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颈静脉孔区的神经鞘膜瘤的处理

来源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sancaic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源于颈静脉孔区的神经鞘膜瘤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术中面神经、后组颅神经功能的保护方法。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2月—2012年5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38例源于颈静脉孔区的神经鞘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临床表现、手术方式的选择、肿瘤切除情况以及术后面神经、后组颅神经功能的随访结果。

结果

38例患者中男18例,女20例;年龄21~70岁(平均45.3岁)。术前主要临床表现:27例患者(71.1%)表现为头痛及颈部疼痛,9例患者(23.7%)表现为颈部肿块;颅神经损伤主要表现为迷走神经损伤,21例患者(55.3%)术前出现迷走神经受损表现。MRI检查,跨颅内-外型19例,颅内型10例,颅外型9例。根据肿瘤的生长部位和范围选择手术切除的径路,25例采用颞下窝A型径路,5例采用岩枕跨乙状窦径路,8例颅外型神经鞘膜瘤患者采用颈侧径路切除肿瘤。肿瘤全切率为92.1%(35/38);2例患者针对残余肿瘤进行了辅助放射治疗。所有患者的肿瘤最终都得到控制,出院后6个月至1年复查MRI,之后每隔1~2年进行一次影像学随访并对颅神经功能进行分析评估。随访26~124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62.3个月),36例患者(94.7%)保留了良好的面神经功能,所有患者均无吞咽障碍,后组颅神经功能均得到完全代偿。

结论

术前评估肿瘤性质和位置对源于颈静脉孔区的神经鞘膜瘤手术方法的制定至关重要,正确的手术方法和术中仔细操作能使面神经及后组颅神经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对一些特殊病例,手术切除肿瘤后再行放射治疗是一种有效的肿瘤控制方法。

其他文献
两年多来,经过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及全体普查人员的共同努力,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取得了圆满成功,获得各类污染源普查对象与环境有关的第一手数据11亿个,总信息量310万
期刊
@@
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工作结束后.根据国务院领导的明确要求.要将普查结果作为环境保护的基础数据,为建立新的“十二五”环境统计体系构建平台,为“十二五”环境保护各项工作
本文以定位器支撑的大部件调姿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激光跟踪仪测得大部件上多个测点坐标数据。针对各点在不同坐标系下测量点值不匹配且各点精度要求有差异的问题,提出了最小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Stenotro phomonas maltophilia,SMA)属于非发酵菌,是一种革兰阴性极生多鞭毛杆菌,专性需氧,不形成芽孢,在血平板上有强的氨味,呈β溶血.1958年Hugh首次从口腔肿瘤患者咽拭子中发现该菌,称为嗜麦芽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altophilia),1983年更名为嗜麦芽黄单胞菌(Xanthomonas maltophilia),1993年
期刊
目的 探讨内耳出血致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疗效预后.方法 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4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治疗160例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纯
目的 分析伴眩晕的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疗效预后,探讨其诊断与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7月至2012年8月住院治疗的240例伴有眩晕的突发性聋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其
研究了不同掺量的纳米CaC03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1.5%的体积掺量范围内效果最佳,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当纳米CaC03掺量为1.5%时,其3d抗压强度比基准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逆变脉冲电刷镀技术是应用电化学沉积原理,在导体表面选定的部位,快速沉积金属镀层的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