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彝族地区的学校教育中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

来源 :人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che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彝族地区美术教学呈现一种尴尬的局面,学生觉得学了没用、不想学等现象。如何将美术教学进行下去达到美育的目的就是一个势在必行的问题,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观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彝族农村初级中美术教学实践作简要论述。
  关键词:学校教育;美术教学;学习兴趣;兴趣调动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8-0266-01
  古语有之“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道出了教师的天职是“传道授业解惑”。也道出了教师在社会前进的过程中起着文化知识的传播与桥梁作用。作为一名在彝族地区任教的美术教师,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 我在工作中体会到了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得出一些感想。
  作为一所彝族地区的学校,其面临的压力与挑战都很大。因为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其风俗习惯和当地的文化氛围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学校学习的自主积极性,與汉族地区的教育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不同点:
  一、在当地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注意力的不集中,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不愿意去回答,思考问题不积极,课堂气氛沉闷,作业练习敷衍搪塞,不能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等问题。特别是美术等艺术学科学生更是觉得学了没用、不想学等现象。这些都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表现。
  二、在彝族地区,风俗习惯也影响着学生学习积极性。比如:婚、丧、毕摩风俗、彝族传统节日等,学生往往热衷于参加这些活动,继而经常导致不能按时到校上课或是出现旷课、逃课等。这样学生耽误的功课多,学习感到更吃力,也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周边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大因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校附近有很多外出打工挣钱者,家长和学生都认为读不读书都一样生活,还不早点回家放羊或是外出打工能多挣钱。
  四、受自然环境制约严重。彝族地区的学校大多处于高寒区。村落分散,缺乏交流与竞争,学生认识新奇事物面狭窄。因而学生的美术意识极度薄弱,学习积极性大打折扣。
  综上几点,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文化素质的提高。要改变这些负面因素,我认为教师除了应加强学生思想方面的教育、理想前途教育、关爱学生、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沟通学生、家长与学校的联络外,教师还应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句话说的好:“天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因此教师应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心理,对症下药,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人们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这种倾向使人对于有趣味的事物积极去探究并带有情绪色彩和向往的心情。比如:对于美术感兴趣的人,一些美术信息就会很容易引起他的注意,他就会很快、主动地去收集欣赏继而摹仿各类美术作品并伴随着兴奋、愉快、肯定的情感。因此在学习中兴趣能引起学生学习的注意。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十分重要,它是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手段。
  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怎样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导,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激情,产生内在动力的关键。
  现代教育提倡“人性化教育”,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就不在是单纯的“填鸭式”的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而是师生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更多的关怀、尊重与理解带给学生。鼓励学生打破常规,勇于去质疑,大胆探索,以幽默和微笑容忍学生所犯的错误。积极营造一种融洽民主的学习氛围。教师的每一个期待的目光,会心的微笑,赞许肯定的点头,亲切的抚摸都会使学生感到一种爱的鼓舞,得到一种情感的体验。也许就因为教师的这些动作表情,就会融化学生心中厌学的坚冰,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
  例如:我在美术课上,让学生回答问题,而学生回答错了,班里的学生哄堂大笑,弄的他很尴尬,而我却面带笑容,温和的说:“你能举手发言就说明你很勇敢,请再仔细想想好吗?我相信你能行的!”从而使该生消除了因为回答不上问题而带来的心理影响,也使得该班从以前的课堂气氛沉闷,学习积极性差,逐渐变的活跃而不失严谨、学习积极性一下高涨起来。温暖鼓励的话不仅会消除学生的自卑感,还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甚至能影响改变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
  在课堂上让学生大胆创设情景、动手操作、得出结论、诱发学习积极性。由学生自己创设情景、动手动脑得出的结论,学生会有一种收获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心。例如:当我讲到色彩调配这一知识点时,学生对于这一知识面反应冷淡,认为颜色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还用学吗?对于这一现象,我先在课堂上提出一个问题:色彩中的三原色互相混合会变成说明颜色?学生一下对于这个问题的提出而感到兴奋。那么我请几个同学来做这个实验,我这里有红、黄、蓝、三种颜料溶液各一瓶,空的透明玻璃杯三个,分为三个组进行验证,看看这些颜料互相混合会发生说明情况。学生因没在这方面做个实验感到好奇,通过自己动手调配得出正确结论,使学生从行动中自己得出颜色是千变万化的,世界的美丽是用颜色来装扮的。
  教师是学生日常生活中除父母以外接触时间最长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通过提高自我素质,用自己言行举止去潜移默化感染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树立自己远大的理想。这何尝不是一种教育手段。
  此外,教师还可以开设学习兴趣小组、绘画比赛、黑板报宣传等方式,让整个班级行动起来,有了这些对比、帮助、宣扬,学生的积极性就会更好的被调动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积极性是学生学习最大的精神支柱,教师只要将学生的积极性、兴趣结合起来并保持一定时间,学生就会自主的持续下去。那么整个班级也就会带来良好的改变,以至于影响到整个学校、整个地区。有了这些良好的环境,学生的学习目标也就不会单纯的应付了事,而是为了自己、为了明天而更好的学习。
  这是我在教育中感知点滴,一孔之见,偏颇之处,求方家给予斧正。
其他文献
摘 要:方文山是华语乐坛的金牌作词人,其“中国风”歌词善于打乱语言惯性,借用古典诗歌意象,构建充满诗词气息的新词风,给人以新鲜感。本文从方文山“中国风”歌词中的古典意象、所建构的古典意境来分析他作品中的古典元素。  关键词:方文山;中国风;意象;意境  他的作词方式十分特别,在创作风格上独树一帜,歌词语法运用上更是自成一派。方文山的歌词有着超强的画面感和厚重的历史感,充满着浓烈的民族气质,同时没有
如今受全球金融危机和内外部环境变化给经济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特别是在十二五以及天保二期实施工程中,企业面临着经济转型的非常时期,企业经营压力增大,困难增加.在此形势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城市垃圾的发生也日益增多.对于垃圾的长距离输送,运输效率和运输能耗上都是极不理想的,在运输过程中易造成二次污染,有必要对垃
摘 要:傩文化作为赣文化独特的原始文化,追根溯源可上溯到殷商,是先民们在征服自然,获得繁衍生息时,需要自然宗教的观念来表达生存的欲求。本文通过探讨赣傩面具的沿革,以及赣傩面具的艺术、文化特征,提高我们对赣傩文化的艺术审美。  关键词:赣文化;傩面具;文化特征审美  赣傩面具是赣傩文化的艺术表征之一,其形象灵异奇特、品种丰富。远古先民通过傩面具表达他们的生活、艺术的观念,他们赋予人、兽、以及想象中的
摘要:新课程背景下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是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高中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的一门学科,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学习高中数学是一项不断研究创新的过程,有利于智力的开发,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思想。从而促进个人能力的不断提升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当前教育形式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还不够完善,本文对如何提高
新时代下企业党建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具有创新.如何在新时期创新党建工作路径,使党建工作最大限度的在企业发展发挥作用,是目前很多企业关注的课题.本文首先阐述了企业党建科
摘要: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标准着眼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学生获得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素养。强调学生裎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语文教师除利用好课堂教学资源外,还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课外学习资源。精心设计开放而有省略的语文课,创造性地开展各种课外活动,创设浓厚的学习语文的氛围,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企业裁员、并购及流程再造等各种变革,使得企业与员工所面临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由此而带来的员工忠诚度,员工工作行为、态度等方面的问题引起了各方关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自强不息的关键所在,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也需要创新,本文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了管理创新的原因及其作用,从不同方面阐述了企业管理创新的途
中职学习时期是学生心理变化最激烈、动荡的时期.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站,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有重要影响,家长应注意创造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