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日前北京城雕办组织雕塑展品参加了第19届首都建筑设计汇报展,旨在总结过去,继往开来,拓展公共环境艺术,引领雕塑行业向规划设计行业拓展。 本次展览主题是“交流、融合、超越—北京国际雕塑公园10年回顾展暨方案邀请展”,以图片的形式回顾了十年前北京国际雕塑创作营的历程,同时邀请了50多件艺术作品参加展览,展览策展推出新人、新作和新的工艺技术,张大生先生参展的三维立体打印雕塑引起业内观众的好奇。展览历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北京城雕办组织雕塑展品参加了第19届首都建筑设计汇报展,旨在总结过去,继往开来,拓展公共环境艺术,引领雕塑行业向规划设计行业拓展。
本次展览主题是“交流、融合、超越—北京国际雕塑公园10年回顾展暨方案邀请展”,以图片的形式回顾了十年前北京国际雕塑创作营的历程,同时邀请了50多件艺术作品参加展览,展览策展推出新人、新作和新的工艺技术,张大生先生参展的三维立体打印雕塑引起业内观众的好奇。展览历时30天,得到市领导和规划建筑行业的高度评价。
其他文献
记:我曾经和一位非常了解中国的意大利雕塑家聊起国内的雕塑教育,他说,他在上世纪80年代到中国考察时,就发现从北到南的美术学院,在教学模式和创作风格上都非常接近,现在看起来,虽然丰富了不少,但各个美术学院的艺术教育从根本上仍然没有什么大的区别。请问,您是否认可这种关于“美术教育同质化”的判断?您认为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教学与其他美院相比,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色? 霍:全国美术院校雕塑系的教学传统在表
宋代的道教美术遗存主要集中在南方的重庆、四川和北方的山西,北方为泥塑,南方为石刻。重庆大足和四川的安岳是相邻的两个县,都有唐、五代、宋代的道教和佛教造像,安岳略早一些,除了上文介绍的玄妙观外,圆觉洞有五代佛道混合造像窟(图1),三壁造像,天尊居中,老君居左,佛像居右。大足是后来居上,北宋后期开始,至南宋时规模更大。两地的道教雕刻主要遗存如下:安岳老君岩(狮子岩)、安岳三仙洞、大足石篆山、大足妙高山
2012年7月7日,“第七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展”在北京国粹苑隆重开幕。如果算上2004年、2005年的“全国高校毕业生优秀雕塑作品增刊”,到今年为止,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雕塑专业委员会及中国雕塑杂志社关注“毕业生创作”已有9个年头。翻开每一年《雕塑》杂志中的毕业生增刊或专刊,遥想自2006年开始的实物展览,作为一位展览亲历者,心中不禁感触良多。 一、组织工作的开拓创新 客观讲,这砦年来,
由中央美术学院主办的“置上——于凡作品(2000~2012)”展览于2012年10月28日下午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3B展厅开幕。 本次展览展出于凡从2000年至今创作的雕塑作品40余件。这12年的创作过程对于凡来说,或许是他给自己安排的课程,每一个阶段的系列作品如同在与雕塑史各个时期的对话与交流。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一路走来的脉络,以及他在东西方之间的缝隙里寻
好莱坞明星莱昂纳多在电影《猫鼠游戏》里饰演一位天才诈欺犯,据介绍该故事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近日,日本也传出一起令人称奇的犯罪事件,一位东京大卖场内的收银员,利用“过目不忘”的能力盗刷了顾客1300多张信用卡。 34岁的谷口裕介是东京江东区一家大卖场内的收银员,近日被警方以盗刷信用卡的罪名逮捕。嫌犯之所以能够顺利盗刷信用卡,凭借的是拥有超强视觉记忆力,当顾客拿出信用卡结账时,谷口裕介便利用帮客
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有豺狼的地方就有杀戮。表面看起来宁静祥和的植物世界,其实也是一个充斥着是非恩怨的“江湖”,充满着合作、竞争、暗算、欺骗乃至杀戮。 生存和繁衍的本能一直主宰着这个“江湖”,但经过上亿年的演化,植物世界已发生巨大的变化,如今的植物世界看起来更“文明”、更“美”、更有“智慧”了。然而,在这样的表象之下仍旧暗藏着强大的求生本能。 植物的无穷“欲望” 植物对阳光、水分、
本期主题:雕塑与抽象的形态与发展 编者按:本刊继续上一期,就雕塑与抽象的概念, 从艺术学术层面,对抽象雕塑在现代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存在价值以及发展趋势,进行深入的甄别剖析和理论梳理。本期刊出朱尚熹、李秀勤、何力平、王梦佳、乔迁所著论文五篇,针对抽象雕塑的语言是否独立作为一门艺术形式存在;抽象雕塑教学体系与中国美学思想框架下的书法意象融合;抽象制造泛滥之负面影响;抽象在转化过程中的发展轨迹;世界著名
1 邵旋 《春天在哪里》 综合材料 导师:项金国[参展作品]
在中国雕塑界,朱尚熹在雕塑的形体与空间研究方面,将理论探讨和创作实践结合在一起,双向深入,齐头并进,特色鲜明,自成一家。 近年,他出版了《纵深的形——朱尚熹教学雕塑随谈》这本书,总结了他这些年在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教学实践,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关于形体与空间的理论,使人们对他关于雕塑的理论主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总括起来,朱尚熹关于雕塑看法有如下要点和特点: 一、雕塑最根本的问题是语言问题,语言是
首先,谈谈肖像神形的妙得问题。 关于肖像神形的问题,在民间的相命术和中国古代的画论中多有表述,且有许多规律。例如以文字“甲、申、田、国、由、目”等来概括类比人物面形等。我们看人物的面相,风调雨顺、沧海桑田的岁月流变会在其面部有所反映。骨骼、肌肉、皮肤、五官……这些综合因素能折射出内心,牵动起灵魂。在此方面,中国文学对肖像的描写成就杰出,绘画略逊,所憾者乃在于雕塑中的肖像艺术所存无几。敦煌有唐代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