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课改中实践新理念

来源 :成功•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s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一堂好的地理课究竟是什么样子?学生喜爱的地理课究竟是什么样子?我认为,应该是摒弃了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地理课,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地理学习。
  [关键词]地理课改 教学新理念
  
  在课程改革的实践中,我从不知所云到有所了解,从初步尝试到学习研究,这其中有着许多的感想,许多的收获,也有许多的困惑。下面我结合自己两次讲授《地理》第四册第九章《中国的交通》第二节《中国的铁路》的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
  这次备课的过程中,我改变了上次那种对教学重、难点的每个环节加以细致、具体安排的作法,没有事先设计好师生对话、设计好学生应怎样答,而是放手给学生,在尊重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了处理。首先我将课文中的全国主要的铁路干线按方向变为四个研究性课题:东西走向的铁路干线、南北走向的铁路干线、东北地区的铁路干线、西南地区的铁路干线。在上课前一星期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结成四组,选定课题,选出主持人。确定研究目标、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整理资料、制作相关的图片、学具等都由学生自己进行。而且让学生特别去注意那些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搜集与其有关的旅游信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设计最合理的旅游路线。在这个过程中,我主要是提供尽可能地指导和帮助。
  在导入新课时,我充分抓住“旅游”这个热门话题,“同学们,今天我们组织一次到全国各地的旅游活动,交通工具是火车,我们怎样来选择旅游路线呢?请各小组的导游员来为我们导游。”在我简洁地导入新课之后,首先给学生大约10分种的时间,让各个小组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补充,最后达成共识。然后让各个小组派出自己的代表做导游员,创设一种旅游情景。在我的启发和鼓励下,落落大方的导游员出场了。她用优美的语言将本组同学的发言有序地组织起来,同学们收集的资料还真丰富,有许多的全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和名胜古迹,导游员引领大家去观赏名胜,有时还用多媒体播放与之有关的风光图片。学生们兴趣盎然,在旅游的过程中学会了铁路干线的名称和起止点,创设课堂情景,在玩中学,掌握了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我也因势利导,发动全班同学参与讨论,原本上次授课时感觉较难处理的难点迎刃而解了。第一组的精彩展示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也更激起了其他小组的斗志,他们的表现更为出色。第二组的同学在第一组同学的基础上,又补充了有关铁路系统时间和车次的常识性的问题,而且有三个同学分角色扮演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及火车,像表演课本剧似的,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使所学的知识更具有实际性,更贴近生活。比上次授课采用的让学生起来读一读的效果要好得多。第三组的导游员还带领同学们做了个“旅游竟猜”的游戏,以引导大家思考并区别铁路干线。第四组的导游员还利用“五一”长假、“我来为你服务”等课堂灵活的方式来参与。最后我又出示了一幅全国铁路干线图,让同学们积极参与,有的到屏幕前去指铁路线的位置,有的根据我的提示选择合理的铁路线等。检测阶段我布置的题目是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幅全国主要的铁路干线,而且让学生自己起来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等。由于前一阶段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检测的效果非常的理想,而且他们的动手能力、动口能力、动脑能力、观察能力等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由此看来他们自身的体验是无法替代的,也是最珍贵的。作为教师的我也从体现教师权威的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和他们一起探讨与交流。学生不再仅仅是学习者、欣赏者、模仿者,而且与老师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成为讲授者、表演者和创造者。
  在这次地理课堂中,学生始终处在学习兴趣所激发的学习热情之中,或探究、或表演、或讨论,全新的学习方式营造了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置身其中,看不到失败者,看不到被遗弃的角落,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地发展,学生实质上是在与老师合作创造并发展着课程,从而赋予了课程全新的含义。
  这节课即将结束时,我又根据自己设计的评价表让学生进行了自评和互评,我则给了他们很高的评价,并鼓励他们不断地努力,同学们别提有多高兴了,下了课还意犹未尽,围着我问这问那。他们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由原来被动接受式的学习变为主动探究式的学习。
  这节课后我的感想也很多,课程改革中的学生在变,教师更要变,新的课程需要教师在历史、地理、文学、艺术等多方面有更高的要求,除了本专业扎实的知识外更要有多方面的才能,不但有渊博的学识,还要有敏捷的思维,较强的应变能力,善于捕捉学生思维的火花,因势利导,使其燃烧发光。我们教师需要认真地思考我们的教学,如何在教学中增强学生主动探求的兴趣,增强学生探究的能力。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的规律,联系实际安排,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鼓励他们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学习对生活有用,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增强社会生存能力。这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改变学生地理学习方式”的新课改理念。
其他文献
摘 要 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崛起是近年最令人瞩目的经济事件之一,而这种迅速崛起与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大背景紧密相关。互联网金融也有自身的市场缺陷,需要尽快实现法制化。传统经济法学基于西方市场经济发达之理论预设,未能考虑我国整体金融市场发育不健全的现实,势必会在这一过程中遭遇理论与现实脱节的尴尬。因此,在互联网金融市场法制化理论研究与立法实践过程中必须具备转轨思维,只有这样才能在规制互联网金融的市场缺陷与
[摘 要]根深才能叶茂。促进心理的健康发展、热爱生活、热爱读书,有效学习表达方法,学生才有可能在较高的层次上实现习作的自由表达。  [关键词]小学生 语文习作 自由表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自由表达”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可见,“自由表达”是操作层面即教学策略的概念,就是学生能够在较少束缚的情况下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表
自然体权利的概念起源于环境权问题的研究。自然体权利论者主张将自然体作为民事主体纳入现行法律体系。“动物非系物”并非自然体权利的规定;承认自然体权利实际上是违背人
近年来在儿科临床随着抗生素、激素、细胞毒性药物、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手术、介入诊疗、人工呼吸机、留置导管、静脉高营养等侵入性治疗的普遍使用,儿童肺部真菌
科研管理的有效性对于高职院校履行科学研究职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立足于文献研究,探讨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趋势,以对高职院校的科研管理实践有一定的指导作
当事人在标准时前本可主张但未主张的事项,一经裁判生效之后即不得再次提出或寻求权利救济,这种效果为遮断效力的表现。仲裁裁决的遮断效力应当低于民事诉讼,不应当禁止当事人就
为把我国建设成更好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重视文化的作用,法律文化作为文化的特殊组成部分,其发展与完善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法律文化现代化是社会
项目针对国内近年来大量重污染企业关停并转迁,带来的工业企业遗留场地的土壤污染与治理问题而开展.旨在研究开发土壤和地下水中挥发性氯代烃(VCHs)污染的速测技术,以及基于
本文从界定高校师德师风的概念入手,简要论述师德与师风的内在关系;然后全面、深入地分析了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所面临的建设重过程轻效果、为学术指标失伦理、安于现状不思进
随着我国居民收入的增加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房地产事业不断发展,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的进步。房地产法律的建设是房地产事业持续繁荣的重要保障,是房地产事业保持健康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