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应用不同剂量氨甲环酸对胸科手术后止血效果的研究

来源 :北京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lij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胸膜腔内局部应用不同剂量氨甲环酸(tranexamic acid,TXA)对胸科手术患者术后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凝血功能和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择期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2 gTXA组(A组)、3 gTXA组(B组)和对照组(C组).于淋巴结清扫充分止血后,关胸放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前,A、B、C3组分别将2 gTXA溶液、3g TXA溶液、等体积(40 ml)的生理盐水均匀喷洒于胸腔内,随即夹闭胸腔闭式引流管并记录夹闭时间.观察术后l、3、6、12、24 h引流量,计算总失血量,监测患者术前及术后血常规、凝血功能,随访术后第1天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及引流管拔除时间和出院时间.结果 A组和B组术后各时点的引流量均低于C组,且在术后3h[A组与C组:(109.75±60.12)ml比(155.25±77.57) ml;B组与C组:(109.50±44.83) ml比(155.25±77.57) ml]和术后24h [A组与C组:(449.50±98.76) ml比(479.50±142.03) ml;B组与C组:(384.50±81.75) ml比(479.50±142.03) ml]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A组和B组的总失血量较C组降低7.9%和15.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PLT及凝血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住院时间较A组和C组缩短[(5.05±1.27)d比(5.23±1.42)d,(5.05±1.27)d比(6.10±1.5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未出现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并发症.结论 胸膜腔内局部应用2 g和3 gTXA溶液均可减少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术后总失血量及胸腔引流量,缩短住院时间,不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胸膜腔内局部应用3 gTXA较2 gTXA在减少术后24 h引流量方面有优势,但对于总失血量无明显影响,尚不能证实局部应用TXA存在剂量-反应关系.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非酮症性高血糖偏身舞蹈症(hemichorea associated with non-ketotic hyperglycemia,HC-NH)的临床、影像学特征以及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北京市海淀医院和开封市中心医院诊断为HC-NH的14例患者,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结果和影像学资料,分析该病的发病机制、影像学表现及预后.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77.0±9.6)岁,从出现症状到就诊平均8.83 d.患者均有糖尿病病史,就诊时即刻血糖平均值为(22.89±10.37)
目的 探讨股骨颈骨折患者围术期血清CRP、ESR和ALB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45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全髋关节置换组(全髋组,38例)和人工双极头置换组(双极头组,107例),随后按照术后是否感染分为感染组(21例)和未感染组(124例),比较不同手术方式组、是否感染组围术期血清CRP、ESR和ALB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结果 两组术后1d、3d血清CRP、ESR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ALB低于术前(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