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纵裂经胼胝体入路处理松果体区肿瘤的解剖与临床

来源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tk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后纵裂经胼胝体入路的解剖和临床研究,为处理松果体区病变提供切实可行的外科策略.方法 取10具血管经彩色乳胶灌注的成人尸头,在6~25倍显微镜下模拟后纵裂经胼胝体入路,测量入路中相关重要结构间的距离,并回顾性分析和比较后纵裂经胼胝体入路与幕下小脑上入路处理的15例松果体区病变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后纵裂经胼胝体入路可以人字缝作为人路的标志点,并以人字缝与鼻根部连线的方向作为入路的方向.在标本和T2RMRI上,人字缝至松果体中心部的距离平均分别是71.40 mm和70.14 mm.15例松果体区肿瘤中,11例采用幕下小脑上入路,其中4例全切,重残1例,死亡2例;4例采用后纵裂经胼胝体入路者均做到了肿瘤的全切,重残1例,无死亡.结论 松果体区肿瘤手术人路的选择主要取决于肿瘤的部位和侵及的范围,尤其要注意其与脑室系统、中线、胼胝体及Galen静脉的关系,而术前T2RMRI和MRV或DSA可为手术入路的选择提供可靠的依据。

其他文献
患者女,40岁.一个半月前工作时钢丝弹射入左颞前部致伤,通过X线透视定位后完整取出头皮下钢丝,术后半月出现左颞部吹风样杂音并日渐明显,故来诊.查体:左外耳道上方约3cm处见一长2cm横行陈旧手术疤痕。
期刊
一、颅脑创伤的现场急救  四川省汶川地震造成的颅脑创伤主要是由于建筑物倒塌所致,伤情比较复杂、全身复合伤比较多见。
期刊
例1 男性,28岁.患者自杀将钢钉自额顶部钉入颅内,当时无昏迷,行头颅X线检查示:额顶部颅内异物(图1).查体:意识清楚,额顶部可见部分钢钉末端,长约6cm,其余神经系统查体未见明显异常.急诊行"颅内异物拔除术",术后复查头颅CT:蛛网膜下腔出血征象,未见颅内明显血肿.术后7d复查头颅CT及脑脊液检查正常,恢复良好.于10d后出院,可正常生活。
期刊
高血压脑出血具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等特点,多年来人们一直在努力寻找一种快捷有效的手术方式来试图降低死亡率,提高治愈率.基底节脑出血占脑出血的60%,丘脑区脑出血占10%[1],同时由于两者位置深在,手术创伤大预后不良,故基底节-丘脑区脑出血的手术治疗成为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难点。
期刊
1999年1月至2007年2月手术治疗颅脑损伤双瞳散大患者43例,报告如下。
期刊
目的 比较单纯放疗(RT)与放疗加替莫唑胺(RT-TMZ)治疗胶质母细胞瘤的局控率、生存率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60例首次术后的胶质母细胞瘤随机分为接受单纯放疗、放疗加每天持续的替莫唑胺治疗以及6个周期的替莫唑胺辅助治疗.每组30例.主要研究目标为整体生存率.结果 RT-TMZ组与RT组总有效率分别为53.3%和26.6%;1年累计局部复发率分别为63.3%和90.0%,1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36.
整合素(Integrin,INT)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都是与细胞信号传导有关的细胞因子,与肿瘤细胞的粘附、迁移及肿瘤血管的生成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国内对其研究都集中在蛋白水平,本研究从分子水平,利用RT—PCR方法观察正常脑组织和不同恶性程度的胶质瘤组织中INTαv、INTβ3和bFGF的基因表达情况,意在为胶质瘤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目的 建立一种经济实用、稳定、可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方法 SD大鼠分为3组,每组20只.采用球囊损伤法造成颈动脉内膜损伤后,分别给予普通饲料喂养,高脂饲料灌胃,同时给予腹腔注射维生素D,于第1,2,3,4周取出损伤侧血管,行HE染色,计算各组大鼠颈动脉狭窄率和内、中膜面积.结果 注射维生素D组大鼠颈动脉损伤处,第1周时内皮下即有泡沫细胞出现,随着时间延长逐渐出现内皮细胞脱落,内膜下泡沫细胞
由美国神经外科专家Loflus教授编著,国内青年专家王涛教授、翟宝进教授主译、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周定标教授主审并作序的《颈动脉内膜切除术——原理和技术》(第2版)已由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本书系统地介绍了颈动脉内膜切除术的科学基础、手术适应证、手术技术与技巧、补片应用与术中转流技术、术中监测、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等。
期刊
前不久,我有幸阅读了<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8年第2期刊出的王忠诚院士和赵雅度教授撰写的关于纪念赵以成教授诞辰100周年的文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