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栓塞胸部影像动态观察

来源 :中原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l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急性肺栓塞的影像(X线片和CT)动态变化特点。方法 选择临床确诊的21例急性肺栓塞患者,观察其抗凝、溶栓前后胸部影像学检查变化。结果 肺栓塞胸部影像表现:①肺缺血,可见局部肺血管纹理稀疏及“马赛克”征;②肺梗死灶或/(和)肺出血性不张所致肺内实变;③胸膜渗出积液;④肺动脉高压,右心增大;⑤增强CT直接征象为腔内充盈缺损。PE确认治疗前短期进展快;溶栓、抗凝治疗后,肺部阴影可完全吸收,或遗留少许纤维奈索影。结论 PE的胸部影像动态演变特点,对肺栓塞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可提供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低浓度布比卡因在乳腺癌手术硬膜外麻醉中的应用。方法60例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注入0.25%布比卡因完成手术.当病人由于各种原因引起阻滞平面不够时辅助用异丙酚、
目的探讨川崎病(KD)患儿发病和冠状动脉病变的特点,提出诊断及治疗中应注意的问题、方法对65例KD住院惠儿进行回顾性分析厦随访。结果川崎病的主要表现为发热,皮肤、黏膜病变厦淋
目的 探讨小儿肺热咳喘液辅佐治疗毛细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住院确诊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60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均采用抗感染、吸氧、吸痰、平喘、雾化吸入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服用方法:5~8个月0.5支/次,3次/d,9~24个月每次1支,3次/d,疗程7 d.结果 观察组治愈25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治愈20例,好转
目的 总结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 方法 回顾分析2006年5月至9月本科门诊接诊的146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 所有患儿均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93例(63.7%)伴发热,124例(84.9%)累及臀部,6例(4.1%)患儿为复发病例,101例(69.1%)为幼儿园及小学群居儿童.所有患儿经积极抗病毒治疗均痊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 结论 手足口病为儿科常见流行性病毒感染性疾
目的探讨三尖彬酯碱加阿糖胞苷(HA)或柔红霉素加阿糖胞苷(DA)化疗方案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效。方法所有病人给予HA或DA方案化疗,7d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间歇7-14d,达到完全缓解后
目的观察早期采用无创正压通气联合纤维支气管镜(简称纤支镜)治疗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将社区获得性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早期的患者分为接受早期无创正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纯结素试验对HIV感染者结核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采用5IU(0.1m1)、1IU、0.1IU三个不同浓度结核菌素分别对HIV感染者合并涂阳肺结核病、涂阴肺结核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