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从预习开始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_3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是学生打好学习基础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语文教师应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其对学生未来发展具有积极影响。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认识到培养小学生语文预习习惯的意义,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改革传统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学生学习自觉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基于小学中年级语文预习习惯培养的意义进行分析,提出培养策略,以全面提升小学语文中年级教学水平。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语文;预习习惯
  随着新课标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成为重点教育内容之一。在对小学语文中年级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培养学生形成预习习惯,能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但现阶段,大部分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如此很不利于学生未来接受高等级语文教学。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分层设计预习目标,帮助小学生建立合理的学习目标。有效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满足新课标改革对小学中年级语文提出的教学要求。
  一、小学中年级语文预习习惯培养的意义
  (一)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能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年级小学生處于人生中重要的发展阶段,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未来学习具有积极影响。而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内容较为丰富。并且,具有情感性较强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教学内容,锻炼学生语文分析能力,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以此作为基础,教师对学生提出预习要求,使学生在预习过程中能对语文知识进行探索,从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率
  新课标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入,对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提出更高的教育要求。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学习习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我国大部分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都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预习主要是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自主阅读、理解分析。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搜集相关信息全面理解语文教学内容,在遇见难以理解的知识内容时,能做出特殊标记。在课上向教师提出疑问,教师根据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理解语文知识,有效提升小学中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所以,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预习习惯具有重要意义。
  二、小学中年级语文预习习惯的培养策略
  (一)分层设计预习目标
  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帮助学生寻找有效的预习方法,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全面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学习能力不同,制定合理的预习方案。如教师在讲解《去年的树》时,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将学生分为强、中、弱等三部分。要求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在预习阶段熟读课文,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理解课文中表达的意思;要求学习能力中等的学生,在预习阶段,能将整篇课文流利地阅读,能找出课文中的生字、词,简单理解课文表达的意思;要求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在预习阶段,对课文中生字、词进行标注,能顺利地阅读课文。分层设计预习目标,可激发学生对语文知识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培养学生语文预习习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应用引导教学方法
  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改革传统的教育方式,避免对学生进行知识灌输。在实际教育中,教师应通过引导性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如,教师在讲解《秋天的雨》时,教师应向学生提问“秋天的雨都有什么颜色?”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预习,有效引导学生预习方向,避免学生预习方向错误。长期采用此种教育方式,可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开展预习,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且,在课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回答问题,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三)抓住语文教材特点
  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应以教材特点为主,帮助学生掌握各类文章的学习方法。如,教师讲解《司马光》时,要求学生将描写人物作为预习重点,提升学生对人物描写类文章的预习能力;在讲解《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时,要求学生将描写景物作为预习重点,提升学生对景色类文章的预习能力。借助以上教学方式,可有效指导学生如何预习文章,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预习习惯。同时,可全面提升学生预习效率。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改革背景下,传统的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模式难以满足教育改革要求。因此,应对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全面进行改革,通过分层设计预习目标、采用引导教学方法、抓住语文教材特点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预习习惯。如此一来,既能满足新课标改革要求,又能提升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水平,为社会发展不断培养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闻利.预习能开二月花:小学语文预习的实效性粗谈[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8(6):74-75.
  [2]李耀军.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课前预习习惯的培养[J].学周刊,2017(35):58-59.
  编辑 段丽君
其他文献
摘 要:课程体系建设成为学校育人体系建设的一个杠杆,整体撬动了学校育人模式的变革,积极进行“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探索实践,从而构建出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体系,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关键词:必修式学科课程;菜单式选修课程;体验式德育课程;主题节活动课程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说过:“什么样的课程就决定学校什么样的品质,什么样的课程就决定学生什么样的发展。”我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着力点、以学
期刊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强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让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讲”的机会,让课堂焕发生机。以低年级为例,结合语文教学实践,谈谈对如何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讲”起来的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整理与复习在课堂上占有一定比重,其中就包括期末整理与复习。上好期末整理与复习课,引导学生系统回顾所学,对本学期学过的知识进行整理,形成网络系统,拾漏补缺,加深理解,巩固认知,发展思维能力,同时,因人而异开展复习,从而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提高和发展。  关键词:期末;整理与复习;实践探索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整理与复习在课堂上占一定比重,其中就包括期末整理与复习。教师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课作为一门实践性、趣味性、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开展自主学习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借助于网络和多媒体技术,教师和学生的交互性更强。基于信息技术课程的这一特点,通过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反思;设置悬念;回归生活  本人通过参加市教改之星
期刊
摘 要:合作学习是新课程理念倡导下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它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小学语文来讲,合作学习给语文课堂带来了生机和活力,提高了学生语文聽说读写的能力,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  关键词:小学语文;合作学习;效果  合作学习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学生之间,为了达成共同目标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一种学习过程,它是在语文课堂中以老师设定的任务
期刊
摘 要:新形势下,教育者需要着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学为例,分析得出高年级古诗教学可以通过“问题式课前预习、赏识性評价、学法指导、学法迁移”这四种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古诗教学;自主学习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由此可见,自主学习已经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期刊
摘 要: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主体,通过介绍小学数学情景教学理论及价值、以案例解析主题图教学法及情景教学要点,对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情景教学法进行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景教学;主题图  一、小学数学情景教学理论及价值  为了为社会的发展培养素质型、创新型人才,以使得我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从教育这一人才培养根源进行改革成为关键,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目标中提出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
期刊
摘 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和教学工具,给教学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在英语复习课中,利用思维导图进行复习导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主题式框架梳理以及进行复习课拓展部分的阅读教学,能有效地提高复习效率。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课;复习  思维导图(Mind Map)又称脑图、心智地图等,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的辅助工具。思维导图使用一个中央关键词或想法引起形象化的构造和分
期刊
情境教育,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育教学方式。有效的情境,以非常有效的方式,将教育的方式提升了一个层次,教学的效果也提升了不少。  在数学教学中,情境教育更是凸显了它的有效性。格力高利在他的《更少的证明,更多的真理》中说:“数学学科是一个美妙而疯狂的学科,充满了想象力、梦幻和创造力,不受物理世界的小细节的限制,唯一的限制来自我们内心灵光的强度。”这句话其实对于数学教学也是备受启发,我们对“情境”的运用,
期刊
摘 要:在新课程理念深入实施下,数学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给学生埋下一颗智慧的种子,通过科学合理创设教学环境,妙设巧引,构筑空间,给予学生生趣发思,引领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之中,也让课堂教学真正凸显效果和价值。  关键词:情境;乐趣;思维;空间;有效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成为教学的核心,教师从备课到授课到课后延伸等各个环节都需要精心、精研、精准,同时作为孩子眼中的“工程师”,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