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诗词教学中的吟诵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hzzgx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往今来,有许多诗词大家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都是我的毕生所好。我想跟我的学生一起分享这些美好。孔子曾经说过“不学诗,无以言”,还指出“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这里的“诗”,虽然是特指《诗经》,但是,《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这无异于是说诗歌就是具有这么大的社会功用。典雅精练的语言,丰富的人生经历,独特的审美价值,无疑让古典诗词成为了传承中国古代文化的首选。如果学生能真正地读懂一首古诗词,从心底里欣赏它并背诵下来,这种记忆将会是永久的,学生也能从这种学习中获得诗情画意,这种影响将会是终生的。
  愿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大部分学生一听到诗歌,特别是要背诵诗歌就头痛,怎样能让学生对古典诗词感兴趣,这是摆在语文老师面前的一道难题。
  2017年5月,我到鹰潭参加“江西省第二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峰论坛,听到了“素读经典”的传承者陈琴老师的一节课,她用吟诵的方法教授古诗词,据说成果斐然。这宛然给我打开了一扇窗。回来后我就在网上查找有关“吟诵”的知识,开始学习吟诵。
  “吟诵”到底是什么呢?东汉高诱注曰:“吟,歌吟也。”也有人认为“吟”等于“咏”,就是拉长了声音像歌唱似的读。“诵”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讽也”。段玉裁作注时说:“倍(通‘背’)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意思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可见,“吟诵”是要像唱歌一样唱出声音,有的偏重于“诵”,强调的是抑扬顿挫;有的偏重于“吟”,体现拉腔拉调。
  我这才知道吟诵是中国古代人学习、背诵乃至创作诗歌的方法,是中华民族对汉语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吟诵是感受和表现汉语言音韵美的最佳方式之一,也是传统语文教学的重要手段。汉语因其特有的声调起伏而形成了独特的音高变化,因双音节词语与单音节词语的交替使用而形成了语音的节奏变化,加之文读中的平声字徐长,仄声字短促,又构成了音长的变化。这三者的结合使得汉语拥有着无与伦比的音韵美,而古诗文就是建立在这种音韵美基础上的独特艺术形式。可以说音韵美是古诗文艺术魅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古诗文得以流传千古的重要原因。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所以也只有通过吟诵的方式,才能深刻体会其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把吟诵的一些知识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教给学生,让他们对吟诵有一定的了解。我告诉他们吟诵可以让大家“见字能歌”,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歌唱家,只不过这个歌有一定的规则要遵守。第一就是要依字行腔,不能倒字;第二是平长仄短,也就是平声字要拉长声音来读,仄声字要读得短而急促;第三是入短韵长,凡是入声字都要读得短促,韵脚则要拖长声音来读。入声字的读音在现代汉语中已经消亡,在方言当中却还存在,南昌话当中也保留了不少,当我给学生讲到这些时,他们兴趣极高,大家争着抢着把自己知道的说出来,一堂课在欢声笑语中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学生却意犹未尽。在时机成熟之后,我用吟诵教学法给学生上了《诗经·王风·黍离》。当我唱完第一节之后,下面掌声雷动;当我让他们模仿我吟诵时,他们跃跃欲试;当我让他们自行吟诵第二节和第三节时,他们兴味盎然。吟诵到最后,有的同学眼角闪耀着泪花,他们通过吟唱真正体会到了诗人的痛彻心扉。这一堂课,一反之前语文课的沉闷,同学们耳到、口到、手到、心到,一节课的时间同学们理解了,领悟了,甚至会背诵了。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我班上的一個女孩告诉我,吟诵不仅教会了她背诵,而且让她在读的同时眼前展现出一幅幅具体的画面,并且体会到诗人当时的真情实感。
  是的,诗歌是情感的产物,意会的艺术。讲解、讨论的教学方式往往会使美妙的诗意烟消云散,留给学生枯燥无味的术语和标签。吟诵能将学生浸入到诗文的语言中,让学生在声音与文字的提示下,跨越时空的障碍,自主地走入诗文所描述的内容,走入诗文作者的内心。课堂充满了朗朗吟诵之声的那一刻,也是传统文化流入学生血液的一刻。
  吟诵使高中生对汉语言文学的认识上升到理性与感性统一的层面。教育家叶圣陶曾说:“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高中学生可用吟诵来理解、体会作品,甚至用自身的理解、体会来丰富吟诵,这样才能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可贵的境界”。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古诗文,过去在教学中以教师讲解来实现学生理解和赏析诗文的目的,教学时间长,学生学习热情低,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尝试着将朗读、吟诵、吟唱的教学手段运用到课文教学中,在吟诵的过程中逐步加深学生对诗文的理解,实践表明,这样的效果比讲解和讨论更能促使学生走进诗文、读懂作者。
  我的这堂课还只是中间穿插吟诵,其实就诗歌而言满堂吟诵的教学方法,偶尔为之也是未尝不可的。以教师带领学生吟诵来结构整堂课,通过反复的吟诵,在提高吟诵水平的过程中,逐步深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内容和情感。整堂课充满琅琅书声,教师基本不作讲解,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感受、体验,完全由吟诵来推进,不强求统一的理解标准。让吟诵的过程同时成为解读作品的过程,感受母语魅力的过程。甚至是组织学生进行吟诵比赛,吟诵专场表演,排练的过程就是语文学习的过程。
  通过这些尝试,我发现学生是认可这种教学方式的,他们也认为吟诵对他们学习古典诗词有很大的帮助。首先是让学生有新鲜感,有兴趣学习。以前提到古诗词,学生都是缺乏兴趣,现在有了吟诵的参与,老师不仅播放音像资料,还亲自示范,更重要的是全体学生都参与进来,大大地提高了他们的兴趣。学生的主动参与,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跟老师也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提高了教学效果。其次,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很有帮助。吟诵是发声的艺术,在课堂上吟诵,让参与的每个学生都要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的自信心、表现欲和诗词鉴赏能力,这无形中就培养了学生的核心能力。再次,吟诵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爱上语文这门学科,让语文成为学生心中的一泓清泉。最后,吟诵是传承中国文化精神的重要手段。吟诵包含了中国文化精神的精髓,渗透着中国文化对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吟诵的方法,以及经过吟诵以后的诗文内容,都把中国文化的精神本质表现出来了,对学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吟诵是培养道德情操的有效方法。吟诵的方法和内容,都包含着中国传统的文人品格,都是今日青少年非常需要学习的。
  国学教育需要从“目学”回到“耳学”,要让学生背诵大量的经典。目前,六部委联合下文在全国开展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就是非常好的尝试。背诵的最好方法,就是吟诵。吟诵便于记忆,这是公认的经验。吟诵也便于理解。传统文化或者经典诗文,除了解释字义,还要分析主题、结构、写法、背景、意象、意境等等,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学生年纪幼小,多半不能记住,更难以理解。而古代老师,除了解释字义以外,讲解不多,而多半通过吟诵把自己的理解灌注其中,教给学生。学生会记住吟诵,其中如句读、语气、声调、情绪等等,一起记下,等到年长,自有豁然开朗的一天。是以古人记的多,悟的也多。现在讲解太多,背诵太少,讲的记不住,背的无神韵,自然竹篮打水。
  学习传统文化,最重要的是学习内在的精神,古典诗词也不例外。吟诵是学习古典诗词乃至中华传统文化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法。
  ★作者通联:江西南昌市八一中学。
其他文献
数学学习一直是小学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存在着大部分的数学学困生,这部分学生始终对数学的学习提不起兴趣,如何转化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成为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师的挑战和
本文结合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吸收众多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从土壤氮素迁移形态、扩散过程及影响因子来分析其随地表径流迁移的规律,介绍了调控对策的研究进展,为建立氮素污
【正】 一、苏干部调整概况苏共新领导戈尔巴乔夫上升之初,西方大多数苏联问題专家曾经认为,在干部问題上,戈将首先保持干部队伍的稳定,尤其在最高层领导将因循前任,实行“只
【正】 科学社会主义创立一百多年以来,世界历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既经受了考验,也遇到了挑战。变化了的社会生活表明,随着历史的发展,必须冲破马克思主
本次研究主要分析了矿山环境改良技术,通过文献分析法分析了改良的原理、组成和使用状况。然后进行了矿山环境改良技术适应性的探究,对改良技术在矿山次生灾害、矿山环境污染
美国Albemarle公司日前生产了2种高卤素含量的阻燃剂。并申请了新专利。该新型阻燃剂的一种配方是由四溴邻苯二甲酸酐、脂肪族多元醇、环氧化物反应得到的含溴多元醇阻燃剂,其
在信息技术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教育行业的教学方式发生了转变,应用微课进行初中语文教学,能够优化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但为了发挥出这一教学形式的具体意义,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并按照教学需求构建适当的微课形式,利用视频、图片等方式提高学生对课程的理解程度,提高教学有效性,为之后的语文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微课的优势  1.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用微课,能够提
综述了用丙烯酸酯类、含乙烯基的单体、环氧树脂及有机硅氧烷等多种物质对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化学改性方法,介绍了各种改性工艺的优缺点,并对改性机理进行了探讨。
【正】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关系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其中,军事因素虽不起主导作用,但其突出的意义却是不容忽视的。回顾战后四十年的美苏关系史,不难发现由于军事因素,
素养与情境存在天然的联系,是适用于特定情境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综合。语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主动的实践活动中建构起来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个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