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行政监督有效性的完善途径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fan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行政管理的范围不断拓展,行政权力不断扩大,我国的行政监督体系已基本形成,但继续健全和完善对行政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显得更为必要。行政监督的有效性是行政过程的最终目的。作为行政的重要环节,行政监督体制在实际运行中暴露出一些弊端,成为行政监督的瓶颈。加强和完善行政监督机制,使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是值得我们探讨的。
  关键词 行政监督 有效性 途径
  中图分类号:D922 文献标识码:A
  行政监督是指行政主体依据法定的职权对有义务遵守有关行政法律规范、行政指示、命令和决定的组织和个人所实施的检查、督促的行政行为。它包括行政主体的内部行政监督及其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实施的外部行政监督。行政监督的前提是实行行政公开,其实质是对行政权力运作的监督,行政行为的运作过程实质上就是行政权力的运作过程。行政监督的基础是建立和实行科学的绩效考核制度和严格的行政责任制度,其目的是维护公共利益,保障公民权利。
  一、行政监督的有效性分析
  行政监督的有效性作为一个系统整体,其中每一个构成因素都具有特殊的功能和作用,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上,对监督过程的有效性发挥着各自独特的影响。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政治、管理途径。
  行政监督首要的一点就是要保证行政监督机构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独立性。只有赋予行政监督主体监督权的组织负责,而不受任何机关、团体和个人干预的情况下,才能真正地体现其权威性和约束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逐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监督活动赖以进行的各种规则和程序,使权力的运行受到监控制约,确保行政监督的各项工作都有据可循,才能真正发挥行政监督的作用。另外,必须通过加强教育培训,提高监督者自身的素质,使他们学会正确运用行政监督的方式和方法,这是行政监督有效性的前提和条件。
  (二)立法、司法途径。
  依法治国,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在法律的框架内实行行政监督。应通过加强立法工作,奠定行政监督的法制基础,确保监督活动有法可依,加强执法监督,促使行政监督落到实处。在完善立法上,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对已有的行政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进行修订和完善,使之更具有操作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只有依法行政监督,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才能真正发挥行政监督的作用。司法监督的有效性关键在于监督机制和监督员制度的完善、特别是监督人员对过程信息掌握程度及其激励机制的建立。
  (三)公众、新闻舆论途径。
  公民和社会团体无疑是行政行为作用的主要的也是最广泛的对象,它的参与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更可以保证体制内行政监督机制的有效性。建立渠道畅通的公民监督方式,实现政治系统的透明性,使公民充分地参与到监督过程中。新闻监督的重要意义,不仅仅是其较低的监督成本,更关键在于其自身的特点,它具有很强的渗透力,一旦形成便会唤起公众的警觉,进而演变为一种不可抵挡的社会力量,将矛头直指抨击对象。它公开性强,传播迅速,覆盖面广,能以强大的舆论力量对公众标准形成等社会生活产生极大影响。
  二、行政监督有效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行政监督机构缺乏独立性,职责分工不明确,使多元化的监督力量缺乏有力度的整合,监督的合力明显较弱。
  在我国行政监督实践中,各种监督之间的关系目前还没有理顺,行政监督主体往往缺乏协调和密切配合。这不仅严重影响了监督机构的威信,也弱化了我国监督机制的整体效能。监督机构如果要切实发挥作用,前提之一是监督机构保持相对的独立。
  (二)监督主体地位不高,监督权能不实,缺乏监督力度和权威性。
  从内部监督上看,我国监督机构受双重领导,既受同级行政机关的领导,又受上级业务部门的领导,事实上还受同级政府职能部门的制约。在社会监督上,有时公民的批评在很大程度上没有作用,有的地方压制群众,甚至打击报复群众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从外部监督上看,我国人大的权力在理论上是最高的,但实际上许多地方人大往往依附于当地政府。各种群众团体、社会舆论的监督由于不具有国家权力的性质而没有权威,实效性较低。
  (三)行政监督机制不够完善,监督制约机制自身存在缺陷和弊端,行政监督法制体系不够健全,缺乏操作性,致使监督无法可依。
  目前行政监督法制化程度待完善,所必需的由法律、纪律和条例等构成的监督规范还不够完备,程序尚不严谨,其中的弹性空间很大,缺乏明确的监督标准和监督方法,容易导致监督的随意性。行政监督必须依法进行,否则就会混乱不堪,导致监督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四)行政监督理念陈旧落后,缺乏创新性,监督主体个别人员素质不高。
  行政监督理念一般说来主要体现在监督人员的监督心理或监督意识方面。作为监督主体,其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从总体上说,监督主体的人员结构、知识层次、能力水平比较好。但部分监督主体人员一方面思想不够解放,观念陈旧落后,对行政监督效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对行政监督的方法和程序了解不够,造成事实上不会监督,且利己主义思想严重,做事过分计较个人利益得失。
  三、完善行政监督有效性的途径
  (一)加快行政监督法律体系建设步伐,使行政监督有法可依。
  建立健全对行政权力制约的法律法规对于完善行政监督有效性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通过立法和行政法规的建设,明确监督的主体及主体的职责、权限、活动的范围等、监督的内容、方式方法和手段等,对国家机关和公务员的行政职责加以规范,实现对行政监督的制度化、法律化,形成科学、合理的监督机制。要有目的性地针对行政法律监督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来加强立法机构建设。将行政监督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建立切实有效的行政监督责任追究机制。通过法治化、制度化的有效途径实现行政监督的有效实施,使行政监督真正落到实处。
  (二)建立行政监督的机构协调机制,形成整体合力。
  必须建立综合的协调机制,对监督目标和过程进行协调,充分发挥总体监督效能,形成整体合力。明确各监督主体之间的职能界限和层次关系,避免不同机制间可能产生的重叠和冲突,加强监督的总体规划,增强其整体合力,使不同主体的监督体系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使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切实受到上下左右各方面的有效监督。另外,能不能有效地遏制行政权力的滥用,关键取决于监督主体的权威性。因此,要对监督机关进行充分的授权,建立其独立性和权威性。监督部门要真正履行其职责,应授予其处理实权,而不仅仅是处理问题的建议权。
  (三)转变监督方式,提高行政监督人员的素质。
  科学的监督管理方式对于监督威严很重要,我国现行的监督方式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方面,要注重过程监督,强化和突出事前和事中监督,并将其有机结合起来,贯穿于整个监督机制过程中。首先,将被动监督转变为主动监督。不仅有利于巩固监督斗争的成果,也有利于真正更发挥监督效能,提高监督的有效性。其次,将一般监督转变为重点监督。要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为重点,把人民所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作为重点工作来抓,而不是漫射型地分散监督力量。再次,将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监督。要改变我国行政监督长期以来偏重于事后的追惩性监督的方式,将可能出现的问题在萌芽状态就得到妥善的解决,尤其凸显在选择领导班子的问题上。最后,要将抽象监督转变为具体监督。使监督工作真真正正落到实处,提高实际效力。
  另外,广大监督人员是行政监督的主体,因此,提高其素质成为完成行政监督职能的主要保障。必须全面提高其包括政治思想、业务技术、道德作风等各方面的素质。例如实行严格的公务员考试制度,通过公务员考试制度的执行,提高公务员准入的门槛。对现有干部队伍和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培训,特别是要加强行政执法人员的法治水平,使他们依法行政、文明人性执法。
  (四)提高社会的行政监督意识,加强群众和舆论监督。
  加强行政监督的有效性必然要求加强群众和舆论监督。要强化群众监督法律保障机制,明确群众监督权力,确保群众监督地位,建立群众监督奖励制度,依法保护群众的监督,举报、申诉。完善信访举报体系和网络,健全保密制度,扩大群众在干部任选上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推行和深化政务公开,充分利用网络技术的发展推行电子政务。信访举报是群众监督最常用、最直接的方式,通过制定《举报法》等专门法律,确立群众监督的法律地位,明确群众监督的权限和程序,完善信访举报的体系和网络,健全保护和保密制度,健全举报奖励和反馈机制。舆论监督以其信息传递上的公开、迅速、广泛,对监督客体产生巨大的政治压力和效应,对监督政府起了独特的作用。要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的法治环境建设,完善舆论监督的信息反馈和责任追究机制,把握好舆论监督的方向和尺度,完善新闻媒体的自律机制,加强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建设,将非权力型的舆论监督与其他权力型监督方式相结合起来,以达到监督的最佳效果。
  (作者: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行政管理专业10级研究生)
  参考文献:
  [1]沈荣华.现代行政法学.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2]刘堂灯.理解行政监督.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7(5).
  [3]蒋连霞,李欢.我国行政监督机制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4(1).
  [4]周峰.行政监督有效性分析——从政治、法律、管理途径分析.台声·新视角,2005.
  [5]赵宇,杜克丹.健全和完善我国行政监督制度的意义及对策分析.法制与社会,2009,(1).
  [6]冯志军.试论我国行政监督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开封大学学报,2004,18(3).
  [7]战晓华.我国预防腐败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3).
  [8]强理娴.浅论我国行政监督的有效性.科技资讯,2010,(1).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政府项目PPP模式逐渐推广开来,央企和国企参与度较深.自2017年以来,我国PPP项目逐步趋于规范,如何更好地识别和推动PPP项目开展,对参与主体各方来说,都比PPP项目推
1993年10月,由深圳市公共汽车公司(深圳市公交集团前身)和香港财裕、均裕公司全作经营的深圳深展巴士有限公司宣告成立.这是国内首家冷巴专营企业,也是首家从事市内公交客运
一、四川雅安留守儿童的义务教育精准扶贫的现状分析rn造成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监护权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民事立法的角度来看,与有关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不完善有密切关
期刊
在与我父亲关系密切的朋友中,陈叔叔(阿垅)给我的印象除了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外,其他就没有什么了.那是因为,一则,他和我家不住在同一城市里,不经常来我家,再说我那时还只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科技水平的疾速腾飞,全球经济高速增长,各国进出口贸易在吸收强有力的动能的同时,也迎来了新的风险与挑战.中国作为世界最具经济活力的国家之
本文以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法学实践教育模式为视角,对当代大学生法律观培养途径进行了浅要探讨.
期刊
票号是我国古代的一种金融机构,票号也称为银号、票庄或汇兑庄,也就是汇兑银票的处所,是封建社会末期适应国内战乱环境而形成的业务。票号初期主要经营汇兑业务,后来也经营存放款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浪潮中,作为其载体的跨国公司在国际贸易的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出发,浅析了跨国公司对国际贸易的主要影响.
资本市场的各种不完美性会导致资本在企业间不能够以资本的边际产出相等的原则进行配置,从而产生资本误配置(capital misallocation)。本文通过研究中国制造业企业的固定资产
我国电力产业发展迅速,随着我国宏观战略发展需求,电力产业迅速转型升级,市场化程度逐渐加大,促进电力产业组织管理提升,保障企业生命力及核心竞争力,为产业发展方向奠定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