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课外阅读能力培养

来源 :心事·教育策划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yi_wen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少年时代正是增长知识的黄金阶段,阅读非常重要。阅读能开拓视野,搜集、处理信息,增长知识,发展思维,丰富情感。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阅读,阅读,再阅读,是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不但利于学生提高认识、陶冶情操,更有利于发挥学生阅读自觉能动性。
  下面谈谈民族地区农村小学课外阅读能力培养情况。
  
  新课改阅读要求与农村阅读现状比对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非常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但是,民族地区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特别令人担忧,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首先,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还没有培养起来。很多家庭由于家长外出打工,无法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家庭教育主要由爷爷奶奶负责,自控能力不好、贪玩的学生放学就看电视、打游戏。很少有学生能利用有限的课余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
  其次,学校没有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学校也没有能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学校的图书馆建设和藏书量的不足,特别是地震灾后重建中,书籍更是严重不足。所以,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
  尽管如此,我们从没有放弃过培养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在长期的教学中,我们做了如下的探索:
  (一)培养阅读兴趣,養成阅读习惯
  黄玉峰教师也曾自豪地说过:“学生们爱读书,会读书,将来养成终生与书为伴的习惯,我的教学就成功一半。”激发兴趣,是使学生产生阅读内部动力的关键。对农村学生来说,教师应该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引导他们投身于课外阅读之中,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与乐趣相联系。教师就要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使学生爱上阅读。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同学可以互相感化”,好读书的同学能激起别的同学爱好读书。
  教师要指导学生正确选择书籍。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工作。小学生还是个孩子,我们没必要让他们去读令人费解、深奥不感兴趣的文章,只要有正确的价值取向,不管是动漫书,还是连环画,只要学生喜欢读,就可以让他们尝试。如上完了《丑小鸭》,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安徒生童话选》,推荐《格林童话》《宝葫芦的秘密》《儿童科幻小说》《十万个为什么》等书籍……
  (二)指导课外阅读方法,提高课外阅读效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常用的是略读。根据阅读目标的不同,我们又可以把略读分为游览式读书法和筛选式读书法。培养学生阅读方法,我们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切忌操之过急,拔苗助长。要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课文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并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课外阅读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我们要求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还要写好读书笔记,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根据年级的差异,我们让低年级学生学会写摘抄式笔记,即教会学生在读书时,遇到优美的字、词、句、段、篇或名人名言、俗话谚语,把它摘抄在读书笔记上;中年级则是指导学生在读过书之后写下对所读书的体会,即读后感;高年级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要求写好读后感。当读到感恩的文学作品是,还让学生结合5·12地震后,自己得到的帮助,学习写作感恩的文章,不仅锻炼了文笔,且培养了道德情操。
  (三)注重“课内”与“课外”相结合阅读
  为了增强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我们努力遵循“课内外相结合”的教学原则,结合课文教学,选择针对性强的书籍,做到课内外结合,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如学了《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后,引导学生读《三国演义》中的有关故事;学习了课文《海底世界》,就向孩子们推荐《海洋》一书。为了激发孩子们的求知欲,我们在教学之前就布置学生先去阅读有关书籍,这样,不仅增加了阅读量,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阅读习惯,收效明显。
  总之,教师及家长要经常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执行情况,督促学生完成定时定量的阅读任务。教师持之以恒地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就会成为自觉行为。学生在阅读中积累了语言,感悟了写作,陶冶了情操。
  (作者单位:四川阿坝州茂县富顺小学)
  (责任编校:白水)
  
其他文献
摘 要: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研究专业学位体育硕士实践教学发展窘境,并从助力国家奥运视域下提出体育专业硕士实践教学改革路径。目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发展面临实践课程体系不够完善,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倾向;实践教学出现“学术化”导向,缺乏高水平实践教学师资;专业实践时间短、形式单一、考核办法缺乏统一性;实践基地建设匮乏。提出助力奥运视域下实践教学改革路径:纳入服务竞技体育的相关课
摘 要:减少高碳排放的化石能源使用量,调整能源结构,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路径和关键技术选择。在当前形势下发电企业想要生存并且获得发展,其必然要求是达到安全、经济、环保、高效的目标。为实现这些发展目标,新途径便是使用传统技术之外的智能化手段。工业智能化需求是教育行业新工科建设发展的机遇,同时也是挑战。各高校开始与多家发电集团、发电企业开展智能发电技术的研究和试点建设,但电厂智能化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
摘 要:井控技术是石油工程专业较为重要的基础学科。目前石油工程专业本科阶段、研究生阶段均有井控技术的学习课程。井控技术教材不完善、针对油田生产实用性不强,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无法达到油田用人单位的要求。经作者多年井控技术本科教学实践,探索提出了“应用型启发型教学”的具体操作方法,提出了“抛题、互动、演示、实例、启发”相结合的5步教学方法;针对教学过程中学生听讲感到枯燥的问题,提出井控技术5
摘 要:對近30年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研究的梳理、归纳和总结工作,有助于理清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的脉络、经验及发展方向。方法:运用文献资料、历史研究等方法对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进行研究。结论: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研究经历起步期、平稳期、多元期三个时期,有鲜明时代性、阶段性、层次性特征,呈快速发展态势。经验借鉴:1. 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与教学设计密不可分,梳理相
摘 要:面向新工科高素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在电子技术教学中切实践行 “教育强国”理念,通过对电子技术教学内容组织、教学主线与关键点梳理、教学运行实践等方面研究,提出了电子技术教育教学重塑观点,经由电子技术教学内容重塑性分析,提出电子技术以电子器件为基础,以反馈分析法贯穿电子电路教学思路,以技术创新为引导,注重电子电路近似化模型教学,电子技术数学建模思维培养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路。经由电子技术课程
玉清寺小学学校文化建设的背景  玉清寺小学始建于1965年,进入新世纪以来,玉清寺小学学校领导班子坚持“以教师发展学校,以学生发展学校,以家长发展学校”的科学发展观和“玉琢成器,清心为学”的校本思想,与全体教师一道励精图治、再展宏图,在广大学生家长的支持下,带领着学生们创造着一个又一个新的辉煌,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已经被列为九龙坡区“名校工程”学校之一。学校在以下几个方面也为学校文
期刊
“从历史上看,文化建设,即传承、创造育人的文化,可以说是办学的至高理想与成就。”无疑,学校文化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需要,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主阵地。  学校文化建设需要精心策划,细心培育。校长们要努力学习,了解学校的历史,挖掘学校的优秀文化传统,学习当前的形势和教育理论,认真思考办学思路,策划学校文化的建设,提出设想,和全校师生共同讨论,形成共识。同时,学校不仅要注重校园环境文化建设,还要通过
期刊
摘 要:为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要求,提高原子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研究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原子物理课程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混合式教学模式建设、多元评价体系建设等方面对课程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和建设,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基于超星泛雅网络教学平台,采用将微课、课堂教学和翻转课堂相融合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关键词:原子物理;网络教学平台;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
摘 要:《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是马克思在《莱茵报》时期撰写的一篇重要政论性文章。在该文章中,马克思无情揭露了省议会维护林木所有者私人利益的本质并第一次坚决维护政治上和社会上备受压迫贫苦群众的利益,还首次遭遇了政治经济学的个别命题。该文章反映了马克思正经历世界观由唯心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转变及其本人由民主主义者开始向共产主义者转变。但该文章整体处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水平,仍然属于马克思“两个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