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姓漫谈

来源 :寻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uoxi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姓是我国汉民族中人口较少的姓氏之一,虽然在宋代成书的《百家姓》中排在第91位,但《百家姓》并不是按照人口多少的顺序来排列的。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科学院遗传学研究所等单位,曾根据全国人口抽样调查或户籍人口登记等资料,先后三次排出当代汉族前300个大姓,这三次排列均无元氏的位次。
  汉族元姓人口虽少,但它却是典型的中华民族大融合的产物。据有关史料记载,元氏的来源,主要有四。一是以国为氏。宋代郑樵《通志·氏族略二》载文:“《风俗通》云:元都,古诸侯国也,子孙以国为氏。”二是以邑为氏。春秋鲁僖公(公元前659~前627年在位)时,卫国有个大夫,食邑于元(今属河北省大名县),称元咺,子孙遂以邑为氏。三是汉族他姓改为元氏。唐朝末年天下大乱,江西临川危仔倡聚众保乡里,进据信州,为杨行密所败。危氏举家避难奔扬州,易姓日“元”,子孙遂以元为氏(参见《宋史·元绛传》)。
  上述三支元氏后裔均渐趋式微,隐而不显。尤其前两支,到秦汉时已难觅后裔行踪。
  元氏的第四个源头,是南北朝时北魏宗室拓跋氏改姓的元氏。这是目前我国汉族元氏的主要源头。
  北魏的皇室、功臣,都属于鲜卑族。鲜卑原是居于我国北方的一个非常落后的民族,东汉时逐渐兴起,历经“九难八阻”,走出深山,兼并弱小部落,于4世纪初建立代国。公元386年,拓跋琏(史称道武帝)统一各部,建立魏国,国都设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史称北魏。471年,拓跋宏(元宏)继承魏国皇位,史称孝文帝。
  魏孝文帝继位后,将国都由平城迁到洛阳,并大力推行汉化:禁鲜卑语、禁胡服、与汉族通婚等。而改鲜卑复姓为汉姓,是其推行汉化的重要举措之一。
  鲜卑族起于北方,经济、文化都十分落后,只有部落即部族,而无姓氏。据《宋书‘张畅传》云:“畅因问虏使姓,答日:我是鲜卑,无姓。”北魏建国后,氏族才逐渐清晰,并有新的氏族出现。据《魏书,官氏志》载:“魏氏本居朔壤,地远俗殊,赐姓命氏,其事不一……安帝(拓跋越,23传至拓跋珪——引者)统国,诸部有九十九姓。至献帝(拓跋弘,466~471年在位)时,七分国人,使诸兄弟各摄领之,乃分其氏。自后兼并他国,各有本部,部中别族,为内姓焉。”拓跋弘分兄、弟为七姓,“七分国人”,又命其叔父之胤为乙旃氏,疏属日车煜氏,连同皇室拓跋氏,共计宗室十姓,“百世不通婚”。
  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魏孝文帝下诏,令鲜卑胡姓均改为汉姓:“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诸功臣旧姓自代来者,姓或重复,皆改之。”(司马光:《资治通鉴》卷一四○)随着这一诏令,除拓跋氏改元氏外,余宗室九姓亦分别改作汉姓:改纥骨氏为胡氏、改普氏为周氏、改拓拔氏为长孙氏、改达奚氏为奚氏、改伊娄氏为伊氏、改丘敦氏为丘氏、改侯氏为亥氏、改乙旃氏为叔孙氏、改车煜氏为车氏。另外勋臣八姓及平城迁洛阳的百余姓,均改为汉姓。
  拓跋氏所改之元氏,因枝繁叶茂,子孙众多,北朝、隋、唐时代,许多后裔活跃于政治舞台,其后子孙繁衍,播迁各地,是为当代汉族元氏之大宗。但当代元氏并非全是拓跋氏后裔。据《通志·氏族略三》记载:“又有纥骨氏改为元氏,又有是云氏改为元氏,又有景氏改为元氏。”如前所述,纥骨氏是献帝长兄一族,亦属北魏宗室,太和二十年改为胡氏,其“十七代孙绍为右司员外,天授中(690~692年),诏改姓元氏”(唐·林宝:《元和姓纂》)。是云氏,《魏书·官氏志》载:“是云氏,后改为是氏。”由上可知,这两支元氏同样是鲜卑后裔所改。
  关于鲜卑族之族源,魏孝文帝自称“魏之先出于黄帝”,“魏书·序纪》亦说:“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或内列诸华,或外分荒服;昌意少子,受封北土,国有大鲜卑山,因以为号。”亦有谓拓跋氏系西汉李陵之后者,《宋书·索虏传》云:“索头虏姓托跋氏,其先汉将李陵后也。陵降匈奴,有数百千种,各立名号,索头亦其一也。”《南齐书·魏虏传》有类似记载。其实,早有学者指出:“谓托跋氏为黄帝或李陵之后者,亦犹谓匈奴为夏后氏之苗裔,南蛮乃高辛氏之遗种,显属附会之说,未可尽信。”(姚薇元:《北朝胡姓考》内篇第一)且不论鲜卑族是否黄帝之胤,其源出“大鲜卑山”则并非子虚。
  《魏书·礼志一》载文曰:“魏先之居幽都也,凿石为祖宗之庙于乌洛侯国西北。自后南迁,其地隔远。真君(太平真君,北魏太武帝年号,440~451年——引者)中,乌洛侯国遣使朝献,云石庙如故……其岁,遣中书侍郎李敞诣石室,告祭天地……石室南距代京可四千余里。”乌洛侯国,游牧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南部。李敞告祭天地的祝文,载于《魏书·礼志一》。
  1980年7月,时任呼伦贝尔市文物管理站站长的米文平先生在大兴安岭北的一个山洞中发现了当年李敞在石壁上的刻文。这个洞位于内蒙古鄂伦春旗北面,洞离地面20多米,南北长100多米,东西宽20多米,高近20米,是一处天然山洞。这就是被史书称为“鲜卑旧墟石室”的嘎仙洞。洞中的刻文,史称《嘎仙洞祝文》,祝文为汉字隶书,字形古朴苍劲,竖写19行,共201个字。其文云:
  维太平真君四年,癸未岁,七月廿五日,天子臣焘使谒者仆射库六官、中书侍郎李敞,傅少兔、用骏足、一元大武、柔毛之牲,敢昭告于皇天之神:启辟之初,佑我皇祖,于彼土田,历载亿年,聿来南迁。应受多福,光宅中原。惟祖惟父,拓定四边。庆流后胤,延及冲人。阐扬玄风,增构崇堂。剋翦凶丑,威暨四荒。幽人忘遐,稽首来王。始闻旧墟,爰在彼方。悠悠之怀,希仰余光。王业之兴,起自皇祖。绵绵瓜瓞,时惟多祜。归以谢施,推以配天。子子孙孙,福禄永延。荐于皇皇帝天,皇皇后土,以皇祖先可寒配,皇妣先可敦配。尚飨,东作帅使念凿。
  石室中的刻字,与《魏书》记载基本吻合,也就是说鄂伦春自治旗的这一石洞,就是鲜卑族“祖宗之庙”。
  魏孝文帝诏令改国姓拓跋氏为元氏后,又命令鲜卑人南迁洛阳者,其籍贯即为河南郡洛阳县人,死于洛阳者,即葬于洛阳北邙山,不得还葬平城。这样,元氏的发祥地就是洛阳,郡望为河南郡。如唐代元结《自释》开篇即日:“河南,元氏望也。”(《新唐书·元结传)))河南郡,治所在洛阳,隋代仍称河南郡,辖18县;唐代改称河南府,天宝年间辖26县,今汝州、中牟、沁阳、济源等,均属河南府。这样,隋、唐时代籍贯为河南郡(河南府)辖县者,多称河南人。其著名者如唐代大诗人元稹,《旧唐书》记其籍贯为“河南人”,《新唐书))则细注为“河南河内(今沁阳市)人”。
  由于元氏主要来源于北魏皇室,族众支繁,且为官者较多,隋唐时期随着仕宦的足迹,已开始由河南向外迁徙。史书明确记载的有:唐代元德秀,河南人,曾为鲁山令,卸任后,“爱陆浑佳山水,乃定居”(《新唐书·元德秀传》)。他如水部员外郎元结,鲁山人;协律郎元集虚,河内人;中书侍郎元载,(陕西)岐山人;议郎元让,(陕西)武功人;后唐明宗养子元行钦,(河北)幽州人。
  唐末五代及宋、元之交,由于战乱,中原士族大量南迂,不少元氏族人亦随之迁往江南,辗转播迁,分居各省。亦有向北、向西迁移者。如:宋处士元溥,(江苏)宜兴人;宋工部郎中元衡,(江苏)吴人;宋方士元霭,(四川)蜀人;宋京城巡检元达,(河北)鸡泽人;金元时著名诗人元好问,(山西)秀容人;元溧阳路总管元准,(江西)临川人;元处士元善,(湖北)兴山人;清贵州巡抚元展成,(江苏)静海人。
  仅从上述数例元氏名人的籍贯可知,到明清时,元氏族人至少已在今河南、陕西、河北、山西、江苏、江西、湖北、四川等省区繁衍生息。到了近代,元氏族人不少远渡重洋,到国外谋生。近现代元氏族人中涌现出不少英模,共同为中国的富强和中华各民族的团结,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其他文献
期刊
<正>在我们讨论"写生"这个话题的时候往往是有一些前提的,因为这是一个有多层含义的词语,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语境下所指代的内容是不尽相同的。对写生的具体概念的如果从传
期刊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插画艺术与数字技术结合而形成的数字插画设计掀起了一轮轮视觉狂潮。数字插画设计的教学模式也因此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领域广、跨学
新媒体实现了文字、音频、视频、图像等传播的融合,使信息表现更为多样,信息传播更为便捷.在现实世界中,任何网络终端都可以用作绘画艺术的传播和接收工具.在新媒体环境下,大
黄慎是清代著名画家,其诗文、绘画以及狂草书法堪称三绝。尤其是在人物绘画上,不仅继承了传统人物画的表现手法,而且还创造性地将草书运用到人物画的线描中,因此,被称之为“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蔡邕,字伯喈,官左中郎将,被称为蔡中郎。他是东汉末年的名士,关于他的传说颇为丰富。他精通音律,流亡吴地时发现焦尾琴;他工于书法,自成“飞白体”;他将万卷藏书赠给王粲,留下“蔡邕之赠”的美名。从汉末至魏晋,蔡邕在士林中极有声望,为乡里所宗。南北朝隋唐时期,他因“事董”开始受到讥讽,在宋代更是遭到丑化,尤其是在戏曲《赵贞女蔡二郎》中,他被描写成一个忘恩负义的薄行士人。蔡伯喈的这一反面形象在民间广泛流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