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odshap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辅助教学日益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制作CAI课件是当今教师所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利用CAI课件进行课堂教学,能借助其现代教育技术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有违背教学规律的现象。
  【关键词】CAI课件辅助教学课件制作原则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在教学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多媒体是一种新生事物,它能把文字、图形、图像、视频、动画和语音等多种信息综合在一起使用,大大增加了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还能增强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力,完成一些传统教学手段不易或不能实现的教学任务。但是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由于制作水平等一些原因,我发现在不少多媒体课件制作、使用过程中,教师只看到了课件的优点,忽视了它的工具性,因此实用价值不高,甚至有的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时,有违背教学规律现象。本文就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存在的问题和应坚持的几个原则提出几点看法:
  一、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时存在的问题
  1、内容华而不实,造成学生注意力分散
  为了追求课件的完美,许多教师制作的课件插入了大量图片、动画、声音,这些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但学生往往可能被精美图画、动听音乐所吸引,而对所要揭示的问题不能引起足够重视甚至被忽略。这样的课件,误把“点缀”当“主流”,使多媒体形声化的优点变为缺点,违背多媒体教学的初衷。因此,多媒体课件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与制作,要简洁、大方,能够突破重、难点,避免内容华而不实。
  2、课件“统治”课堂,阻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运用CAI课件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根据课堂中的各种情况适时地调整教学方案,将传统教学手段、个人教学特色和CAI课件有机地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多媒体教学的效果。而有的教师却将自己整堂课的教学思路,各个教学环节,甚至课堂中需要提出的问题及答案都事先设计在课件上,上课时则想方设法将学生的思路引到课件既定的流程上来。这实质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演变成了“以电脑为中心”的教学思想。人性化的师生交流被冷冰冰的“人机交往”所取代,它严重妨碍了课堂上师生情感的互动,必然导致学生缺少必要的课堂读书、思考与讨论的时间,缺少主动参与学习的机会。这样一来,学生的主体地位便被教师自觉或不自觉地剥夺了。
  3、板书不足,影响学生思维的深化和知识体系的构建
  板书是教师的一种重要教学手段,课堂上无论是教师口授、教具演示还是实验教学都离不开板书的配合。好的板书对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启发思维、发展智力起到重要的点化作用。而现实的情况往往是这样的:教师图省时、省力,只是点击鼠标、适当解说,黑板空无一字或只写课题,学生长时间观看屏幕,独立探究、阅读、实践的时间较短,知识得不到很好的消化吸收。所以,CAI课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的板书,要根据教学需要将两种手段巧妙结合使用,方能收到好的效果。
  二、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应坚持的几个原则
  1、教学手段要“因材施教”
  不是每节课都适合用课件教学,课件最主要的作用是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我们知道,对传统教学方式难以解决的问题,通过课件形象、直观地展示,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形象化同时也是它最大的危险之处,因为多媒体可以使一些不可见的或抽象的东西形象化、动态化,同时也可能会造成对科学现象或科学思想描述的错误或失,真如对于某些侧重于语言表述的课程,则应不用或少用课件。
  2、传统教学方式与多媒体教学方式应相辅相成
  课件以它所独有的特点,受到广大教师、学生的欢迎,但它只是作为传统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不能代替传统教学。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还存在教师与学生之间感情的交流。教师通过学生的表情掌握他们对每一部分知识的理解情况,随时调整讲授速度、方式,或快或慢,收放自如;同时教师还通过面部表情、身体语言向学生传递一种信息:有鼓励、有信任、有批评、有赞许,它在教学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所带给学生们的影响,更是计算机所不能代替的。综观教学领域,传统的教学方式仍占重要地位,多媒体课件教学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只有以传统教学为依托,坚持与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并伴随传统教学方式的主流前进,才能充分发挥其最大功效。
  3、课件应有较强的针对性。
  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多媒体课件的制作要精简、讲究实效,要求教师用最简单的教学形式,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比如:使用传统的教具挂图、模具能解决的问题,就不要自制课件,那样费时费力,而且效果也不一定好。同时课件应该能用键盘或鼠标简捷地控制,尽量削减教师发生误操作的可能,以免学生产生不满情绪,影响教学效果。
  4、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应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
  以人为本“以教师为中心,以课程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教学改革,那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考,学生背”的教学方法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批判思维和创造思维,更不利于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以建构主义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为支撑的现代教学观念已为人们所接受,但是简单地将多媒体课件引入课堂并不是现代教学。在教学环节的设置上,应该着重考虑留给学生思考、讨论的时间,注意与学生的交流,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课件,真正做到课件为人所用。
  5、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注重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在教学中,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感染学生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既是导演又是演员,要通过师生间的情绪相互感染,来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良好的教学效果及对学生心理产生的正面效应,是任何形式的电子媒体所不能替代的。因此,要切忌整个教学过程都坐在计算机位置上,单纯地操纵机器,应携带随身麦克风、电子教鞭,适当地走动,走进学生中,尽量用身体语言来提示、交流教学信息,调动课堂气氛。切记,教学网络只是一种教学工具,人的要素是第一位的,教师才是教学活动的主导。
  综上所述。在发挥多媒体课件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消除它的负面因素。因此我们应该在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理论层面和教学层面上进行必要的整合,使多媒体课件更好的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一、当前课堂教学的现状  (一)备课质量不高、预设不够  从教案与课堂教学过程两方面加以反映。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备课不到位、不深入、不细致,达不到胸有成竹的境界;  2、教学设计重视了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忽视了过程与方法的设计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渗透与培养。  原因分析:1)钻研教材不够;2)备课过程缺乏深思熟虑、思考不深入;3)专业素养与教学经验所限;4)敬业精神、工作态度方面存在差距
期刊
【摘要】有效教学只是我们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优质教学才是我们的追求目标。优质教学是以现代教育理论和新课程理念为导向,以目标卓越、过程优化、效果优质为价值追求,通过优化教学系统中的诸要素,形成优教、优学互动模式,旨在适度负担的前提下促进教学质量的大面积提高,并使学生学习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其素质得到多元化、个性化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有效教学优质教学  有效教学是对教学的基本要求,优质教学是追求的
摘要:本文分析了生态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对如何做好生态城市规划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以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为其绝对永恒的自然基础。保护城市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使其能永续提供城市居民世代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城市规划、建设的首要任务和工作重点。只有将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保证,付诸实施,才能为城市的经
期刊
摘要: 随着建设工程投资规模和投资领域的扩大及投资来源的多样化,工程项目对环境、经济影响日益增强。在向管理要效益的今天,如何创新工程管理模式和方法,通过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建设投资和加快建设进度,最大限度满足业主方的需要,是工程项目管理单位立足市场、发展壮大的根本所在。笔者根据多年的工程项目管理经验,试着从设计、施工、监理以及施工阶段进度、投资管理等方面对建设项目中业主方管理进行分析,力求探索出符合
期刊
摘要:英语是一门语言,语言能力的发展和语言素质的提高最终还是取决于语言的应用和实践。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体作用,教师必须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并运用多元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采取积极可行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作为指导者的教师,应当尽量地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体验成功的宽松的心理安全环境。因而,激活课堂,增加教学中的生命意识,探索教学是现
今年,我教五年级的《品德与社会》。五年级教材知识零乱、无序、内容繁多,学生们不容易掌握。针对五年级的教材特点,这两年我摸索、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能让孩子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有效的提高课堂教学。  1、提倡学生课前查阅有关资料,重视课外知识的积累。  课前布置学生查阅资料,是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引起重视的问题。我发现,学生们在搜集与课堂相关的文字、图片等
期刊
摘要:文中作才就电力基建安全的重要性、预控管理二方面进行了些个人见解,基建行业是事故高发行业之一。  关键词:基建安全的重要性:预控管理  抓好基建安全管理工作不仅是对人的生命负责、对企业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多年来,电力基建安全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制定下发了详实的安全管理规定和措施,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安全管理信号层层衰减、措施落实不到位的现象依旧普遍存在 结合电力基建工程施工管理实际,系统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