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与火的传奇

来源 :科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1u2e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于1968年的张文亮,17岁初中毕业后到冠庄陶瓷厂随父学艺,成为专职“玩泥人”,他跟着父亲学会了陶瓷工艺的配料,跟大爷学会了烧窑,跟舅父学会了手工拉坯,跟厂里聘请的东北师傅学会了雕塑,跟省工艺旅游纪念品设计班的老师学会了设计,后来还拜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陶艺系周淑兰教授为师,系统学习了传统陶艺的装饰技巧。每天,同事们下班后都去玩耍了,只有张文亮独自在厂石头轮子上练拉坯。轮子转啊转,泥巴飞啊飞,飞溅的泥巴像雨点般落到脸上、衣上、裤上,他却觉得那是一件最为幸福的事,乐在其中。
  拉坯造型行云流水舞逸韵
  在张文亮的手工作坊里,一个看似破旧的木板操作台前,一堆黑油油的泥堆放在上面,文亮先是挥舞着铁铲在泥上摔打,然后又像和面一样,仔细地揉搓,汗流满面的文亮偷空给我讲着刻花瓷的工序,大体上讲分为“取土、配料、研磨;出浆、沉淀、陈腐;揉泥、拉坯、修坯、上釉、晾干;分线、钩花;烘干、毛坯检验、装窑烧制、出窑等。要是细分,每个步骤还有若干小环节,总共有五十多个工序。”文亮拿着揉好的泥,边抟着,边告诉我,在平定制作刻花瓷最大的好处是原料可就地取材,因材施艺。经过摔打,泥料就会软硬一致,抟揉后,不仅能增加韧性,而且能排出气泡,下面就该做造型了,也就是最关键的环节——拉坯。
  只见他低着头,将全部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了眼前的泥料上,当拉坯机开始运转,文亮将双手放在旋转的泥土上,舞动的双手像两条轨迹,两根线条相互缠绕,他的表情时而蹙眉,时而微笑,如同对待心爱女子般的温柔细心,泥土在他手中慢慢神变成一个有着婀娜身姿的瓷坯。“拉坯需要巧力,力道的控制十分重要,多一分、少一分都不行。”拉坯是陶瓷制品成型的第一步,决定着整件作品的成败,创作各式各样的器型,功夫全在手上,陶瓷作品的美离不开器型的美。
  “共计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方可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就曾这样写道。再看文亮完成的瓷坯,细微的弧线、曲线、圈线和圈足都带着惊世的绝美,力道拿捏得恰到好处,既有中国古典的传统韵味,又包含有西方艺术之美,给人以行云流水之感。不得不让人感叹文亮所展现的手上功夫拿捏得妙到微亳,以及拉坯一气呵成的艺术功底。
  浇釉刻花 拙中见巧呈灵韵
  “平定刻花瓷不同于其他陶瓷工艺,采用的是‘湿作法’,在坯体未干之前就要施釉,当坯体达到七八成干时进行刻花装饰。”张文亮说着,开始浇釉。只见他一手提壶、一手转坯,快慢薄厚,配合巧妙。釉稍干后,文亮捧起上好釉的瓶子,坐在灯下,开始画花。首先用铅笔在瓶体上钩出图案的轮廓,在他的笔下,花样、图案在看似随意的勾勒间已然显现,接着他拿出自制的竹刀进行刻划,刀刀犀利,果断精准,线条流畅,形象生动。
  刻花的刀法花样繁多,而竹刀所刻出的线条与坯体却始终成斜角,这是为什么?文亮笑着解释说,刻花瓷大致可为三大类,即刻坯、刻化妆土和刻釉,每一类的制作技法各不相同。刻坯是在已成形的坯体胎骨上进行装饰,刻化妆土是基于坯体和釉面之间的中间层进行装饰,待装饰完成后表面施釉煅烧而成,而平定黑釉刻花瓷采用的则是刻釉的技法,是在上了釉的坯体上进行刻花,主要采用刻底留花或刻花留底的方式。前两项高温烧成时釉不会流动,而刻釉工艺在高温烧成时釉要融化,并发生变化,这就增加了工艺上的操作难度。正因如此,平定刻花瓷的刻釉装饰,釉料讲究“施釉肥厚、釉如堆脂”,图案讲究“肥花大叶、布局匀称、见空说话、计白当黑”,纹饰讲究简洁概括,冗繁留精而不做作,通过点、线、面的对比来体现单纯而丰富的单色艺术。技法上,划花、开线、剔刻、吹扫等,力度不一,角度不同,只有准确把握刀法的运用和线条的宽窄,才能有效阻止高温时釉面的流动,烧出的成品图案才会清晰,线条才会流畅,才能充分体现出“拙朴厚重、拙中见巧”的艺术特色。
  器型装饰 黑白分明飘清韵
  走进文亮家的四合小院,墙柜琳琅满目的刻花瓷工艺品与刚才在小作坊看到的黑油成团的泥巴、灰头土脸的坯子截然不同,经过文亮的巧手,它们转瞬就变成了精美绝伦的工艺品。
  《千秋富贵瓶》,长颈,大肚,庄重典雅。圆腹硕大,像是从天而降。器型图案线条流畅,黑白相映,朴实自然的本色呼之欲出。《缠枝牡丹纹梅瓶》器型颈短肩丰,体态修长,如彬彬君子,傲然挺拔。通体釉面黑亮光洁,牡丹花装饰以藤蔓卷草般的枝叶串联,寓意着“生生不息、富贵绵长”。文亮说,平定刻花瓷传统造型有天球瓶、梅瓶、观音瓶等,装饰图案出现最多的是牡丹、荷花、几何纹、吉祥图案等纹饰,还有就是龙凤、花鸟鱼虫等一些民间图案,大多围绕着“福、禄、寿、喜、合”等内容展开,器型和题材为人们喜闻乐见,有着深厚的民间生活气息。
  平定刻花瓷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不同于其他瓷器工艺品“白地黑花”的呈现色彩,精美的瓶体上,黑色花纹凸起于白底之上,有着极强、极美的浮雕效果。黑白本是色彩中的极色,也是视觉感受的极限,而平定刻花瓷却能巧妙处理黑与白两个极端,把一切浓缩在黑、白巧妙组合的画面中,强调动感、和谐的形式美,同时蕴涵着变化统一、收放自如的朴素理念。如今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们在需求、欣赏丰富色彩的同时,又向往宁静、朴素、单纯的色调——黑白,平定刻花瓷“黑白分明”的艺术特征赋予了人们最单纯的视觉享受和纯净的心灵体验。
其他文献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高精度原子钟,它只有魔方大小,每个面大约为5厘米。与其他的原子钟一样,研究人员研发的这款原子钟是通过测量真空中铯原子的自然振动来计算时间的。这种原子钟未来有可能用于传统钟表无法工作的地方计时,比如说海底或者战争区域,潜水艇船员和深海潜水员甚至也能够在水下使用这款高精度的时钟。此外,战场上的士兵即使在卫星信号受到干扰时也能够使用这款原子钟。
期刊
电磁炉无疑是现代都市男女们的大爱之物,占地小,随处都可以开火做饭。电磁炉虽然好,但是有个小缺点,那就是不能像燃气那样很直观地观察到火候大小,而这款电磁炉就很妤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新推出的“智能”灶台,是一款能够显示火苗的电磁炉,当然这可不是真的火苗,而是一种内置的LED灯装置,通过投射能让你直观感受到当前温度的高低,给烹饪者一种传统的火焰加热的感觉。
期刊
如今,网络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每个人都期待获得个性化的服务和体验,社交网络、电子商务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数据的大爆发。在浏览网页、进行网络社交的过程中,庞杂的网络数据中包含大量的私人信息,同时网络的开放性、便捷性等特点,使个人隐私保护更加困难,稍不留神就会造成个人隐私的外泄。  可是大数据时代来了,我们的法律却还没有准备好,由此带来的征信方式剧变以及个人信息保护等问题,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
期刊
由美国旧金山研究团队推出的手机壳暖手宝,由钛合金打造,内部包含电池供电的加热元件,不但可以保护手机免受撞击,还可以温暖使用者的双手。同时,为了保护手机,防止手机遭受过热威胁,研究员还在保护套和手机之间加设了一层陶瓷气凝胶纤维。这种材料可经受1260℃高温的烘烤,至于它所需的能量,则主要来自同样内置的电池,不会对手机电池造成额外负担。当电量告罄后,可以通过USB接口充电。
期刊
一款非常实用的菜板,它的砧板底部采用防滑固定设计,切菜时不用担心砧板滑动,不同之处在于它自带了一个具有收纳作用的小抽屉。切菜时,我们只要稍微拉开下面的小抽屉,就可以用刀轻而易举地将切好的食材扫进盒中。切好后,只需将食材拉出小抽屉,倒进锅中,使用起来简单、方便又卫生。不切菜时,小抽屉也可以装一些备用工具,以便下次切菜时拿取。
期刊
牡丹是中华名花,是最能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花卉之一。从唐代以来,它那雍容艳丽的硕大花朵就象征着吉祥富贵,因而成为民间广泛喜爱的花卉。20世纪90年代中国打算评选国花,其中一个呼声比较高的方案就是以梅花、牡丹为双国花,梅花素来被喻作坚韧不拔的代表,更多象征我们民族的精神文明;牡丹则雍容华贵,代表繁荣富强的物质文明。不仅如此,只有在国运兴盛、社会繁荣的时候,牡丹热潮才会兴起,因此牡丹文化又是盛世的象征。
期刊
耳濡目染 停不下的“手工”  艺术造诣受先天禀赋左右,更离不开后天的熏陶与耳濡目染。段朋喆出生于新绛县一个剪纸技艺极为普及的村落——刘峪村,“小时候看奶奶用一种蜡光纸剪出许多云朵和花,做出许多五颜六色又小巧玲珑的云头鞋和各式各样的衣服祭神,感觉既神秘又好奇,于是我就学着帮奶奶剪纸。”段朋喆说。那时候她只觉得好玩,没想到今天会剪出一本书。14岁时,段朋喆正式拜父亲为师,学习剪纸艺术。一次次的创作与失
期刊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城市的人们生活也大不相同。何谓“理想生活”,崇尚极简精致的生活美学,遵循自然规律的慢生活,还是在信息爆炸时代下马不停蹄地奔跑?城市中哪些去处又为“理想生活”应运而生?本期“人文风尚”,我们将视角投向帝都北京,跟随京城里艺术家、设计师、音乐人、诗人、美食家等独具生活慧眼的角色一起,领略他们最为心仪的城中去处,感受每一个角落专属的文化风尚。外院  朱哲琴|音乐家、“看见造物”艺术
期刊
战乱中失传的绝技  平定窑自先秦已陶,宋金时期,所产的白瓷,白、薄、润、透,具有极高的工艺水平,制瓷、烧砂等传统产业,源远流长,久负盛名。20世纪四五十年代,平定汇集了河北邯郸,山西昔阳、寿阳及平定当地的诸多工匠,烧造陶瓷,其间烧造工艺极为独特,以“木棍为炉条”,平铺炉码,上铺无烟炭块,进而烧造,是为一绝。  中国陶瓷工业协会顾问、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张守智教授说:“最古老的陶瓷文化,在中国以至全世界
期刊
平定黑釉刻花陶瓷制作技艺是指山西平定刻花瓷艺人采用当地优质高岭土为主要原料,经筛选、淘洗、陈腐、制泥、拉坯成型、施釉、刻花等多道工序烧制而成。  原料与模具  1.原料:进料-陈腐-选料-粉碎-除铁-配料-研磨-出磨-除铁-陈腐-抽浆-滤泥-陈腐-蒸空练泥。  2.模具:石膏进库-搅拌-浇注-做模种-制模-干燥-试验-制母模-干燥上漆-工作模-干燥。  成型  1.手工拉坯成型:揉泥-拉坯-晾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