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齐奏讲评“三部曲”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su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教学无论如何改革,教学质量永远是学校工作的第一生命线。但作为教师不仅要关注分数,更要透视出分数背后的潜在因素。特别是要重视测试后的试卷讲评工作。下面以六年级总复习阶段的一节综合测试讲评课为例,谈谈师生如何奏好试卷讲评“三部曲”。
  一、前奏:转轴拨弦情先行
  试卷讲评前,要做好试卷的批改、分析工作,就如弹一首曲子前,转轴拨弦、调音准倾感情一样重要。
  1.客观评分。批改试卷时,老师要舍得给学生分数,不要用“标准答案”来“一刀切”,可采用客观评分与个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笔者很赞成这样的观点:“下要保底——让学生获得信心、兴趣和心理健康;上不封顶——有差异的学生获得差异发展,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
  案例1下面是小强家六、七月份的用电情况,小红家七月份的用电量正好是小强家的■,小红和小强家七月份共用电多少度?
  此题学生在解题思路上倒不存在什么困难,可限于生活经验,不知怎么去“读”电表度数,生活中最后一位是省略不看的,而部分学生则会这样列式(10495-7815)×(1+■)=4690(度)。
  这样的答案给一半分,并在题旁批注:“家庭一个月的用电量可能这么多吗?”学生一看便明白错在哪个节点上。用分数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呵护了学生探索数学的兴趣。
  再如,用4、8、5这三个数和另一个数可以组成一个比例,这个数是()。此题有三种可能,学生往往只想到其中的一种答案,如有的人只想到4:()=8:5,4×5÷8=2.5,这时能写出几个答案,就给出相应得分,并在题旁批注:“还有其他可能吗?相信你能行!”再如,■×3÷■×3,有的学生的答案是1,笔者给予批注:“哈哈,何时你又创造了一个先乘后除的法则呀?”原则性的错误,不能给分,但学生看了风趣的评语后,会悦纳老师指出的错误,用心改正。
  2.科学分析。试卷分析要“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先分析班级考试情况,横向可与同年级相比较,纵向与学生的平时学习相联系,双向研究,对症下药。日常的试卷分析,制作简易分析表即可;而期中、期末试卷,则要细化地进行分析,并查找错因,附上解决措施。
  案例2六年级的综合测试成绩分析表(卷面总分是120分)
  
  这样的整体分析,不仅让教师了解每个学生处于班中的什么地位,学生自己也能找到差距,定好努力的目标。
  讲评前的准备工作,是进行高效讲评的前提保障。
  二、主歌:高低缓急交响鸣
  讲评试卷时,充分利用班中的教学资源,如优生资源、学困生资源;错题资源、创新资源等,可以发挥最大功效,这犹如交响乐中的不同乐器,不同的质地,组合起来能产生最美的音效。
  一份试卷,学生用心思考过,印象很深刻,所以在讲评课中,资源利用要最大化。课前5分钟,通过多媒体让学生浏览试卷分析表,再按学号出示全班成绩表(不排名)。接下来把主角还给学生,做三件事:自悟中反思原因、交流中张扬个性、互助中深化理解。
  1.自悟中反思原因。试卷批阅结束,不要急于讲评,而是发给学生冷静地看一看,思考成绩是否满意,错题是否理解了,仍有困难的问题在哪里?给学生一次“自悟”的机会,学生会的老师绝不包办。如:加工零件的时间一定,加工每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和零件总数成()比例。学生都容易受思维定势的影响,一看到“时间一定”,脑中就浮现这样的关系式:“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学生自悟时,仔细审题,发现正确的关系式应是“工作时间=每个零件所用的时间×零件个数”,所以加工零件的时间一定,加工每个零件所用的时间和零件总数成反比例。再如: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加上m(a、b、m都是非零自然数),比较■( )■(“>”,或“=”,或“<” b>a>0)。有位学生做题时联想到生活中的糖水,如果再往糖水中加入些糖,它将变甜,所以认为■(<)■,这是一个联系现实生活来解决数学问题的例子。自悟环节,让学生力所能及地进行自我纠正,展示自己的想法,充分利用了学生的自身资源,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交流中张扬个性。“我为什么出这样的错误?原因在哪里?别的同学也这样错了吗?”学生看完自己的试卷,头脑中一定会出现一连串的疑问,期待着交流,这时,教师可以提供交流机会,让学生自主组合进行交流。这样生生间实现了资源互补,节时而高效。交流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的展示台展示学生讨论成果,让出现典型错例的学生讲错因及纠正方法,其他同学引以为戒。对有创新想法的学生,给予张扬个性的机会。
  案例3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相向而行,在离B地54千米处相遇,然后两人继续前行,到目的地后立即返回,结果在距A地42千米处第二次相遇,两次相遇点相距多少千米?
  这是一道行程问题的拓展题,二次相遇,三个全程。一般情况下,学生这样解的多一些:54×3-42=120(千米),120-54-42=24(千米),有一个学生是这样解答的:(54-42)×2=24(千米)。我本来以为是偶然的答案巧合,但还是给这位同学一个解释展示的机会,他自信地取出自己画的线段图:
  
  解释道:实际上是从第一个相遇点后开始计算,二次相遇,三个全程,那第一个相遇点之后,乙又走了54×2千米和甲再次相遇 ,所以两次相遇点的距离是54×2-42×2=(54-42)×2=24(千米)
  这位学生新颖、简捷的思路展示,不但让其他同学茅塞顿开,自己的表现欲望也得到了满足,让他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对学好数学更有了信心。
  3.互助中深化理解。展示后,提供互助环节,也是很有必要的。下面是“同桌出题”的案例。
   案例4 如左图纸袋里的三角形只露出一个角,从这个角可以判断出这是()三角形。A. 直角 B. 锐角C.钝角D.不能确定
  虽然这样的问题曾练习过,但有不少学生还是选择答案B,交流后学生明白,要看一个三角形属于“××角三角形”,必须看其最大角属于哪一种角,并且,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中都有两个锐角,所以,只露出一个锐角,无法确定其到底是哪一种三角形,答案应选D.
  在“我为同桌出道题”中,有学生就把这个题进行了如下变式:
  
  此活动中,出题人自己对知识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做题人做好后又能够很快得到反馈,对错还能得到评价。针对不同类型的错题,全班“总动员”,效果不言而喻。
  当然,在讲评环节,如果借助已有资源仍解决不了问题,老师“该出手时就出手”。如:甲乙两家商场都在搞促销活动,甲商场是打九折,乙商场是“买十送一”,小明爸爸打算花掉900元,到哪家商场消费合算?大部分学生都误认为两家是一样的,这时就需教师引导理解,“打算花掉900元”是什么意思?原来这900元是现价,得先分别算出可买到两家原价是多少元的商品,当然买到的价值越多,就越合算。
  三、尾声:收琴藏管音绕梁
  试卷讲评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完成了一件事儿,还有一些外延的后续工作不容忽视。如同一曲唱终,收琴藏管,余音绕梁,听者还需要回味咀嚼。
  1.订正面批。面批、面评,让学生说说错因及下次再遇到这样的问题怎么解答。发现问题教师可给予补救,并告诉学生:学习中每一次遇到困难,就如行路时遇到小石子,及时踢开,学习路上就会顺利。交流中不仅可以做鼓励动员工作,还可以纠正问题。面批时可给学生“二次批分”,即订正正确、能说出解题思路的,加上订正的分数,维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兴趣。
  2.家校联手。除了用好课堂资源,家长资源也要用好用足。可通过现代化的交流平台,如家校联系群、家校联系簿、家校通等,与家长进行沟通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还可以让家长与孩子共建一本“错题集”,每周末针对性地进行“再回眸”,做到有的放矢。
  3.二次考试。这是学生又一次表现的机会。对存在问题比较多的那次考试,教师可为学生再提供一次机会,提供难度相同的试卷,让自认为没发挥好的学生自愿报名,进行“二次考试”,这样既可巩固知识,又可保护自尊。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作为教师,“不能只顾埋头拉车,更要抬头看路”,用研究的眼光教学,俯下身去,聆听学生的想法,读懂学生的世界,不仅奏好讲评课的“三部曲”,更要师生合力,奏好人生的乐章。(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新民路小学重庆市开县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
其他文献
有一个这样的思维实验:假设你是1890年的一名工程师,请你预测1920年时纽约市的马粪总量.如果你用直线思维来推算的话,结果肯定是一个惊人的数字;但后来的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期刊
从工作中的困惑谈起rn北京生物技术和新医药产业促进中心近年来在工作中困惑很多:rn一是近两年来,跨国公司纷纷不堪高额研发投入的盈利模式,转而在中国、印度等新兴市场以外
何谓生态阅读课堂?意即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寻找一个契合点,以建构阅读教学课堂中自然、和谐、统一的对话关系。  缘 起  我一直在苦苦思考三个问题:对学生来说,为什么要阅读,读什么,怎么读;对于文本来说,作者为什么要写,写了什么,怎么写的;对于教师来说,为什么要教学生阅读,教什么,怎么教。思考的结果是,我发现,每个大问题中的三问具有密切的横向联系,而把三个大问题纵向地看,同样具有密切的联系。  其
核酸适体(Nucleic acid aptamer)是一类经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SELEX(Systematic Evolution of Ligands by Exponential Enrichment)从体外人工合成的单链核酸文库中筛选出的
我们常说: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合适”这个词显得同样重要,合适,才能有效。以学定教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一种共识,教如何适应学,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笔者认为,提供适宜的学习素材,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把握适度的数学课堂,是体现“合适”的关键所在,会直接影响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益。  1. 提供适宜的学习素材  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一方面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富程度,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对课程资源
Hepatitis C is a strong prognostic factor for patients with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 Although liver resection and liver transplantation offer the chance o
Ⅰ、布格呋喃,洛伐他汀,加兰他敏的微生物转化   微生物转化是利用微生物细胞酶系统对外源性底物进行结构修饰的方法,其实质是酶催化反应,具有选择性强、效率高、反应条件温和
期刊
白念珠菌(Candidaalbicans)是人类的条件致病性真菌,近年来,由于其感染率逐年上升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白念珠菌致病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其应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其中,最关键的是应对生存环境pH变化的能力。在不同pH下白念珠菌的形态和毒力都各有不同,在酸性环境中以酵母态细胞生长,而在碱性环境中可由酵母态转变为具有较强致病力的菌丝态。据文献报道,Rim101p应答途径是白念珠菌参与pH
目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作为可以转移至细胞核并激活转录因子的蛋白激酶,是众多信号通路的“瓶颈”和汇集点。近年来发现抑制ERK信号通路,从而抑制HSCs活化与增殖,是目前治疗肝纤维化比较理想的选择。本实验通过检测山芝麻酸甲酯(methyl helicterate,MH)对ERK信号通路上游靶位Raf、ERK1/2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