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之羽》艺术幻象理论应用研究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gsc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朗格美学中的构成部分彼此影响,《情感与形式》一书中的诸多观点表明了情感与艺术符号的聯系,其中艺术幻象论所包含的内容是艺术的本质的再解读,从门类的划分及同化原则都提出了新颖的思路与见解。本文试从作品实践入手,由物象到艺术符号的转化过程分析艺术幻象的具体内容。
  关键词:艺术幻象;艺术符号;朗格美学
  一、朗格美学的符号观
  她的老师E.卡西尔在《人论》一书的观点认为:“艺术可以被定义为一种符号语言,或符号体系。它是对人类经验的构造和组织。”苏珊·朗格的美学观点是对前者观点的继承与延伸。在苏珊·朗格所著的《情感与形式》一书中,提出了新颖的艺术区分艺术门类方法,不再使用传统的材料为媒介进行区分,朗格美学以基本幻象为分类原则,类型如下:虚幻的空间、虚幻的时间、虚幻的力、虚幻的生活等。通过以上的方法区分艺术的门类及探讨其中的本质。在此基础下,除了艺术门类的基本幻象,一件作品可以同时建构出虚幻的空间和虚幻的时间,例如:梵高的绘画作品《星月夜》(图一),同时出现不止一种艺术门类。在音乐会或者舞蹈表演中,常常虚幻的时间与虚幻的力相伴出现,如何划分这种艺术时,朗格提出了基本幻象及二级幻象,即哪种幻象为主导的基本幻象,何为被同化的二级幻象。朗格美学中的艺术门类的划分及同化机制,从艺术本质探讨了艺术门类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综上所述,拓展艺术创作的新视角,从实践创作拓展朗格美学的研究,有助于反思并开拓新的思路。
  二、朗格美学在设计中的运用
  《雀之羽》作品是作者在摸索艺术符号与艺术幻象的关系中的阶段性成果,随着生活的改善,材料随之丰富,技法的推陈出新,肌理的表现探索,理论的增加等等,使装饰的表现更加多元化,创作手法不局限于传统工艺,将作品创作体现当代艺术的尝试。
  1.从物象到符号
  《雀之羽》(图二)借鉴了孔雀开屏的形态,作品通过对孔雀形象几何化处理,运用点、线、面组合成抽象的图案,相似图形旋转、复制、组合排列交错和谐。弯曲的颈部与笔直的眼状斑纹装饰的雀翎形成对比,画面的节奏美和韵律美的抽象几何图案,表现有节奏感的孔雀开屏形象,呈现出作品的丰富内涵。作品利用材料来凸显画面的层次感,在构图、色彩、肌理等要素相互碰撞中,材料及技法营造富有变化的肌理效果。
  孔雀从古至今对于中国人来说都有特殊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当中,有着吉祥的寓意。《雀之羽》是受到幸福生活的感染,一种喜悦的表达,这种喜悦的表达之情胜过千言万语,作品通过手工创作,对孔雀的文化内涵进行思考,实现功能性和设计的统一。
  2.从符号到幻象
  中国传统艺术作品中的孔雀相关的题材,对孔雀的外貌,习性,姿态都有描述。孔雀拥有美丽动人的形象,舞蹈家醉心于孔雀形象的“三道弯”,文人墨客描绘着南飞的孔雀,画家沉醉于开屏的华美艳丽的表现。孔雀的现实物象在视觉上的感受,与艺术作品中经过不同角度的解读重新提取内容并将孔雀的情感符号呈现出来。符号学下的孔雀相关的艺术符号,外在形式与中国传统文化沉淀下来的文化精神,具有图腾性质的孔雀形象,运用在各行各业,这种艺术符号是民族文化的缩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过“集体无意识论”,印证了,朗格美学中,情感所展现的是人类的共同情感,而非个人情感,即一种人类审美经验的积累。正式这种普世的情感,观众对一件艺术品的感受犹如感同身受,引起观众所说的共同美感。
  3.从物象到幻象
  苏珊·朗格所定义的这种特殊的表现性符号,将艺术品作为一个整体,是情感与形式的统一,苏珊·朗格的理论跨越了“表现论”与“摹仿论”的鸿沟。它的逻辑起点是以语言符号出发,但是这种艺术符号却不同于语言符号,他们的逻辑性与其存在的形式是一致的,但艺术符号着重展现了符号下的情感。艺术符号中的艺术幻象也是由现实的物象(这种物象也可以是情感)通过艺术作品呈现出来的,就犹如镜子中的虚像一般,情感是真实存在的并展现出来。孔雀在中国精神中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浓厚的精神内涵,以孔雀的色彩,优美脖颈的形态和翎羽等元素符号为原型,结合装饰手法,融入了作者的情感来创作这幅作品,形成艺术符号。从物象到艺术幻象,是一个的过程,随着物的形象抽象成符号,它的美学价值迸发出新的活力。
  三、结语
  众所周知的《猴子捞月》的故事中的一种物理现象,猴子想要打捞的月亮在水中的倒影那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装饰艺术作品从创作之初的物象经由抽象思维的意象,凝结成艺术幻象,通过人类的逻辑,由自然之物的表象升华到情感联结的艺术符号。综上所述,孔雀的艺术符号,凝结着中国人共有的情感。正如,苏珊朗格所明确表达的“艺术作品中传达着普世的情感。”一件作品类型由其基本幻象所决定,同化作品中的二级幻象。
  参考文献
  [1]情感与形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美)朗格(Langer,1986
  [2]王妍.从符号与幻象的"变身"[D].南京师范大学,2015.
  作者简介:
  李欣(1989.11—),女,汉族,籍贯:江苏徐州人,江苏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8级在读研究生,专业:艺术设计,研究方向:装饰艺术
其他文献
摘 要:石材幕墙当前在建筑工程中广泛应用,为保障施工质量,确保建筑物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性,应加强石材幕墙施工技术管理,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强化对于定位放线测量、防雷连接技术、龙骨安装工作,石材板安装及挂件安装等工序的管控。  关键词:建筑工程;石材幕墙施工技术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推进,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成为了现代化都市中一道典型而又美丽的风景线。建筑幕墙是城市高层建筑的标配,是一种由
期刊
摘 要:建筑工程品质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即为机电安装施工管理,在施工过程中,应当高度重视机电安装质量问题的控制策略,所以,要求机电安装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和较高的专业水平,拥有丰富的经验,进而科学经济地完成工程施工,维护工程项目的品质。总之,这是一项严谨、复杂的工作,要求机电安装管理人员具备崇高的职业素养,秉持高度负责的态度才能完成建筑工程机电安装质量问题的控制策略,保证管理到位,进而有效推
期刊
摘 要: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关系着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根据混凝土工程项目建设要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并且采用有效的施工技術手段,才有利于促进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本文以某工程为例,就如何加强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和管理,谈一下个人的观点和认识,以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工程;浇筑施工技术研究  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采用混凝土浇筑技术是一项非常
期刊
摘 要:房地产建设工程进入到竣工阶段,做好竣工结算造价审核工作是非常必要的,其作为一项技术经济工作,不仅要求细致,而且整个的结算审核过程非常复杂,要具有非常强的专业性。为了保证竣工结算审核的质量,将审核工作做到位是非常必要的。从当前的竣工结算造价审核情况来看,依然存在不足,这就要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本论文着重于研究房地产建设工程竣工结算造价的审核要点。  关键词:房地产建设工程;竣工结算;造价;审
期刊
摘 要:在4G移动网络搭建中,小基站开始逐渐崭露头角,它的信号覆盖范围相比传统宏基站要小很多,并主要运用在4G流量需求特别高的室内区域用于数据分流,以提升用户体验。而在5G时代,随着信号频率的进一步提高,借助于自身在发射功率、部署方式和覆盖范围等方面的优势,5G小基站将发挥更大作用。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基于5G小基站的虚拟化场景与应用分析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5G;小基站;虚拟化;应用分析
期刊
摘 要:近年来,我国在公路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极大的改善了国内交通状况,促进区域间的联系与发展。由于环保压力、资源枯竭等因素,混凝土原材供应越来越紧张,导致混凝土质量波动极大。加强混凝土自拌站施工管理,严格精细施工,确保混凝土质量,刻不容缓。本文论述混凝土质量提升技术在公路建设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公路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前言  在我国目前的公路建设中,混凝土作
期刊
摘 要:通过分析互联网环境下房屋租赁网站如何进行品牌形象传播,了解我国房屋租赁行业市场的现状、房屋租房网站与互联网技术融合必要性,通过营销理念、社会化传播、口碑生态等方面,对我国房屋租赁网站加强品牌传播,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提出几点思考。  关键词:房屋租赁网站;互联网技术;品牌形象  互联网技术不断向前传播,对房屋租赁行业产生巨大的冲击,房屋租赁行业应加强与互联网技术的融合,利用互联网技术为自身
期刊
摘 要:合单279由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玉米所于2016年用偏硬粒型自交系合系128为母本,以偏马齿型自交系合系142为父本杂交育成。根据育种目标,结合本区生态特点组配一系列杂交种中决选出的一个优良组合,我们2019年参加所内鉴定及省内适应区多点鉴定及示范,均表现出高产、稳产、抗倒、抗病等特点,明显优于对照品种。  关键词:合单279;组配;产量  玉米是杂种优势利用最早的作物,也是世界三大作
期刊
摘 要:在各种视觉要素中,色彩是敏感的、最富表情的要素,颜色是影响光环境资料的要素,同时对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产生作用,影响人们的工作效率,本文将从色彩的性质为出发点来描述色彩对于建筑的作用、用法以及在建筑中的具体运用  关键词:色彩;建筑;设计  1、建筑设计中色彩元素的重要性  色彩作为视觉语言当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它不仅能有效的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而且对建筑的整体艺术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当然,它
期刊
摘 要:建筑工程中的渗漏问题,对于建筑的功能作用有着直接的影响,结合不同的地理环境与气候差异,在工程建设中,普遍会针对渗漏可能进行预防性处理,防渗技术下,可保障房屋结构的稳定性,防渗技术应寻求房屋漏水的因素,针对性的进行技术安排,通过渗水病害的预防,而延长建筑使用寿命,提高建筑应用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防渗漏;施工技术  引言  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已经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而逐渐的弱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