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人一把号,各吹各的调;各拉各的车,各走各的道”——这是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张建宁对物联网业界现状的评论。诚如斯言,在中国,对于物联网的未来,有人充满质疑地直皱眉头,认为这是一个无法感知的概念,但更多的人则在兴奋地摇旗呐喊,只不过,处于产业链的不同位置,大家的出发点和关注点都会有些许的不同。在这样的背景下,同历史上很多个曾经改变人类和社会的重大技术变革一样,物联网也经历着这样一个无法规避的发展路径——在质疑声中,逐渐渗入现实。IBM前CEO郭士纳的“十五年周期定律”似乎即将迎来一个崭新的案例:继1965年大型机的出现、1980年前后个人计算机的普及、1995年前后发生的互联网革命之后,“物联网”在2010年前后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正在获得商业事实的有力支撑。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物联网在没有变成现实之前,最多只是科技资讯的一个关键词。因为作为科技变革的受惠者,普通民众通常都是后知后觉的。但对于信息通讯业内的诸多角色来说,物联网却具有非凡的意义——它正在成为一个趋势,只有主动应对,才能得到下一场比赛的入场券。以下论据很容易推导上述结论:IT世界的殿堂级角色IBM公司已经正式宣告“地球即将进入智慧时代”;美国总统奥巴马将IBM的商业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物联网早在1999年就已经显露其变革者的天赋(当然,当时人们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点)……如果从消极层面考虑,也可以说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让信息与通讯行业形成了一个概念的真空期,这个时期,需要一个崭新的战略级IT理念(或者说是概念)来填补空白。于是,物联网快速升温,成为当前信息产业界的热点。
虽然物联网早在1999年就存在了,但它仍然是一个全新的事物。物联网及其相关的理念、技术、应用和规划,现在都还处在初级阶段。因此,有不同的观点、有不同的理解,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从地缘竞争的角度来说,处于初级阶段的物联网为中国信息通讯行业的众多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空间,显然,其中存在大量的商业机会——也许是让中国企业重新选择产业链位置的机会。而更重要的是,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中国获得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话语权提供了绝好的契机。中国已经错过了大型机时代的话语权,接着错过了个人计算机时代的话语权,又错过了互联网时代的话语权,这一次,中国绝不应该再错过物联网时代的话语权。有业内专家表示,中国完全有条件争夺物联网世界的话语权——不仅因为中国在相关技术领域居于领先位置,更在于中国是世界上少数能实现物联网产业化的国家之一。
很显然,要发展物联网产业,不能用眼睛和耳朵指挥大脑,不能人云亦云、跟风而上,而是应该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审慎、严密地规划,做好国家层面的技术路线图。同时,根据国家产业基础的现状,切中最易突破的技术入口,稳健地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技术,以应用作为推动力,加速从技术到标准的转变,从产、学、研、用等几个方面构建立体的物联网世界。
令人欣慰的是,温家宝总理已经多次强调物联网技术之于中国未来的重要性,甚至将发展物联网技术的战略构想放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政府工作报告之中。在这个层面上来看,物联网的发展,不仅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生产力发展的必然,更是和谐社会的内在需求,是人们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的必然选择。也许,国家倡导的和谐社会,将通过物联网技术,在信息技术领域找到最具时代感和科技感的注解。
对于普通民众而言,物联网在没有变成现实之前,最多只是科技资讯的一个关键词。因为作为科技变革的受惠者,普通民众通常都是后知后觉的。但对于信息通讯业内的诸多角色来说,物联网却具有非凡的意义——它正在成为一个趋势,只有主动应对,才能得到下一场比赛的入场券。以下论据很容易推导上述结论:IT世界的殿堂级角色IBM公司已经正式宣告“地球即将进入智慧时代”;美国总统奥巴马将IBM的商业战略提升为国家战略;物联网早在1999年就已经显露其变革者的天赋(当然,当时人们还没有完全意识到这一点)……如果从消极层面考虑,也可以说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让信息与通讯行业形成了一个概念的真空期,这个时期,需要一个崭新的战略级IT理念(或者说是概念)来填补空白。于是,物联网快速升温,成为当前信息产业界的热点。
虽然物联网早在1999年就存在了,但它仍然是一个全新的事物。物联网及其相关的理念、技术、应用和规划,现在都还处在初级阶段。因此,有不同的观点、有不同的理解,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从地缘竞争的角度来说,处于初级阶段的物联网为中国信息通讯行业的众多企业提供了重要的发展空间,显然,其中存在大量的商业机会——也许是让中国企业重新选择产业链位置的机会。而更重要的是,物联网时代的到来为中国获得世界信息技术发展的话语权提供了绝好的契机。中国已经错过了大型机时代的话语权,接着错过了个人计算机时代的话语权,又错过了互联网时代的话语权,这一次,中国绝不应该再错过物联网时代的话语权。有业内专家表示,中国完全有条件争夺物联网世界的话语权——不仅因为中国在相关技术领域居于领先位置,更在于中国是世界上少数能实现物联网产业化的国家之一。
很显然,要发展物联网产业,不能用眼睛和耳朵指挥大脑,不能人云亦云、跟风而上,而是应该从国家战略的角度,审慎、严密地规划,做好国家层面的技术路线图。同时,根据国家产业基础的现状,切中最易突破的技术入口,稳健地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技术,以应用作为推动力,加速从技术到标准的转变,从产、学、研、用等几个方面构建立体的物联网世界。
令人欣慰的是,温家宝总理已经多次强调物联网技术之于中国未来的重要性,甚至将发展物联网技术的战略构想放入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政府工作报告之中。在这个层面上来看,物联网的发展,不仅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生产力发展的必然,更是和谐社会的内在需求,是人们生活质量进一步提升的必然选择。也许,国家倡导的和谐社会,将通过物联网技术,在信息技术领域找到最具时代感和科技感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