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雅非俗的新境界——鲁迅对文艺“雅—俗”观的打破与重塑

来源 :中国文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cjma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的正统文艺以“雅”为核心范畴,雅俗悬隔、雅优俗劣的传统文艺“雅—俗”观严格规约着中国古代的文艺实践.在贯穿中国文艺现代转型之始终的雅俗流变大潮中,鲁迅打破雅俗界隔的创作实践和重估雅俗价值的文艺讨论,促成了传统文艺“雅—俗”观的根本转型.他将“淆乱了雅俗之辨”的新木刻视为国民文艺、大众文艺的理想样式,表达了对新文艺开辟非雅非俗之“新境界”的祈望.
其他文献
作为西方后现代“故事讲述风潮”中的代表性作家,珍妮特·温特森从本体论的角度思考故事的存在和价值,认为故事不是意义载体,本身就是意义.温特森将“文学现实主义”作为故事本体论的基本立场,通过重申语言的建构功能,突破大一统现实观禁锢;通过重述、低清晰表达、范畴性标准、共时性时空重叠等构建策略,构建起补给性的复数世界;通过“光”“活物”等典型意象展现故事本体存在,解构并倒置传统观念中物质现实和语言的主客体二元关系.研究故事本体论对研究国内外后现代文学形式变革,考察中西方差异性的故事讲述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同明清易代之际众多士子一样,魏禧(1624-1681)在顺治初年自觉地选择了“弃诸生”的社会行为,因而陷入一种身份迷失的窘境.为了重新确认自己的社会身份,魏禧希图以“习古文辞”的“立言”方式,实现生命的价值,并达臻生命的不朽.魏禧选择“弃诸生”的社会行为,得以摆脱八股文对士子文字书写的约束,全身心地“习古文辞”,从而成就了“布衣之文”的文化价值.魏禧卓绝的古文造诣,使他在文人士大夫社交圈里赢得崇高声誉,得以获荐博学宏词科试.这一“征君”身份的确立与认可,对魏禧古文成为清初古文的典型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随着小说创作的增长、西方小说理论的引入,清末民初时期的小说评论空前繁荣,对中国古代小说批评之批评也同时展开.清末民初的批评者一致肯定小说批评的重要价值,在赞赏古代小说批评取得重要成就的同时,也有部分批评者指出古代考索抉微式小说批评、评点辞章式小说批评所存在的问题.在借用西方小说理论概念的基础上,天游、解弢等批评者提出小说批评“以能达作者意旨为贵”、古代小说批评是“论文”而“非论小说”的观点,中国的小说批评也在这些讨论中不断变革,逐渐出现现代意义上的小说理论与批评.
明清戏曲高度繁荣,存世文献浩繁,大量有关曲家、剧目的文献散见其间.本文从《万历巨野县志》《居业斋文稿》等史籍文献勾稽和考辨数种稀见文人曲家剧目,希冀为综观研治明清文学者有所补益.
在明代太学的文学教育史上,景泰时期南国子监祭酒吴节的主张值得特别留意.他在《大学条约》中倡导“以左、马、韩、欧之笔力,而写周、程、张、朱之名理”,一反明初以来排斥辞章的官学教育指向,率先承认太学生修习笔力的必要性,鼓励其在作文时适当修辞,在太学教育中首倡“以古文为时文”之风.吴节此说,与景泰时期时文创作日益讲求语言曲折错综的趋向相照应,同时也符合士子尊崇古文的文化心理,不悖明廷重视古文的文学观念,具有可行性.“以古文为时文”观念的推行,也暗示着明代“士大夫之学”的内涵与外延正在变易.
美国新批评的“张力”“悖论”“反讽”“具体普遍性”等著名范畴指涉的都是存在于作品中的矛盾性结构.就其共同性而言,“矛盾性结构”包含要素多样、多样性要素相互对立、对立性要素一体化三个方面.“要素多样”的“多”既表现为“二”,形成多种二元结构;也表现为多种形态的对“二”的超越.“要素的对立”可发生在作品内部,也可发生在“结构体”之间.“对立性要素的一体化”可区分为“在场领域的一体”与“构成体的一体”两种形态.“多样”“对立”“一体”三者相比较而言,“对立”更具有现代诗学意义,更能体现现代诗学的特殊性.
通过梳理海外华人学者对中国传统诗学“兴”范畴的阐释,考察其运用的理论策略及研究视角,以获得“兴”范畴在异质理论话语中的多层次、多维度呈现.同时,通过中西两种话语的比较,探讨“兴”范畴中可与西学相沟通的理论内涵并寻找传统诗学的现代言说路径.再次,在二元语境的差异中见出异理论阐释的错位和偏差之处,以反思本土诗学在走向现代、走向世界过程中保持本土文化内涵的重要性.
韵文是考察文学起源和传播、雅俗离合、韵散互动的重要视角.楚简包含丰富韵文,具有一些独特的韵式和韵例.有些可与传世文献对读,呈现早期韵文发展的真实面貌.楚简韵文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通篇韵文,二是韵文片段.立足于文本的功用和形态,楚简韵文分为祝祷类、歌诗类、辞赋类、韵语类.结合相关文献,考察韵式韵例、韵文分布、韵散互动等现象;从文献学角度,探讨楚简韵文对文本校勘、章节复原、辨明主旨的重要意义;从文学史来看,楚简韵文提供了丰富的文学史料,有助于动态呈现早期韵文的生成和演变.
通过对高考物理选考试题的研究,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本质的理解,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综合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
同南社成立于辛亥革命后的重阳节,由范烟桥、徐光泰创立于吴江同里.在文学观上,社员们通过对传统情志观、教化论等的发扬,提倡复古以济世.他们通过积极阐释与发扬传统文论,对激发时人的社会责任感、恢复内在道德秩序及增强知识分子的文化认同感与凝聚力,都有着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