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根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eclipse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语文的学习,我们的老师、学生都很努力,但是,效果却一直很不理想,问题多多。学生不会读书,不会写作,不会学习,语文综合能力每况愈下,人文素养状况堪忧。
  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万事万物都有“根”,根是事物的决定因素。要紧的是从根本上采取救治措施,而不是舍本求末,为枝叶上喷洒营养液,往脸上涂抹胭脂。
  1.语文教育的“根”到底是什么
  其实,对于这个问题,不少专家学者的教育经典论述中早就有了明确阐述。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应该让孩子生活在书籍的世界里”。北大资深教授钱理群先生有更为明确、直接的表述:“学好语文有很多要素,但最核心最根本的方式就是阅读”。
  当下语文教育乃至中国教育出现的种种问题,都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从丢失了读书之“根”上去找到原因。阅读之于语文教育,就如同树根之于枝叶,源泉之于河流,基础之于大厦,血脉之于躯体,灵魂之于生命。语文教育的“根”丢了,语文教育就难免百病丛生、久治不愈了。
  初中3年,600多个课时,我们的老师和学生围着6本教科书,百多篇课文,从早学到晚,经冬复历春。教来教去,语文被教成了一条风干的黄瓜,干瘪丑陋,食之无味。更为严重的是,我们画地为牢,让数以亿计的学生把全部的精力、智力、体力封闭在极其有限的应考知识上。追根探源,主要还是丢失了阅读这个教育的“根本”。
  2.“教科书”是不是“书”
  或许有人要问:我们的学生一天到晚手不释卷地捧着书在读,怎么说是丢了“根”呢?难道教材不是“书”吗?“教科书”是不是“书”?两者能不能画等号?这正是问题的关键,是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科书”是什么,用叶圣陶的话来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也就是说,教科书只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用来指导读写的范本、“模本”。而古往今来人们所推崇的“书”,则是指那些可以“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见识,养心灵”的书(林语堂语)。这些“书”和“教材”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教科书并不是语文课程的全部,语文并不等于语文课本。所以在语文教育中,必须不断加强课程建设,而其重要途径就是阅读。相对于语文教育而言,语文课本充其量只是滴水,课本之外则是浩瀚的海洋。真正的语文教育必须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去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把世界当作课本,而不是把课本当作世界。
  3.培养读书兴趣要有一个漫长的过程
  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时,我一般是这样做的。
  首先,关于“文学”。
  在给学生推荐读物时,我们要以文学为主,兼顾其他方面的书籍。传统文化精华方面,先后推荐了《论语》《庄子》以及古诗百首、对联百副等,利用早读时间去读去背。历史方面,先后推荐《大秦帝国》《左宗棠》等。哲学方面,推荐“老庄”、王阳明、周国平等。经济方面,推荐《现代化的陷阱》《猎杀中国龙》等。社会学方面,推荐《中国在梁庄》《出梁庄记》等。军事方面,推荐《长征》《解放战争》等。心理学方面,推荐毕淑敏、卡耐基等人的作品……让学生读书,并非为培养作家,而是着眼于增加人文积淀,提升语文综合能力,进而获得全面、均衡的发展。所以在给学生推荐的读物范围较广,不限于文学作品。
  其次,关于“经典名著”。
  以“经典”为主,因为“经典”是时代、民族文化的结晶。但还要兼顾其他优秀作品,因为读书活动能否开展起来,培养兴趣是第一位的;在培养兴趣方面,读物选得是否妥当至关重要。古今中外堪称经典名著的作品浩如烟海,有一些作品偏深偏难,不要说孩子,就是成人接受理解起来都有相当困难。如果上来就给孩子推荐这类作品,孩子很可能一下就会呛水,进而产生畏难排斥心理,从此拒绝读书。有时学生走近经典要有一个由浅而深、由低而高的渐进过程,这就需要老师去给学生搭一个台阶。比如,为了让孩子走近《老子》,先让孩子读蔡志忠的漫画《老子说》;为了让孩子走近《传习录》,先把《明朝一哥王阳明》推荐给他们……待产生强烈的兴趣后,孩子们就会一步步走近名著。
  推荐一本书之后,我的做法是让孩子径直走进去,完全自主地去读,无拘无束地去读,轻轻松松地去读。这样坚持下来,兴趣就会自然产生。兴趣一旦形成,孩子的读书爆发力就会产生,他们的理解能力、领悟能力、读写能力都会获得令人难以置信地提高。
  我觉得:贪心太重,功利心切是读书的大敌。读书是慢功,习惯和兴趣的培养都需时日。但只要持之以恒,读着读着,难以想象的奇迹就会发生,所谓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4.以阅读带动写作,以写作深化阅读
  读写结合是语文学习的一贯做法。每周一篇的读书笔记,学生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样写就怎样写,长短不限,内容不限,写法不限,只让真情实感从心底流出。随后,老师从学生的读书笔记中发现亮点,选出范文,在讲评中真诚赞美,热情鼓励,顺便做一点读写指导。
  语文教师决定着语文教育。因此,要引导学生阅读,老师自己也要阅读,不仅要进行职业阅读,还要对文史哲、时政、经济、社会、心理等领域广有涉猎,以不断充实智库,裨补精神。
  朱永新先生这样说过:如果我们的孩子在10多年的教育历程中,还没有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一旦他们离开校园就将书永远地丢弃在一边,教育一定是失败的;相反,一个孩子在学校的成绩普普通通,但是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终身学习和阅读的习惯,一定比考高分的孩子走得更远。
  阅读是语文之根,阅读是学习之母,阅读是教育之本,阅读能力是可持续发展的學习能力。
  只有扎下阅读的深根,语文学习这棵大树才会枝繁叶茂。
其他文献
语文闪耀着诗性的光辉,抒发着厚重的情怀,选择语文教学就意味着选择了一门离学生心灵最近的学科。语文课堂是师生共品文学香茗的自由精神乐园,温暖、纯净、充满诗意。德国诗人荷尔德林有一句名言:“人,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我要让学生诗意地栖居在语文的课堂上。人文性的语文课堂应该充满浓浓诗意——涌动着诗的灵性,洋溢着诗的浪漫,勃发着诗的激情,演绎着诗的精彩。  一、童真是“诗”——唤醒童心看世界  苏霍姆林斯
期刊
我认为老师的任务不但是授业,尤其是英语这一非母语语言教学,营造一个能够使学生既有兴趣,有动力的学习环境,又有正确学习方法,使其收到事半功倍之效的良好氛围至关重要。  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我有以下几点感悟。  一、培养学习的间接兴趣  培养学习的间接兴趣,是激发学习兴趣的基点。学习的间接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明确了学习的目的性,意识到学习任务的重大,对学
期刊
一、引言  当今社会国际化日益兴盛,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英语能力成为中职学生就业生活的一个重要指标。然而,很多中职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与热情低落,常常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严重阻碍了学习英语的成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中职学生英语学习的现状亟待改变。  二、培养中职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  (一)了解学生学习心理状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中职学校录取的学生大部分属于综
期刊
一、研究信息,看准方向  1.研究高考化学试题  纵观每年的高考化学试题,可以发现其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它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始终保持稳中有变的原则。只要根据近几年来全国高考形式,重点研究一下全国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就能发现它们的一些共同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因此开学初我们共同研究了十年高考,把握命题方向及命题特点,从而理清复习的思路,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  2.关注新教材
期刊
《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读”是任何语言教学中任何阶段都需包含的一个重要环节,小学英语教学是学生学习英语的起步阶段,对英语学科“读”的教学需给予更多的关注。要增强小学生英语朗读能力,首先就要学生开口说,肯学。英语朗读是以语言形式表现出来,由听、说、读、写组合而成。当学生对英语朗读产生兴趣时,教师就要从英语朗读中注重学生的读音,培养他们朗读的兴趣和语言表达能力,对学生的英语朗读兴趣进行巩固培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人们在虚幻的空间中寻找自己,随着“互联网+”的提出和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互联网+”的发展正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当教育和信息技术联系起来,教育的新形式出现了,借助多媒体技术,教育正向着更高更远的空间发展。  地理课堂传递着地理知识,地理课堂教学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专业性的教学模式。地理课堂教学最有效模式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
期刊
背景分析:经常听到英语教师抱怨:“每周的英语课时很少,所有的内容都要课上完成,就算再使劲教,到了下次上课旧知识都忘光了,还得花很多时间来复习”。在英语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每一个人都面临着这样的困境。教師们在积极想办法的同时,学生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早已不在课堂上,使得我们的课堂失去了一个又一个渴望学习的心灵。  电子白板在学校已经成为基本配置,老师们在使用中不断提升技术的应用水平。本文聚焦电子白板的
期刊
一、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在高一英语教学过程中发现这样的现象:学生一看到题目,好像有很多话要说,但写出来的作文却存在多方面的问题。作文写作训练一定要从高一就开始抓起,落实在每本书,每个单元、每节课上。只有在平时教学中有意识地系统训练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学生才能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作为基础英语教育工作者,我们很有必要采取措施从高一开始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头脑风暴法应用于写作,迎合了高中英语
期刊
英语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能力的培养与教师的个人魅力,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方法及教学模式密不可分。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在教学中的作用,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  一、教师个人魅力的表现  作为一名教师,不管你的授课有什么样的特色,都必须具有普遍接受性,因为你要面对的全部都是在聽你讲课的学生。成熟的教师不仅要有团队合作,修心好学的品质,而且要有自身
期刊
写字教学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写字基本技能的主要途径。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写字教学要重视对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关注学生日常的写字兴趣,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可见,严格地、科学地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是,目前农村中小学写字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现在许多教师在批改作业或阅卷时都会发现大多数学生作业书写零乱,字体歪歪斜斜,结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