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余光中

来源 :台港文学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terj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一天阳光灿烂,
  窗外的死亡也被照亮,
  不远的山上
  那座灵骨塔仿如钻石,
  锐利的光芒刺进了
  我宁静的家屋。
  有一个人,在光中
  熄灭了
  而传说,一下遍及两岸。
  我什么都不想说。
  其實谁也都知道,
  光中之黯。
  此时,
  夕阳在放火焚烧人间,
  最诡异的美丽,
  莫非是那则远方的讣闻?
  即将消失的灵魂
  此时正灿烂无比
  在光中与我们道别。
其他文献
今夜的星星特别亮,仿佛每颗都含着泪光。跟我同住三十七楼的室友,站在窗口叫了一声Apakhabar,把熟睡了的月亮吓得像一块石头,坠落到无尽悲痛的涟漪里。雨水开始湿透四面八方,无以名状的黑暗扩散至明天的所有夜色里。  室友开始低下头,看着酒杯里转起的漩涡,想念亲人的味道卡在喉咙深处,那种苦涩的思念慢慢蒸发在闷热的蜗居里。我从他的世界,看到电视台正播放着一个特别新闻节目,一架隐形或变形的飞机,高速撞向
约半月前,我收到一封署名“柳青”的读者的来信,他是某中学的学生,没有什么多余的钱买书,《七剑下天山》的单本,是在书店里看完的。他很热心,看完之后,写信来给我提了许多意见。  我很喜欢像他这样的读者。我读中学的时候,也常常到书店“揩油”,好多部名著都是这样站着看完的。他怕我笑他,其实,正好相反,我还把他引为同调呢!《七剑》第三集出版时,我一定会送一本给他的。  当然,我更感谢他的意见。他看出凌未风(
当我见到你时/你才呱呱落地第三天/我也年方六龄/说实话/那会你并不漂亮/更不可爱  我们罕有青梅竹马/因为两家相距挺远/往来也不太多/但我总算是看着你长大的/正如你看着我成年一样  彼此的大人也开过玩笑/彼此的心湖也泛过涟漪/如今你成了别人的新娘/我得继续寻找归宿  ——《姽婳干妹》  上面这首小诗,选自我多年前出版的一部诗集《勇士也抒情》。倒数第二行“别人的新娘”,原句是“昨日新娘”。“姽婳”一
一  傩庙前有一个宽大的香炉,黑灰中稀稀拉拉地竖着几根快要燃尽的香。这炉在香火与尘霾的围攻下颜色模糊、冷峻,定格的瞬间有着莫奈的斑驳,也有八大山人的沉寂。  炉旁一个秃顶的中年农民带着她的女儿虔诚地上香。  “我们一起拜呀,求傩神老爷保佑你明日个考试顺利。”他认真地看着女儿说,又不时带着谦卑地望一眼傩神庙内高高挂着的傩神面具。  女儿嘟着嘴,上嘴唇撅得高高的能挂个油壶,她仰着头又收回目光,只觉得面
五月的第三个星期三,事件发生前,聿珊开始耳鸣。  下午四点,她与晚班的同事交接后,走出公司大楼,沿着忠孝东路走十分钟,进入捷运孙中山纪念馆站。平常没加班的日子,聿珊尽量在五点前搭捷运回家,再晚一些,人潮就会将车厢挤得水泄不通。  起初并无任何异样。聿珊站在月台候车,凝视前方广告考虑待会的晚餐。吃面或饭包?买回去,还是回家煮?隧道内的高压气流通过月台,扬起她的发梢。列车驶进车站。只见车厢内满满的乘客
谈起三国人物,曹植(子建)是大可一谈的。  他是人所熟知的“才子”。据说他能“七步成诗”,后世的文人多把他推崇到了不得。例如谢灵运(南北朝宋文帝时的名诗人)就说假定天下之“才”共有一石,则曹子建已独占“八斗”,他自己占“一斗”,还有“从古到今”的人只共占“一斗”(“才高八斗”的成语就是由此来的);文学史上的大批评家钟嵘(南北朝齐、梁时人)把他的诗列为“上品”,說他的诗“骨气奇高,词彩华茂”。其实曹
一九七九年,我与华罗庚教授在英国的伯明翰(Birmingham)相识,当时他刚刚看完我的《云海玉弓缘》,觉得很有趣,认为武侠小说是成年人的童话。成年人都喜欢看武侠小说,少年人自是更加不用说了。因为限于经济条件和知识水平,少年人的读物自是远远不及成年人的多样化,而且“童话”也毕竟是属于他们的。  不过在我的童年时代,我看的武侠小说却没有比别的孩子多,甚至可能更少。因为父亲从小就要我念《古文观止》、唐
安石榴,1969年出生于台南,台湾台东大学儿童文学研究硕士。著有小说散文集《星期三下午,捉、蝌、蚪》、《乱78糟》,儿童文学集《丝丝公主》。曾获台湾时报文学奖短篇评审奖、信谊幼儿、文学奖图画书首奖。  她没话好讲。她的头脑里、她的心里,生不出适合的语言以应付周围的人。那么,对自己呢?她对自己有话语产生吗?她不知道。思绪连连绵绵,但那些是话语吗?仔细想想,她便什么都不知道了。  刚刚有个面熟的妇人站
一  永明跟他爸爸一样,有一个大鼻头,他朋友力明、建其和金跃经常拿它开玩笑。  开玩笑是因为大家觉得这个大鼻头丑。力明说:“我真想拿把刀给它削一削。”力明自己长着一个小鼻头。一天,吃完中饭,力明躺在藤椅上休息,顺手拿起一本没了封面的杂志。随便一翻,翻得一行字。这行字的意思是鼻头大下面的家伙也大。力明摸摸自己的鼻頭,再捏捏自己的裆部,突然想到永明有一个大鼻头。力明把这页纸撕下来,把那句话用钢笔框出来
我念经济学,一直以为市场上的价格,某种程度反映该货品的价值,亦即消费者愿意付出多少成本购买该货品。  那么,不知是我们对舶来品趋之若鹜,还是坐过洋船,真的升价数倍。单以面条立论,简单一碟意大利面,甚或随便一碗日本拉面,叫价往往比一碗历史悠久的广东面高上几倍。尤其日本拉面,近两年可说红透半边天,从三四十元跃升至动辄过百元一碗,也不乏倾慕者。  看看我们的“细蓉(云吞面)”,从来都是小吃,从来都是卖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