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科技 致富乡里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13730194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白城市洮北区平台镇的雪寒韭菜在吉林省远近闻名,这离不开洮北区农广校的阳光工程培训。
   洮北区农广校阳光工程培训自2005年开始就不断地深入农村、深入农户,为农民培训,为农民送科技,送致富门路。阳光工程培训在洮北区农民心中已深深扎根。
   早在2009年洮北区农广校到平台镇红塔村进行阳光工程宣传活动,村书记听说阳光工程是党的惠农项目,而且洮北区农广校是根据“一村一品”免费地为农民培训科学技术,立刻得到了村干部的认可和支持。洮北区农广校为切实地办好阳光工程培训,使乡亲们早日过上小康生活,同时也为方便当地农民,把发展无公害蔬菜雪寒韭菜种植阳光工程课堂搬进了村小学,并选聘有名的蔬菜专家为农民讲解雪寒韭菜的种植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等一系列的农业科技知识。雪寒韭菜对环境、光照、水分、营养有着特殊的要求,保护地位置选择、保护地设施走向、规格品种选择与处理;抗病虫、抗寒、耐热,分株力强的品种选育;整地、施肥、苗期管理、生产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的讲解深深吸引着每一位培训学员。
   当年红塔村办了两期培训班,培训学员83人。通过培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一些学员开始建大棚、种韭菜,2010年培训初见成效。在他们的带动下,很多农民改变了传统的种植观念,不再单一地种植玉米和绿豆,而是向多产业发展,让农民充分利用农闲时段,打好时间差,大力地发展雪寒韭菜这一产业。
   应村民的要求,2010年洮北区农广校再次来到红塔村进行两期阳光工程培训,共培训113人。培训在讲解的基础上把学习中掌握的农业科学技术应用到具体实际操作中去,并要求学员严格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进行操作。培训的学员种植雪寒韭菜产量高、品质好,很受菜农和消费者欢迎。如今该村的雪寒韭菜生产已形成规模。截止到2011年末,全村雪寒韭菜种植户数已经发展到222户、666栋,总面积达到70万平方米,年产雪寒韭菜620万斤,按平均价3.00元/公斤计算,销售金额在940万元左右,每家农户均收42342.00元。红塔村雪寒韭菜的种植不仅增加了村民的经济收入,也充实了市区居民的菜篮子。
   如今红塔村的雪寒韭菜正蓬勃发展,这都得益于阳光工程培训,得益于农业科技的普及,村民们也都相信只有依靠科技才能致富。
  (洮北区阳光办 车晓刚 郝韵琪 供稿)
其他文献
在集安市清河镇,王太岩被当地群众称为“养猪状元”。 他依靠阳光工程惠农项目和一股拼劲成了远近闻名的养猪专业户,同时也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    1973年,高中毕业的王太岩回家务农,当上了一名地道的农民。改革开放以后,干事执着的他一直深信农村天地大有作为,当农民也能发家致富。最初,王太岩选择了人参种植,经过精心管理,人参产业给他带来了可喜的经济效益。但是,当时人参种植是不能重茬的,当地
期刊
在东北农村素有杀猪请客的风俗。进入冬季,村民们把所有的庄稼活都忙完了,进入了“猫冬”季节。他们回味着丰收的喜悦,盘算着一年来的收成,憧憬着新农村的美好未来,享受着象城里人假日般的悠闲。年关将至,他们大多数人惦记的只是一件事,这就是东北农村盛行的杀猪请客。   去年元旦前夕,突然接到农村老乡的一个电话,说这些年比较宽裕,家里年前要杀两头猪,打算把亲戚朋友、乡里乡亲,村镇的大小领导,还有我们原来插队
期刊
乾安县位于吉林省的西北部,松原市西部,松嫩平原腹地,松花江、嫩江汇合处以南,属松花江第二和第三阶地,有“乾安台地”之称。幅员3616.6平方公里,辖10个乡(镇)、4个农牧场、4个工业园区、1个特色农业园区、164个行政村、296个自然屯,人口30万,其中农业人口21万。现有耕地14.5万公顷,草原面积116万亩,林地面积67万亩。乾安县农副产品丰富,盛产玉米、高粱、大豆等农产品,年产玉米达60万
期刊
“打工不出村,开店客上门,瓜果满屯香,自有经心人”。这是搜登站镇德胜村民现在的切身体会。德胜村地处搜登站镇的东北部,幅员面积5.4平方公里,共5个自然屯,7个村民小组,人口1269人。距吉长南线302国道4公里。自2007年被列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自引入第一家圣德泉企业以来,搜登站镇党委政府和德胜村在实践过程中和企业共同摸索出了一条互利双赢的共建途径,即从“三位”出发,村企联动,协调发
期刊
改革大潮涌,新村建设忙。走在的近海街图鲁村的大地上,处处透露出发展的气息:一个个农业产业化项目在紧锣密鼓地实施,一座座洁净亮丽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一条条宽阔平整的水泥路在乡村延伸,一片片风格统一的新农村在辐射扩大,处处可闻农民发自内心的爽朗笑声……   几年前,这里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而今变成了一个村换貌、人变样、景生辉的新气象。发展了!变样了!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是一幅幅欣欣向荣的景象,
期刊
1.发达国家对现代农业的重视    1.1农业多功能性受到关注,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政策目标 农业是一个独特的产业部门,面对生态和环境的严重破坏,大多数国家已经确立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体现在具体的政策措施和实际行动中。   1.2农业资源和生产要素配置市场化 在现代农业中,决定农业效益和农民收入的主导因素是市场需求,而不是生产和供给,因而农产品的供给结构必须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而不断调整,以
期刊
辉南县充分发挥农业资源优势,培育优势主导产业,狠抓产业规划、基地建设、龙头培育、市场建设,推动农业产业化迈上了发展“快车道”。目前,全县有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龙头企业8家,县级174家。年创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值 96.5亿元,使农民增收3亿多元。   1.市场引导,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强化政策措施,大力发展
期刊
2012年是“农业农村经济科技效益年”,和龙市阳光办积极响应由市农业局组织的相关宣传活动。在下乡宣传活动中,利用宣传车、宣传板、图片等方式大力宣传阳光工程相关政策与取得的成效,共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让农民群众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国家阳光工程劳动力培训的好处,同时也激发了农民学员的学习热忱。   龙井市阳光办将继续加强组织力度,搞好宣传,结合全市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实际、农村劳动力现状、农民
期刊
舒兰市农业环保监测站自2010年开展阳光工程培训以来,一直非常重视培训后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在市阳光工程办公室的指导下,切实加强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指导和服务。两年来通过阳光工程培训项目,全市共培训了沼气技术工362人,深入到全市44个沼气池服务网点、8455座户用沼气池进行技术指导和技术服务,为舒兰市沼气池安全使用、生产优质高效的沼气燃料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为改善全市农村环境
期刊
4月12日,吉林省玉米“双增二百”培训启动仪式在九台市举行,农业部科教司靳红副处长参加启动仪式并讲话。启动仪式结束后,在省阳光办邱玉林主任的陪同下,随机抽查了九台市的阳光工程项目实施情况。   邱玉林主任首先对吉林省阳光工程项目实施中采取的措施、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作了简要介绍。靳红副处长听取介绍后,随机抽查了九台市农业机械化学校、九台市农业广播学校两家培训基地和市阳光办,重点对档案管理、培训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