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d19890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2007年推出至今,好莱坞大导演已经陆续推出了一些由RED ONE拍摄的影片。而这些电影中有相当一些值得推荐。本期《大众DV》就将为大家推荐几部精彩的影片。
  现在,随着RED ONE逐步开始在欧洲和好莱坞的中小独立制作中广泛流行,甚至连一帮大牌导演也开始饶有兴致地尝试这个新家伙,比如:斯皮尔伯格、索得伯格、彼得杰克逊。他们2008年夏季档的商业电影便是使用RED拍摄。
  


  亚力克斯·普洛亚用传统胶片拍摄了很多影片,其中包括《移魂都市》、《乌鸦》、《我,机器人》。在制作其新科幻惊悚片《先知》时,这位澳大利亚导演第一次采用了数字化手段,使用了超高分辨率RED摄影机进行拍摄。现在他已经解决了拍摄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而且已经乐不思“胶”了。
  “我们得到的画面非常好,尤其是将影片通过数字投影仪放映的时候。”普洛亚说:“完全没有颗粒,简直都有三维的质量,感觉自己好像能深入银屏内,因为画面的深度实在让人难以置信。我算是被彻底征服了。”
  
  CHE:life of revolution
  《切·格瓦拉传》
  
  导演: 史蒂文·索德伯格 ( Steven Soderbergh )
  主演: 德米安·毕齐 ( Demián Bichir ) 罗德里戈·桑托罗 ( Rodrigo Santoro ) 本尼西奥·德·托罗 ( Benicio Del Toro ) 凯特琳娜·桑迪诺·莫雷诺 ( Catalina Sandino Moreno ) ( María D. Sosa ) ( Raúl Beltrán )
  
  《切·格瓦拉》的上集,讲述了1954年至1959年期间格瓦拉和卡斯特劳等人,联手推翻古巴巴蒂斯塔独裁政权的过程。以古巴解放前后为分界线来裁剪影片,《切·格瓦拉》的上下集有各自的副标题,上集的副标题叫“阿根廷”,正是格瓦拉的故乡和人生启蒙的前站。而下集的副标题叫“游击队”,讲述古巴解放后,格瓦拉放弃新政府要职,重新组织游击队去解放新领土直到牺牲的过程。导演采取了半纪录片式的拍摄手法,画面以彩色为主、黑白为辅,夹叙、插叙的叙事手法和与众不同的呈现方式,使得影片没有落入一般人物传记片的窠臼,自然朴实,使其具有身历其境的历史可信度。特别是泾渭分明的彩色、黑白画面的搭配应用,恰到好处地使影片整体上完满生动,立体丰满地呈现了格瓦拉在战争中的面貌,以及1964年在美国、联合国大会上的精彩行程。
  
  RED ONE先驱电影备忘
  
  KNOWING《先知》
  


  
  导 演:亚力克斯·普洛亚 (Alex Proyas)
  主 演:尼古拉斯·凯奇 (Nicolas Cage) 钱德勒·坎特布瑞 (Chandler Canterbury) 罗丝·巴瑞恩 (Rose Byrne) 拉拉·罗宾逊 (Lara Robinson) (D.G. Maloney) (Nadia Townsend)
  
  一部纯正的灾难片,不同于普通科幻电影的假灾难。这部电影最后有一个毁灭与新生的结局。而通往这个结局的路也是波折重重。这部电影,可以说是圣经中众所周知的“诺亚方舟”好莱坞版本。只不过,诺亚的大方舟变成了无数个科幻电影中常见的超科技派宇宙飞船,载着每样地球上的生物飞向另一个星球。淹没世界的大水也成了可以更好展示特效的庞大日珥,以火来毁灭地球。
  
  ANGELS&DEMONS
  《天使与恶魔》
  
  导 演: 朗·霍华德 ( Ron Howard )
  主 演: 汤姆·汉克斯 ( Tom Hanks ) 伊万·麦克格雷戈 ( Ewan McGregor ) 阿耶莱特·祖里尔 ( Ayelet Zorer ) 斯特兰·斯卡斯加德 ( Stellan Skarsgård ) 皮亚弗朗切斯科·法维诺 ( Pierfrancesco Favino ) 尼古拉·莱·卡斯 ( Nikolaj Lie Kaas )
  
  虔诚的上帝信徒欧洲原子核研究组织的杰出科学家列奥纳多·维特勒毕生致力于以科学的手段证明神的存在。
  
  他和其养女、神秘妩媚的科学家维特多利亚在实验室里进行高度机密的试验,成功地制造出了一种极其强大的能量“反物质”。
其他文献
炎夏时节,2009第三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展北京赛区的评选完美落幕。我们从影视类一百多件作品的选拔中,看到了许多新鲜活泼的创意“小点心”,虽然不是“大餐”,但在影像表达的成长之路上,这些尽情拍摄的足迹必将为学生们翻开新的一页。      一等作品  《雀巢咖啡—清醒篇》  作者的话  在构思的时候我们列举了一些关键词,比如“咖啡”、“雀巢红杯子”、“提神”、“困”、“早晨”等等,我们就这些关键词
期刊
李隆实验作品《缸》、《窗》制作教程    实验影像中的画面和声音处理是完全为作者表达情感和感受的重要因素。已经有过几部实验电影经验的我,目前一直在对概念的思想表达和影像声画空间的表现形式做一些探讨和研究。我的短片在表现形式上应用到一定的后期技术,当然,技术是为打造影像形式,而形式感最终要表达作品思想,可以说技术完全为思想服务。《缸》和《窗》是我“玻璃系列”作品中的前两部,是我在进入艺术创作初始状态
期刊
电影《成都,我爱你》背后的故事    崔健任导演之一的电影《成都,我爱你》作为威尼斯电影节闭幕影片即将上映。      虽然,这一次是和拍摄《八月照相馆》的韩国导演许秦豪、《香港制造》的导演陈果“同台献艺”,但崔健导演尚属“新人”。尽管在此之前,崔导曾拍了手机电影《修复处女膜年代》。  投资人依然是中博传媒——中国最大的手机电影内容供应商。有人说该公司董事长陈伟明先生是中国的“手机电影之父”,也许
期刊
前南斯拉夫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Emir Kusturica)在他41岁那年,凭借《地下》再次获得了戛纳金棕榈大奖,他用一个荒诞的戏剧形式来完成了对南斯拉夫的纪念,这其中有无尽的乡愁,有不惑之年的生命感受,还有对于电影的依赖和自我释放。    《地下》的另一个译名叫“没有天空的城市”,这也许是更能解读电影本质的一个名称。对于那个遥远的东欧国家,我们其实知之甚少,我们知道铁托,我们知道电影《桥》,
期刊
库斯图里卡在其卓越的影片《地下》中,对本民族的历史与性格,人性中的善与恶做了深刻的反省和强烈的批判。影片的故事复杂而荒诞,编剧正是通过这样一个奇特的看似很难在现实中发生的故事象征了历史和现实中种种最为真实的东西。我们可以借用文学中的一个名词,将《地下》的编剧手法称作“魔幻现实主义”。      图01.02.     首先我们看看编剧是怎么塑造了两个性格鲜明又颇为夸张的人物,黑仔和马路可。影片一开
期刊
在自驾车的过程中,常常会有人这样想,如果车上有其他人或者有谁可以可以抽身出来拍摄窗外的流动风景就好了?来自意大利的品牌曼富图,就有这样一款新品——241v吸盘式云台能够满足您这个小小的愿望。    吸附能力    这款产品自重仅仅1.5Kg,可以架设各类数码单反照相机和常见的数码摄像机。在第一时间拿到这款产品以后,我们迫不及待地试验了一把,结果显示只要是光滑的表面都能有强大的吸附能力,车身、车窗、
期刊
使用DV拍摄日全食科教片  今年我国长江流域出现了千载难逢的日全食天象,小时候听到的“天狗吃月亮”的故事可以在长大之后有幸遇见,作为一个DV爱好者,这也是拍摄纪录片的一个好机会。据资料显示,中国最早的日全食纪录片是孙明经大师在1936年拍摄的。对于那次拍摄而言,这次将用DV记录日全食的过程,完成一次现代的夸父追日。      DIY的材料  除了ND滤镜,常用于观测用途的也就是巴德膜了。作为专业的
期刊
电影,从来就不应该是包在象牙塔里的神圣金杯,它的诞生之初就与娱乐密不可分。这一次我们分析的《地下》,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而导演埃米尔·库斯图里卡用一种近乎癫狂、恶搞的方式,带领观众暂时脱离的现实的痛苦,同时回顾了国家多年来经历的一切。这个段落是电影中的一个小高潮:迫于革命党的欺骗,老革命家黑仔生活在地下十余年,因为儿子婚礼上的一次意外爆炸,他终于得偿所愿能够上到地面再次参加实际上早已结束的革命战争
期刊
影视拍摄中,由于各个导演和摄像师的艺术习惯与技术水准各不相同,就会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风格迥异的拍摄手段表现剧本内涵,同样的剧本,不同导演执行,自然会得到不同的影片形态。我们不能简单地以什么风格来断言某部影片的成败,最终的艺术价值需要时间和市场来检验。好莱坞也好,张艺谋、冯小刚也罢,都有一套自己的手法,我们DV爱好者可以在众多导演的作品中学到很多东西,直到有一天形成咱们个人的风格,这期间,了解一些影
期刊
2005年吉姆·扬纳德(Jim Jannard)创办了 Red Digital Cinema 公司,他们要做出全球首部4K清晰度4∶4∶4无压缩的RED DIGITAL。  2006年美国NAB设备展上,与众多占统治地位的知名摄像机厂商相比。RED ONE只能算是一个无名小卒,甚至在当时被误认为是一个骗子公司。但就是这样一个低调的小公司,在给我们提出一个全新概念后,在短短的两年内搅乱了整个摄像机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