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某钾长石矿的精选除铁研究

来源 :佛山陶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cl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以河南某钾长石矿产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单一浮选除铁工艺流程,可得到产率为77.78%左右、Fe2O3含量为0.28%的中低档钾长石粉产品。为今后低品位钾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关键词:钾长石;混合捕收剂;反浮选;除铁
  1 引言
  该矿石中的主要矿物有微斜长石、斜长石、钠长石、石英及绢云母。金属矿物主要为褐铁矿,其中,钾长石(微斜长石和条纹长石常互为交生)为50%~55%、钠长石为10%、石英为30%~35%、绢云母含量小于1%。原矿化学组成分析结果见表1。
  长石是一种重要的工业矿物,主要用作玻璃和陶瓷的生产原料。在玻璃工业中,长石消费量约占长石总消费量的50%~60%。在陶瓷工业中,长石消费量约占长石总消费量的30%。除此之外,钾长石还应用于化工、磨具磨料、玻璃纤维、电焊条生产等行业。评价长石产品质量的技术指标主要是烧成白度和K2O、Na2O的含量。在透明玻璃的生产中,原料中的铁会对玻璃的透光度和颜色产生不良影响;在陶瓷生产中,铁易使制品表面产生黑点、熔疤和熔洞[1-3]。
  不同类型矿石的除铁方法和效果不同,主要取决于铁的状态、粒度,以及矿物间的相互关联。磁选工艺是最常用的工艺[4],但对于含铁矿物呈细粒嵌布的长石矿来说,浮选是最主要的选矿方法。当pH值为3~4时,用胺类捕收剂浮选云母;当pH值为4~5时,用磺酸盐类捕收剂浮选含铁矿物[5]。在酸性条件下浮选时,对设备要进行耐腐蚀处理,且对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开展在碱性条件下的除铁试验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另外,随着高品位钾长石矿资源的日益枯竭,利用低品位钾长石矿资源迫在眉睫。
  我国钾长石资源极其丰富,主要分布在安徽、内蒙古、黑龙江、新疆、四川等23个省区,分布十分广泛,但主要以中低品位为主[6]。目前,我国钾长石的利用主要为采富弃贫的方式,即以开采高品质为主。而低品位钾长石的合理开发利用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大部分都未开发利用,成为了“呆滞”资源。
  本文以河南某钾长石矿产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单一浮选除铁工艺流程,可得到产率为77.78%左右、Fe2O3含量为0.28%的中低档钾长石粉产品,为今后低品位钾长石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技术依据。
  2 试验内容及结果分析
  2.1 试验内容
  本试验是在弱碱性介质中进行,以脂肪酸作捕收剂、以碳酸钠作pH调整剂、水玻璃作为抑制剂、皂化油酸+731按2:1混合作捕收剂,并采用反浮选工艺进行除铁选矿。其粗选除铁选矿流程见图1。
  2.2 试验结果分析
  2.2.1磨矿细度对除铁效果的影响
  在碳酸钠用量为2000g/t、水玻璃用量为300g/t、混合捕收剂用量为900g/t的条件下,进行磨矿细度试验,其试验结果见图2。
  由图2可以看出,随着磨矿细度的增加,钾长石精矿产率逐渐降低,精矿中铁含量却逐渐升高。这是因为磨矿粒度过细,矿泥增加造成浮选选择性下降,夹杂严重。研究结果表明,当磨矿细度为~0.074mm占45%~55%左右时,选别指标较佳。因此,本文选择~0.074mm占50%的磨矿细度。
  2.2.2矿浆pH值对除铁效果的影响
  本文采用碳酸钠和硫酸作pH调整剂,在水玻璃用量为300g/t、混合捕收剂用量为900g/t条件下,进行了矿浆pH值试验,其试验结果见图3。
  从图3可以看出,随着pH值的增加,钾长石精矿的铁含量逐渐下降。但当pH值超过9之后,精矿中铁含量反而又升高,说明过量的调整剂对含铁矿物有抑制作用。因此,本文最终确定矿浆pH值为9左右最佳。
  2.2.3水玻璃用量对除铁效果的影响
  水玻璃常用作硅酸盐矿物的抑制剂和矿泥分散剂,本试验用水玻璃抑制钾长石,可以减少钾长石的损失,其水玻璃用量试验结果见图4。
  由图4可以看出,随着水玻璃用量增加,钾长石精矿产率逐渐增加,精矿铁含量下降。但用量过大对铁矿物有抑制作用,钾长石精矿铁含量增高。因此,本文以水玻璃用量为300g/t最佳。
  2.2.4捕收剂用量对除铁效果的影响
  本文采用皂化油酸+731按2:1的比例作铁矿物捕收剂,皂化油酸可增加油酸的分散性和捕收性,和731混合可增加药剂的协同效应,其捕收剂用量试验结果见图5。
  由图5可知,随着捕收剂用量的增加,钾长石精矿产率下降,精矿铁含量下降。但当用量超过1500g/t时,钾长石精矿产率急剧下降,而精矿中铁含量变化不大。从浮选现象可以看出,捕收剂用量过大,造成泡沫发粘,夹杂严重,从而降低了浮选的选择性。本文以捕收剂用量为1500g/t最佳。
  2.2.5工艺流程及指标对除铁效果的影响
  在最佳粗选条件基础上,为进一步降低精矿中铁含量,因此又增加了两次选铁作业工序,最终试验工艺流程见图6,其试验结果见表2。通过对钾长石精矿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其化学组成如表3所示。原矿与精矿烧后的白度对比示意图如图7所示。
  由表2可知,原矿的产率为100%,Fe2O3含量达0.96%。通过两次除铁后,钾长石精矿中的产率达77.88%,Fe2O3含量达0.28%。由此可以看出,通过两次除铁工艺,Fe2O3的含量明显降低,由原来的0.96%降低到0.28%,除铁效果明显。
  由表1、表3可知,原矿中样品的白度为12,而精矿中样品的白度为55。所以通过两次除铁后,样品的白度明显提高。
  3 结论
  (1) 捕收剂用量对矿物除铁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当捕收剂用量为1500g/t时,其效果最佳。
  (2) 水玻璃用量对矿物除铁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当其用量为300g/t时,其效果最佳。
  (3) 矿浆的pH值对矿物除铁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当矿浆pH值为9左右时,效果最佳。
  (4) 磨矿细度对除铁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当其磨矿细度为~0.074mm占50%时,效果最佳。
  (5) 在满足所有原料最佳的情况下,采用两次除铁工艺,可以使得原矿烧后白度由12提升到55。而Fe2O3的含量明显降低,由原来的0.96%降低到0.28%。(下转第27页)此产品质量可以满足我国部分企业生产对长石原料质量的要求,为该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 高艳丽.铁对玻璃生产的影响[J].玻璃,2008(12):30-31.
  [2] 张忠铭.陶瓷原料中的铁[J].中国陶瓷,1974(3):33-36.
  [3] 马光华.陶瓷原料质量评价在建陶生产中的应用[J].中国陶瓷工业,1999,6(1):26-31.
  [4] 李小静.江西某地钾长石尾矿除铁试验研究[J].矿产保护与利用,2010(3):20-24.
  [5] 郭保万.某高铁钾长石除铁工艺流程研究[J].矿产保护与利用,2000(2):22-26.
  [6] 胡波,韩效钊.我国钾长石矿产资源分布、开发利用、问题与对策[J].化工矿产地质,2005,27(1):25-30.
其他文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霞石正长岩粉体,其化学成分按重量份数计量为:二氧化硅55~59份、氧化铝23~25份、氧化钾5.4~6.6份、氧化钠9.5~10.5份和三氧化二铁0.05~0.18份。本发明通过二级分段研磨、分段不同磁场强度的多级磁选机除铁、分段多级旋流器分级提纯工艺使生产的产品纯度高,其中,磁性物质重量含量低于0.02%、二氧化钛重量含量低于0.01%、三氧化二铁重量含量低于0.18%、氧化钾和
期刊
摘 要:本文以卫生洁具产品的荷载试验为题,通过对各国卫生洁具产品安全荷载标准进行了分析比较,对促进我国卫生洁具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保护消费者的人身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卫生洁具;荷载试验;标准要求;比较  1 前言  如今,卫生洁具产品的概念已远远突破过去的传统观念。作为现代化豪华生活的标志性用品,它将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人们越来越注重卫生设施的美观,以及舒适个性化和高档化
期刊
摘 要:在建筑陶瓷工业生产中,坯体的强度、可塑性是直接影响产品的成品率及质量的重要指标。在自制聚合物分散剂PYAS的基础上,加入三聚磷酸钠(STPP)、六偏磷酸钠(SHMP)进行复配,可以研究开发出分散效果更好的,且具有增强、增塑作用的复合分散剂。实验结果表明,当PYAS、STPP、SHMP的比例为25%﹕35%﹕40%,复合分散剂总掺量为0.5%~0.6%时,陶瓷坯体的抗折性能最佳;结合电镜分析
期刊
摘 要:本文对陶瓷砖放射性检测过程进行了分析,计算了该样品的内/外照射指数,并作了其不确定度的分析。同时,对检测结果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关键词:建筑陶瓷;陶瓷砖放射性;不确定度;评定  1 前言  照GB6566-2010《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的规定要求,对于建筑陶瓷产品必须进行226Ra、232Th、40K的放射性比活度的测定。同时,要求其放射性比活度之和需大于37 Bq/kg;所测
期刊
摘 要:本文以珍珠岩工业尾矿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炼铝赤泥、发泡剂和减水剂,采用低温快烧工艺可制备既有装饰效果,又有隔热保温功能的轻质陶瓷砖产品。实验结果表明:珍珠岩尾矿适合用于低温快速烧成的主体材料;赤泥中CaO、Na2O、Fe2O3含量较高,可以显著降低烧成温度。  关键词:珍珠岩;工业尾矿;低温快烧;轻质陶瓷;赤泥  1 前言  轻质陶瓷砖是指以陶瓷原料或工业废料为主要原料,经成形、高温烧成等
期刊
摘 要:本文以铁基和铜基结合剂为原材料,研究其在不同的球磨时间和烧结温度下抗弯强度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球磨时间和烧结温度对铁基和铜基结合剂胎体的抗弯强度有很大的影响。对于铁基和铜基结合剂,当球磨时间为30 h时、烧结温度分别为760 ℃和720 ℃时,样品的最大抗弯强度值分别为457 MPa和644 MPa。  关键词:铁基结合剂;铜基结合剂;球磨时间;烧结温度;抗弯强度  1 前言  金属结合
期刊
问:我们厂生产的800mm×800mm和600mm×1200mm的抛光砖坯,一段时间来不同程度出现坯体抗折强度偏低的不良现象,在33~37MPa之间波动。其技术人员对其进行了适当的调整,但都没有从根本上去解决问题。请问潘工,一般在生产过程中,有什么方法可以科学快速地判定出抗折强度的高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以便我们生产一线的热工操作者在生产过程中更快、更科学地解决这些问题,减少企业的经济损失。  答:
期刊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陶瓷喷墨打印用白色釉料油墨及其制备方法,该油墨的组成及质量百分比为:白色陶瓷釉料30%~60%、分散剂3%~10%、树脂2%~8%、流平剂0.1%~0.2%、消泡剂0.3%~0.7%、防沉剂0.08%~0.12%,余量为溶剂。其中,白色釉料的组成及质量百分比为:SiO2 40%~55%、Al2O3 8%~15%、(K2O+Na2O) 4%~8%、(CaO+MgO)6%~10%、Zr
期刊
一种防静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静电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防静电陶瓷材料以部分稳定氧化锆陶瓷材料为基体,基体表面存在厚度≥2 μm的表面改性层,表面改性层中含有铁元素和碳元素。该防静电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部分稳定氧化锆陶瓷材料置于耐高温坩埚内用铁粉进行包埋,然后在与空气直接接触的铁粉外覆盖石墨粉,再将含部分稳定氧化锆陶瓷材料、铁粉包埋层和石墨粉层的耐高温坩埚置于电阻炉中加
期刊
摘 要:本文对古陶瓷数字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实际上就是对古陶瓷器型轮廓进行轮廓识别、轮廓形状提取等一系列的数字处理过程。它是古陶瓷器型研究领域中尝试的一种新方法。本文选用5种常用的边缘检测算子对古陶瓷器型进行边缘提取,对比了它们各自的优缺点。实验表明,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边缘提取算子。  关键词:数字图像;边缘检测算子;古陶瓷器型  1 前言  人们一般用语言或文字来表达自己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