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修辞的对外教学探究

来源 :亚太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kay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田甜(1991-),女,汉族,四川江油人,硕士研究生,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方向:国际汉语教学。
  摘要:特定的内容和语言环境决定了最佳表达方式的唯一性,达到修辞的最佳效果,就能达到最佳表达效果,汉语修辞的对外教学事实上是非常艰难的,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也鲜有学者涉及,因此对这部分内容的探究是很有必要的。笔者认为在对外教学中,结合会话原则和具体文章,运用修辞可以增强表达性这一作用,在轻松甚至幽默的特定文章语言环境下,进行修辞教学的方式,是非常有试用价值的。
  关键词:修辞;幽默作用;会话原则;对外教学
  一、修辞的偏误分析。“修辞”一词有三个含义:第一,指运用语言的方式、技巧和规律;第二,指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即修辞活动;第三,指以加强表达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或修辞著作。本文所指的修辞则指的是后面两点,即从修辞学的角度探讨出的修辞活动。外国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汉语修辞部分主要存在以下几种偏误:词语、句式的选择不够恰当,语体语用不合适,如词语色彩意义的偏误、语体混用、语体风格不对等现象,话语衔接、修辞格形式不正确、修辞体选择不当等也是常出现的偏误。产生这样的一些偏误的主要原因有:学生母语的负迁移,民族思维差异造成的理解偏差,语言文化的感情色彩把握不当,语篇理解不够深入,具体语境下语用能力的欠缺。同时,在对外教学中,汉语工作者本身对汉语修辞的教学没有引起重视,没有及时纠正学生偏误,或者根本忽视这个部分的教学。想要修辞教学在对外教学中取得好的成效,必须从教学方法入手,通过对学生存在的偏误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原因后探究有效的教学方式。
  二、修辞的教学举例。
  (一)修辞的运用角度。
  修辞决定语言的表达形式,而修辞又是讲求表达效果的。修辞的恰当运用,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在小说《围城》中,钱钟书先生通过对词语意义和声音的锤炼,对句式精妙的选择和辞格的综合运用,而达到幽默的表达效果。在对外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习者从词语的锤炼、句式结构以及修辞格角度入手,感受会话的生动有趣,从而提高学习者兴趣,帮助学习者强化掌握汉语修辞。
  1、词语的锤炼。“炼字”是我国传统的修辞艺术,作者通过在具体语言环境寻求最佳词语,来展现最佳表现形式,由此而达到最佳表达效果,一般包括对声音和意义两方面的锤炼,在小说《围城》中,钱钟书先生巧妙的利用了这一修辞手段创作了许多经典幽默的语句。
  例(1)意义的锤炼:计划好的行动和说话,全用不说,闷在心里发酵。“发酵”一词形象表现出方鸿渐的出其不意以及不满,没有料到事情的发展,因此计划好的言行无处表达,心中郁积一股怒气,也只有自己忍气吞声,默默在心中承受。
  例(2)韵脚和谐:女人涂脂抹粉的脸,经不起酒饭蒸出的汗汽,和咬嚼运动的震掀,不免像黄梅时节的墙壁。“脸”与“掀”,“汽”与“壁”,读来琅琅上口,使得句子具有回环美,同时形象表现上妆后的女人掉妆时的狼狈形象。
  2、句式的选择。在很多情况下是对同义句式的选择,从修辞的角度来看,由于同义句式在表达效果、风格色彩等方面存在细微的差别,因此精当的选择适合的句式,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在小说《围城》中,钱钟书先生无论是在对长短句、整散句的选择,还是主动被动、肯定否定句的选择都做了精心的揣摩,甚至是在描写环境和人物对话之间也不忘对口语句式和书面句式进行切换,钱钟书先生对句式的精密选择使得文章更加风趣幽默,耐人寻味。
  例(3)整句:有人叫她“熟食铺子”,因为只有熟食店会把那许多颜色暖热的肉公开陈列;又有人叫她“真理”,因为据说“真理是赤裸裸的”。鲍小姐并未一丝不挂,所以他们修正为“局部的真理”。通过整句对鲍小姐的穿着一步步的详尽,而言语则也一步步的嘲讽。
  例(4)否定句:你对她说,方鸿渐“本领虽没有,脾气很大”,资本家走狗的走狗是不做的。此句中,否定形式的直截了当,突出了方鸿渐此时的愤慨以及对孙柔嘉姑母强烈的不满,毫无委婉之意,势必表达自己的不满和鄙视。
  例(5)散句:他那天晚上的睡眠,宛如粳米粉的线条,没有粘性,拉不长。他的快乐从梦里冒出来,使他醒了四五次,每醒来,就像唐晓芙的脸在自己的眼前,声音在自己耳朵里。此句中句式交错进行,杂而不乱,用比喻形象表现出方鸿渐的快乐,暗示出方鸿渐对唐晓芙的喜爱之情。
  3、修辞格的选用。
  例(6)比喻和对比:对于第一类,大学是张休息的摇椅;对于第二类,它是个培养的摇篮——只要他小心别摇摆得睡熟了。作家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大学分别比作“摇椅”和“摇篮”,并对此做了对比,末尾句则更加具有讽刺效果,增添文章的喜剧效果。
  (二)修辞与会话原则角度。
  美国语言哲学家格赖斯于1967年提出了“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和“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1、“合作原则”(cooperative principle)指的是交谈多方共同遵守的一般性原则,即在参与交谈时,要使说话者说的话符合其所参与的交谈的公认目的或方向。包括:量的准则(The maxim of Quality):对信息的量的要求。1)会话内容包括当前谈话所需要的信息量2)会话内容不超过所需要的信息量。质的准则(The maxim of Quality):对信息真实性的要求。1)避免说不真实的话2)避免说缺乏证据的话。相关准则(The maxim of Relevance):对信息相关性的要求。方式准则(The maxim of Manner):对信息表达的要求。1)避免晦涩2)避免歧义3)简练4)有条理。“会话含义”(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指的是说话人所说话的隐含意义,特定语境下话语的真正含义,即话语的言外之意。   2、得体原则。由于“合作原则”不能完满地解释交际中出现的各种复杂现象和会话含义——例如用委婉含蓄的语句间接表达讥讽鄙视的会话意义——因此有人提出了“得体原则”。“得体”即适合语境需要,采用转弯抹角的方式达到最佳的交际效果。用“得体原则”来解释“会话含义”,可以省去考虑是违反了“合作原则”的哪一条准则的步骤,便可得出合理的解释。只有“合作原则”与“得体原则”的协调运作,才得以保证会话交际以最佳的形式进行。修辞对得体原则的遵循以及对会话原则的违反,可以达到幽默的效果,在对外教学的实践中,可以举出具体名篇句子,使汉语学习者自行体会,通过对原则的遵循和违反的实例,在轻松幽默的特定语言情境下掌握修辞。
  例(7)词语的锤炼:在西洋家庭里,丈母娘跟女婿间的争斗,是至今保存的古风,我们中国家庭里婆婆和媳妇的敌视,也不输他们那样悠久的历史。在此句中,作者对比了西方的丈母娘、女婿斗争关系和中国敌视的婆媳关系,把前者比作“至今保存的古风”,把后者比作“不输他们那样的悠久的历史”,将褒词贬用,幽默的戏谑了这两种家庭关系。
  例(8)句式的选择(散句):此后四五个钟点里,柔嘉并未变成瞎子,而两个人同变成哑子,吃饭做事,谁都不理谁。在此散句中,会话违反了量的准则,因为两人并没有变成哑巴,作者通过比喻,幽默形象的说明两人赌气时的状态,就像不会说话一样,谁都不愿先开口认输。
  例(9)修辞格的运用(通感、明喻、反衬):方鸿渐看唐小姐不笑的时候,脸上还依恋着笑意,像音乐停止后袅袅空中的余音。许多女人会笑得这样甜,但她们的笑容只是面部肌肉柔软操,仿佛有教练在喊口令:“一!”忽然满脸堆笑,“二!”忽然笑不知去向,只余个空脸,像电影开幕前的布幕。作者运用了通感修辞方法将唐小姐停留的笑意比作袅袅余音,笑意是视觉上所看到的,而“余音”是听觉上的感受,“甜”则是味觉上的感触。视觉先是转换成听觉,再转换成味觉来描写唐小姐的笑,这三种感官似乎并不相关,但是恰巧表达出方鸿渐逐渐对唐小姐产生的爱意,紧接着将其他女人脸部的似笑非笑来反衬唐小姐的笑,虽然两者属于不同的笑,违反了相关性原则,却更加衬托出唐小姐笑意的迷人。而作者对许多女人的假笑的描写和比喻也生动形象,风趣幽默。
  例(10)修辞格的运用(顶真):我利害?没有你方家的人利害!全是三头六臂,比人家多个心,心里多几个窍,肠子都打结的。我睡着做梦给她们杀了,煮了,吃了,我梦还不醒呢。这是孙柔嘉在和方鸿渐吵架的时候所说之话,方家的人的心怎么可能比平常人多一颗呢?心怎么又会有窍呢?这些语句缺乏条理,经不起推敲,但正是对方式原则的违反,才能更加突出孙柔嘉此时心中的愤懑,说话也就不免没了逻辑和常理,说的话像个孩子,也不免戏谑了剧情。
  (三)修辞作为对外教学项目的必要性。
  要想口头交流或文本信息给人深刻的印象,不仅要求传达者的表达清晰精准,还需要传达信息生动形象、得体贴切、清楚连贯。特定的内容和语言环境决定了最佳表达方式的唯一性,要想达到修辞的最佳效果,离不开语言材料的严格选择和表达方式的精心调整,从而达到最佳表达效果。在对外教学的过程中,将汉语修辞纳为教学项目是非常必要的。首先,从教学过程来讲,修辞一般会使语言表达更加强烈,如果将修辞的幽默作用运用在教学中,那么将让学习者体会到汉语语言魅力的一个侧面,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更加感兴趣;其次,修辞的掌握也更利于学习者融入汉文化,使他们在交际中的理解变得更加轻松;最后,学习者对修辞掌握后的运用,有利于增强学习者的语言表达性,尤其对于中高阶段的学习者有很大的适用性。
  三、修辞的对外教学思考。
  修辞的对外教学方法的思考。
  从以上修辞的偏误分析以及修辞的幽默作用的分析不难看出:学习者在汉语修辞学习部分还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另外,修辞本身是具有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形式,而其对得体原则的遵循和会话原则的遵循则是体现其幽默作用的方式。所以在对外教学中,教学工作者为何不尝试着在具体的名篇语言情境中,通过举出具体句子,让学习者在句子分析的过程中,了解汉语修辞表达效果的奥妙,从而循序渐进,结合具体语境下句子的修辞的幽默作用和对会话原则的遵循与违反,以轻松幽默的方法,进行汉语修辞的教学。
  对外教学存在的问题。
  汉语修辞在对外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是以教母语为汉语的学习者的教学方式对外国学生进行教学。从教学过程来看,难度在于外国学习者理解不了汉语思维下的修辞用法;从教学结果来看,达不到合理运用掌握汉语修辞的目的。汉语修辞的教学历来在对外教学中都没有引起重视,没有专门的学习教材,更没有单独的学习课时,所以在平常教学中,汉语工作者对学生在修辞部分的偏误并没有引起重视,甚至忽略了对这部分的纠正已经教学。
  对修辞教学的建议。
  首先,汉语工作者要重视修辞的对外教学,对学生产生的偏误要及时纠正,并可以列专题进行强化训练。其次,为加强教学的趣味性和有效性,汉语工作者可以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有意选择名家名篇,从修辞自身以及对会话原则的违反角度讲解修辞,让学生体会修辞对基本句式的增强效果的作用,使学生更加强化对修辞的理解,在体会例句的过程中,理解修辞的不同用法,掌握对修辞的运用。结合会话原则和具体文章,运用修辞可以增强表达性这一作用,在轻松甚至幽默的特定文章语言环境下,进行修辞教学的这一方式,是非常具有试用意义的。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钱钟书.围城[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2012
  [2]曹成龙.修辞教学与对外汉语教学[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2004,2(4)
  [3]秦惠兰.对外汉语修辞教学的理念与实践[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
其他文献
常言道:字如其人。有人把字比作人的第二件外衣,写得一手好字,将使学生终身受益。教师在写字教学过程中,除了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提高书写能力之外,还要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优化课堂结构,渗透德育教育  在写字教学中,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阵地,不放过任何一个进行思想教育的机会,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随时随地渗透德育教
期刊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基本道德律,然而当今感恩意识的缺失已是普遍现象,为了我们的民族,为了我们“礼仪之邦”千百年的荣誉,我们必须教育我们的学生学会感恩,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优良的心理品质;培养他们的乐观向上的心理素质。如何对小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才有效呢?  一、积极创设学校感恩教育文化氛围  学校应该积极为孩子们营造校园感恩文化的氛围,比如:走廊上可以
期刊
读书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只可惜课外书籍的插图再漂亮,也比不上漫画书的趣味性、电视节目的连续性、或电动玩具的动作性,更何况有一部分的益智书籍根本没有图画。有家长说:“家里买了一套又一套的书,但是孩子就是不肯翻阅。”“孩子只看漫画书,其他都没兴趣。一本专家推荐的好书到他手里,只花了三分钟就翻完了。”这就造成了目前课外阅读的一些弊端,例如:由于学生校内作业量过多或者因为看电视、玩电脑挤掉了课外时间,导致学
期刊
作业,是课堂的延续,是师生间无声的交流,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项重头戏,也是家长和老师极为关注的重要环节。本文针对小学语文作业的批改现状,提出了“二巧式”作业批改艺术。  一、巧用作业批改方式  1.随堂批改。新课上完之后,简单的作业可以当堂完成。采用竞赛抢答,小组比赛的办法,当堂集中批改,这样既可以马上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比
期刊
从事音乐教育的工作者都知道,音乐不是纯粹娱乐的东西,它是能够感化人心灵的精神渗透。同时,在校园的教育工作中,音乐教育与其他科目不一样,具有自己的独特性,它对德育工作的辅助功能是不可替代的。  在校园中,音乐教学含有:演唱、欣赏、演奏、舞蹈、实践与创造等教学内容。其中德育教育占有大部分的内容,有保护环境、热爱家乡和祖国、爱学习、爱劳动、爱科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等,内容丰富,乐曲旋律优美,风格各样。因
期刊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它集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于一体,具备大容量、多信息、多趣味和高效率等优越性,与其他传统教学手段相比,显示出了不可替代的优势。本文将系统的探讨初中历史多媒体教学的利弊,并提出几点可行性对策,愿与同仁们一起交流共勉。  一、产生的误区  误区有:喧宾夺主,越俎代庖;教材搬家,照“屏”宣科;电脑“奴隶”,交流“鸿沟”;过分依赖课件,无法自我创新。  
期刊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必须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氛围,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量的汲取智慧和经验,我在探索新课改的教学实践中,大胆运用了“师生角色的置换”教学方法。  一、课改方法  1.学生搭配分组。全班学生基本固定分成4组(可课程要求调整分组数量),教学活动组内学生轮当组长和主持人,做本组教学组织者。分组要求组员搭配适当,切忌学习成绩好的、口才好、组织能力强的学生放在同一组内,力求
期刊
作者简介:刘红艳(1979-),女,广西岑溪市人,中共党员,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副教授,法学硕士,贺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要讲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伦理学原理》等课程,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文化、伦理文化。  摘要:随着网络文化的飞速发展,现代高校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在教学内容上不断的进行深入拓展,积极寻求创新实践教学的方法,结合学生对于网络文化的理解和判
期刊
摘要:国际贸易相关技能将逐步成为企业需要的较为常规的业务技能。对企业来说,外贸业务能力和操作技能需要在实际工作中逐步培养,这意味着较大的业务风险和时间成本;对高职院校来说,实践是国际商务相关专业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需要通过实践,使学生熟悉国际贸易实务的具体操作流程,以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和方法。然而,实际上高职学生的外贸实操能力远不能满足外贸企业的要求,怎样提高高职学生的外贸从业能
期刊
作者简介:张馨元(1989-),女,汉族,四川崇州人,硕士研究生,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  摘要:汉语词汇集语音,语义,语法,语用,文化于一体。汉语词汇中的颜色词本身属于典型的模糊语言,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生学习这些词也是很困难的,很容易产生偏误,特别是不了解这些颜色词所蕴含的文化语义,所以理解运用起来就比较难。同时对老师的授课也是一种考验。中西文化本就不同,价值观也不一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