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虫双酰胺对蚯蚓的生化毒性与细胞毒性研究

来源 :生态毒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s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双酰胺类杀虫剂已成为全世界第4大类最常用的杀虫剂,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关于双酰胺类杀虫剂生态毒性评估方面的研究还比较少。为探究双酰胺类杀虫剂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作用,选取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为受试生物,研究了典型双酰胺类杀虫剂氟虫双酰胺对非靶标动物蚯蚓的生化毒性和细胞毒性以及其在人工土和蚯蚓体内的浓度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氟虫双酰胺在人工土壤中十分稳定,在整个暴露期间氟虫双酰胺的浓度变化不超过20%。氟虫双酰胺在蚯蚓体内的含量随染毒浓度的升高和暴露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呈明显的时间和剂量-效应关系;在染毒浓度为0.1和1.0 mg·kg-1的处理组中,氟虫双酰胺未对蚯蚓产生明显的氧化胁迫效应。在染毒浓度为5.0和10.0 mg·kg-1的处理组中,蚯蚓体内活性氧(ROS)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过量的ROS诱导蚯蚓体内各种抗氧化酶活性发生异常变化,并在蚯蚓体内造成了脂质过氧化、蛋白质羰基化和DNA损伤。研究表明,当土壤中氟虫双酰胺的浓度为5.0和10.0 mg·kg-1时可能会对蚯蚓产生很高的风险。此外,彗星实验对氟虫双酰胺诱导的氧化胁迫较为敏感,可以作为敏感生物标志物对氟虫双酰胺造成的土壤污染进行预警。
其他文献
我国对亲子鉴定尚无明确的法律规定,鉴定领域局面混乱,再加上社会婚姻状况不稳定、婚外性行为的增加和非婚生子女频繁出现的情况,以及在利益驱使下鉴定机构竞相展开鉴定竞争,
<正>在高中教材学习钠的性质的时候,老师们讲钠与盐溶液反应都会提到钠会先与盐溶液中的水反应,但学习离子氧化性能力强弱后,一般学生都会质疑钠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到底钠能
实施素质教育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国民素质的重要手段,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是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本文对茶学专业实施创新教育
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通过长期的劳动、不断的探索积淀的文化与精神,是充满了智慧的艺术表现形式。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使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和科学的创新,增加了人
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际地位比较显著。但是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却比较低,意味着我国必须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而早在2009年,中国就开始进行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的试点,
尝试采用学导式教学法,培养和提高卫校学生临床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介绍苏州市水环境质量改善长效运行采取的"管养分离"模式。从政府财政补贴、财政收费、金融扶持三个方面分析了财政金融政策对苏州水环境养护的支撑,并提出还可以通过捐助来
本文讨论了带泊松过程的几何布朗运动的经济模型,在收益函数R(x)=ax2-b的情形下,利用伊藤公式,求得平均收益的最优解.
本文通过对阳离子瓜尔胶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相互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两者的相互作用受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类型,阳离子瓜尔胶分子量及配方中两性表面活性剂的影响。两者形成絮
要培养学生的倾听的姿势,倾听的姿势怎么培养,且不说每个人关注时的姿势、神态都各不同,即使教会学生倾听的姿势,学生就能认真倾听了吗?心猿意马。笔者想结合学生立场,就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