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用“心”治疗

来源 :现代妇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oilkjqw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别看她身材挺娇小的,但是医术却不含糊。我们都喜欢她。”她的一位病人对我说。
   我微微一愣。简简单单的一句“喜欢”,包含了太多的内容。那是医生对患者怎样的尽心,那是患者对医生怎样的信任。我不禁对她产生了强烈的好奇。
   她叫胡瑞萍,是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主治医师。
  A
   初次见到胡医生,是在一个午后。那时的她刚刚上完一个24小时的长班,又因为一位住院病人突然出现高烧症状,她放弃了休息,守在病人身边,直到病人情况稳定之后才下班,而此时,她已经连续工作28个小时了。
   长时间的紧张工作加之睡眠不足,让胡医生显得有些憔悴,但她的眼睛里却有掩饰不住的欣慰。她说:“这位病人反复发烧,一直查不到原因。今天早上终于找到病因了,我们就可以对症治疗,病人和家属也就安心了。要不然,病人心里乱想,身体情况就会越来越糟糕。”我注意到她非常关注病人的感受,总是在强调让病人“安心”,便忍不住问道:“这也是治疗方法之一吗?”她笑了,说:“是的。我的同事们都非常注重与病人之间的交流。我们科主任也说过‘治人先治心’这句话。她甚至会握住病人的手,说:‘别怕,我们会帮助你战胜病魔。’因为我们医院的医疗特色是老年病、慢性病,所以,病人可能需要更多的体贴和关心。因此,在他们遇到问题急需解决的时候,我们要与他们交流沟通,让他们心里有数,不慌张,同时也让他们知道,医生对每一位病人的情况是感同身受的。这样,他们才会信任我们,并且积极配合我们治疗。”治人先治心,也许是有智慧的医者首选的治疗之道。
  B
   作为“80后”,胡瑞萍不服输也不怕输。在上学期间,她一直担任班长,学习成绩也名列前茅。
   1998年,胡瑞萍即将参加高考,在自来水厂工作的父亲建议她报考“给排水工程”专业,因为这样就不会为就业问题发愁。但那时的胡瑞萍被电视剧《红十字方队》深深吸引,并给自己立下了两个目标——考军校或者做医生,除此之外,概不考虑!于是,当年8月,胡瑞萍被兰州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录取。
   2003年,胡瑞萍大学毕业,进入甘肃省干部医疗保健医院工作。在院内多个科室轮转学习之后,2004年9月,她成为内分泌科的一名医生。
   剛刚参加工作的胡瑞萍,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充满了向往。当年痴迷《红十字方队》的青春热血已经逐渐降温,但5年临床医学的学习经历却让她平添了几分理智和冷静。她不断学习新知识,同时向领导和同事们虚心请教。这段宝贵的经历,让胡瑞萍受益匪浅。她至今还记得当年的老主任对她的指导:“给病人做诊断、治疗的时候,要多注意细节问题。比如发烧这种症状。我们不能一味地强调物理退烧,枕冰袋、敷毛巾或者酒精擦拭,而是要注意病人手脚的温度。如果手脚冰凉,那么体温还会上升,这时候忙着用冰枕,效果一定不理想,此时我们要帮助病人暖热手脚,使体温达到高点,然后再给他降温,这才有效。”如此这般的细节问题,老主任还讲了很多,胡瑞萍都牢牢地记在心里。
  C
   2007年,胡瑞萍结婚了,次年7月早产生下一个女儿。
   产假期满后,胡瑞萍回到医院上班。那时候,医院整体移交甘肃省卫生厅管理,同时加挂“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的牌子。病人多了,压力也一下子大了起来。
   女儿8个月的时候,丈夫被借调到北京工作。胡瑞萍不得已,只好将孩子交给父母帮忙照顾。家离单位有40分钟的公交车路程,胡瑞萍每天至少要跑两个来回。
   由于医院人手不足,女儿刚满周岁,胡瑞萍就被调入急诊科,每周要上3次24小时班。
   在急诊科里,每天都会遇到很多需要救助的病人,胡瑞萍难得有时间歇一歇。除此之外,一些突发状况甚至还威胁了她的人身安全。
   胡瑞萍记得,有一次夜里两三点钟,急救车送来一个满身酒气的病人,他的手掌上有一条长长的口子,需要缝合。当时外科大夫正在处理另一个病人,胡瑞萍又是内科大夫,便请来了一位有外科资质的医生给病人缝合。缝合后,病人的朋友要求查看收费单据,收费员便按照正常程序给出了一张明细表,没想到对方不依不饶,要求胡瑞萍说清楚一共用了多少纱布,多少消毒液,每一份的价格是多少,还揪住胡瑞萍的衣领,威胁道:“你信不信我砍死你!”急诊护士发现情况危险,急中生智,以“有人中毒急需抢救”的理由,将胡瑞萍带离了急诊室。那一晚,胡瑞萍在颤抖。从医几年,她从未想过自己会遇到这样的事情。
   然而,比之外人带来的伤害,更让胡瑞萍难过的是对女儿的亏欠。
   由于自己和丈夫都忙于工作,女儿多数时间都和姥爷姥姥生活。有一次女儿因吃了变质的东西造成腹泻,导致严重脱水,需要补液,可是血管已经干瘪,护士连扎7针才成功。姥姥自责地泪流满面,胡瑞萍也难过得说不出话来。身为医生,她能够解除病人的病痛,却无法代替女儿忍受这难熬的痛苦。
   女儿上小学后,胡瑞萍更加忙碌。作为科室里的骨干医生,每天不仅要面对大量的病人,还要负责实习医生的培训。有一天,胡瑞萍接到女儿的班主任打来的电话:“孩子学拼音很吃力,你们家长也要多操操心。”胡瑞萍解释:“我平时工作太忙……”老师一句话堵了回来:“再忙也不能不管孩子!”胡瑞萍这才知道,平时在家里聪明伶俐的女儿,在学校里的表现是如此糟糕。一向要强的她禁不住大哭一场,虽然生孩子的气,但更多的是自责。作为一个妈妈,自己对女儿的关心真是太少了。
   回想近几年来自己和女儿的关系,胡瑞萍的眼睛里隐约有泪光:“女儿平常不怎么黏我,她从来不说‘妈妈我好想你’这一类的话,相反地,她会问:‘妈妈你怎么还不去值班?’她已经习惯了我不在身边。”
   发现这个问题后,胡瑞萍开始尝试改变。她几乎将自己全部的空闲时间用在女儿身上。陪她玩,陪她写作业,女儿去书城看小人书,胡瑞萍就翻看菜谱,学着给女儿烤蛋糕,制作各种美食。她说:“给孩子最好的教育是陪伴。我不能一直缺席。”   D
   现在,胡瑞萍的工作依旧很忙。她每天8点上班,首先要调看每一位病人最新的检验单,然后查房,与病人交流沟通,向他们通报检查结果,询问他们现在的情况,并适时调整治疗方案,平均每一位病人的交流时间在20分钟左右。然后,她回办公室处理各种事务,回应各种咨询,并开出新的诊疗单或者药方。下午,胡瑞萍有时候需要坐诊,平均接诊量为20余人。如果上的是24小时的长班,则要忙到晚上10点才能够坐下来。这个时候,护士们基本上可以休息了,胡瑞萍却要写病历,贴各种化验单、检查单。夜里3点,护士们起床给病人测血糖,胡瑞萍才可以稍稍休息3个小时。清晨6点,她又要准时起床给病人测血糖。根据医院的规定,早上的血糖测定必须由医生完成。病人多的时候,她一早晨就要测二三十人。早上8点,胡瑞萍的下班时间到了。但往往这个时候又会有一些事情需要处理,因此,胡瑞萍的下班时间一般会推迟到10点以后。
   胡瑞萍说,做医生很辛苦,除了因为不太固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强度,还因为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学得慢一点,懒一点,你就会被新知淘汰。但是,做医生也会有很甜的时候。每当治好了一个病人,或者帮一个病人减轻了痛苦,心里的那份骄傲和欣慰,有着阳光的味道。她说自己做医生这十几年来,从没有跟病人红过脸,她说:“因为我们和病人的沟通比较顺畅,总是在第一时间向病人解释我们为什么要这样做,你的情况是怎么样的。我们科室也很注重这个。”这些年来,胡瑞萍救治过的病人大部分她都记得,所以病人们都很信任她。
   因为信任,所以负责。因为负责,所以收获了病人的真心感谢。胡瑞萍说:“有一位大妈偷偷地织了两件毛背心给我的女儿,让我觉得很感动。”还有一些病人为了表示感谢,偷偷地给她塞红包。胡瑞萍不客气地将他们带到监控摄像头下面,说:“我绝对不会收这个。”在内分泌科,并不只有胡瑞萍一个“异类”,所有的医护人员都是如此。
  E
   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以及能力的提升,胡瑞萍已经成为科室里当仁不让的骨干。2012年,她通过甘肃省卫计委的考试选拔,进入全省卫生系統英语人才库,2014年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哈维德夫医院进修。她还获得了甘肃省第三人民医院“十佳医生”称号,并任HOPE基金会糖尿病教育专员。她所在的内分泌科也获得了“甘肃省优秀三八红旗集体”称号。2015年,胡瑞萍将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继续努力。
   采访结束已是华灯初上。在此期间,胡瑞萍又接到几个病人的来电咨询。她也打电话询问值班医生,知悉那位发烧的患者已经退烧,身体状况良好。
   夜色已经降临,明天的日出也不再遥远。胡瑞萍又要穿起白大褂,开始一天的工作。我们相信,这位娇小却并不柔弱的女医生,未来的路一定会走得更远,走得更好。
   (责编
其他文献
为帮扶户送去化肥  3月13日,星期二,天还算晴朗,区妇联全体干部为龙渠乡龙首村6户一般贫困户、白城村2戶已脱出的贫困户送去春耕化肥。  龙首村一社的高勤、李兴茂,四社的王建军,六社的朱兴仁、朱生歧、候殿元,是甘州区妇联帮扶的一般贫困户。区妇联主席魏冉带领我们一行5人,为8户帮扶户送去了化肥。每家2袋,价值160元。  此次送化肥,首先解决贫困农户春耕备耕中存在没有化肥的问题,同时了解贫困户家中存
鱼   周总来到编辑部,跟大家说:“我来看看你们養的鱼还有几条。”众位编辑默默地看了看那条在大缸里游得正欢的鱼,又看了看隐隐露出期待的周总,集体微笑。周总说:“哦,那就让它继续游下去吧。我是来看看,如果鱼没了,我就把鱼缸搬走插花了。”  花如主人   编辑部的花花草草长得率性而茂盛,巴西木有一人多高,富贵竹节节上升,绿萝垂下来两米多长,就连水蓝随意放在小鱼缸中的一株吊兰苗,也在两个月内将叶片四
再次相见  1958年,中国大戏院。戏开演了,一个身材瘦削、穿着破旧棉大衣的“老农民”蜷缩在椅子上,帽檐被压得很低很低,连眉毛都盖住了,他一动不动,脸上的大口罩遮住了内心的波澜起伏。  谁能想到,昔日的中国大戏院首任经理,短短几年,便被命运掐着脖子俯向了尘埃,当年那个激情洋溢的“泥土诗人”,如今只是一个被劳改的“右派”,一个受尽责难、瘦骨嶙峋的农民。  他把头深埋在胸前,生怕被人认出来。偏偏这时,
小时候看杂志有一个故事印象特别深刻:一个大婶在菜场卖菜,没有客人时就洗把脸,刮几片黄瓜贴在脸上。旁人看见了,就问:“你都这样了,还那么講究?”  郭婉莹也被问过同样的问题。当丈夫入狱、家庭破产,她带着儿女挤在一间7平方米左右的屋子,却在煤球炉上用铁丝烤出金黄焦脆的面包,用搪瓷缸子煮下午茶,穿着优雅的旗袍去干刷马桶的工作时,别人不理解,问她:“日子这么艰难,为什么还这样讲究?”  她回答:“因为这才
1.一位妇女在收获之后,露出朴实而美好的笑容。(摄影/ 周著铭) 2.黄土高原上最常见的地貌和最常见的表情之一,这里是我的家乡。(摄影 /巢贞) 3.苹果熟了,孩子们的笑容也熟了。(摄影 /周著铭) 4.两位老人,两只狗,一生的朝夕相伴。(摄影 /巢貞) 5.秋天,这种最传统的耕种方式,仍然在一些地方延续着。(摄影 /张宗祥)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一些灾难性的事件。在这些事件中,我们作为灾难的目击者甚至受害者,亲眼看到自己或者他人的生命丧失或者身体残缺,身心都可能受到极大的伤害。在这样艰难的时刻,我们的亲朋好友的关怀和照顾,是我们能够坚强地活下去的精神支柱。而与此同时,来自心理医生的专业帮助同样也是不可缺少的。  遭遇爆炸  1998年的那个情人节,相信会定格在很多武汉人的记忆中,当然也会更加深刻地定格在潇潇的记忆之中。
朴宜美是一位定居美国芝加哥的韩国女白领,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儿子已上小学二年级。今年夏天一放暑假,她的儿子跟她提出想要一套乐高玩具,于是儿子放假后的第一个星期天,朴宜美便开车带儿子直奔专卖店,进店朴宜美陪儿子左挑右选,最终选好了一套新款玩具,拿着玩具刚要去付款,突然听到有人喊她,回头一看,是读大学时的美国同学布丽安娜,朴宜美高兴地答应,并拉着儿子快步向布丽安娜走去。  一到布丽安娜身边,朴宜美的儿子
生活中的张嘉译,和他入戏中的大叔是一个类型,不知道架子是什么东西。  最近人人都大呼剧荒,而张嘉译的新剧 《少年派》 一出场,就在口碑和收视方面做到双赢,并再次证明一个神奇的理论——演他闺女的姑娘后来全都火了。这次更厉害,剧中所有的小演员都火了。张嘉译不是流量,却能捧红流量。大器晚成,39岁才走红  张嘉译考上北电,是1987年。到1991年毕业,作品数量是零。张嘉译出道是1995年,然后大概几年
在一个碧空如洗的天气里,有幸参观了位于漳浦大南坂镇的蔡新故居,不禁为蔡氏家族的家风家教感慨万千。从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开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200年间,在远离帝都的下布村,蔡氏家族前后出了7个进士、20个举人、多个贡生,其中,蔡世远、蔡新叔侄二人,分别为清朝皇帝乾隆、嘉庆的老师,“一村两帝师,叔侄皆名臣”这在全国范围内实属罕见。之所以出现如此辉煌的家族,和蔡氏严谨的家风、良好的家
有一个年轻人跟我抱怨,说他在团队里犯了一个错误,他道歉了,当众反省了,毛病也改了,其他人也表示原谅他了,但他就是感觉大家还是在排斥他。他不禁感慨道:“这个时代的人怎么这么不宽容呢?”  我说:“可能还是你自己没有搞清楚状况。”  人常说:“错了不要紧,改了就是好同志。”没错,在是非对错这个维度上,世界确实变得越来越宽容,大家不会揪住你的小辫子不放。但是,你别忘了,这个世界还有另外一个维度,叫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