰爹,又曰别,又曰大。”这个“别”,后来应该发展成了“爸”。
  然而,在口语中,称父亲为“大”的历史就长了。以前,佛家文字中有个“多”。南齐·伽跋陀罗译《善见律毗婆沙》六“阿摩多多者”注:“汉言阿摩是母,多多者言父也。”隋·阇那崛多译《佛本行集经》四十五:“到已长跪,白父母言:菴婆、多多,我实不用行世五欲,愿修梵行。”“多”,中古时代,读音差不多是“搭”①。称父亲为“多多”,听上去就是“搭搭”。后来单音简称,元代始写作“大”。“多”的读音,南方有些地方加了个介音“i”,发展成diā,北方则在“多”上加了个“父”,演变成了“爹(diē)”。宋《广韵》曾用这个字记羌族称呼:“爹,羌人呼父也。”惟“圣人布道此处偏遗漏”的陕北,保留着古老的“多(大)”。这便是陕北呼父为“大”的源流了。
  其实,不管是“大”是“爹”,还都是以前那个“多”。音变而已。
  今有学者认为,“大大”可能是梵语tata的音译词。然而,古代僧人说过,“多多”是“汉言”,即汉朝时候的语言,亦即汉地语言,也就是今天所说的汉语语言,已经说明白了“大大”不是外来词。况且,你想,让一个民族改变他们对父亲的称呼,工程恐怕太大,希望绝对渺茫,就像现在让全中国人民都管爸爸叫Dad一样。
  北京的“大大”,比起陕北的“大大”来,义域宽广。但它应该也是源自古代那个“多多”——跟陕北的“大大”同源。
  
  父子两个
  普通话说父子俩就是“父子俩”,陕北一定要说成“父子两个”。父子两个等卵子,一个般般价。
  叔侄二人,陕北也说“父子两个”。如说叔侄二人一起打土疙瘩,陕北说:“那父子两个打土疙瘩着。”
  这是800年没变的元代语言。元·关汉卿杂剧《窦娥冤》:“婆婆也,我这寡妇人家,凡事也要避些嫌疑,怎好收留那张驴儿父子两个?”
  古人言语中,叔侄也是可以说作“父子”的。清·孙志祖《读书脞录》卷六:“古人称叔侄亦曰父子。《汉书·疏广传》:‘父子并为师傅。’谓广为太子太傅,其兄子受为少傅也。后汉《蔡邕传》阳球飞章言邕及质,邕上书自陈:‘如臣父子欲相伤陷。’《晋书·谢安传》朝议欲以谢玄为荆州刺史,谢安自以父子名位太重。质乃邕之叔父,玄亦安之兄子也。《世说·文学》篇:‘江左殷太常父子并能言理。’谓殷融及兄子浩。又《通鉴》卷一百十慕舆护曰:‘以子拒父犹可,况以父拒子乎?’慕容德于宝为叔父,亦称父子。晋以后则罕见矣。”孙志祖列举了一堆把叔侄叫作父子的事例:疏广和侄子疏受,蔡质和侄子蔡邕,谢安和侄子谢玄,殷融和侄子殷浩,慕容德和侄子慕容宝。没有南北朝以后的。他说晋以后罕见这样的叫法儿。
  晋亡至今,1600年,这种叫法儿在陕北还挺普遍。
  
  先后(xiè hou)
  陕北管妯娌——就是嫂子与弟媳的关系——叫“先后”,音若“谢猴”。那两个先后着。她跟我先后着。她是你先后?先后,你今儿做什么饭着?
  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时期,已经开始管妯娌叫“先后”,直至今日。《史记·孝武本纪》:“神君者,长陵女子,以子死悲哀,故见神于先后宛若。”《索隐》:“即今妯娌也。孟康以兄弟妻相谓也。韦昭云:‘先谓姒,后谓娣也。’”《汉书·郊祀志》:“神君者,长陵女子以乳死,见神于先后宛若。”唐·颜师古注:“孟康曰:兄弟妻相谓‘先后’。师古曰:‘古谓之娣姒,今关中俗呼为先后,吴楚呼之为妯娌。’”汉·刘熙《释名·释亲属》:“长妇谓少妇曰娣。娣,弟也,以后来也。或曰先后,以来先后言之也。”汉《尔雅·释亲》:“长妇谓稚妇为娣妇,娣妇谓长妇为姒妇。”晋·郭璞注:“今相呼先后,或云妯娌。”三国《广雅·释亲》:“妯娌娣姒,先后也。”宋《广韵》:“先后犹娣姒。”清·王念孙《广雅疏证·释亲》:“男子先生为兄,后生为弟,故妇从其夫而亦有先后之称也。先后,亦长幼也。”又:“或言娣姒,或言弟长,或言先后,或言长妇稚妇,其义一也。”
  《南史》记了一个先后亡灵显灵救命的故事,比较有趣。《南史·后妃列传·文元袁皇后》:“后亡后,常有小小灵应。明帝所生沈美人尝以非罪见责,应赐死,从后昔所住徽音殿前度。此殿有五间,自后崩后常闭。美人至殿前流涕大言曰:‘今日无罪就死,先后若有灵当知之。’殿户应声豁然开,职掌者遽白文帝,惊往视之,美人乃得释。”
  先,宋《广韵》苏佃切②。
  
  儿
  有这么个“儿”,是陕北话里一个很重要的形容词。几乎一切坏的、不好的、不易的、倒霉的,包括捣乱的、违拗人意的、说脏话的,甚至开玩笑的,都可以用它来形容。比如,说事情办砸(坏)了,事情发展到很不好的程度,陕北说“这事情可做儿了!”
  那是个儿人。那人是个儿货。那人可儿了。这娃娃可儿了!这儿女子,一满不听说!这儿婆姨,说儿话咧。这人可儿气了,常肯骚情婆姨女子。
  这天就太儿了——一满不下(雨)。这雨可下儿了。这庄稼种儿了,怕出不来苗了。这什么儿人修下这号儿路?这车可儿了,一满不好好走。这牛可儿了,一满不顺壕壕走。这猪娃可儿了,一股儿拉老母猪身上趴。这个坝可打儿了,后庄台地闹淹了。
  担荞麦粪这生活是个儿活。 刚走起身,拉拉车轴折咧,你看这不是个儿事? 你说学石匠好?哎,教我看,这兀一满是个儿生活! 公社教开这号儿会,瞎费工!
  从汉代的文字中,可以看到,“儿”的意思是坏的、不好的。这说明,古人口语里就有这个词。那时,它用于形容坏女人。《史记·淮阴侯列传》:“信方斩,曰:‘吾悔不用蒯通之计,乃为儿女子所诈,岂非天哉!’”《史记·陈丞相世家》:“吕太后闻之,私独喜。面质吕媭于陈平曰:鄙语曰,儿妇人口不可用,顾君与我何如耳。无畏吕媭之谗也。”韩信骂吕后是个“儿女子”——坏女人,吕后说吕媭是个“儿妇人”——也是坏女人。
  后来,2000年来,竟然文字中再无记录。然而,文献里找不到,并不能说明口语中不存在。陕北的用途广泛的形容词“儿”,必是源于汉代的这个“儿”。它一定是在不登大雅之堂的口语里存在了2000年。它的作用,也已经大大地不局限于形容坏女人了。今天,它的用途之广,是普通话中任何一个形容词所望尘莫及的。
  如果我们嫌公共汽车服务不好,嫌饭馆的菜做得不好,我们也可以说古代语言:那公共汽车可(kē)儿(r)了!那饭馆的菜可儿了!
  
  倯(sóng)
  陕北口语里很常用“倯”这个词,音若“松”,阳平。这个“倯”,可用作名词、动词、形容词。
  用作名词,一般指人或牲畜,具有不同程度的贬义,如懒倯、坏倯、瞎倯、楞倯之类。这倯光捣蛋!这人可是个坏倯!这驴可是个懒倯!韩信那倯,趁当个大将嘛,把你(谓他自己的)妈活埋了。也用于调侃。那倯,可能喝咧!哎呀这倯,唱得好咧!
  用作动词,意思是害怕、胆怯、服软。那人,几回愺得他,一满倯了。挺抗硬个人,咋一见婆姨就倯了?这狗倯咧,不叫了。
  用作形容词,一是形容不好的、坏的、调皮捣蛋的等等。这号倯人,谁跟打交道谁吃亏。这倯驴,打上也不走。这倯婆姨!看你那倯样子!这兀是个倯人,常没正形儿。这倯娃娃,回去!二是形容无能、软弱。那是个倯人,不要欺负他。那人可倯咧。俗语:好汉眼里火星多,倯汉眼里尿水多。
  这个“倯”还用作形容词后缀。看那,饿结实了,愣倯吃咧!这狗倯婆姨!
  古代,这个“倯”便可以作名词,指“人”,是贬义明显的骂人用语。汉《方言》卷七:“倯,骂也。燕之北郊曰倯。”晋·郭璞注:“羸小可憎之名也。”也用作动词,意思是胆怯。宋《广韵》:“倯恭,怯貌。”
  倯,宋《广韵》息恭切,宋《集韵》思恭切。
  
  歪
  陕北口语里的“歪”,没有“歪斜”的意思,而是对人的脾性、能力等的一种形容。
  形容个性强。那人歪咧,一害气,说走就走。那个人歪,凭管你书记来,县长来,尿也不尿。
  形容态度等厉害。那人嚷个可歪了。那倯,打上人歪得太。那狗可歪了,愣咬咧!看那老汉个子低低价,咋嚷上这么歪?
  “歪”也用于形容有能力、本事厉害。那人?那人歪咧,有本事。邓小平可歪咧,不是他,能有咱而今这光景?
  “歪”还用于形容性能力强。那婆姨可歪咧,一般男人撑不定。
  元人口语里便有这样一个“歪”。用它,可以形容厉害、做事果断。元杂剧:武汉臣《老生儿》一:“你可便道他歪,不思量我年迈。”可以形容发扬本事。无名氏《射柳捶丸》二:“则要你人人歪战,个个胡缠。”还可以用于性方面的描述。元·关汉卿杂剧《蝴蝶梦》三:“等我你奶奶歪屄。”
  
  惼(biǎn)
  “惼”,音“扁”,词义是“心胸狭隘”。这是一个被现代汉语归入文言书面语言的单字词。陕北至今在口语中使用。那人可惼咧,最肯害气。
  几千年前就有这个词。《庄子·山木》:“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
  我们肯定不能说今日陕北农民说的是文言。只能说,这是一个古代的口语词,很久以前曾被文人用进文章。当广大地区的口语中已经没有了这个词时,人们把它归入了文言。但是,陕北口语里还说着。
  
  浅
  浅薄,不厚道,陕北口语说“浅”。用以形容不厚道的、使人感觉假惺惺的那种人。那人可浅了,没意思。看那人浅的呼扇扇(shā shā)的。那是个浅皮子。
  也形容不稳重。人才给买件衣裳,浅的拉上一穿,能的她!
  古代,“浅薄”曰“浅”。汉·孔鲋《孔丛子·抗志》:“有龙穆者,徒好饰弄辞说,观于坐席,相人眉睫以为之意,天下之浅人也。”
  
  愊(biē)③
  人过于老实内向、甚至迟钝,陕北说“愊”,是个贬义词。这个词听上去是“鳖”。这娃娃可愊咧。那人可愊的万恶(非常)来,一句话也说不出。
  古时候这是“至诚”的意思。汉《说文》:“愊,诚志也。”宋《广韵》:“愊,悃愊,至诚。”“悃”也是“愊”的意思。汉《说文》:“悃,愊也。”
  这个词以前是褒义。《后汉书·章帝纪》:“夫欲吏矫饰外貌,似是而非,朕甚餍之,甚苦之!安静之吏,悃愊无华,日计不足,月计有余。”《新唐书·刘純传》:“入迁左拾遗,谏罢武宗方士,言多恳愊。”
  陕北口语里保留了这个“愊”。但因为农村社会也变得更欣赏人的灵活性了,所以这个词变成了贬义。
  
  恢
  这个“恢”是形容词,在陕北口语里,它用来形容不管客观条件强作愣干、白费力气、枉费心力的行为。这沟里能打成个坝?那么大水?我看这些恢着咧!你想能告倒他?哎呀——我看你兀恢着了。这就算是学大寨?这些恢倯干咧。五八年大炼钢铁,一满恢着了!
  “恢”也用于形容冒失、傻愣。咋他把个车车楞拉(往)沟里推也?那兀恢着咧!这恢倯!你能跟人家老子的说这号儿话吗?你兀恢着了一满!看这娃,给我这些肉,我能吃了了?这娃恢着了。
  引申为傻。陕北不说“傻”这个词,只说“恢”。这恢汉!这兀恢丑势!哎——不要欺负人家吗!那恢着咧。欺负个恢汉算本事?
  古人就用“恢”这个词形容不管客观条件强作愣干、枉费心力的行为。元·马致远散曲《庆东原·叹世》:“画筹计,堕泪碑,两贤才德谁相配?一个力扶汉基,一个恢张晋室,可惜都寿与心违。不如醉还醒,醒而醉。”诸葛亮使个劲儿地扶助汉家基业,羊祜玩儿了命地张显晋室恩德,都是客观条件并不具备,事业未成身命先死。“力”和“恢”都是形容词。“力”一直原样儿保留在陕北口语中。“恢”后来演变成了今天陕北口语里的“恢”。
  
  (sè)
  “”这个词,音“涩”,用于指说话少、语言迟钝、表达难。孩子性格内向,不爱说话,不会表达,陕北说“这娃娃语言可了”。
  这是一个古老的词,意思是言语迟钝、不会表达,很早就写作“”。汉·东方朔《七谏·初放》:“平生于国兮,长于原野。言语讷兮,又无强辅。浅智褊能兮,闻见又寡。数言便事兮,见怨门下。”汉·王逸注:“者,难也。”
  
  (jiào)
  性格急躁、不温和、不温顺,便是“”,音若“叫”。其反义是“傥”。老刘那人脾气。 他性格。
  古语“”为性急。宋《集韵》子肖切:“,性急也。”
  傥傥(táng táng)
  性格温和、温顺,不急不躁,慢慢腾腾,陕北以“傥傥”形容,音“糖糖”。也说“傥”。老马那人脾气傥,傥傥价。他性格傥。这个“傥”的反义是(jiào)。
  古有“傥傥”,是“舒闲貌”,慢悠悠的。《关尹子·一宇》:“道茫茫而无知乎,心傥傥而无羁乎,物迭迭而无非乎。”
  
  惰(tuó)
  因性格内抑而嘴笨、话少、不会说客气话、说话不恭敬,陕北口语都用一个“惰”来形容。音若“驼”。那娃嘴惰,不会说,你不要害气。
  这是一个古老的词,上古时,词义就是“不恭敬”。《礼记·曲礼》上:“父母有疾,冠者不栉,行不翔,言不惰。”《左传》襄公三十一年:“冬十月,滕成公来会葬,惰而多涕。”晋·杜预注:“惰,不敬也。”汉《说文》作“憜”或“惰”:“不敬也。”宋《广韵》:“憜,嬾憜也。《说文》曰不敬也。惰,上同。”宋《集韵》:“憜,不敬也。”
  宋代以来,文人们的作品中,好像已经没有这个表“不敬”意思的“惰”了。陕北口语里的这个“惰”,就像是跨过了漫长的中国古代,远远地从千年前的古人那儿直接继承来的。
  惰,宋《广韵》徒果切④;宋《集韵》吐火切。
  
  绵(nàng nàng)
  “绵”是陕北口语中常用的一个形容词,用以形容肥胖、绵软。“”音“囊”去声。黑地睡在那婆姨身上,绵价,可美了。咋这绵价东西这么耐?
  绵软而又略有黏性的,说是“黏”的。咋这馍馍黏价?不熟也!日哎——这泥黏价,像婆姨蛋!
  “”一词颇有来历。三国《广雅》:“
  ,肥也。”那之前,汉《说文》说:“益州鄙言人盛,讳其肥,谓之。”那之后,宋《广韵》记:“,肥。蜀人云。”唐·皮日休《遇谤》诗:“彘既而必烹兮。”这个词,2000年基本没走样儿。
  现在北京话有“囊(nānɡ)肉”,普通话有“囊膪(nānɡ chuài)”,都是指肥而松软的肉。它们都跟陕北的“绵”同源,来自遥远的“”。
  
  (dū)蛋
  “”音“督”。陕北人管屁股蛋叫“蛋”,也叫“子”。那婆姨可胖蛋咧!看烂窑许这些,
  子把(bà)转(撅起)压明宝咧!死汉子底有活汉摇。
  很久以前,差不多2000年了,就把屁股叫做“”。也写作“”。宋《集韵》:“、,《博雅》臀也。或作。”《博雅》,三国时代训诂书,即《广雅》。实际上,《广雅》写作“豚”,但有注音“多鹿反”,就是“”音,释“臀也”。
  ,宋《集韵》都木切。
  
  差(cá)
  陕北日常口语中,说病情好转,总是听见说这个“差”,音若“擦”阳平。这个“差”的词义不是差(ch),而就是病情好转。陕北口语里的这个词,就是现在被列为书面文言词语的“差(chi)”、“瘥”。你病差些儿了吗?这二日差些儿了,能吃了。
  古代语言里,词义是“病愈”的“差”,早期被认为是南方话,也写作“瘥”。汉·扬雄《方言》三:“差,愈也。南楚病愈者谓之差。”《三国志·魏书·华佗传》:“故督邮顿子献得病已差,诣佗视脉。”又:“病若在肠中,便断截湔洗,缝腹膏摩,四五日差。”
  唐宋以来,词义依旧。唐《敦煌变文·父母恩重经讲经文》:“儿行千里,母行千里;儿行万里,母行万里。男女有病,父母亦病;子若病除,父母方差。”宋·沈括《梦溪笔谈》卷十:“有病虐者取墓土着床席间辄差。”又卷二十四:“因病危甚,服医朱严药遂差。”又卷二十五:“关中无螃蟹。元丰中,余在陕西,闻秦州人家收得一干蟹,土人怖其形状,以为怪物,每人家有病虐者,则借去挂门户上,往往遂差。不但人不识,鬼亦不识也。”宋·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九《龙门清远禅师》:“先圣云:病者众生之良药。若善服食,无不瘥者也。”
  这个词至今词义依旧。只是普通话里没有了这个词。说普通话的,如果谁问“你的病差些了吧”,那就是不可理喻了。
  
  痨(nào)
  动词毒,使药物中毒,表达这种词义,陕北说“痨”,音“闹”。陕北有一些词的读音,具有韵母n、l不分的特点。北京说“闹耗子药”,实际也是这个词。但是,陕北不局限于对象是耗子。那六六六粉,可把那些学生痨结实了,绿水子都吐出来了。他是被人下了毒药痨死的。这药痨不死人。这痨老鼠药顶事咧,痨死了几只老鼠。买上些痨老鼠药痨老鼠。操心狗也被痨死。
  这个词出自2000年前的古代环渤海北部地区。汉《说文》:“痨,朝鲜谓药毒曰痨。”汉·扬雄《方言》三:“凡饮药傅药而毒,南楚之外谓之癞,北燕朝鲜之间谓之痨。”
  现在,在这个词的发源地之一北京一带的语言里,这个词义域变窄了,只能用作毒老鼠。更完整一些地保留着“痨”的词义的,竟然是千里之外的陕北话。■
  
  注:①多,《广韵》得何切,上古音拟音[tai],中古音拟音[tɑ]。吴语白读音[t]。②先,《广韵》苏荐切,上古音拟音[si n],中古音拟音[sien],近代音拟音[si n]。湘语音[ i
   ],赣语音[ i n]。陕北“先”的读音,近湘赣。③愊,《广韵》入声芳逼切,《集韵》入声拍逼切。陕北这个词今亦读入声,为[pi]。④惰,徒果切,赣语音[tho],客家话、粤语音[th ]。
  (本文节选《听见古代——陕北话里的文化遗产》,中华书局2007年出版)
其他文献
陕北人说古代话?  三十八年前,初到陕北余家沟,所闻言语,叽哩咕噜,似一派“胡”言。我们张口说话,村民就答“害怕”。不知所怕何来。后来才知道,不是“害怕”,而是“解不下”,念“害不哈(hà)”,意思是“不懂”。把不懂说成“害不哈(hà)”,当时听来,简直就是另一种语言。  农民聊天儿,口无遮拦。女知青在一旁听农民说到“夃(ɡài)老”,好奇问之。“夃老”在现在的陕北话里,指妻子有外遇的人,意思相当
期刊
可能  有些事是可能的如果大风不能吹拂  那陶俑上的尘土散去只能是一个传说  通往临潼的路有很多条而通往  秦朝的路只有一条譬如说  让时差逆转成门缝让天空飞起来  或者让一束光漂到你的内心深处  秋日渐浓有多少人坐在树荫下细细推算因果    其实你的心就是你的皇宫一千年前  马蹄声踏过渭水那一夜没有雨水滋润长安  也没有一盏马灯与月光争辉  草疯长得像个自恋狂太久了  寂寞使它们更加寂寞静静地渗
期刊
我是海力布?    偶然看到了甲骨文的“昔”字——画一个太阳,下面或上面是汹涌澎湃的波浪——便有一股强烈的恐惧感袭过心头。  我联想到了昔日那铺天盖地的洪灾。  彝族民间流传的长诗《查姆》中这样描绘洪水泛滥的情景:“龙眼眨一眨,满天乌云翻;龙尾摆一摆,天空就扯闪;龙身抖一抖,狂风暴雨卷万山。雨点鸡蛋大,雨柱似竹竿;下了七天七夜,大地茫茫被水淹。地上波浪滚滚,波涛直冲云天。树根飘上天,浮萍天上转,乱
期刊
九月的榆林,稻黍滚浪,硕果飘香。由22位中国当代美术名家代表组成的“写生团”来到榆林,展开了为期4天的采风写生活动,拉开了“中国美术名家走进榆林”系列活动的序幕。这是迄今为止,榆林迎来的最具规格的一支美术家队伍,其中有8个省区的美协主席,可谓名家荟萃,阵容空前。  在短暂的四天时间里,美术家们先后参观了榆林市展览馆、榆林汉画像石馆、榆林老街、镇北台、红石峡、佳县白云山、神泉堡以及榆林经济开发区等。
期刊
[摘 要]开放教育需要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它能够增强开放教育的核心竞争力。良好的学习支持服务,可以保障每一位学生得到适合自己的服务项目、服务内容,保证服务质量。本文基于开放教育质量报告并结合对部分办学单位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分析基层办学单位在学习支持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旨在更好地提升办学质量。  [关键词]开放教育;支持服务;办学单位  [中图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
期刊
[摘 要]鉴于普通高校研究生就业压力增加,西安财经大学应用经济学科建立了 “专业+实践+创新”三种核心能力培养为主线,分三个阶段实施的“一线三段”式培养模式。本文基于“一线三段”式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基本要求,围绕劳动经济学的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提出通过典型案例的运用、适度进行课堂讨论、介绍劳动经济学前沿研究成果、鼓励学生参加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等环节实现课程目标任务,以此提升我校应
期刊
大麦儿青青,就怕来了亲戚。  小舅子来了,宋得柱偷空慌忙去磨坊里赊白面,只赊二斤。他凭借三寸不烂之舌,磨尽了无限的好话,卖面的人才难意地赊给了他。在他走出面坊三步远的同时,卖面的人吼喊开了:“得柱,你甭超过六月十五,不然利加到三成!”宋得柱调转头颅点头哈腰,语气恭谦:“掌柜的,保证耽误不了,等我的大麦仁子卖了。”紧接着他脖筋一挒大声说,“二斤面,我能骗了你!”卖面的人似笑非笑,他手指宋得柱的脊背,
期刊
毛乌素沙地(北纬37°27.5′~39°22.5′,东经107°20′~111°30′)是中国四大沙区之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和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伊克昭盟)之间,面积达4.22万平方公里,万里长城从东到西穿过沙地南缘,地名起源于榆林靖边县海则滩乡毛乌素村。自定边孟家沙窝至靖边高家沟乡的连续沙带称小毛乌素沙带,是最初理解的毛乌素范围。由于陕北长城沿线的风沙带与内蒙古鄂尔多斯(伊克昭盟)南部的沙地是
期刊
[摘 要]洲际英才学院是以合作共赢为基础,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目标的校企共同体,对接旅游酒店管理等服务业转型升级需求,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赢得了较好口碑和赞誉,其中的经验与做法也为其他旅游类职业院校践行“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协同育人提供了一个可参照、可复制、可操作的“样本”,具备一定借鉴意义  [關键词]校企共同体;实践基地;洲际英才学院  [中图分类号]G6
期刊
[摘 要]延安红色教育资源是新时期开展公民教育的特色教育资源。延安电大在向开放大学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要利用好延安红色教育特有优势开展“特色课程战略”,不断探索能够培育自身竞争优势的特色课程。本文从延安红色教育资源建设意义、延安红色教育资源的优势、延安红色教育资源建设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关键词]红色资源;特色课程;地方电大;开放大学[中图分类号] G72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