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厌被“监视”

来源 :中学生天地(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42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是个高二学生。开学不久,学校要求重新分班,我很高兴,感觉终于可以摆脱一个人了。可开学当天,我走进教室,发现我竟然又是和他同班,顿时有种被命运捉弄的感觉……
  从高一开始和他一班起,他就特别关注我:睡觉,发呆,吃东西,上课……我的一举一动好像都处在他的监视之下。我知道他是出于喜欢,但这也太过了吧。
  对他谈不上讨厌,也谈不上喜欢,可我比较敏感,受不了这种被监视的感觉,于是,在QQ上和他说得很明白,还拉黑了2次,可是他还是坚持用另一个账号加我……
  你们明白那种无论你做什么事背后永远会有一个人在偷偷看你的感觉吗?简直烦死了,真想戳瞎他眼睛。
  吃饭的时候发短信,睡觉的时候发短信,我上课走神了,又给我发短信,提醒我。甚至连自己的成绩进步或者退步了都要发短信跟我讲。刚刚又给我发短信(新手机号被同学出卖了,告诉了他),说,“新班怎么样,要过得开心啊!!!”感觉真无语。
  总之就是很烦人,总来短信。不回他嘛他就难过,说我根本不懂他的心。一个跟他关系不错我也认识的男生说,我不搭理他搞得他最近简直无心学习,天天课也听不进去总想心事。我问他想什么,他说想我什么的。真是无语啊。我还成罪人了!
  他学习算不错,人也比较热心,曾经老师还让他辅导我数学,他教得很认真,可我依然不大会,他就一直用短信问我某个知识点学会了吗,要不要放学了给我辅导什么的……啰嗦得像个大妈!
  该说的都说了,朋友说我应该直接对他凶点,不喜欢就不要搭理他,可是,看到他认真的样子,一脸无辜的样子,而且以前还帮过我,我真心凶不起来。眼看就快要高三了,他无微不至的关怀还在继续,甚至因为这,好多同学都在传我们的“绯闻”……真是无聊!
  我想自由生活,我想没人打扰,好好用功,可是因为他,我一直觉得很不自在。
  该怎么处理这件事呢?
  周 周
其他文献
同学关系糟糕,一直用憋屈的心情凑合了一年;年初定好的读书计划,到了年末算上娱乐杂志凑合着算是完成了任务……因为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今年你都做了哪些“凑合”的妥协,欢迎来说一说!小编会从参与评论的小伙伴中抽取幸运读者,送出精美小礼物!
“你看不到他们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勇气,更不懂得他们的‘异见’背后是可贵的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他们在你看来‘不务正业’的社交活动中,学会了如何适应环境,如何与人相处。在那一刻,只会考试的你,其实已经开始输了。”  如果真的可以穿越,我应该会看到你——也就是20年前的我,正在平静地整理行李,将远方一所专科学校的通知书认真地装入包裹,准备出门求学。而你家院子里的几个邻居正带着惊讶的表情窃窃私语:那谁谁家的
李娜,2个大满贯冠军,9个WTA(国际女子职业网联)单打冠军,19个ITF(国际网球联合会)单打冠军,最高世界排名第二,当之无愧的亚洲网坛甚至世界网坛的传奇。  2014年9月,李娜宣布退役。退役后的李娜,一方面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家庭生活,成为了一名“新晋辣妈”;另一方面,她也在青少年网球发展上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虽然不再作为运动员“独自上场”,但她的竞技精神和励志故事依旧鼓舞着很多热爱体育的人们,尤
对于佐藤学先生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我早有耳闻。几年前我借来该书读了一遍,感觉作者的观点和理念比较新颖、先进,但我的体会和认识似乎还不太深刻。近来我再次细读了全书,感觉这本书不愧是一部佳作,得到了许多启发:教学改革不是“运动”,而是一场“静悄悄的革命”,是一种“慢”功夫、“真”功夫、“和”功夫。  一、教学改革是“慢”功夫  教學改革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是“慢”功夫。教师在参与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姜 沉(余杭高级中学):关于昨天回家作业里的那道几何分析题,我的证明过程是不是太复杂了,会不会应该有更为简便的证明方法呢?这样解答?NO!NO!NO!那样解答?也好像不太合理……据说跑步的时候最适合脑洞大开,让我来试试这招“跑步解题大法”管用不管用。(小编:学霸,请收下我的膝盖!)  @林东新(瑞安市第四中学):等会儿晨跑完,早餐应该吃些什么呢?皮蛋瘦肉粥、小笼、粽子……嗯,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我这学期上高二,担任班长一年多了。我们班是那种比较活跃的班级,人际关系也挺复杂的。一直以来我觉得自己还蛮有魄力的,当班长期间,班级没出过什么乱子。  前几天,要改选班委。我一直很信任的副班长带头和另外几个班委向班主任提出辞职,说是和我的沟通出现了问题。如果要他们留下,我就不能再当班长。这让我有种被背叛的感觉。  班主任找我谈了心,提出了我的某些处事方式可能不当,但还是鼓励我继续去参选。其实我知道,
·主持人语·  近年来,江苏省高度关注STEM教育,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凤凰数字传媒有限公司联合成立了江苏STEM教育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依托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重大项目“具有江苏特色的STEAM教育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致力于在全省推進STEM教育。目前,江苏在全省设立了269家STEM项目学校,研制了全国第一个省级的STEM课程指导纲要,开发了一系列具有
在我的朋友圈里,也有那么几个讲话不管分寸,似乎完全懒得考虑他人感受的“耿直Boy Girl”,当看到有朋友认真地组织一次集体活动,或只是略带得意地晒出一幅刚画好的作品时,他们总是不假思索地扮演那个惹人嫌的“差评师”角色。  这让我不禁想起被村上春树盛赞为“世界文学史上的完美之作”的《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经典开篇:在我年纪还轻、阅历尚浅的那些年里,父亲曾经给过我一句忠告,直到今天,仍在我心间萦绕:“每
卢昌海:1971年生,曾就读于杭州第二中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物理学博士,科普作家。为本刊撰写过多篇物理学前沿科普文章。现居纽约。    如果要在科学术语中评选几个最吸引大众眼球的术语,“黑洞”无疑会名列前茅。事实上,这个试图把自己遮盖得严严实实的家伙不仅频繁出没于科幻故事中,而且在新闻媒体上也有不低的出镜率。前不久,一条有关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发现“最年轻黑洞”的新闻就被媒体竞相转载。而有关大型强子
悦读《帝国的正午》    对中国人来说,唐朝是个梦。  对中国来说,唐朝是个谜。中国人的荣耀,在那个时代迅猛奔向鼎盛,又迅速滑入衰败。在历史的大张大合之间,有多少令人荡气回肠的故事,又有多少令人百转千回的悲喜!  对历史研究者来说,本书也许并没有太多的价值,因为它不过也在讲着一些前人已经讲了许多次的故事。但是本书的价值并不在于发掘历史的秘密,而在于它讲述的方式——既不是刻板的史料堆积与解析,也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