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东控股:最惨妖股变形记

来源 :证券市场红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_three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過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仁东控股暴涨暴跌,时时引发全场关注,一度以连续14个跌停成为A股“最强绞肉机”。因接到监管层立案调查通知书,最近,仁东控股再现两个跌停。

业绩下滑再遭立案


  2021年7月14日晚间,仁东控股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雪上加霜的是,同一天,仁东控股还发布了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亏损700万元至1400万元。随后的两个交易日,7月15日、16日开盘,仁东控股股价一字跌停。
  对于公司被立案调查的原因,目前尚不得而知。不过,过去一年多,仁东控股暴涨暴跌却颇为“吸睛”。2020年11月20日,仁东控股股价一度创下历史新高,盘中最高价高达64.72元/股,年内股价暴涨近300%。此后,股价一路暴跌,2020年11月25日开始,仁东控股连续14个跌停,从历史高点64元附近一路跌至7元左右,股价暴跌近90%,市值缩水超过300亿元,只剩下一个“零头”。
  不过,作为“妖股”,仁东控股并未因此偃旗息鼓。自2021年2月24日开始,公司在接下来的9个交易日里实现了8个涨停,股价也从7元附近飙升至17.87元的阶段新高。这个过程中,散户跑步“入场”,公司股东户数从2020年第三季度1.31万户暴增至2021年一季度的13.14万户,增加了10倍左右。在此期间,仁东控股多次收到监管函,并遭停牌核查。此后,公司股价再次大起大落,收获数个涨停和跌停板,直至最近,股价回落至9元附近。
  仁东控股被监管层立案调查,对于此前在该股上损失惨重的投资者来说构成利好,证监会的调查将使得投资者有望通过索赔挽回损失。基于以上违法事实,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如果投资者于2021年7月14日收盘时持有仁东控股,并在2021年7月15日后卖出或仍持有并曾产生一定浮亏(无论是否解套)均可发起索赔,您只需将姓名、联系电话与交易记录(建议为Excel文件)发送到weiquan@hongzhoukan.com的邮箱,参与由《证券市场红周刊》“民间维权”栏目组织的索赔预征集活动,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广大投资者在获得赔偿前无须支付任何律师费用。

“杀猪盘”操作之疑


  仁东控股股价离奇表现背后,被质疑有“杀猪盘”操作,近期公司也被证监会点名。在2021年7月9日的证监会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证监会点名仁东控股,指出“如私募基金实际控制人景某滥用杠杆交易操纵仁东控股,该股价格连续上涨后‘闪崩’跌停”。
  此前的2021年5月14日,证监会还曾下发一份《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送达公告》,知名“牛散”景华因涉嫌操纵仁东控股,被处以500万元罚款。更早前,2021年3月,仁东控股就被监管层重点关注。3月5日、3月19日,深交所两次表示,对前期涨幅异常的“仁东控股”等股票持续进行重点监控,并及时采取监管措施。
  追溯仁东控股的历史可以发现,它此前就是一只老庄股,并创下了7年30余倍的历史纪录,可谓名副其实的“大牛股”。公司于2011年12月28日上市,当时的名称还是宏磊股份,主营漆包线和铜管,发行价12.80元。
  上市后,控股股东宏磊集团先后于2013年、2014年违规占用上市公司资金4.74亿元、8.33亿元。公司前后两任财务负责人也因此被浙江证监局警示,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被浙江证监局认定为不适当人选,被迫离职。此后,公司更名为民盛金科,2018年8月,民盛金科更名为仁东控股,自此,内蒙古前首富之子霍东成为实控人,主营业务涵盖第三方支付、商业保理、供应链管理、融资租赁、互联网小贷等业务。
  2020年11月,仁东控股被曝出公司资金紧张、贷款逾期等负面消息,公司股价开始出现连续跌停,因此被投资者称为“年度最强绞肉机”。就在股价大起大落期间,公司经营基本面并没有明显改善。财报显示,仁东控股2020年度实现营业总收入21.30亿元,同比增长16.3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3.74亿元,同比下降1349.46%。2021年上半年,公司预计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700万元至1400万元。仁东控股后续何去何从,《红周刊》记者将保持持续关注。




其他文献
中信证券:从趋势上看,经济已经形成稳中加固的恢复态势。而从结构上看,比较能代表经济内生动能的制造业投资明显向好,即便受到了广深局部疫情的扰动,消费也维持了逐渐改善态势,这对经济后续的稳步恢复也将起到较强的支撑作用,预计三季度两年平均GDP增速仍将继续向好。  华泰证券:二季度内需增长如期走弱且与外需分化态势明显,政策边际宽松有望持续,尤其是财政政策或将逆转1-5月同比大幅紧缩态势,甚至边际宽松。二
期刊
多肽作为药物市场的一个细分领域,因其适应症广、安全性高且疗效显著,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肿瘤、肝炎、糖尿病、艾滋病等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据中商产业研究院统计显示,全球多肽类药物市场规模从2015年的215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331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9.01%,并预计2021年全球多肽类药物市场规模有望增至358亿元。   近日,国内多肽药物领先药企圣诺生物(688117.SH)登陆科创板。作
期刊
鲁证万泰FOF曾是鲁证期货联手招商银行等知名零售银行发行的一款面向私人银行客户的高端资管产品,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沦为了“市值管理”中的优先级资金,经层层通道买入多只小盘股,但随着“坐庄”失败,最终导致各方损失惨重。  《红周刊》记者独家获悉,鲁证万泰FOF的投资经理赵溯迟不久前已被青岛地方法院判刑17年,上海的一家银行前员工代行也被判刑4年,另外5人也均被处以相应年限的有期徒刑。几位被告的亲属和代理
期刊
华泰证券:尽管美国需求增长斜率高点或已过去,但以欧洲、日本为代表的其他发达经济体有望接棒,Q3可能是年内全球总需求环比增长高点,我国出口增长动能依然充足。其他东亚制造业国家——韩国6月出口金额为2018年10月以来最高值,相对2019年6月的两年复合增速达到12%(前值5.4%),也呈现加速态势。菲律宾、马来西亚、越南等东盟国家的经济和贸易活动仍受到变异毒株传播、疫情再度回升的扰动,我国在全球贸易
期刊
继纽威股份之后,纽威集团旗下又一家子公司纽威数控装备(苏州)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纽威数控”)提交了招股书,拟登陆科创板,若本次上市成功,纽威集团实控人身价将更上一层楼。   然而,纽威数控目前仍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比如说其销售增长问题、核心产品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问题等。   更关键的是,在“一股独大”的情况之下,纽威数控俨然成了实控人的“现金奶牛”,曾向实控人旗下公司拆出十几亿元的资金
期刊
近几年,以白酒、医药、科技、新能源為代表的核心资产持续上涨,吸引了多家内地公募基金公司竞相发行这几大热门主题产品,而这其中就包括了上海老牌公募基金公司海富通。  Wind资讯数据显示,在海富通基金一众主动权益类产品中,与上述热门赛道相契合的产品有海富通消费核心资产、海富通消费优选、海富通科技创新和海富通电子信息传媒产业,而相对缺乏的是医药主题类产品。从消费主题和科技主题两大类产品表现来看,海富通基
期刊
发行概览:公司本次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70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最终募集资金总量将根据实际发行股数和询价情况予以确定。募集资金拟投资项目如下:正元智慧城市专项解决方案创新与应用项目、正元地上地下全空间三维时空信息协同生产和应用服务体系建设项目、正元市政管网健康与安全监控智能化建设与创新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基本面介绍:公司是国内大型的地理時空数据建设与应用服务商和智慧城市建设运营服务商,是
期刊
發行概览:公司本次拟公开发行股票不超过9,200万股,发行完成后公开发行股数占发行后总股数的比例不低于10%。本次募集资金将按照轻重缓急投资于以下项目:环保新材料项目(一期)、补充营运资金。  基本面介绍: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水处理领域,是国内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环保高新技术企业之一。公司主营业务聚焦于污水资源化再利用和水深度处理,依托自主研发的高含盐废水零排放分盐技术、中水高效回用工艺技术、高
期刊
关注下一个时间窗口   主持人:次新爆发,双创活跃,这两点小泛都在四月的交流会上给大伙提前强调,甚至都给出了珍藏已久的次新战法。用该战法,周三盘中发出信号,到周五可以拿下20多个点。   泛舟:20%股价单向波动都来自双创,除了短线客追求的短期性价比之外,战略层面也要把科创板做大做强。   主持人:科创板成立的初衷就是为科技类企业融资,让他们有机会做大做强。   泛舟:是的,把这事看大了,就是科技
期刊
发行概览:本次发行实际募集资金扣除发行费用后全部用于可编程片上系统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及发展与科技储备资金。  基本面介绍:复旦微电是一家从事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设计、开发、测试,并为客户提供系统解决方案的专业公司。公司目前已建立健全安全与识别芯片、非挥发存储器、智能电表芯片、FPGA芯片和集成电路测试服务等产品线,产品广泛应用于金融、社保、城市公共交通、电子证照、移动支付、防伪溯源、智能手机、安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