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抗焦虑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来源 :上海中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yan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综述中药抗焦虑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中药抗焦虑有效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黄酮、皂苷、环烯醚萜、挥发油等,其作用机制包括调节单胺类神经递质、氨基酸类神经递质,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改善神经元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调节免疫功能等.
其他文献
特定部位刺法作为针灸疗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得到人们的广泛认可.近年来,李永明教授经过多年研究发现,所有特定部位针刺区域如头、眼、耳、口唇、腹、腕踝等,均为肥大细胞聚集区,肛区也如此,但肛区尚未形成相应的特定部位刺法.故此,李永明教授与王富春教授共同提出:肛区因其与经络脏腑的联系密切,生理解剖结构特殊,且为肥大细胞聚集区,故也存在着相应的特定部位刺法,即肛针疗法.根据两位专家多年的临床经验,并结合医案,对肛针疗法的分区、主治、穴位及操作要领等做出初步探讨.
综述中药对肺纤维化相关机制调控的实验研究进展.研究发现,中药的经方、复方、单体及有效成分在介导氧化/抗氧化应激、抑制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抑制内质网应激、介导细胞自噬、改善细胞外基质沉积、调节免疫平衡等方面发挥治疗肺纤维化的作用.
网络舆情事件的回应是网络舆情应对流程中的关键部位,直接决定着网络舆情事件的发展走向和应对成效,而回应目标偏差、时机迟缓和内容不当是网络舆情应对成效不彰的重要原因.网络舆情的生成基于网民群体、网络平台、舆情事件、互动传播、关注度、影响力六项基本要素的互动,网络舆情事件具备完整的生命周期,视舆情事件性质的不同其生命周期的演进流程也各有不同.做好网络舆情的回应需要在掌握网络舆情生成因素和舆情事件生命周期运作规律的基础上,对舆情事件进行合理的分级分类,进一步把握回应目标、回应时机和回应内容,从而科学把握回应方法,
本文从融媒体时代的角度着手,对提升政务新媒体影响力的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与分析,首先对融媒体时代政务新媒体的积极作用进行分析,然后阐述融媒体时代政务新媒体薄弱之处,最后对政务新媒体影响力提升措施进行研究与总结,希望能够引起业内有关人士的关注与重视。
目的 观察芒硝外敷对儿童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150例拟行ERCP术的胆胰疾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两组均按操作规范行ERCP术,治疗组在术前30 min给予芒硝外敷并持续使用至术后24 h.观察PEP发生率,比较术后VAS疼痛评分及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 ①治疗组、对照组PEP发生率分别为5.3%、18.7%,治疗组PE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