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Stat 3和细胞周期蛋白D1蛋白在寻常性银屑病中的表达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han3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寻常性银屑病中磷酸化信号传导和转录激活因子(p-Stat 3)和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1)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研究p-Stat 3和Cyclin D1蛋白在寻常性银屑病中的表达,并探讨p-Stat 3和Cyclin D1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在22例的寻常性银屑病标本中,19例p-Stat 3和20例Cyclin D1染色阳性,且染色均位于表皮棘细胞层的细胞核中,但一些血管内皮细胞p-Stat 3染色呈阳性.而且,p-Stat 3蛋白表达与Cyclin D1的表达有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 Stat 3信号途径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起作用。

其他文献
经中国科协批准,由卫生部科技教育司、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和中华医会联合主办,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和国际临床骨测量学会(ISCD)协办,骨质疏松基金委员会、药学发展基金委员会、中国药学发展奖HOMA奖励工作委员会、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同承办的2006国际骨质疏松-骨与关节大会将于2006年10月19-22日在成都召开。国际骨质疏松大会(IOC)自2000年起每年在我国举行一届,会议内容涉及骨科
期刊
光线性皮肤病(photodermatoses)是指由日光或其他光线照射引起的皮肤病变,包括传统所称的光敏性皮肤病以及光线促发或加重的皮肤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着色性干皮病、皮肌炎等).光生物学试验不仅可用于光线性皮肤病的诊断,也可用于确定光疗的初始剂量或测定防光剂的能效。
期刊
患者男,40岁.2001年11月开始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每日约6~7次,便形变细,里急后重.口服苯乙哌啶治疗,症状减轻,但停药后反复.2002年1月21日就诊,直肠镜检查:距肛门9cm、8~10点处可见菜花状肿块,肠腔呈环状狭窄.组织病理:肠黏膜缺失,被覆坏死组织:癌组织浸润性生长,由大小不一腺管状结构组成,癌细胞胞体大,染色质粗糙,较多核分裂象(图1).诊断:直肠溃疡浸润型腺癌Ⅱ级.2002年1月
期刊
封存油是金属配件生产或金属设备使用过程中所应用的防锈油脂,日常生活中并不经常接触到,其所引起的接触性皮炎或中毒并不常见,我们对郑州市某钢厂一起因封存油所致的接触性皮炎进行了调查,现报道如下。
期刊
患者男,20岁.因阴茎系带旁脓肿伴疼痛于2005年11月8日来我科就诊.就诊前1天患者突感龟头不适,发现系带旁有一肿物,后疼痛加重,遂来我院诊治.患者于7 d前有过一次非婚性接触史。
期刊
目的 通过对性病实验室间质量评价,了解广东省性病实验室总体水平.方法 发放衣原体(Ct)、单纯疱疹病毒(HSV)、支原体、淋球菌、分泌物涂片、梅毒血清质控样本共3330份,要求做Ct、HSV抗原检测,支原体、淋球菌培养,分泌物涂片阅片和梅毒血清学试验.结果 95家性病实验室参加2005年室间质评,全省平均84.5分.各质控项目平均得分由高至低依次是,非梅毒螺旋体抗体定性试验98.3分、HSV抗原检
目的 探讨DNA甲基化抑制剂氮杂胞苷对SLE患者和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DNA甲基转移酶1和细胞因子IL-4,IL-6,IL-10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活动期SLE患者(n=15)、非活动期SLE患者(n=13)以及正常人对照(n=14)外周血T细胞,经PHA刺激1天后,分为甲基化抑制组和非抑制组进行培养,分别加入或不加氮杂胞苷继续培养3天;用RT-PCR方法测定各组外周血T细胞IL-4,IL-6,I
疱疹样脓疱病(impetigo herpetiformis)是一种病情较危重、死亡率高的皮肤病,多见于妊娠期妇女,起病急,易反复,治疗较困难,临床比较少见.现将我院近4年来5例患者临床诊断治疗及护理情况总结如下。
期刊
患者男,48岁.因左侧腹股沟、阴囊、下腹部角化性斑疹20余年,左侧阴囊溃烂伴增生半年于2006年4月25日来我科就诊.20年前无明显诱因先于左侧腹股沟处出现指甲大小角化性斑丘疹,表面脱屑,约2~3年后皮损呈环状进行性扩大,3年前皮损扩大累及左阴囊及下腹部,1年前曾做皮肤活检,诊断为汗孔角化病,给予外用阿维A乳膏(迪维霜)治疗,效果不明显。
期刊
2002年4月以来我科诊治了12例不锈钢宫内节育器引起系统性接触性皮炎(systemic contact dermatitis),报告分析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