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星支撑了微博的流量,满足了人们的迷恋和好奇心,而传统媒体记者则在这里交换信息,寻找资源,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或者表达一些个人的意见。
近来,微博等新兴媒介引发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兴趣,其间的复杂性和参与人数众多的巨大活力也使得其作用和功能引起了多方的探讨。微博这样的新媒介既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也是一种新的自媒体。它既可以作为社交的平台,但更重要的是作为媒体平台。它让更多普通人的表达得以较为充分地展现,也提供了公共意见交流和讨论的平台。这些影响无疑是积极和良性的。
可以说,明星支撑了微博的流量,满足了人们的迷恋和好奇心,传统媒体记者则在这里交换信息,寻找资源,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或者表达一些个人的意见。而年轻人的观看、转发和支持或否定,往往决定了议题的影响力和价值。明星所拥有的影响在于大众文化方面,而传统媒体人所拥有的影响在于公共议程的设置和激发。前者往往是一种受到追捧的时尚,后者却是对于人们对自己处境和想法的投射。因此,微博里年轻人的状态和想法已经开始影响我们的公共议程,它作为一个公共意见平台的作用在迅速凸显,这对于社会已经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如网络的流行词汇开始影响整个社会的用词,一些公众关切的事件也由微博引发等等,这都说明了微博对于年轻群体的巨大影响力和通过他们所构成的扩散力。
应该看到,80后90后的年轻人对于微博的亲和力是微博巨大影响的基础。在日常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年轻人往往不得不适应长辈、上级或一般规范的要求,他们自己的想法往往被视为无足轻重和不切实际的。他们的一些要求也往往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平时他们是分散的个体,受到不同的人的劝告和指导,所以往往难以自信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者说出后被视为不可行。但在网络中,他们常常发现有许许多多自己的同道,因此在这种虚拟的社群之中放大了自身的影响,使得他们对于自己的影响力和改变现实的能力有了更多的期待和想象。网络给了他们更高的期望,但网络的虚拟性和现实之间存在的落差又使得他们在网络中获得满足后产生更深的焦虑和挫折感。
与此同时,微博的短小篇幅也使得复杂问题的讨论难以展开。在140字的微博中,人们看重的是妙语、警句和段子,片断修辞力量的感染力和感情影响。年轻人的思想观念还不成熟,难以对于复杂的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因此对于微博以句子为中心的表达,以情感为诉求的认识有天然的亲近性。同时人们通过转发和评论来发现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形成了虚拟的圈子。这种圈子中的人相互有接近的观念,让圈子中的人恰恰由于有不同意见者的过于简单的跟帖批评而强化了自身的认同,就更加难以突破这些固定观念的束缚,这加剧了公共意见的分歧和两极化。同时也存在着人们的情绪使得一些不实的消息能够得到迅速的、大规模的传播,而辟谣和澄清则往往不受关注的情况。这种来自于年轻人情绪的不对称的信息传播也形成了一些问题。
因此,如何在今天的互联网环境下,对于公共议题提供更丰富、更理性的认识,如何使得微博的平台上能够有更多对于问题的深入、理性、多面的讨论,确实是今天面对的问题。一方面社会对于年轻人的情绪和想法应该有更多的理解和认识,对于他们在微博上的表达有更多的关切;另一方面,也需要社会了解微博的特性,根据这些特性对于公共议题进行更生动、更富于感情色彩的说明。总之,社会需要适应和理解新兴的互联网平台的新意义,对于它的特性有更深入的体察,同时提供有效的回应。
近来,微博等新兴媒介引发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和强烈兴趣,其间的复杂性和参与人数众多的巨大活力也使得其作用和功能引起了多方的探讨。微博这样的新媒介既是一种交流的工具,也是一种新的自媒体。它既可以作为社交的平台,但更重要的是作为媒体平台。它让更多普通人的表达得以较为充分地展现,也提供了公共意见交流和讨论的平台。这些影响无疑是积极和良性的。
可以说,明星支撑了微博的流量,满足了人们的迷恋和好奇心,传统媒体记者则在这里交换信息,寻找资源,传播未经证实的消息或者表达一些个人的意见。而年轻人的观看、转发和支持或否定,往往决定了议题的影响力和价值。明星所拥有的影响在于大众文化方面,而传统媒体人所拥有的影响在于公共议程的设置和激发。前者往往是一种受到追捧的时尚,后者却是对于人们对自己处境和想法的投射。因此,微博里年轻人的状态和想法已经开始影响我们的公共议程,它作为一个公共意见平台的作用在迅速凸显,这对于社会已经产生了相当的影响。如网络的流行词汇开始影响整个社会的用词,一些公众关切的事件也由微博引发等等,这都说明了微博对于年轻群体的巨大影响力和通过他们所构成的扩散力。
应该看到,80后90后的年轻人对于微博的亲和力是微博巨大影响的基础。在日常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年轻人往往不得不适应长辈、上级或一般规范的要求,他们自己的想法往往被视为无足轻重和不切实际的。他们的一些要求也往往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平时他们是分散的个体,受到不同的人的劝告和指导,所以往往难以自信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或者说出后被视为不可行。但在网络中,他们常常发现有许许多多自己的同道,因此在这种虚拟的社群之中放大了自身的影响,使得他们对于自己的影响力和改变现实的能力有了更多的期待和想象。网络给了他们更高的期望,但网络的虚拟性和现实之间存在的落差又使得他们在网络中获得满足后产生更深的焦虑和挫折感。
与此同时,微博的短小篇幅也使得复杂问题的讨论难以展开。在140字的微博中,人们看重的是妙语、警句和段子,片断修辞力量的感染力和感情影响。年轻人的思想观念还不成熟,难以对于复杂的问题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判断,因此对于微博以句子为中心的表达,以情感为诉求的认识有天然的亲近性。同时人们通过转发和评论来发现和自己意见相同的人,形成了虚拟的圈子。这种圈子中的人相互有接近的观念,让圈子中的人恰恰由于有不同意见者的过于简单的跟帖批评而强化了自身的认同,就更加难以突破这些固定观念的束缚,这加剧了公共意见的分歧和两极化。同时也存在着人们的情绪使得一些不实的消息能够得到迅速的、大规模的传播,而辟谣和澄清则往往不受关注的情况。这种来自于年轻人情绪的不对称的信息传播也形成了一些问题。
因此,如何在今天的互联网环境下,对于公共议题提供更丰富、更理性的认识,如何使得微博的平台上能够有更多对于问题的深入、理性、多面的讨论,确实是今天面对的问题。一方面社会对于年轻人的情绪和想法应该有更多的理解和认识,对于他们在微博上的表达有更多的关切;另一方面,也需要社会了解微博的特性,根据这些特性对于公共议题进行更生动、更富于感情色彩的说明。总之,社会需要适应和理解新兴的互联网平台的新意义,对于它的特性有更深入的体察,同时提供有效的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