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casdvg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的疗效.方法 选择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两组均常规应用布地奈德雾化液雾化,0.5 mg/次,2 次/d;治疗组加用盐酸氨溴索注射液静脉滴注,7.5 mg/次,2 次/d.结果 治疗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48/60例)和98.33%(59/60例);对照组分别为43.33%(26/60例)和75.00%(45/60例),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盐酸氨溴索联合布地奈德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可有效缓解喘憋、哮鸣等临床表现,疗效优于单用布地奈德。

其他文献
针对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近5年发表的论文进行同顾性总结分析,从一个侧面探讨医院临床、科研工作的优势、特色及存在的问题,为医院科研管理和相关学科发展提供参考信息.统计出医院2003-2007年国内论文发表数量和被SCI收录论文数量,以及论文总数排名前10名的科室.5年来,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发表的论文数量和质量稳步增长,体现了医院"科学办院、科教兴院、科技强院"的发展战略。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总动脉平均内膜中层厚度(IMT)与血清血管内皮细胞钙黏蛋白(VE-cadherin)、脂联素(APN)的含量变化,及其在急性脑梗死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 采用高分辨率彩色超声诊断仪测量颈动脉IMT,并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VE-cadherin和APN水平,并与60例年龄和性别相当的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①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IMT和血清VE-cad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