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下,鼓吹观念的当代艺术盛行。而何为“当代艺术”?既曰“当代”就该关注当下!难道只有“文革”?当下就只有“性”?只有“农民工”?固然这些都是“大当代”范畴一支潮流,但我不愿随波逐流!我以为当代艺术应该折射当代人的多元化的生存理念与心态,揭示社会的潜在文化。在绘画语言方面,当代艺术也不应该简单标榜不讲究视觉美学或绘画技法的随性表现。当代艺术同样可以用具象写实手法来表现观念!所以我想我的绘画可以归在当代艺术,但肯定不同于普遍理念的当代艺术。我要用具象绘画方式加以主观创造,去表现我周边的多元都市文化和形形色色的都市人。
上海之所以名曰上海,就因为中国的母亲河长江由此上了大海。长江水奔腾不息地冲卷走沿途最浮动的泥沙,堆积了这个大上海滩。于是,上海的人亦如上海滩的沙土,人性原初最浮动,久而定居,在这里一同守望大海,与西方相通相融,逐渐失却了原初的本土文化性格,也就成了上海人。
我淹没于上海繁华、匆忙的都市涌动中,回到画室后努力使自己在一种平静、清晰的记忆中,去描绘我对都市文化的理解,对都市人复杂心态的感知。
我喜爱画人,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尽管人在我的画面表象的视觉地位并非十分突显,与周围的景物共同构建画面整体形式。但画中,人却是画面的灵魂。而景则不单纯为客观物象,或真实或虚幻,营造出整体气氛,更诠释画中人的情知。在我的“都市人”系列创作中,常以玻璃、镜子为载体,作为一种象征,映射出人物的内心,映射出我对都市人、都市文化的思考。
我一直擅用具象写实手法,尤其是对人物刻画更多为深入细致的描绘。对于画的整体处理,我借鉴一些抽象绘画,超现实主义绘画,常以明确的形式构成,色彩构成来体现节奏感与现代感,甚至还大胆将景物抽象、变形地进行描绘。主观与客观,写实与抽象,真实与虚幻的结合,使画中景成为画中人情知世界的荷载。
最早的“都市人”创作是《现代构架》组画,描绘的是立于电梯上上下下的人。今天,每个都市人都在社会网络中争取自己的位置,但个人命运起伏总受制于社会,如同电梯上的人被动地升降。电梯两旁上下的镜子将虚幻与真实的世界相互交错,人们关注镜中错位的影像,却忘了真实自我的存在。画面以电梯有力的直线形式支撑起画面构成,支撑起我心中的现代社会构架。同时,它又与镜中景物的曲线波动形成对照,刚柔并济,相得益彰,充分表现了现代社会所演绎的个人的起落沉浮,命运变迁。
2002年创作了《流变》、《交融》。前一幅通过变形的景与人,表现了上海这个繁华大都市在扭曲、流变中蓬勃向上;后一幅则通过对“新天地”的描绘,表现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中东西方文化在对立中交融共存。
《夜火》一画,是以车流穿梭、光怪陆离的繁华夜上海为背景,借用“蒙太奇”手法,将大车、小车、车窗中变形的绚烂夜景交织一起,重构画面空间。疾驰车流形成的光带视觉上给人以动感的张力,同时更隐喻了都市的疾速发展与都市人追名逐利的心态。夜晚,使这种对金钱与权力的角逐游戏更有张驰之地。画中点烟人,立于疾驰光带前,神情坚毅果敢。深谙世道的他,由一个外乡人演变成都市繁华的操控者,享有财富与尊贵,却未完全陷于其中,依旧保留着内心的原初净地。
《小刘的风景》(入选“精神与品格”中国写实油画研究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这幅作品从表面看仅仅描绘了小刘站在玻璃门后叼着烟的一个场景片刻,实际在表象后包藏着丰富寓意。作品中的小刘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城市小青年,他的内心很空洞,正如画面中身体部分虚化隐形于玻璃门折射的对面的街景。他对自己人生的定位很模糊,对未来既有憧憬又很困惑。身处各种人生导向诱惑的都市中,他对自我的人生规划尚未构建好,就如同他身后玻璃门折射的搭满脚手架的楼房!玻璃门,成为我的这一阶段创作的一个重要象征。它意味着人生内外之“界”的屏障,它折射出个人今昔的对比,映照了个人的内心世界。画中痞痞的小刘面部表情生动具体,眼神中透出善良纯真的对未来的展望,又流露出玩世不恭的态度,怀疑犹豫而忧郁!所以这幅画的题目“小刘的风景”点出了画中景即为人物的内心风景!一切都是象征,巧妙地融入现实场景中。在表现技法上我基本都以具象写实手法来表现,但用笔比较轻松,街景一部分类似印象派的色彩表现阳光与空气。这幅画是我的“玻璃门”系列的第一幅作品。
后来我又创作了《破碎的诉说》、《门之幻》,同属玻璃门系列。《破碎的诉说》中门的一角开始破碎。铁锈斑斑的门把手上还粘着条形码,玻璃如蛛网般龟裂。画中女子黯然神伤,手指破碎的门一角,似乎要诉说一种隐隐的伤痛。这种伤痛来自灵魂深处的破碎。而那个粘着条形码的锈迹斑斑的门把手更在无声讲述一个商业文明的社会在人的心底设置了一道屏障像玻璃一样坚硬冰冷,在慢慢地腐朽和破碎。
前不久,我又创作了《红色变奏》。偶然的一次与朋友去了新天地的G+酒吧,完全被酒吧如此高阔交错、光电变换的空间怔住了!强烈刺激的火爆音乐节奏让人的心脏都要蹦出胸膛!那种迷幻的空间氛围正是靠许许多多高低交错的玻璃镜子制造出的效果。在那样一种疯狂震撼的气氛中每个人都会爆发出无需思想的情绪纯粹的发泄!这样的发泄唯一的需要就是金钱的挥霍。在那里没有国别种族差异。人们在狂放的情绪宣泄中迷醉错位!回来后,冷静下来觉得那里仿佛是当下中国大都市文明一面错位的镜子!映照出都市人内心的疯狂,扭曲,错位和极大空虚!这种在西方文明刺激下变形成长的中国式都市文化,是一种中国红色的变奏!
总之,我的“都市人”创作系列,以写实与抽象结合的手法,透过真实与虚幻交错的景物,揭示都市人复杂的内心世界。人,融于景;景,传达人之心语,显露表象后隐匿的人与社会的关系。
我想我的思绪不会止步。而我今后的画布上会有更多的物象去承载我的越来越多的情知与思想。

上海之所以名曰上海,就因为中国的母亲河长江由此上了大海。长江水奔腾不息地冲卷走沿途最浮动的泥沙,堆积了这个大上海滩。于是,上海的人亦如上海滩的沙土,人性原初最浮动,久而定居,在这里一同守望大海,与西方相通相融,逐渐失却了原初的本土文化性格,也就成了上海人。
我淹没于上海繁华、匆忙的都市涌动中,回到画室后努力使自己在一种平静、清晰的记忆中,去描绘我对都市文化的理解,对都市人复杂心态的感知。
我喜爱画人,表现人物内心世界。尽管人在我的画面表象的视觉地位并非十分突显,与周围的景物共同构建画面整体形式。但画中,人却是画面的灵魂。而景则不单纯为客观物象,或真实或虚幻,营造出整体气氛,更诠释画中人的情知。在我的“都市人”系列创作中,常以玻璃、镜子为载体,作为一种象征,映射出人物的内心,映射出我对都市人、都市文化的思考。
我一直擅用具象写实手法,尤其是对人物刻画更多为深入细致的描绘。对于画的整体处理,我借鉴一些抽象绘画,超现实主义绘画,常以明确的形式构成,色彩构成来体现节奏感与现代感,甚至还大胆将景物抽象、变形地进行描绘。主观与客观,写实与抽象,真实与虚幻的结合,使画中景成为画中人情知世界的荷载。
最早的“都市人”创作是《现代构架》组画,描绘的是立于电梯上上下下的人。今天,每个都市人都在社会网络中争取自己的位置,但个人命运起伏总受制于社会,如同电梯上的人被动地升降。电梯两旁上下的镜子将虚幻与真实的世界相互交错,人们关注镜中错位的影像,却忘了真实自我的存在。画面以电梯有力的直线形式支撑起画面构成,支撑起我心中的现代社会构架。同时,它又与镜中景物的曲线波动形成对照,刚柔并济,相得益彰,充分表现了现代社会所演绎的个人的起落沉浮,命运变迁。
2002年创作了《流变》、《交融》。前一幅通过变形的景与人,表现了上海这个繁华大都市在扭曲、流变中蓬勃向上;后一幅则通过对“新天地”的描绘,表现上海这个国际化大都市中东西方文化在对立中交融共存。
《夜火》一画,是以车流穿梭、光怪陆离的繁华夜上海为背景,借用“蒙太奇”手法,将大车、小车、车窗中变形的绚烂夜景交织一起,重构画面空间。疾驰车流形成的光带视觉上给人以动感的张力,同时更隐喻了都市的疾速发展与都市人追名逐利的心态。夜晚,使这种对金钱与权力的角逐游戏更有张驰之地。画中点烟人,立于疾驰光带前,神情坚毅果敢。深谙世道的他,由一个外乡人演变成都市繁华的操控者,享有财富与尊贵,却未完全陷于其中,依旧保留着内心的原初净地。

《小刘的风景》(入选“精神与品格”中国写实油画研究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这幅作品从表面看仅仅描绘了小刘站在玻璃门后叼着烟的一个场景片刻,实际在表象后包藏着丰富寓意。作品中的小刘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城市小青年,他的内心很空洞,正如画面中身体部分虚化隐形于玻璃门折射的对面的街景。他对自己人生的定位很模糊,对未来既有憧憬又很困惑。身处各种人生导向诱惑的都市中,他对自我的人生规划尚未构建好,就如同他身后玻璃门折射的搭满脚手架的楼房!玻璃门,成为我的这一阶段创作的一个重要象征。它意味着人生内外之“界”的屏障,它折射出个人今昔的对比,映照了个人的内心世界。画中痞痞的小刘面部表情生动具体,眼神中透出善良纯真的对未来的展望,又流露出玩世不恭的态度,怀疑犹豫而忧郁!所以这幅画的题目“小刘的风景”点出了画中景即为人物的内心风景!一切都是象征,巧妙地融入现实场景中。在表现技法上我基本都以具象写实手法来表现,但用笔比较轻松,街景一部分类似印象派的色彩表现阳光与空气。这幅画是我的“玻璃门”系列的第一幅作品。
后来我又创作了《破碎的诉说》、《门之幻》,同属玻璃门系列。《破碎的诉说》中门的一角开始破碎。铁锈斑斑的门把手上还粘着条形码,玻璃如蛛网般龟裂。画中女子黯然神伤,手指破碎的门一角,似乎要诉说一种隐隐的伤痛。这种伤痛来自灵魂深处的破碎。而那个粘着条形码的锈迹斑斑的门把手更在无声讲述一个商业文明的社会在人的心底设置了一道屏障像玻璃一样坚硬冰冷,在慢慢地腐朽和破碎。
前不久,我又创作了《红色变奏》。偶然的一次与朋友去了新天地的G+酒吧,完全被酒吧如此高阔交错、光电变换的空间怔住了!强烈刺激的火爆音乐节奏让人的心脏都要蹦出胸膛!那种迷幻的空间氛围正是靠许许多多高低交错的玻璃镜子制造出的效果。在那样一种疯狂震撼的气氛中每个人都会爆发出无需思想的情绪纯粹的发泄!这样的发泄唯一的需要就是金钱的挥霍。在那里没有国别种族差异。人们在狂放的情绪宣泄中迷醉错位!回来后,冷静下来觉得那里仿佛是当下中国大都市文明一面错位的镜子!映照出都市人内心的疯狂,扭曲,错位和极大空虚!这种在西方文明刺激下变形成长的中国式都市文化,是一种中国红色的变奏!
总之,我的“都市人”创作系列,以写实与抽象结合的手法,透过真实与虚幻交错的景物,揭示都市人复杂的内心世界。人,融于景;景,传达人之心语,显露表象后隐匿的人与社会的关系。
我想我的思绪不会止步。而我今后的画布上会有更多的物象去承载我的越来越多的情知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