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致富项目变迁史

来源 :商界·城乡致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q4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0年,弹指一挥间。
  新中国从一穷二白到衣食丰足,从小米加步枪到牛肉加土豆……这波澜壮阔的60年,记录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发展史。
  今天,《城乡致富》杂志从一个小小的切口入手——邀请你一同来见证推动中国发展的致富项目变迁史。
  在这60年里,一个个小人物凭借他们敏感的商业嗅觉,推动中国从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的转变,一桩桩诸如小岗村包产到户的小事件成为改变中国命运的动力。正是因为有了他们,中国才逐步打破禁锢迈向开放,突破传统走向未来。
  也许你并不是那个引领流行的人,但你一定参与过、见证过那个时代的流行元素,或者你就是推动流行的实践者。
  一部60年致富项目变迁史,就是一部新中国经济发展史。从最初流行的解放鞋、中山装到今天的网吧、笔记本电脑,中国的每一个进步都留下了一些不可磨灭的印记;从原始的偷偷卖鸡卖鸭到今天火爆的市场,每一个生存符号都引领着我们逐步走向繁荣。
  沿着各个时代的流行项目足迹,我们寻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四个字:生生不息!
  
  1949年-1978年改革开放前
  【综述】“吃”、“穿”是主流
  
  从1949年共和国成立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之间的时代,是一个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时代。
  建国之初,当时国家受旧社会通货膨胀的影响,在农村,几乎没有地方可购物,只有在大城市,有一些老字号的布店、药店、杂货铺之类的可供市民选择。而这时候,新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生意人还没有完全出现。
  后来,国家根据现实状况,制定了定点、定时、定量供应的政策,农村合作社与供销社就是在那个时候诞生的。那时购物需要持各种各样的购物票,肉票、布票、粮票、油票、化肥票、农药票……在计划经济时代,一切都得靠供应。
  再后来,有胆大的人,开始偷偷地在人潮涌动的马路边摆一个简陋的凉茶铺,将自己丰富的小人书拿到街边的一角出租……新中国成立后真正意义上的生意人开始步入历史的舞台。
  综观这一时期流行的项目,第一个特点就是几乎全部都与“吃”、“穿”等基本物质生活条件相关,说明在那个物质严重缺乏的时期,吃饱穿暖一直是老百姓的主要生活目标。
  第二个特点就是生意品种单一、流行范围广泛。因为物质条件还欠缺,可供老百姓选择的余地较少,所以这一时期,倘若某个生意流行起来,那阵势几乎是全国流行。以至于到了今天,人们仍然能够准确地回忆起那些项目来。
  尽管今天的物质生活大为丰富,但是人们仍然时时怀念那个时代。虽然那时候没有人打出“诚信经营”的招牌,但大多都是在诚信经营;虽然那时候的物质条件仍然十分匮乏,但相对于新中国成立前,这已经是一种翻天覆地的变化。
  
  【流行项目】
  茶水摊
  【流行背景】
  在上个世纪的70、80年代,街头巷尾到处都能看到这样的茶水摊:一张小木桌和几把竹椅、竹凳,桌上两排玻璃杯满上着茶水,盖着小小的方片玻璃,一杯可以卖两分钱。如果你再加上5厘钱,就可以享受牙签蘸薄荷在凉水杯里搅一下的VIP级待遇。当时物资匮乏,这样的茶水摊不仅成为往来的行人解渴的地方,还成为许多孩子能够选择的解馋方式之一,因此成为许多人的童年记忆。
  
  【经营者讲述】
  讲述人:王世家,男,80岁,上海人。
  当年,我就在弄堂口的泡桐树下,摆着一个茶水摊,一边卖茶水,一边摇着蒲扇哼小曲。这个茶水摊是弄堂里很多孩子放学后总要光顾的地方,不仅因为可以喝一杯降温解渴的香茶,还可以听我讲个故事、说几则笑话。
  我自己也以品茗为乐,看洁白的茉莉花与茶叶一起被沸水泡开的情景,小而薄的花瓣慢慢地在水中舒展开来,绽放的花朵迅速升腾到水面上,又袅娜地旋回杯底,姿态优美极了。觉得特别舒服,所以也爱和街坊邻居一块分享饮茶的乐趣。从最开始的一般的凉水、茶水,到后来我就自己亲手调制。尤其是夏日里的凉茶,那味道和现在的“八宝茶”有点儿相似,当时如果再有冰糖可以加的话,就更加美味了,因此来喝的人特别多。
  其实,这个茶水摊赚得也不多,每杯茶卖几分钱,后来涨到1毛钱,可我就喜欢那种感觉,有人来喝茶,就能坐下来聊聊天,天南地北,无所不谈,正好能给我解解闷。
  
  【今日商机】
  到上世纪80年代后,简易茶水摊便日渐衰落。后来由于可乐、汽水的兴起,及至如今各种饮料的层出不穷,简易茶水摊更是没有什么市场。不过由此发展起来的一些凉茶铺、冷饮店如今发展得非常好,有的更是做出了品牌。
  
  缝纫店
  【流行背景】
  1973年,人们的生活还很艰难,物质仍然匮乏,“单车、手表、缝纫机”仍然是高标准的生活目标。那时候一台新买的蝴蝶牌缝纫机,价格是160元。拥有一台蝴蝶牌缝纫机是那个年代很多人的梦想。
  
  【经营者讲述】
  讲述人:曹秀琴,女,65岁,上海人,乡间裁缝师。
  1963年的春天,我作为学徒满师了。在上海的哥哥通过关系为我买了一台蝴蝶牌缝纫机。带着这台缝纫机,我开始了自己一辈子的事业——做一个乡间裁缝师傅。
  我带着这台缝纫机,在乡间行走了几十个春秋。印象最深的是,每到腊月,我便起早摸黑地为乡里人做过年的新衣,忙得不可开交,年年如此。白天做“出门工”,晚上在家做送上门的活计。能请裁缝做出门工的,说明家里比较殷实,有较大数量的衣服要做。因此,第一天傍晚,那家的男主人便会提着一根扁担到我家挑缝纫机。机头放在一个特制的木箱里,机身上则套有两根机用皮带,用扁担一挑就成。到傍晚,做完了那户人家的所有活计,吃过了殷勤招待的晚饭,我便伴着夜色回家了,手上是装着剪刀皮尺的一个藤篮,身后是那家的男主人,挑了那台蝴蝶牌缝纫机,一路送我回家。
  到家后,我往往顾不上看看两个尚幼的儿子,就又忙开了。一时没有那么多衣服要做,或者几年也凑不齐一天裁缝活的人家,就把衣料送到我家,请我加工。有时候通宵忙碌,也不觉得累,因为一家人的生活还得靠我这台缝纫机呢。
  再后来,随着人们对成衣的需求量增大,我用积攒的钱又购进了两台缝纫机,招了两个裁缝师,在镇上开了一家裁缝店,生意比以前红火多了。
  
  【今日商机】
  随着上世纪90年代末成衣市场风生水起,很少有人在家里缝制衣服,这导致上海的家用缝纫机厂很难再经营下去。昔日的裁缝店,今天已遍地开花,各式布料、款式的衣服随处可见。
  
  小人书摊
  【流行背景】
  小人书学名叫连环画,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二十多年前,小人书摊,就跟如今的网吧一样,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书摊一般集中的地方,大多是电影院、小广场附近。那儿从早到晚,一溜边摆着好多家,看书的也不都是孩子,看电影来得早的和逛街歇脚的大人也看。因为七八十年代物质匮乏,儿童读物少得可怜,小人书摊便风靡全国,盛极一时,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
  
  【经营者讲述】
  讲述人:陶强,男,成都人,小人书摊经营者。
  那时我只有七八岁光景,就已经拥有了我们那条街所有的孩子都眼馋心跳的三百多本小人书了。
  每到放假,我就拿着一块很大的塑料布,后面跟着几个小孩子帮我抬书箱。抬到农业社的空地里,给他们的奖赏便是每人准许看一本小人书。三百多本小人书摆出来,在孩子们眼里已经是花花绿绿、铺天盖地了。为了防止有人偷书,还要赶那些没有钱却很想看书站在那里翻的小孩子,我雇佣了一位小伙伴做我的帮手,奖赏是可以随便看五本。当时看一本小人书的价钱是一分钱,相当于一粒很甜的水果硬糖。于是有很多没有钱的孩子都吮着指头,眼巴巴地看着别人,神情很是无奈。
  摆书摊竞争特别激烈,一条街摆着好几家书摊。由于我的书多,生意总是最好。那时根本不懂什么叫做扩大生产再经营,可能是与生俱来的商人意识,赚过来的钱如果多起来,就会跑到供销社买新书。一本新书价格才一毛、两毛,不断买小人书,就不断有孩子来看。我自己当然是先睹为快。就这样,从《永不消逝的电波》、《罗成》、《童年》、《车轮滚滚》等小人书到厚厚的《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杨家将》,我完成了一个阅读的过程。
  
  【今日商机】
  到上世纪90年代后,小人书摊便日渐衰落,直至难觅踪影。然而在那时长大的孩子的童年记忆里,小人书却留下了太深的烙印,刻骨铭心。现在,小人书已成为收藏的热品。一本上世纪50年代版、钱笑呆画的《玉堂春》起拍价到了42000元的“天价”,而大部分上世纪60年代版、古典题材的书平均价格都在万元左右。
  
  流动匠人
  【名词解释】
  20世纪80年代活跃在农村乡间的那些补锅、磨剪刀、弹棉花的手艺人,他们走街串户,经营着他们的小生意,我们称之为流动匠人。
  
  【流行概述】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对于广大的农村居民都盘活着自家的那几亩田地。经济并不发达的农村人,生活用品坏了需要修补,于是便有了那些活跃在乡间的流动匠人们。农村匠人的生活变化,就是一个时代变迁的缩影。
  
  【见证者讲述】
  讲述人:庞小兵,男,四川遂宁人,补锅匠。
  我们柳树镇百战垭有位补锅匠,姓庞,人称庞补锅。我在孩提时代,经常目睹庞补锅担个担子,一头是工具,一头是木凳子,外加一坨黄泥巴,就像《红灯记》中的磨刀人,走村串户,一声“补锅啰……”,声音悠扬,如现在的广告,各家各户有铁锅烂了的就提出来了。
  生意来了,先是检查漏洞在哪里,找准了位置后,用铁锤轻轻地把漏洞边缘薄处敲掉,再将备用铁片敲上,堵住漏洞,然后在漏洞上抹上黄泥巴,工作就完成了,至于报酬就要因锅的状况而定,多少不一。我总结了一句顺口溜:“七十二行都有假,补锅离不了黄泥巴。”
  我从柳树中学高中毕业后,子承父业,当起了补锅匠。不过,我走村串户的时间不多,多数时间都在柳树街上固定营业,较其父已有了显著进步。当时农业生产刚打了翻身仗,大家穷怕了,牢守“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古训,因此,庞小兵的生意如日中天。
  
  【今日现状】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电炒锅、微波炉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老百姓包包头有了钱,消费观念转变了,补旧不如买新,渐渐地,庞小兵觉得生意不好做了。眼睁睁地看着祖传技术后继无人,庞小兵既感到失落,又感到高兴。后来转行做起了其他生意,小日子过得不错。
  
  【相关项目】
  走村串户炒爆米花和弹棉花等都属于流动匠人的行业。
  
  磨坊
  【名词解释】
  磨坊,用来磨面的场所,上世纪60年代前,磨坊均是用带槽的石磨作为磨面工具,可以磨玉米、小麦等。上世纪60年代后期,多数农业合作社有了磨面机,并以柴油发动机作为动力,磨坊开始以加工面条为主。
  
  【流行背景】
  新中国解放后的20多年,均以农业为主,当时生产小麦、油菜成为全国上下的重要政治任务,因此加工成了当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于是磨坊、榨油坊在全国流行成为必然。
  
  【见证人讲述】
  唐太安,男,现年55岁,辽宁沈阳人。
  春日的黄昏,回到老家,路过久违的老磨坊,停下,屏息静听,隐隐约约有低沉的隆隆之声,像隐忍欲发的雷鸣,像老人深沉的叹息。循声走近,透过破旧的石屋上一孔角形小窗,见昏黄的油灯下,一头小毛驴在一步一点头地拉磨。磨盘沉沉地转,盘上堆放的玉米粒颗颗似金,簌簌陷入磨中,又变成灿灿细粉随转动的磨盘流瀑一般落下……
  山村乡下的村头大都盖有磨坊。磨坊通常是石屋,壁上挖几个角形小孔为窗,简陋的房子里一般设有石磨或石碾,是村中的公产。一村百十户人家的米面皆在此加工,在我老家的村口就设有这样一个老磨坊。厚重的石磨由粗粝的红砂石錾刻而成,转起来隆隆作响,似天与地的磨合,其声沉闷如雷,夜深人静之时一里之外都能听到。童年的时候,每每听见磨响,即面露欣慰之色。磨响着,就说明乡亲们碗里有粮。磨不闲,肚不空,庄稼人还盼什么?
  小时候,就爱蹲在磨坊门口看小驴拉磨。一块黑布蒙住小毛驴那对天真明亮的大眼睛,像被土匪绑了票的孩子,在笤帚疙瘩的催促下老老实实一圈一圈走着那永远走不完的圆。小毛驴是否一直误以为自己是在长途跋涉。呆呆看上许久,总觉得很好玩,小毛驴总以为已经走了好远好远,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不过是在原地团团打转,依然是脚踏黄土,并不曾飞腾云端。小毛驴拉磨辛苦不说,还须抵抗那浓浓粮香的诱惑,再饿再馋也得不上一口。苦苦干上半天,才被人牵到门外吃上点干草,喝上桶凉水,就地打上几个滚儿,抖抖一身尘土,便又被蒙上眼睛套于磨上,走那个无尽无休的圆。
  后来,村里买来了磨面机,石磨和毛驴自然退居二线,磨坊也是以磨小麦为主了。磨面机要用柴油机带动,每天轰鸣不止,当时听起来是一首不错的音乐。
  每年小麦成熟后,我们便挑着麦子去磨坊兑换面条,当时50公斤小麦兑换面条32.5公斤,我们看着麦子变成面粉,然后做成条状的面皮,再做成面条,用竹竿晾晒在太阳下……一个村里的人都在那里去兑换面条,所以得排队,一天只兑2-5公斤面条是常事,所以去磨坊的基本是我们这些孩子。
  那时家里待客也多数以面条为主,所以家家户户都种小麦。哪家能多磨面就是一件十分光荣的事,我家每年磨面在村里数一数二,那些面条也是我一点一点从磨坊挑回来的。
  如今,想起那时磨坊的情景,心头仍有一种酸酸甜甜的感觉。
  
  【今日现状】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小型磨坊纷纷关闭,由大型全自动生产厂家所取代。
  
  【今日商机】
  小型磨坊虽然不复存在,但她的“大名”被许多商家注册成了商标,如“老磨坊臭豆腐”、“老磨坊连锁机构”等,这些老磨坊商标给商家带来了丰厚的利益。
  
  【相关项目】
  当时除了磨坊,较火的还有榨油坊、乡村酒厂等。
  
  砖瓦厂
  【流行背景】
  上世纪70年代后期,由于人们的居住条件相对恶劣,在广大的城镇及农村,“三世同屋”、“四世同堂”的现象非常普遍,为改变这一现状,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发出了“自力更生”的号召,一时间,全国各地小砖厂遍地开花,几乎每村各个农业合作社都建起了砖瓦厂。
  
  【经营者讲述】
  沈书荣,江西苏亚公司人武部部长,原江西马沟公社同心大队砖瓦厂保管员。
  我是1975年毕业回乡的,那时叫马沟公社同心大队,即现在的盐都西区孙吴村。村领导把我安排到砖瓦厂当保管员。其实,当时村里没有一爿真正的工厂,砖瓦厂也就一座小土窑,工人们每天工作十个小时以上,一天下来能挣10个工分左右。妇女们忙着制砖坯、瓦坯,或负责凉晒土坯,男劳力负责把凉干的坯搬运到土窑里,把烧成的砖瓦再挑出窑洞,他们挑一担砖头正常是48块,大约有180斤,但从没有人叫苦。还有一帮人专门负责烧窑。那时,烧窑是技术活,烧窑的工人属于“大师傅”了, 他们干活最累,满身灰尘,人黑得就像个非洲人,不论暑热三伏还是数九寒冬,烧一窑砖都要没日没夜地干上十朝八日,但工分也是窑厂工人中最高的。商品砖瓦由大队安排计划,卖给群众盖房子。
  初到砖瓦厂上班,我在尽心尽力干好保管工作的同时,还要跟班工作,没白天黑夜地干,一天下来腰酸背痛。不过多久,我的新鲜劲就没有了,就想离开砖瓦厂,改行学手艺。这时,大队团支部书记刘汉堂就找我谈心,他说,艰苦的环境中能磨炼人,能体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刘书记的一席话,让我精神振奋,斗志大增。从这时开始,我把砖瓦厂当作人生的第一个起点,重活累活抢着干,卖砖点数一丝不苟,大队干部和工人们都称道我工作踏实。就这样,我从厂里的保管员被提拔为总账会计。1977年5月4日,我还被盐城县团委表彰为“优秀共青团员”。
  现在想想,当时我能在那样的环境里工作,是我的一种福分,正是砖瓦厂培养了我吃苦耐劳、好学上进、坚韧不拔的工作作风。也正是砖瓦厂那段经历,让村里领导认可了我,我“垫着”小土窑的砖,登上了6个村办企业的“内当家”“宝座”,开始了农民办工业的“试水”之旅。
  
  【今日现状】
  如今,“小砖窑”、“土窑”等已全部淘汰,取而代之的是大型机械生产。虽然砖瓦厂数量少了,但产能却大大增加了,2008年,我国砖瓦年产量突破7000亿块(折普通砖),成为世界上砖瓦生产企业最多、产量最大的国家。
  
  1978年改革开放至今
  【综述】个性追求、娱乐享受成主流
  
  1979年11月30日,随着中国第一家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的颁发,标志着中国开始从计划经济迈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也就是从那时起,一个个流行符号旋风般登陆内地,一个个流行项目在质疑中摸索前行,书写了中国从一穷二白到欣欣向荣的传奇。
  我们没有忘记“洋装穿在身”的日子:西装、喇叭裤、牛仔裤、蝙蝠衫,以及街上流行的红裙子,再到各类服装的千姿百态,品牌林立。过去满街一个款,如今追求穿绝版。服装行业的变化,带来人们观念与生活方式的变化,也出现多个项目的流行,让无数人从个体户变成商业大亨。
  我们难以忘怀曾经那些“提劲”的文化类产品:迪斯科、KTV让我们神魂颠倒,大三洋收录机传出的悠扬歌声,任天堂游戏机、网吧无不让我们着迷。这些的兴起,又有多少人从游摊变成工商大户,从散兵游勇变成真正的商人。
  我们记忆深刻的一定还有餐桌的变化:从食不果腹到解决温饱,再到吃饭讲档次讲营养,从汉堡、热狗、果汁、冰淇淋、奶油冰棍的出现到麦当劳、肯德基,喝可乐、咖啡。众多的食客,让一座座城市的夜晚变得灯红酒绿,从而使减肥变成了“时尚”。餐桌的变化,诞生了无数个项目,让数不清个体户赚得盆满钵满。
  我们见证的还有很多:从自行车、摩托车到面的、出租车,再到私家车;从土墙屋、茅草屋到砖瓦房、水泥房,再到小区房、别墅;从劳累倒头便睡到桑拿浴等等,每个变化的背后都有无数个项目作支撑,从而把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是一个不变的真理,各个时期的流行项目也体现了这一法则。
  求变化,求发展,求进步。这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基本脉络,流行项目在“求”上或许比谁都更强烈。
  改革开放后,中国用突破刻下足迹,各个时期流行项目多如牛毛,每个项目的发展足迹就是中国的发展足迹。
  无数项目风云际会,我们虽然不能一一展示,但不妨短暂驻足,一起细细品味这光阴的味道。
  
  【流行项目】
  
  街头游戏
  【流行背景】
  上世纪80年代末,一种用气枪打气球的小游戏悄然出现在公园里、广场上,这种能让人体验成就感的游戏形式和那些五彩缤纷的气球同时吸引着刚踏进校门的小朋友和那些童心未泯的年轻人。每天午饭后和周末的公园里、广场上,打气球的小摊边都围满了人,打的人排着队依次来,看的人凑凑热闹,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
  
  【经营者讲述】
  讲述人:赵海波,男,45岁,山西太原人。
  二十年前,我带着妻儿背井离乡,从农村来到太原。为了供儿子上小学,我和妻子必须找个事做。一天傍晚,当我和妻子经过公园的时候,远处的一堆人吸引了我们的注意,走近一看,原来是在打气球。打的人和看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一堆,生意好得不得了。于是我就想,我也来摆个打气球的小摊,生意一定不错。
  第二天,我和妻子买了打气球的枪、摆放气球的板子和气球,用了不到一百块钱,再到相关单位办好手续,就到公园里摆了起来。游戏规则是一块钱打十枪,全部打中就送一根棒棒糖。不一会儿,饭后到公园散步的人就多了起来,由于我是那个公园两个打气球的摊位之一,大家的选择本来就不多,所以生意也相当的好。我负责给气球打气和摆放气球,妻子负责上子弹和收钱,忙得我们不亦乐乎,第一天就赚了几十块钱。
  来玩的大多是小孩子,有的是大人带着,有的是节约了自己的零花钱来的。记得有个小男孩就是平均两天来一次,手里拿着攒了两天的零花钱。有一次只有一个没打中,我还是给了他一根棒棒糖。偶尔也有年轻人想试试枪法的,玩得高兴了就多玩几把。所以我们只用了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就收回了成本,盈利只是时间的问题。
  
  【今日商机】
  这个游戏发展到今天,经过升级换代,已经开发出了激光打气球、激光打靶等既安全又便捷的高级形式,跟套圈、扎飞镖、射箭等街头小游戏一起组成了广场上的范围经济。城市里的公园广场随处可见,商机巨大。只需要一台这样的机器,再到公园和广场租块儿地方,就可以做起这个小本生意。除了小朋友这一群固定的目标受众,同时也会勾起80后、90后这群潜在受众童年的回忆,忍不住玩儿上几把,过过小时候的瘾,也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关项目】
  当时兴盛一时的街头小游戏还有套圈、扎飞镖、射箭等,跟打气球一样,在变换中发展至今。
  
  录像厅
  【流行背景】
  上世纪80年代,香港电影以录像带的方式传入内地,一时之间,录像厅在城市遍地开花,那时的录像厅可谓遍布大街小巷。
  
  【经营者讲述】
  讲述人:李得福,男,福州得福录像厅老板。
  1987年底,福州市第一家录像厅正式开业,而我的“得福录像厅”是1991年获得了文化部门的审批的前几批录像厅,这个录像厅从开办至今已18个年头了,也可算得上福州录像厅的元老了吧。
  那时家庭录像机还是稀罕物,受当时经济收入的制约,要买一套录像装备,一般家庭是可望不可及,我当时投资几万元买来录像机、大彩电、扩音器和音箱,并对录像厅进行了一番装修。那时的机关工作人员工资1个月也就二三百元工资,而当时开一个录像厅,一个月可赚1000元左右,那时赚这样的钱可称得上恰逢其时,可以说,当时的录像放映富了一批人。
  我投资开办录像厅时,正是录像厅红火的时候,当时录像厅的生意非常好,播放的《江湖情》、《英雄本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非常受欢迎,武侠是那个年代的主流,也是男生们心中的最爱。我的录像厅开在了正规电影院的旁边。为什么?就是因为录像厅操作灵活,对于片源的选择非常宽,什么热门放什么,什么流行放什么,所以刚开业时,我们这个录像厅每天人满为患,50多个座位每天都爆满。
  录像最火爆的时候,我的录像厅分成三个厅,一个放新片,一个放旧片;还有一个厅放连续剧呢。那时看一场录像每人门票是5元,通宵录像收10元,一天24小时不停地播放,当时的观众有机关干部、学生、过往旅客居多,看的时候人挤人、人挨人,加座都不够,当时一天的收入多的时候每天可赚1000多元,少的也有400多元的收入。
  
  【今日现状】
  1996年,是录像放映业的分水岭。这一年,更先进的VCD出现了,价廉、放映质量更好,一些富裕的忠实观众纷纷涌出录像厅,涌进商场,抱一台VCD回家自娱自乐。再随后,大片时代来临,影院里超级震撼的影音效果,抢夺了相当一部分客源;也正是这个时候,录像厅开始走下坡路。而后随着彩电、VCD和网络电影的普及,录像厅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相关项目】
  虽然录像厅生意已经没落,但随之而起的碟片出租生意依旧红火不衰。
  
  专业农活队
  【流行背景】
  近年来外出打工的农村青壮年居多,因此许多家庭缺乏承担重活的劳动力。而专业农活队就是专门针对这种情况,提供农忙时的田间劳动服务,收取一定的佣金。受到相当多家庭的欢迎,甚至有的地方政府专门帮当地的村民负责联系、预约。
  
  【经营者讲述】
  讲述人:韩成伟,男,27岁,山东人。
  高中毕业后,我没能考上大学。为了照顾生病的母亲,我也不能像其他人一样出去打工赚钱。可我的日子依然过得有滋有味。
  由于我家中本来就有一台收割机,我便组织了附近一些家里有农用机械的村民,成立了一个专业农活队,到处揽活。农忙时,咱就组成车队到安徽、河北等地去帮忙干活,在外一、两个月,日晒雨淋的,非常辛苦,可赚得不比常年在外打工的人少,而且就只要忙活这几个月。农闲时,在家休息、保养机械,还能照顾好家里的事。
  以前都是自己出去到处推销、揽活,现在做熟了,还没到时候,都有很多人打电话来预约。同时,我们不只是帮人干农活,有时候还帮人家带去一些种植信息、技术指导。其实在农村也一样可以有许多赚钱的方式,关键是看你自己能否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今日商机】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那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农村,其实孕育着大量的投资机会。类似于专业农活队的兴起,还有很多商机,比如农机具租赁、小块土地出租、农村经纪人等等。
  
  迪斯科舞厅
  【名词解释】
  迪斯科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早期,是黑人的音乐成果。这种混杂的音乐形式最初在美国一些大城市黑人中暗地里流行,后来流传到法国,被冠以一个法语名字:Discotheque(夜店),之后返销美国,就简化成了Disco。
  
  【流行背景】
  上世纪80年代,国门初开,正赶上国际间迪斯科音乐风潮的尾巴,这种充分张扬年轻人自我、解放身体的音乐形式立刻成为了年轻人的时髦之选。欧阳菲菲、张蔷等歌手的磁带卖遍大江南北,《阿里巴巴》等迪斯科歌曲的旋律也街知巷闻。对于当时的中国青年来说,吸引他们的不仅仅是这种节奏刺激的音乐形式,更来自于居然可以随意发挥的舞蹈形式和年轻人拥有一套神秘共同语言的聚会形式。
  
  【经营者讲述】
  讲述人:张静,50岁,上海百乐门迪斯科舞厅老板。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美国的迪斯科带着强烈的节奏感进入中国,我当时就感觉这是一次难得的商机。于是买来了《周末狂热》和《油脂》等音乐碟,还有多面体反光球。那个球的集束灯光能让黑暗的舞厅呈现出诡异的效果,光线通常都是红色和紫色的,会让白色物体(比如白色的紧身衬衣)在黑暗中显得有荧光效果。这种荧光可以让女士们的内衣直接透出来。
  当时就是这么简陋的设备,就吸引了无数青年男女前来,每天多则上千人,最少也有八九百人。5年之后生意逐渐萧条,于是我开始学着欧美国家,让服务员穿紧身裤、蓄爆炸头……以此不断吸引顾客,再后来开始实行女士免票的方式,直到90年代中后期,摇滚开始流行,于是我才转做摇滚。
  
  【今日商机】
  如今,舞厅开始向网络游戏发展,其中一个叫《梦幻舞厅》的游戏非常火,它是一个如梦如幻欢乐的舞蹈世界,大家在一起尽情体验舞厅经营和舞厅PK斗舞带来的快乐。年轻的舞者们用舞蹈在《梦幻舞厅》抒写了一个又一个奇缘故事,把美丽的回忆留在网络里。在《梦幻舞厅》中,有一位游戏昵称为“血狐玫瑰”的玩家用钢笔绘画出一些游戏形象吸引了无数人的眼球。
  
  毛衣编织机
  【流行背景】
  上世纪80年代之前,人们对于毛衣的认识只停留在“穿在外套里面的衣服”。随着毛衣编织机真正在我国作为一种生产工具得到推广使用,并逐渐进入家庭,人们忽然发现,“毛衣外穿”原来是一种新时尚,而且自己可以选择款式和花样。家庭毛衣编织作坊在当时可谓红极一时,不少人购回一台毛衣编织机,就在家中兼职开起了小作坊。
  
  【经营者讲述】
  讲述人:黄健,女,山西大同人,毛衣编织坊老板。
  1988年,改革大潮在中国大地汹涌澎湃,个体经济发展较为迅速,残疾人开展经营活动还有优惠政策,从小就有小儿麻痹症的我跃跃欲试,决定去做服装生意。刚开始,我手头资金紧缺,以月租200元的价钱从别人手里租来一台二手毛衣编织机。我试着照着图纸用机器织毛衣,织得不好,拆了重织,不久,就学会了用机器编织毛衣。
  当我垫钱为第一位顾客织好毛衣时,顾客把毛衣翻过来,调过去,拉松紧,比针脚,脱去衣服,穿在身上一试非常合身,在镜子里左瞧瞧右看看,最后满意地笑了。这给了我信心,当时人们爱美之心逐渐萌动,对毛衣的款式要求也越来越多。我一边揽活,一边学习,为了把握流行款式,追逐服装潮流,我订阅了大量有关编织和时装的杂志,从摄影的角度提高审美和色彩搭配能力,顾客的年龄、性别、职业千差万别,要求也各有特点,要逐一满足他们的要求很难,满足女顾客更难。然而,我的长处恰恰在这里。我细心揣摸顾客心理,向他们推荐好的毛衣款式,站在顾客的角度当参谋,按照顾客描述的样式尽快地勾勒草图,把顾客的想法编织成衣。在那个年代,这种个性化的定制受到了空前的好评。
  渐渐地回头客多了,我编织的毛衣在顾客中流行起来。
  
  【今日商机】
  如今随着服装流行趋势的不断改变,成品毛衣的样式也越来越丰富和多样化,个人已经很少定制毛衣。毛衣编织坊的顾客群体渐渐转变为国外客商,开始走品牌化的道路。但目前出现一种新的商机,就是毛衣DIY编织坊,经营者提供毛线和款式,教顾客自己织毛衣,让顾客享受自己动手的过程。
  
  电子游戏厅
  【流行背景】
  《街霸》、《三国志》、《名将》、《侍魂》……这些都是电子游戏厅里最受欢迎的游戏,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各大城市的街头巷尾多出了电子游戏厅,一下子就把孩子们从丢沙包等游戏里“抢”了过去,这也让电子游戏厅一度成为老师和家长最头疼的地方。
  
  【见证者讲述】
  讲述人:钟先生,男,山东人,52岁
  当时的经营者在门口摆2台游戏机,就可以构成一个简易的游戏厅。爱玩“街机”的不仅是中小学生,当时的中青年人对“街机”同样感兴趣,也是玩“街机”的主体,因为他们口袋里有钱,一买就买一叠游戏机币,不像小学生一次买一两个,因此他们更受到游戏厅老板的欢迎。我就是受游戏厅老板欢迎的人群中的一员,我当年在济南人民公园(现在已改名为中山公园)附近居住,那个时候夏天公园里经常办消夏晚会,吸引了不少附近的居民,但是我和一帮小青年却在公园刚开的游戏厅里“挥汗如雨”,一个夏天下来,我竟然花去了半个月的工资,遭到新婚媳妇的痛骂。在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匮乏的80年代,街头电子游戏厅的魅力的确难以抵挡,我曾经看到许多学生为了打游戏,旷课、撒谎等等。后来有关方面作出规定:除节假日外,电子游戏厅(室)一律不得向未满18周岁的青少年开放。
  
  【今日商机】
  随着软硬件技术的提高,游戏内容中益智性、趣味性大大增加,现在的电玩店已经不再只是男孩的天下,跳舞机、篮球机及各种模拟乐器的机器前更是吸引了众多时尚女孩的加入,成为她们彰显个性的舞台。而且目前的电玩产业越来越往集群方向发展,动辄投资数百万,这一产业已经不是一般的经营者所能企及。大的电玩城往往集中在百货商店或影城的附近,纷纷寻求与大型商场的结盟,这已经明显有别于传统“街机”的“街头”特色。
  
  寻呼台
  【名词解释】
  对于寻呼,不少人都有不少的回忆:腰挂一寻呼机,时不时弯腰查看,看是否有人打传呼,一方面可及时回电,另一方面也有炫耀之意;深更半夜寻呼响起,穿着睡衣跑到马路对面公用电话亭回电,电话打完回家路上,兴奋荡然无存,寒风刺骨啊。
  
  【流行概述】
  还记得这样一句话吗:“有事请Call我!”,这是上世纪80年代末,寻呼的出现流行的口头语。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寻呼业务逐渐普及开来。但上千元的价格,对于那时大多仅一两百元工资的市民来说,还是很奢侈的。所以拥有寻呼机的人一般都会骄傲地把呼机挂在腰上,有意露在外面,把响声调到最大。人群中一旦听到呼机作响,总自豪地拿在手上查看一番。现在广告公司工作的牟先生笑称,只要挂上呼机,长得再衰,到舞厅请人跳舞,美女都会赏脸。
  
  【经营者讲述】
  讲述人:段晓,男,重庆市人。
  “当时寻呼台生意都不错,话务员最忙1分钟要接8个电话,月收入约千元。老板们人人有车,特别是私营寻呼台,个个身价上百万元,开着桑塔纳。”段晓介绍,与前几年SP(手机短信内容提供商)十几万元就能拉台唱戏,而且投资收回迅速不同,寻呼台硬件投入很大,门槛少则三四十万元,多则四五百万元,而且每个寻呼台都自建基站,许多都是边运作,边将赚的钱又投到设备购置上。当时寻呼台每年收入几百万元至数千万元不等。
  2002年,随着手机特别是短信和来电显示兴起,寻呼开始没落。最明显的就是随着用户数的减少,各家争相降价抢客。
  2000年以前,寻呼服务费一般是中文机60元/月,数字机30元/月。2002年时,服务费降了50%,后来甚至出现2元/月。
  2003年底,数十家寻呼台纷纷关闭或贱卖,有的寻呼台上万元买的设备,80元就处理掉。2005年,蓝盾、联通、中铁等仅剩的寻呼大佬们开始申请退市。
  
  【今日现状】
  “有事Call我”,上世纪90年代当时大多数中国人使用最频繁的时尚用语,现在它已绝迹在人们嘴边。寻呼台关了,在寻呼业找到第一桶金的大佬们,都没伤到元气,现在仍活跃在互联网和手机等战线上。开网站,做SP(短信内容提供商)、卖上网卡,总之都还在围绕通信这个老本行找饭吃。
  
  【相关项目】
  就在寻呼台和寻呼机流行的10年间,公用电话在当时也流行,很多人都选择开一家公用话吧作为一门生意。“大哥大”可以实现双方直接通话,功能的增强,一出现就受到热捧。
  
  瑜伽
  【名词解释】
  
  瑜伽是一项内外兼修的运动,不仅能调理人的身体机能,改善健康状况,还能沉静身心、开阔心胸,让人达到一种单纯、自然而美好的境界,有助于缓解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流行背景】
  自1986年中央电视台播放了由张惠兰女士传授的瑜伽节目以来,这种以追求身体、心灵和自然三者合一的印度灵性文化由此在中国内地风行一时,至今还吸引着众多爱好者。在西方,瑜伽和印度灵性文化早已成为神秘东方文化的代名词之一,甚至比中国的太极更为耳熟能详。它不仅仅是一种强身健体的功夫,更是一种修身养性的哲学和生活方式,因此被披上了神秘的面纱。
  
  【从业者讲述】
  讲述人:李思默,女,30岁,高级瑜伽教练。
  记得有一个月刚发完工资,我随意到就近的书店转了一圈,无意间被美体健身的光碟吸引了目光,强烈的减肥愿望驱使我毫不犹豫地买了一整套瑜伽碟。回到家中遂逐一欣赏试图勤学苦练。我呲牙咧嘴时而屏住呼吸、时而大口吸气地卖力学习了一段时间,身体素质并没有提高,线条也没得到改善,于是我意识到这样并非明智之举。随即我踏入了瑜伽馆,花掉自己一个月的工资办了一张年卡,经验丰富的教练指导我如何配合动作来呼吸,并且让我学会了一些难度系数较大的体位。一段时间下来,我对自己的状态非常满意。有了这样的体会,我认定瑜伽教练在中国会是个前途无量的职业。于是果断地辞职,报了学习班。幸运的是,随着压力的越来越大,都市人对自己身心的健康和平衡也越来越关注,在各种健身措施外,人们更加注重身心的统一和谐发展,瑜伽这种源自古印度的健身方式,逐渐被更多人所喜爱和追求。而瑜伽教练的身价也水涨船高,月入过万元。
  
  【相关项目】
  瑜伽只是健身行业的一个分支,体操馆、舞蹈馆、武术馆等等既能健身、又能减压的行业切合了现代人的需求,几年在都市里风生水起。
  
  洗脚城
  【流行背景】
  随着人们工作节奏的加快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上世纪九十年代,一种消除人们疲劳的行业逐步兴盛起来,即洗脚,洗脚工主要是对足底穴位按摩,从而达到全身血液循环畅通,解除疲劳的目的。
  
  【最牛经营者】
  小小洗脚城,也可以做成一个年产值10多亿的大产业。
  在创业板150家候选企业名单中,家富富侨赫然入列,成为国内首家启动上市筹备工作的足浴企业,有望发出中国第一只“洗脚”股票。 目前郭家富家族资产约218.88亿元。
  1980年,广州刚刚兴起足浴按摩的时候,还不满20岁的郭家富就在洗脚店里打工,学习掌握了各种按摩手法,在当地小有名气。随着技艺的娴熟和对足浴按摩行业的深入了解,郭家富不再满足于替别人打工,渐渐形成了一个回家乡重庆开办洗脚城的完整计划,得到了父亲和兄弟们的支持。
  于是,郭家的荣、华、富、贵兄弟四人怀揣着打工攒下的3万多元钱,在重庆城郊结合部的九龙坡区毛线沟,租下一间不足60平方米的店铺,只有四个床位。1998年6月16日,一家名叫“富侨”的洗脚店悄然开张。
  三个月以后,富侨开始有越来越多的回头客。五个月以后,富侨每天有了上百元的收入,开始实现盈利。
  一年以后,富侨的第一家分店——重庆富侨沙坪坝店开业。同年,富侨泸州店开业。
  其后半年,泸州店又融资100万元,将店铺扩大到1500平方米。泸州店的成功,成为富侨连锁经营业态的一个样本。富侨很快复制出了内江、北碚、江北、成都、昆明、遵义等10多家分店。
  此时的富侨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经过召开家庭会议,郭氏兄弟为避免意见不统的内讧,决意打开家族围墙,各自独立创业。
  2004年,郭家富辞去了重庆富侨保健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职务,注册重庆家富富侨保健按摩服务有限公司,开始独立创业。他的兄弟们也注册了各自的商标,郭家华的“郭式富侨”,郭家荣的“重庆富侨”,郭家贵的“家贵富侨”也都经营得有声有色。
  四兄弟惟一没有舍弃的是辛苦建立的“富侨”品牌,而郭家富独特的连锁经营思路也为“家富富侨”烙上了鲜明的个人色彩。
  品牌修炼时期的郭家富并不急于求成,而自立门户以后,他则调整战略,以“快”出奇制胜。
  从2004年郭家富独自执掌家富富侨至今,短短五年时间里已经在全国遍布门店500多家,这样的扩张速度在足浴行业无人匹敌。
  
  【盈利模式】
  富侨洗脚城连锁店盈利模式:第一种是直营店的经营收益;第二种是特许经营的管理费;第三种是收取权益金、管理费、人员招聘培训费等服务费;第四种是用品牌、核心技术团队与房产方合股,装修后经营,得到收益;第五种是用股权合资形成的增值房产抵押贷款,获得新的房产,装修经营,滚动发展;第六种是先自己购买房屋,然后再租赁给加盟商投资装修和经营,既收到加盟费、服务费,又收到房屋租金。加上该房产抵押后,又可抵押贷款购房产滚动发展,一举四得。
  
  【相关项目】
  除了洗脚城,流行的还有桑拿洗浴城,洗浴保健,沐足城,SPA会所、保健中心等。
  
  相关链接
  60年财富记忆碎片
  
  合作社:在上世纪50、60、70年代人的面前,提起合作社,多是会想到卖东西的供销合作社。这种合作社是每人投资几块钱,然后由生产大队进些货物,在村子里销售。等到经济慢慢放活后,合作社逐步消散了。
  三大件:所谓结婚“三大件”,就是结婚必需品,各个年代结婚必需品都在不断变迁。而结婚“三大件”在变迁中演绎了各个时代的时尚风潮。上世纪70年代:手表、自行车、缝纫机;80年代:冰箱、彩电、洗衣机;90年代:空调、音响、录像机;21世纪:房子、车子、票子。
  粮票: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那时候,必须凭粮票才能购得粮食。
  万元户:存款在万元以上的家庭,称之为万元户。这个词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特指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先富起来”的一批人。他们大体上是由农村的专业户和城镇的个体工商户构成。
  个体户:指除农户外,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以个体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归劳动者个人占有和支配的一种经营单位。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它基本上就是待业青年、劳改犯的代名词。
  大款:“有钱人”的一种通俗叫法,指财大气粗、讲气派、花钱不在乎的人。一般指综合素质低、品位低的富人。出身高贵、品位高的人被称为“贵族”。
  包工头:包工头是指工程承包商,能把一项工程成本控制在工程建设方发包价以内就可以挣到钱,一般属于建筑、装修行业。
  投机倒把:是指利用时机,以买空卖空、操纵物价等方式扰乱市场、牟取暴利的行为。日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将清理修改过时法律条文,拟删去并修改法律中有关“投机倒把”、“投机倒把罪”的规定,“投机倒把”将成历史名词。
  走穴:“走穴”是20世纪80年代演艺界出现的新名词。“走穴”是指“演员为了捞外快而私自外出演出”。“走穴”一词出现之后,现已引入各个行业进行运用,如医生、教授、节目主持人、画家、官员等等避开单位工作,运用自己技能到外面挣钱,也称为“走穴”。
  打工妹:主要指从边远地区到城市打工的年轻未婚女子。大多在农村长大,学历不高,从事工厂里基层管理员及普工、饭店服务员等工作。
  富二代:指上世纪80年代出生,继承过亿家产,他们被称为富二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最早一代民营企业家“富一代”们的子女,如今他们靠继承家产,拥有丰厚财富。
  编辑 李开云
  china_publish@188.com
其他文献
花馍,也叫“礼馍”、“面花”,是流传于我国北方的一种民间面塑食品。它的造型多样,并根据节日和用途的不同而变化,既精美细致,又稚拙天趣。  【项目特色】  花馍的原料以白面为主,另有豆子、枣、胡椒等辅料;制作所需的工具为极普通的剪刀、梳子、菜刀等;制作的手法以切、揉、捏、揪、挑、压、搓、拨、按等为主。花馍除了食用外,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如今花馍的市场价格根据制作的难易程度也各不相同,从20元到500
期刊
创意书签  它能准确标注你上次阅读的页面,甚至可以精确到某一行某一个字。    折叠花香喷雾  这是德国公司带来的躲在门背后的折叠花香喷雾:结构类似于折叠贺卡,将它放在门背后,每有人进来,门打开时,花就会绽放,同时喷出空气清新剂,带给你视觉和味觉的双重惊喜。    放心牛奶壶  怕牛奶不新鲜了?用这款放心牛奶壶吧。它利用内置的PH检测装置来判断牛奶的新鲜程度,并在奶壶的外表面LCD显示屏上给出提示
期刊
“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这曾经代表着勤俭传统美德的缝补手艺,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现代生活中却被打上了时尚的烙印,那些曾备受冷落的缝补衣物、旧物翻新、染色等业务又重新红火起来,时装改制店的商机就应运而生。    成功个案  项目:“一针一线”改衣店  地址:上海市  操作人:潘军敏  创业历程:  2001年,正在寻找项目的潘军敏偶然听到做裤装销售的朋友说,每月光花在修改裤长上的钱就好几万
期刊
在上海,生煎是家喻户晓的美食。且不说那些品牌生煎如何令市井百姓趋之若鹜,就连我家地处外环的小区,也上演了一场饶有趣味的“生煎铺风云”,让我回味良久呢。  起初,楼下有两家生煎铺。我自幼爱吃生煎,当然不会错过。一家皮嫩汤多,另一家则厚皮无汁,包底也不酥脆,虽只卖1块5一两,却揽不到生意,眼睁睁看着对家老板整天忙得应接不暇。不久这家便无奈歇业,转而成了奶茶铺。父亲感叹:“做生意,东西质量要好,生煎都不
期刊
运动机器人摄像头   你的电脑摄像头升级了吗?这是一款能运动的机器人摄像头,机器人头部可旋转,关节处可活动,并配有四个小球,可使机器人做出打篮球、踢足球等姿势。该摄像头适合2.0USB接口,即插即用。  联系电话:0579-85202232    自动鞋套机    鞋套机是日渐流行的一种清洁、环保、时尚的新型产品,无须用电,安全便捷,穿鞋的脚只要往里轻轻一踏,就会自动在鞋上套一只鞋套,彻底解决了客
期刊
当离婚的焦点不再是情感纠葛而是财产纠纷时,人性的贪婪与凶狠便会彻底显露。    非离不可  广成装饰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会议室里,李娟娟和刘向东冷眼相对,长长的会议桌两边分别是他们各自的人马,泾渭分明。  这是两个月来他们第一次见面,为的是商量离婚的事情。  两人因为离婚的事情,不知道吵闹了多少回,李娟娟其实不想离,她28岁时嫁给比自己父亲小不了多少的刘向东,人人都等着看这年轻的钓金女哪一天会红杏出
期刊
变相加薪  新年开始,老板透露,过去一年公司赚了很多钱。员工们一听,强烈要求加薪。  老板一向刻薄,又怕不加薪员工会怠工,于是说:“以前迟到,扣一百元,从现在开始,变相加薪,迟到只扣五十元。”    抢劫  两个强盗撬开时装店的门,大肆抢劫。突然,一个强盗惊呼一声:“天啊!”  “什么事?”另一个强盗问。  “你看,像这样一件普通的衣服竟标价3万元,这才是真正的抢劫。”    地球是圆  醉汉不承
期刊
康玲有洁癖,对餐馆的餐具总是不放心。2009年3月,她与朋友到武汉某农家饭庄吃饭,使用的餐具让她眼前一亮:这种餐具用塑料制成,使用透明塑料膜密封,外包装上有“航空餐具”字样。  当时她隐约感觉到这里有商机。按照外包装上的电话,她联系到生产餐具的公司,成为其在汉川的代理。  市场对新事物有接受的过程,康玲决定先从高档餐馆入手。“高档餐馆老板,更具有经营头脑,懂得使用各种宣传噱头为自己招揽顾客。使用航
期刊
所谓的职业差评师,就是在网络商铺购买货物,收货后给差评,以修改评价为条件讹诈卖家钱财的“专业”人士。    差评!差评!    “掌柜,你的衣服照片上不错,不过怎么有差评呢,我不买了。”  我从噩梦中惊醒,连忙去开电脑,祈祷中的事情没有发生——不是噩梦,6个差评刺眼地显示在我的“卖家信用”上。  2009年7月,我辞去广告公司策划的工作,专职在淘宝网上开网店卖服装。做淘宝,信用实在太重要。淘宝的商
期刊
“四少侠”在历史悠久的陕西乾县白手起家开起了“风波庄”酒楼。他们以金庸的武侠小说为主题,酒楼的布置满眼武林气派:壁悬倚天、屠龙,座设全真、武当,桌椅亦镌刻殷天正、黄药师等名号以示主次。营业仅几个月,已在当地颇具声名。  “庄主”赵晶晶、“全盘司务”任卓斌及“掌门”王志泉和张朝辉,他们皆毕业于西安外事学院,回忆起“风波庄”走过的路并不平坦。从开业高潮转而急入低谷,再艰难攀向平稳,4个初出茅庐的大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