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血蝙蝠的诡计

来源 :大自然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ngyou20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与普通吸血蝙蝠不同,白翅吸血蝙蝠在树上寻食。当选定一只栖鸟作为目标后,白翅吸血蝙蝠就从其上方的树枝悄悄地接近鸟儿,然后瞄准鸟儿身体的某个部位轻轻地刺一下。通常,它会选择鸟的后足趾处,因为与前足趾相比,从后足趾取血更便于它隐蔽自己。在舔血之前,它先用锋利的牙齿制造一个没有任何疼痛感的创口——所有的吸血蝙蝠都能掌握这种无痛创口制造术。白翅吸血蝙蝠在制造创口时,一般都悄无声息地进行,绝不会采用剧烈动作,最多只是让鸟儿移动一下位置。吸血蝙蝠唾液里含有抗凝血剂,能让血液从创口处源源不断地流出来。
  大约5分钟后,它就开始排泄了。为了满足其能量需求,吸血蝙蝠每餐需要喝相当于自身体重一半的血液。由于水占到血液成分的80%,因此吸血蝙蝠必须迅速排泄体内的过剩水分。吸血蝙蝠的胃内膜布满血管,能迅速吸收水分,将其直接排泄到肾器官。进食时,白翅吸血蝙蝠会将一只后腿伸向一边,这样可以避免弄脏自己。进食15~20分钟后,它松开抓握树枝的拇指,用后肢将身体悬挂在树枝上,然后向下坠落,扑腾着翅膀飞入空中。
  白翅吸血蝙蝠有时也在地面寻食。与普通吸血蝙蝠昂着头走路有很大的不同,白翅吸血蝙蝠在地面寻食时,是通过低下身子蹲伏着行走来保持身体的平衡的。一只白翅吸血蝙蝠在追逐长羽毛的猎物时,往往单腿跳跃着围着猎物打转,显得滑稽可笑。当它跳到或爬到鸡背上采血时,如果是雄鸡,就会很快变得躁动不安,通过摆头和啄咬来驱赶蝙蝠;如果是母鸡,则会误认为是一只公鸡要爬到它的背上,因此会立即采取蹲伏姿势,以便让其能顺利地踩上去。因此,蝙蝠能毫不费力地咬刺母鸡的头后部或者鸡冠。通常,母鸡会一直保持这种蹲伏姿势,直到蝙蝠吸完血后从鸡背上跳下来。
  与另外两种吸血蝙蝠相比,白翅吸血蝙蝠的口腔的后部长有一对杯状口腺。当一只白翅吸血蝙蝠变得躁动不安或要争夺统治权时,其口腺就会向前突出,同时喷出一股带有浓烈麝香味并伴随着强烈的嘶嘶声的液体。虽然对这种口腺的作用还有待详细研究,但不容置疑,对白翅吸血蝙蝠来说,它具有自卫、通讯交流(如展示地位、情绪)以及保卫领土等作用。
  
  毛腿吸血蝙蝠拥有像攀岩者的拇指一样的“第六指”。
  
  在确定了不同吸血蝙蝠之间的行为差异后,比尔想弄清楚这些差异是否也反映在它们的生理结构上。
  通过比较吸血蝙蝠的后肢,比尔发现,毛腿吸血蝙蝠生有一种被称为“距骨”的骨节——一块从脚跟骨处延伸出来的、像一根小手指头的软骨;白翅吸血蝙蝠缺少距骨;普通吸血蝙蝠的距骨则退化成为一个类似副翼的凸出物。
  比尔想搞清楚毛腿吸血蝙蝠的距骨的作用,他联想到了大熊猫。科学家发现,当大熊猫用前爪撕竹子上的竹叶时,其拇指似乎起了某种辅助作用。但是,在检查大熊猫的前肢后,他们发现事情并不像表面上看到的那样。大熊猫的拇指实际上是一块变大了的腕骨,这个结构具有新的作用,这就是抓握竹茎。比尔心想,进化将大熊猫原先的一对腕骨变成了拇指,那么这一进化法则是否也适用于毛腿吸血蝙蝠呢?也就是说,毛腿吸血蝙蝠的距骨是否也是由最初的一块小骨头,经过进化最终变成了专门用来抓握树枝的第六根足趾?
  为了证实他的猜测,比尔来到巴西利亚市郊区的一个农场,在那儿安装了一架红外线照相机。他将相机瞄向一棵无花果树的枝头,那儿在黄昏时常有珍珠鸡来过夜。数小时后,一对黑影从相机前掠过,飞向正在睡眠的鸟儿。
  有几分钟里,比尔什么也看不到,直到一对小光点出现在一只栖鸟的下面。他赶紧调大相机里的图像,并将画面集中在那对反光点上。结果发现这是一对眼睛!比尔辨认出来,这是一只毛腿吸血蝙蝠正倒挂着从一只珍珠鸡毛茸茸的胸部舔血。
  比尔发现,毛腿吸血蝙蝠与白翅吸血蝙蝠的吸血方式不一样。毛腿吸血蝙蝠不像白翅吸血蝙蝠那样从树枝上悄悄偷食,而是从鸟身上直接倒挂下来。更有趣的是,拍摄的照片清楚地显示:毛腿吸血蝙蝠用它的距骨紧紧地抓住猎物。与白翅吸血蝙蝠不同的还有,毛腿吸血蝙蝠不是从鸟的脚趾处取食,而是在鸟的泄殖腔部位下口。泄殖腔是鸟类等许多非哺乳脊椎动物都生有的一个集消化、泌尿和生殖于一体的孔口。
  几天后,比尔等人勘察了一个洞穴,那里栖居着一小群毛腿吸血蝙蝠。他们用红外线照相机摄录下三只毛腿吸血蝙蝠在石洞顶棚上活动的情景,发现这些吸血蝙蝠不仅能头朝下行走,而且还能向后倒着走。更奇特的是,它们能用后肢引路。它们在迈步之前会先仔细寻找一个安全的落脚点,而它们的“第六指”就像是攀岩者的拇指。
  在石洞顶棚上爬行了几分钟后,这些毛腿吸血蝙蝠消失在一条窄窄的裂缝里。通过这次野外观察,比尔终于获得了可以支持他的假说的证据资料:就像大熊猫的腕骨一样,毛腿吸血蝙蝠的距骨起的作用相当于一根反指。
  
  在民间传说中,吸血蝙蝠一直都是以吸血鬼的形象出现的,它们常常引起人们的恐慌。直到不久前,这种神秘的只在夜间活动的嗜血哺乳动物才走进科学研究的殿堂,并逐渐为人们所了解。科学家经研究发现,三种“吸血鬼”并非像以前认为的那样非常相似,它们在适应能力和行为上其实存在很多的差异。科学家认为,如果不想让这些蝙蝠在未来几十年内走向灭亡的话,它们必须得到人类的帮助,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公众对这些奇特动物的坏印象。
其他文献
1、前言:在结构钢的热处理中,淬火介质对保证淬火工艺的实施有重要的作用。一种理想的淬火介质应具有较高的淬火冷却速度,又不至于形成太大的淬火应力。为了提高热处理生产率,我
1994年6月 ̄12月共进行58例91例次的肝癌介入治疗,其中70例次行碘行油栓塞,以健脾理气中药结合西药治疗介入栓塞后综合征,并与西药组比较,提示中西药组在减轻肝癌入介栓塞后发热、腹痛、恶心呕吐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几代科学家对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科学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但是,这些研究仅限于我国境内,而对青藏高原与邻国接壤部分,特别是喜马拉雅山南坡的研究却几
2008年,瑞典林雪平大学医学图像科学与可视化中心主任安德斯·佩尔森及其同事应用三维CT扫描技术制作的人体和动物三维立体图片获得了国际知名摄影大奖——伦纳德·尼
语言学家认为听力能力应具备两种技能,即微观技能和情境综合技能。本文试从一次问卷调查中,猜测学生所具备这种能力的程度,并调查利用录像等视听材料进行教学在学生中的受欢迎程
一、砖混结构加固方法与技术砖混结构加固方法有直接加固和间接加固两大类,设计和施工时可根据实际条件、环境和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现代图书馆管理的本质在于创新,而作为管理创新主体的优秀的图书馆领导者,也成为图书馆行业的稀有资源,其作用具有不可交换性。简要分析了图书馆管理创新中所应注意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的出现使得全球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知识、智力等无形资产的投入带动经济结构的转变,推动经济高速增长,使得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逐步向以知识资
2008年8月,在英国伦敦举行的英国记忆锦标赛中,31岁的英国男子本·普里德摩尔一举打破三项世界纪录,成为当仁不让的英国“记忆冠军”。据报道,普里德摩尔在很短时间内记住了8
为了维持种群的数量,它们在漫长的岁月中进化出了聪明的繁殖机制。然而在今天,它们不得不应对更强大的敌人——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