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保护修复技术及加固方案研究

来源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lzh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古建筑是人类存在的唯一证据,保护它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还可从中了解古代的建设经验、历史文化,有助于历史研究。古建筑保护是一个持续、系统的工作过程,需设定具体的修复方案,以保证古建筑保护修复及加固的科学性。
  [关键词]古建筑保护;修复技术;加固方案
  1、中国古建筑的类别
  中国历史文化悠久,古建筑类型颇多,结构形式多种多样,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寺院古建筑、宫廷古建筑、园林古建筑、祭祀古建筑和民居古建筑。寺院古建筑有灵隐寺、白马寺和兴教寺等;宫廷古建筑有故宫、承德避暑山庄及末代皇宫等;园林古建筑有留园、拙政园、蠡园等;祭祀古建筑有十三陵及乾陵等;民居古建筑有王家大院、洛阳卫坡村和乔家大院等。中国古建筑在不同的时期其规制划分也有比较大的不同,例如在宋代的《营造法式》中主要将其划分为殿堂、厅堂和余房三类基本的规制;在清代的“工程做法则例”中则主要划分为大式建筑和小式建筑。由此可见,古代的历史记载中并没有对古建筑的规制给出明确规定。此外,中国古建筑雄伟庄严的风格体现出了我国独特的历史文化。
  2、古曲筑保护修复及加固的重要性
  2.1古建筑的重要性
  古建筑是固态的建筑艺术历史,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及历史延续性,使古建筑更具研究价值。研究古建筑,不仅可了解古代社会独特的历史文化,还可围绕古建筑大力发展旅游业。古建筑的保护修复与加固,既能使人们观瞻历史文化成就,又能增强人们保护优秀文化遗产的意识,故已成为艺术和文化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文物保护的必要工作之一。
  2.2古建筑的破坏
  我国历史悠久,战争、自然灾害等对古建筑的破坏严重,导致木质结构、佛像、壁画、古塔等多类古建筑均被部分破坏,其被破坏程度取决于其特性与建造时间,同时,我国快速城镇化建设对大量古建筑亦造成破坏,一些古建筑已消失于人们视野。材料的老化、腐朽、地震、虫蛀等自然灾害均对木结构建筑造成巨大损坏部分木材由于在制作当时未干,其表面因阳光照射、风干等作用,比内部更易干燥,且水纤维的内外收缩不一致,造成内外部受力不均,年久后因木料本身收缩而开裂。部分木结构长期处于潮湿环境,受到长年腐蚀,常见部位还会有蛀根,对其造成极大损坏。木结构长时间受外力或木材收缩等作用力的影响,梁、柱构件有效受力面积减小,对整个水结构的支撑力不足,主要部件易弯曲、变形,进而对木结构整体造成破坏。战争、城市化建设等人为破坏1709年建造的圆明园,英法联军侵华期间,惨遭焚毁,八国联军侵华期间,被掠夺与破坏的文物不计其数:抗战时期,因战火破坏,对其造成很大破坏:文革期间,对圆明园内古建筑破坏极大。
  3、古建筑的修复措施
  3.1屋面渗漏及瓦件残损
  对于屋面出现大范围的下陷或者是某些部位出现坍塌等问题,需要确定是否进行某些位置或者是全部再次进行揭墁,然后明确挑顶问题。如果大木结构的损坏情况比较严重,需要明确是否需要对局部的构建进行替换或者加固,不能轻易就落架,这些可以利用“偷梁换柱”进行解决。补漏是屋面、大木等结构没有太多的问题,只是屋面的瓦件出现损坏,加之草木丛生而导致的危险。修缮过程中,只要对局部的揭瓦进行处理就可以。当前修缮工作中,全部挑顶和揭瓦是比较常见的,但是有些古建筑并不需要大范围的翻修,这样会使得文物的价值受到不必要的损失。
  3.2风化残损
  当前的古建筑中,其石、砖等风化现象比较严重,尤其是汉白玉、砂岩类的石件。随着文物保护费用的不断增加,文物保护力度逐渐增强,并加强对化学保护方面的研究,在文物保护中,化学保护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有效的保护方式。要保证施工方案设计的科学合理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对于不同石件、不同位置的残损情况,需要使用不同的材料配比等,并且随时进行调整,避免全部由施工单位决定,导致失控。此外,不管保护石、还是砖,都需要先对病害问题进行科学的分析,明确原因所在,再找到合适的办法进行解决,认真负责。
  3.3壁画的保护修复与加固技术
  古建筑中的壁画,对研究我国宗教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且因壁画创作的严谨性,细微改变就会破坏壁画的艺术价值,对其保护修复与加固,须遵守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修缮加固过程中,尽量少干预,维持壁画的真实性与历史性,使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完好存在。造成壁画损害的原因有温湿度、土质崩塌等多方面。壁画的保存与修复过程中,湿度影响显著。处于高湿度环境,壁画易出现酥碱、起甲。地震及人为活动的影响如西藏布达拉宫内的壁画,因处于地壳活动频繁地带,屋顶屋面易产生震动,严重时甚至出现裂纹,导致对壁画的侵蚀与破坏。
  壁画病害的治理使用壁画修复材料治理壁画病害是文物保护工作者的最终任务,应充分了解壁画的具体情况,掌握修复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评估壁画损害,研究最佳修复保护方案。对壁画空鼓病害的修复较麻烦,不是简单修补,而需对其重新加固。传统修复较粗犷,采用揭取一加固一回贴的方法,将壁画分成不同模塊分别取下修复,分割、揭取的过程易破坏壁画。故在传统文物保护修复技术的基础上,可采取灌浆加固和锚固补强相结合的先进方法,治理空鼓病害。
  4、古建筑保护与修复的一些问题
  4.1缺乏针对性
  由于古建筑的建造时间不同和历史背景各异将导致建筑结构形式多样,在进行保护和修复时,应当因地制宜,从建筑类型、气候环境、结构类型、所用材料及构件部位等进行全面考虑,避免出现一概而论的情况。
  4.2技术选择的不合理
  现在,虽然古建筑有关部门对于其修复工作已有足够的重视,但是由于修复人员掌握的技术比较陈旧而无法给出优秀的修复方案。古建筑修复规范指导的缺乏是非常突出的问题,使得修复人员没有一定的学习指导,无法得到相关培训,对于古建筑缺乏保护意识。此外,一些修缮单位盲目使用新技术,使得古建筑产生一些严重的损伤。
  4.3缺乏对木结构破坏的认识及维护措施
  木结构建筑中的微生物劣化机理是进行古建筑保护及修复不可忽略的问题,应对其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木构架建筑其劣化现象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地理原因、气候原因及自身原因等,但是微生物腐蚀是影响最严重的因素。微生物腐蚀具有其特定的降解模式及衰变信号,为技术人员进行分析提供了重要信息。
  结论:
  现今社会,人们对古建筑修复以及保护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对古建筑的投入力度也在不断增加,应根据古建筑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修复以及保护措施,最终促进古建筑的风貌继续存留。
其他文献
宁夏自治区粮食局大力实施党建品牌提升工程,以开展“三亮六比三服务”活动为载体,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rn一是大力推行“三亮”,主动接受监督.通过亮身份、亮标准
期刊
[摘要]平移式缆索起重机,因其塔身高、跨度大,施工覆盖范围广等优点.有着其它机械设备所不能替代的作用。主要由索道系统、主副塔架系统、提升系统、牵引系统、行走系统、控制系统等设备组成。其A型主塔架、承载索的安装为难度大、风险高关键环节。本文就缆机安装关键部位施工程序和步骤,重点介绍A型主塔架提升、自升安装施工安全技术研究进行分析和阐述,供各位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白鹤滩水电站;缆机群;主塔架;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路堑边坡防护应用愈来愈多,边坡是公路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边坡防护的总体效果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公路的总体评价.本文分析了常见坡面防护技
技术管理是建筑装饰装修工程的质量保证,目前我国建筑装饰施工技术管理模式比较低效,本文于是详细探讨了房屋建筑装饰装修施工技术管理内容。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一国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必然会出现一批大企业、大集团,它是推动一国经济实现现代化的主导力量.近年来,一浪高过一浪的跨国并购形成了一个又一个的巨型跨
[摘要]本文对新型预应力孔道灌浆材料施工方法的推广应用,将彻底改变我国传统的灌浆施工工艺,完美解决孔道灌浆施工中的灌浆不饱满、浆体不密实的质量通病,从新材料、新工艺的角度出发来推进预应力桥梁建设的科技进步,确保预应力桥梁结构工程质量。  [关键词]预应力;新材料;孔道灌浆;质量通病  1、工艺原理  预应力钢筋张拉完成,切割端头多余的预应力筋,并采用玻璃水拌合快硬砂浆或快硬水泥对端头预应力筋与锚具
半钢子午线轮胎一段成型机经过改造,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每条轮胎可节约封口胶20 kg;取消封口胶条有利于轮胎轻量化以及提高轮胎的动平衡性能和均匀性能,同时杜绝贴封口胶条
我国加入WTO后,认真履行在农业领域的有关承诺,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推动了农业各项改革的深化,促进了农产品进出口贸易.由于应对措施得当,再加上国际环境比较有
EPC模式可以说是目前石油建设工程领域最先进、最成熟的一种项目管理模式,同时也是国际上通行的项目管理运作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EPC工程总承包模式在石油建设中逐渐被运
1978年12月18日到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这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党代会,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rn忆往昔,难忘那些不得温饱的岁月rn1978年前,中国的几亿农民面朝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