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录井是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的一项重要生产活动,主要任务是在钻井过程中录取地质资料,发现油气显示,建立地质剖面,为安全优快钻井、保护油气层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本文从录井设备管理的特殊性入手,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石油勘探开发需求,探讨了录井设备管理的方法,对录井专业设备管理人员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录井;设备;特殊性;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E9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1-0142-01
1 录井设备的特点
从录井专业性质和现场作业特点看,钻井是产生录井信息的根源,首先由钻井产生了工程信息、地质信息和录井实物资料,录井人员利用人工或录井设备对钻井产生的实物资料及各类信息进行采集、测量、观察、分析、化验及信息传输等施工作业。因此,录井设备具有不同于其它专业设备的五个特性,即时效性、流动性、风险性、被动性、分散性。施工作业性质和录井设备特点决定了录井设备管理难度大。
时效性是录井设备施工作业的显著特性,录井专业很多施工环节没有重复性,信息失去不可再生。通过实时连续监测钻遇地层的各种地质信息,取全取准现场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勘探开发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实时监测工程参数变化情况,为钻井施工安全提供及时异常预报;通过实时监测H2S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出现和浓度变化情况,为现场施工人员安全保障提供及时预报。流动性是指录井设备的作业场所不固定,每一口井就是一个独立固定的项目单元,当一口井完井,录井设备就要动迁到下一口井,一个建井周期内,承担本井录井任务的设备的作业场所相对固定。风险性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①在录井作业过程中,由于地质因素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导致录井设备采集到的地质信息在资料质量上存在的技术风险;②录井设备频繁动迁,长途颠簸,设备部件有可能松动或变形,造成设备加速折旧的搬运风险;③在频繁动迁设备的过程中存在巨大的交通风险;④在钻井过程中,如果发生井喷或着火,录井设备有可能被完全烧毁的“生命”风险。被动性是指录井设备的作业进度无法由录井专业自身决定和控制,而是由鉆井专业的生产进度和钻井速度决定,录井设备的生产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是宏观的,具体录井施工过程无法实现时间进度的精确计划管理。分散性有两方面的含义:①针对录井施工点多、面广、战线长,生产设备分散到各井场作业;②针对除综合录井仪以外的小型录井设备而言,如定量荧光分析仪、气相色谱仪、油气评价仪、轻烃分析仪、核磁共振仪、显微荧光仪等分析化验设备,这些设备的现场使用,相当于把实验室和油气分析化验室搬到了钻井现场,这些设备没有固定的集装箱,主体设备和辅助设备分离,辅助设备种类多,多数情况下是单人单设备作业,管理难度大。
2 录井设备管理方法
2.1 流程管理
根据录井施工作业性质及录井设备固有的特殊性,要理清录井设备管理脉络,就必须加强设备工作流程的管理,从设备使用单位提出设备需求计划、财务计划部门进行投资计划评审、设备采购部门组织招投标、设备管理部门进行设备现场管理、设备报告处理到设备报废处理的全过程,建立一套科学、适用的设备管理流程,在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建立每台设备的“人事”档案。
2.2 信息管理
设备管理过程中的信息管理是搞好设备管理的基础,录井信息化是录井行业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目前正在从常规地质录井信息化推广设备录井信息化技术。包括设备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建立设备信息管理链条,实现对设备的“实时监测”和“诊断治疗”。录井设备信息管理的重点是信息收集、整理、交流、应用和反馈,形成信息交流记录。
2.3 运行管理
在录井设备投产的具体过程中,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对现场的施工设备总量、单台设备的使用状况、特征性能、作业区域、操作人员技水平能、投资方对施工设备的要求等信息了如指掌。对设备操作人员提出的设备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时了解、处理、反馈意见,形成设备运转记录。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管理部门应组织对该台设备引进和投产项目进行后评价。
2.4 时效管理
录井设备作业时效性强,能够实时连续监测和记录工程参数、地层地质参数及钻井液参数,依据录井仪器监测到的工程信息而作出的工程异常预报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钻井施工风险,通过监测钻井液信息可以有效保护油气层和现场人员人身安全,采集到的地质信息又是试油及下一步勘探开发决策的关键依据(表1)。因此,录井仪器操作人员必须掌握录井与钻井的时效,何时停钻,何时钻进,现场录井设备责任人必须保证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对采集到的关键信息的分析处理要跟上钻头,及时向钻井队和投资方提供关键信息及预测结论。
2.5 施工过程管理
录井专业的作业特点决定了施工作业现场远离基地,为保证正常施工作业,加强设备的现场施工过程管理,确保设备状态正常就显得致关重要。上井前,要对设备进行检修和标定,通过对标定资料的分析,判断设备的“身体”状况,杜绝设备带病出征;录井施工过程中,从技术的角度出发,推行管修结合摸式,专业仪修人员巡井检查,有效控制设备故障的突发性,变事后被动维修为事前主动预知维修,降低现场设备的故障率;完井后,要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按照“十字作业”方针:做好清洁、润滑、坚固、调整、防腐工作,保证设备始终处于最佳性能状态。
2.6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包括对风险的识别、评价、控制等,最终达到预防、降低和化解风险的目的。录井项目启动前和施工过程中,设备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必须依据作业区域路程远近、路况好坏、自然环境、天气预报、施工设计、区域地质概况和设备性能状况,对可能存在的客观风险和管理风险进行识别。针对识别出的风险因素分别进行评价定级,确定哪些风险可以从技术上和管理上进行预防,哪些风险可以让步放行,哪些风险是不可预防的。根据评价结果制定风险预防控制措施和控制方案,并把风险控制方案作为录井施工设计的内容之一,在施工中把风险降到最低,实现安全生产。对不可预防的风险(比如地震等自然灾害),最大努力地制定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2.7 责任管理
根据设备管理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在设备使用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导致设备发生严重事故而影响安全生产和市场的,对玩忽职守,违章指挥,违反设备操作、使用、维护、检修规程,造成事故和直接经济损失的,或者虽然没有造成事故和损失,但违反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反违章禁令》和HSE九项管理原则的,分别追究当事人责任。对主动维护和爱护设备的员工,进行一定程度的奖励。
2.8 档案管理
为保证每台录井设备“人事”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如色谱标定曲线)和可追溯性,档案管理人员应该把单台设备从设计、论证、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到报废等全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资料及原始凭证、工作记录、事故处理报告等资料进行整理应归挡保存。
3 结束语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地质工作者获取有效油气地质信息的难度越来越大,录井作业的领域不断拓宽,多种新兴的录测井设备逐渐应用到钻井作业现场,原有的录井设备管理经验已不能完全适应未来的录井作业市场需要,设备管理思路需要创新,管理水平需要提高。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石油勘探开发需求,在主动管理和精细管理的基础上,建立科学有效的设备管理新模式是录井专业设备管理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马永峰,等.录井设备维护保养手册.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4.
[2] 综合录井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发展[J].李绍芹,姜春来.石油科技论坛.2007(03).
[关键词]录井;设备;特殊性;管理;方法
中图分类号:TE9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1-0142-01
1 录井设备的特点
从录井专业性质和现场作业特点看,钻井是产生录井信息的根源,首先由钻井产生了工程信息、地质信息和录井实物资料,录井人员利用人工或录井设备对钻井产生的实物资料及各类信息进行采集、测量、观察、分析、化验及信息传输等施工作业。因此,录井设备具有不同于其它专业设备的五个特性,即时效性、流动性、风险性、被动性、分散性。施工作业性质和录井设备特点决定了录井设备管理难度大。
时效性是录井设备施工作业的显著特性,录井专业很多施工环节没有重复性,信息失去不可再生。通过实时连续监测钻遇地层的各种地质信息,取全取准现场第一手资料,为下一步勘探开发决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实时监测工程参数变化情况,为钻井施工安全提供及时异常预报;通过实时监测H2S等有毒有害气体的出现和浓度变化情况,为现场施工人员安全保障提供及时预报。流动性是指录井设备的作业场所不固定,每一口井就是一个独立固定的项目单元,当一口井完井,录井设备就要动迁到下一口井,一个建井周期内,承担本井录井任务的设备的作业场所相对固定。风险性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①在录井作业过程中,由于地质因素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导致录井设备采集到的地质信息在资料质量上存在的技术风险;②录井设备频繁动迁,长途颠簸,设备部件有可能松动或变形,造成设备加速折旧的搬运风险;③在频繁动迁设备的过程中存在巨大的交通风险;④在钻井过程中,如果发生井喷或着火,录井设备有可能被完全烧毁的“生命”风险。被动性是指录井设备的作业进度无法由录井专业自身决定和控制,而是由鉆井专业的生产进度和钻井速度决定,录井设备的生产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是宏观的,具体录井施工过程无法实现时间进度的精确计划管理。分散性有两方面的含义:①针对录井施工点多、面广、战线长,生产设备分散到各井场作业;②针对除综合录井仪以外的小型录井设备而言,如定量荧光分析仪、气相色谱仪、油气评价仪、轻烃分析仪、核磁共振仪、显微荧光仪等分析化验设备,这些设备的现场使用,相当于把实验室和油气分析化验室搬到了钻井现场,这些设备没有固定的集装箱,主体设备和辅助设备分离,辅助设备种类多,多数情况下是单人单设备作业,管理难度大。
2 录井设备管理方法
2.1 流程管理
根据录井施工作业性质及录井设备固有的特殊性,要理清录井设备管理脉络,就必须加强设备工作流程的管理,从设备使用单位提出设备需求计划、财务计划部门进行投资计划评审、设备采购部门组织招投标、设备管理部门进行设备现场管理、设备报告处理到设备报废处理的全过程,建立一套科学、适用的设备管理流程,在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建立每台设备的“人事”档案。
2.2 信息管理
设备管理过程中的信息管理是搞好设备管理的基础,录井信息化是录井行业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目前正在从常规地质录井信息化推广设备录井信息化技术。包括设备静态信息和动态信息,建立设备信息管理链条,实现对设备的“实时监测”和“诊断治疗”。录井设备信息管理的重点是信息收集、整理、交流、应用和反馈,形成信息交流记录。
2.3 运行管理
在录井设备投产的具体过程中,设备管理人员必须对现场的施工设备总量、单台设备的使用状况、特征性能、作业区域、操作人员技水平能、投资方对施工设备的要求等信息了如指掌。对设备操作人员提出的设备使用过程中的问题及时了解、处理、反馈意见,形成设备运转记录。设备使用一段时间后,管理部门应组织对该台设备引进和投产项目进行后评价。
2.4 时效管理
录井设备作业时效性强,能够实时连续监测和记录工程参数、地层地质参数及钻井液参数,依据录井仪器监测到的工程信息而作出的工程异常预报能最大限度地减少钻井施工风险,通过监测钻井液信息可以有效保护油气层和现场人员人身安全,采集到的地质信息又是试油及下一步勘探开发决策的关键依据(表1)。因此,录井仪器操作人员必须掌握录井与钻井的时效,何时停钻,何时钻进,现场录井设备责任人必须保证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对采集到的关键信息的分析处理要跟上钻头,及时向钻井队和投资方提供关键信息及预测结论。
2.5 施工过程管理
录井专业的作业特点决定了施工作业现场远离基地,为保证正常施工作业,加强设备的现场施工过程管理,确保设备状态正常就显得致关重要。上井前,要对设备进行检修和标定,通过对标定资料的分析,判断设备的“身体”状况,杜绝设备带病出征;录井施工过程中,从技术的角度出发,推行管修结合摸式,专业仪修人员巡井检查,有效控制设备故障的突发性,变事后被动维修为事前主动预知维修,降低现场设备的故障率;完井后,要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按照“十字作业”方针:做好清洁、润滑、坚固、调整、防腐工作,保证设备始终处于最佳性能状态。
2.6 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包括对风险的识别、评价、控制等,最终达到预防、降低和化解风险的目的。录井项目启动前和施工过程中,设备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必须依据作业区域路程远近、路况好坏、自然环境、天气预报、施工设计、区域地质概况和设备性能状况,对可能存在的客观风险和管理风险进行识别。针对识别出的风险因素分别进行评价定级,确定哪些风险可以从技术上和管理上进行预防,哪些风险可以让步放行,哪些风险是不可预防的。根据评价结果制定风险预防控制措施和控制方案,并把风险控制方案作为录井施工设计的内容之一,在施工中把风险降到最低,实现安全生产。对不可预防的风险(比如地震等自然灾害),最大努力地制定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
2.7 责任管理
根据设备管理制度,层层落实责任,在设备使用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导致设备发生严重事故而影响安全生产和市场的,对玩忽职守,违章指挥,违反设备操作、使用、维护、检修规程,造成事故和直接经济损失的,或者虽然没有造成事故和损失,但违反了《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反违章禁令》和HSE九项管理原则的,分别追究当事人责任。对主动维护和爱护设备的员工,进行一定程度的奖励。
2.8 档案管理
为保证每台录井设备“人事”档案资料的真实性(如色谱标定曲线)和可追溯性,档案管理人员应该把单台设备从设计、论证、购置、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更新到报废等全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资料及原始凭证、工作记录、事故处理报告等资料进行整理应归挡保存。
3 结束语
随着石油勘探开发程度的不断深入,地质工作者获取有效油气地质信息的难度越来越大,录井作业的领域不断拓宽,多种新兴的录测井设备逐渐应用到钻井作业现场,原有的录井设备管理经验已不能完全适应未来的录井作业市场需要,设备管理思路需要创新,管理水平需要提高。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石油勘探开发需求,在主动管理和精细管理的基础上,建立科学有效的设备管理新模式是录井专业设备管理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马永峰,等.录井设备维护保养手册.石油工业出版社,2007,4.
[2] 综合录井在生产中的应用和发展[J].李绍芹,姜春来.石油科技论坛.20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