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及其缓解策略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3647097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消极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教师职业倦怠不仅会影响教师自身的教学质量和生活质量,还会影响正常的师生关系,间接地对学生的学习发展造成一定的影响,这种现象在高中较为明显,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作者参考了相关的文献,根据已有的研究从理论上分析了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缓解策略。
  关键词: 高中教师 职业倦怠 产生原因 缓解策略
  职业倦怠是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研究领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所谓职业倦怠是指由职业压力引起的以身心极度疲惫为标志的综合反应。从现有的研究看,职业倦怠在医疗护理、教育行业等表现得较为明显,而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之一。据调查显示:职业倦怠在教师身上普遍存在,仅是程度不同而已。国外对教师职业倦怠状况的研究发现:教师体验到职业倦怠之后容易对学生失去耐心和爱心,对课程准备的充分性降低,对工作的责任感和成就感下降。教师的职业倦怠既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又影响教学质量,还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必要研究其产生的原因及缓解策略。
  1.教师职业倦怠的危害和表现
  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曾对2000多名教师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51%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32%的教师属于轻度心理障碍,16%的教师属于重度障碍,2%的教师已经形成心理疾病,而这些数据的造成很大一部分是由教师的职业倦怠所引起的。美国教师协会在教师职业倦怠研究中指出,有37.5%的教师有严重的职业倦怠[1]。
  教师职业倦怠综合症案例:某中学班主任李老师从事教育行业10年之余,本来平易近人的他,开始出现脾气暴躁、心情烦躁、工作不热情等症状,疏远同事和学生,有时在办公室发呆。经心理医生分析是由于他担负着高考升学压力,学生成绩不佳造成的。
  2.高中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消极反应,是教师在长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典型表现是工作满意度低、工作热情和兴趣的丧失及情感的冷漠和疏离。我们认为,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从大的方面讲主要包括社会因素、学校因素、个人因素。
  2.1社会环境因素。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急剧变化,教师的社会作用和地位受到严峻的挑战,对于以育人为目的的教师而言承受着更深层次的压力[2]。
  自2001年,国务院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文件至今,教育改革已经进行了12年,涉及课程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这其中较少考虑教师的接收能力和现实情况。社会对教师的过高的期望,必然导致教师职业倦怠。
  教师育人被称作“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从这一称谓就能看出教师被赋予太多的使命和责任,他们行为举止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一旦出错,内心的谴责往往就会强烈而持久。然而现实和使命存在着巨大的反差,教师社会角色和自然角色容易出现角色冲突,极易产生心理问题。
  近几年教师的社会地位越来越低了,这是不争的事实,很多媒体报纸、电视喜欢拿老师说事,并曝于大庭广众之下[3],让人口诛笔伐并以此来争取浏览量,而无权、社会地位很低的老师又能怎么办呢?很多老师选择了把委屈放到心里,而相对封闭的工作环境,又使教师缺乏与他人沟通,内心矛盾当然无法排解,久之必然会感到心力交瘁,引起倦怠也是必然之事。
  2.2学校组织因素。
  教师的社会活动主要局限于学校,日复一日的教学工作,会导致工作枯燥、单一,进而可能导致教师对职业倦怠,使教师失去了生活的新鲜感。
  有些学校“官僚化”的管理,导致老师没什么自主权,很多事都是疲于应付,创新更是无从谈起。教师的人际关系主要在于学生之间、与老师之间、与领导之间、与家长之间,如果中间任何一层处理不好,就可能导致教师工作积极性降低,甚至消极工作,进而引起职业倦怠。某中学王老师这样说:“我的一言一行如履薄冰。”面对老师这样的压力体验,社会媒体、家长和学校又缺少支持和理解,在这种缺乏支持、充满失败氛围的环境中,教师会从自身遭遇逐渐感到无奈、无助和无望[4]。
  直到目前,大部分高中依旧片面地追求高的升学率,社会上对学校的评价也是以升学率作为依据评价,学校为了能对社会树立一个好的形象,就会把升学率、学生考试分数作为教师的主要评测标准,甚至关系到教师的职称评定、聘用、升职等,这样就会导致教师的工作压力增大。此外,相比其他行业,同等的工作量,教师的收入远远偏低,这表明了对教师的低认可。如果教师的这种辛勤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那么教师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就会降低,久而久之,极易形成消极情绪的恶性循环,就会诱发教师职业倦怠。
  2.3个人素质因素。
  教师个人素质是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主观原因,主要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业务素质等。
  如果教师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不能适应教学高强度、反复的要求,就会在心理上、生理上产生压力,对工作感到厌倦,身心俱疲,甚至消极工作。长此以往就会产生各种心理和生理问题,这些生理和心理的不健康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在自身业务素质方面,面对如今的信息社会,有些教师不能进行知识的更新换代,思想保守,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只会进行机械式的教学工作,而不知道给自己“充电”,因而在工作中思想落伍,不能与时俱进,就会感到力不从心,逐渐产生职业倦怠。
  3.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措施
  社会重视教师,领导善待教师,家长尊重教师,学生自然尊敬老师,社会同样会景仰教师这个职业,教育才可能进入良性循环轨道。下面针对以上原因主要从社会、学校、个人三个角度提出相应的缓解教师职业倦怠的措施。   3.1创造和谐的社会教育环境,尊师重教。
  要缓解教师职业倦怠,必须标本兼治,整体联动,全社会共同努力营造有利于教师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有关教育部门要尽可能为教师创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教育环境,并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作为舆论宣传的媒体也要努力为教师身心健康创造一个和谐的舆论环境。
  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固然可以理解,但是也要明白“尊师重道”、“严师出高徒”,“玉不琢不成器”之理。不要因为教师惩罚自己的孩子就百般刁难老师,不要把学生没有考入重点学校都归结于教师不负责任,也要看到自己孩子的懒惰,要营造理解、关注教师的社会氛围。
  2010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教师待遇,让教师安心从教,并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
  3.2创建和谐的校园环境,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国外有研究发现:创建和谐向上轻松工作环境可以有效地防止和缓解职业倦怠,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创建优秀的教学环境,增强校园文化氛围有助于缓解职业倦怠。
  有相关领域研究表明:在工作中缺乏别人的支持和认可会导致工作压力。很多有关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也提到了这个因素,所以,学生、家长、同事、领导对教师劳动的认可显得极其重要。如果长期漠视教师的劳动,就可能会导致教师处于忧郁苦闷的心理状态中,长此下去只会造成教师职业倦怠的恶性循环。
  同时学校应对内部教育评价体系进行改革,建立健全评价机制,明确评价目的,不单纯以升学率、排名等衡量教学成果,并积极鼓励教师进修,使教师知识与时俱进。
  鉴于教师与社会沟通较少,学校或教育部门应该为教师搭建一个可以和外界社会沟通的平台,以此扩大教师的视野,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同时也可以缓解可能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
  3.3保持良好的个人心态,不断完善自我。
  在自身认知方面,教师个人应该以发展理性的观点看待教育事业,养成自我调适的良好习惯,同时正确认识职业倦怠,培养教学兴趣,增强自信。
  有证据表明,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机体会随着职业倦怠的发生而加重生理、心理的异常。所以在身体素质调整方面,教师工作之余可以通过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多方面的兴趣爱好来保持机体良好,而良好的机体可以减少职业倦怠的发生,这样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应付日益繁重的工作。
  在心理素质调整方面,教师应加强心理素质锻炼,积极调整心态,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特征,多参加一些社交活动,多方面发展和完善自我,使自己对生活和工作充满自信和热情。
  在自身业务方面,教师要不断加强角色学习,及时补充新知识,不断完善知识结构,练就过硬的教学本领,努力创造工作业绩[5],这样才能在不同的场合运筹帷幄。
  四、结语
  职业倦怠在教育行业已经普遍存在,而我国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报告并不多,所以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任重而道远。教师职业倦怠直接关乎国家人才的培养,因而值得社会、学校、家庭和教师关注。有效缓解和预防教师职业倦怠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黄桂芳.教师职业倦怠的自我心理调试[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6.
  [2]刘永兴.张敏.关于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综述[J].社会心理科学,2005.
  [3]杨学荣.教师收入真低,令人心寒.百度文库,2011.1.
  [4]任思莹.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2008.
  [5]汤金洪.教师职业倦怠症及其归因与矫正[J].辽宁教育,2004.
其他文献
目的 分析眼科手术室护士心理健康调查.方法 选定本院2018年3月~2020年3月35例眼科手术室护士,采用SCL-90量表评估心理健康状况,将评估结果与全国常模做统计学对比.结果 35例
选择题是一种常见题型,它具有构思精巧、概念性强、灵活性大、考查覆盖面广等优点。选择题的解答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物理成绩,考生只有掌握选择题的解题技巧,才能提高中考
目的 探讨中医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管理模式,构建科学、规范、有效的中医护理本科生临床实习教学管理模式.方法 将云南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护理本科实习生78名设为研究组和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应用于老年脑中风偏瘫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择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106例老年脑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表将其划分为普通组
目的:观察壁虎多肽混合物A(GPMA)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1)建立鸡胚尿囊膜血管形成模型(CAM模型),采用一日龄受精种蛋50只温箱孵育到九日龄,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实验组(高、中、低壁虎多肽混合物)、阴性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在蛋壳上开窗暴露鸡胚尿囊膜,将提前制备好的甲基纤维素薄片放置于尿囊膜新生毛细血管区域,作为药物载体。然后给予实验组鸡胚不同浓度壁虎多肽。观
摘 要: 本文首先探讨了当今高职《英语视听说》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然后深刻分析了以职业为导向的高职英语视听说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必然性,最后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革措施和实施建议。  关键词: 高职视听说教学 职业导向 实践一体化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明确规定:高职高专教育要根据“以服务
摘 要: 作者根据多年教学实践,针对学校实际情况,结合民族预科教育和预科生特点,对预科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民族预科高职物理教学中应采取的教学改革措施。  关键词: 民族预科 高职物理教学 教学改革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少数民族人才活跃在社会各行业领域中的重要岗位上,为地区发展作出了显著贡献。同时,各民族各地区受教育程度具有一定的差异,在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并向大众化教育转变的
本文以维拉帕米和萘普生两种药物为代表,探讨了微生物尤其是真菌在药物N-,O-去烷基化代谢研究中的应用,比较了真菌与人体在这两种药物代谢之间的异同,并制备了部分代谢物纯品;采用超速离心法制备了真菌微粒体,测定了其活性并研究了其对药物的转化能力,从亚细胞水平研究了真菌进行药物转化的机理;利用人体细胞色素P450酶的特异性底物及其相应的特异性化学抑制剂,探讨了真菌细胞内相关的药物转化酶与人体内药物代谢酶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20 0 2年我国精铅产量将继续增长 ,预计全年产量将达到131万t,但铅精矿供应仍不足。预计 2 0 0 2年铅锌价格将会上涨 ,刺激一些小型矿山和矿石品级低的矿山增产。铅精矿产量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