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挥发油的包合工艺优化

来源 :贵州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fz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提高吴茱萸挥发油的稳定性,保证组分的药效,对超临界CO2萃取的黔产吴茱萸挥发油进行超声法β-环糊精包合工艺的最佳条件优选研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包合温度、β-环糊精与挥发油比例、包合时间等因素对包合工艺的影响,以包合物得率和挥发油包合率为指标,优选吴茱萸挥发油的β-环糊精包合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法,包合温度40℃,β-环糊精与挥发油比例8∶1,饱和时间2h为最佳包合条件,包合物得率为61.54%,包合率为74.25%.
其他文献
大量的就业反馈信息表明,电子技术基础课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电类专业大学生的就业成功率。电子技术课的教学研究成为了高校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分析了电子技术课在电类专
为了解市售鲜猪肉的细菌污染状况及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以便从源头上控制市售鲜猪肉的安全,甚至为细菌引发的食源性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从遵义和安顺地区农贸市场采集24
在清晨薄雾散去之后,常常会有晶莹的露珠挂在蜘蛛网上。中国科学院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蜘蛛网发现,在由两根纤维形成的“主
文章提出了一种高效的产生计算机动画的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并且,利用面向对象的分析、设计和实现思想,封装了一个类,以完成位图文件的加载、基于象素的图象透
为了探索碧蛾蜡蝉若虫的行为习性,为其防治提供参考,通过电镜扫描对碧蛾蜡蝉若虫的触角、感觉陷和前足跗节的外部感受器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碧蛾蜡蝉若虫的触角上存在毛形感
传统图象匹配算法利用相关法进行逐点计算,计算量大且做了许多无用功。该文提出一种利用图象灰度局部特征的约束,首先对图象进行粗匹配找出可能出现的区域,再进行精确匹配来定位,该方法计算量小,从而提高搜索效率。
提出了一种新的基本聚类分析、APCA及RBF神经网络的模式识别方法,用于连铸生产线板坯缺陷的诊断和预报,有效地剔除了样本中的异常数据,对样本参数进行了优选,仿真结果证明了算法
<正> 本文研究一种现有的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疫苗应用后产生的抗体水平和疫苗病毒在未接种牛中的传播程度。试验犊牛21头,在3和12周龄经鼻内接种IBR疫苗。首次接种时和接
作者采用动态心电图检测了264例主血压病患者心律失常的发生率;并探讨心律失常发生率与左室肥厚的关系。结果表明:左室肥厚组明显高于非左室肥厚组,LVH组室心率失常的检出率明显高于NLVH组
PCR技术在呼吸系统感染病原学诊断中的应用徐启勇,张天民,朱卫华一、PCR技术简介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ChainReaction,PCR)技术,为1984年美国Cetus公司人类遗传研究室Mullis等创建的体外扩增技术。该方法应用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