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的“父亲梁漱溟”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叔本华曾说,思想家的可贵在于精神力极强固,能把所有东西克服或同化,融进他们的思想体系。“……这些思想家的固有思想,就如同风琴的低音主调,任何时刻都支配一切,绝对不会被其他音调所压制。”那些未能走出书本的学问家,缺乏的正是一架自己的风琴,总是反复弹奏别人的音乐。
  梁漱溟受过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曾沉溺于佛学,研究过印度哲学、西方哲学,当他一旦在儒学中发现了自己的位置,便仿佛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低音主调”,创立了新儒学思想。那些曾先后影响过他的知识、学问,就全部隶属于他的思想体系了。
  我为大象出版社策划的一套“大象人物聚焦书系”,其中就有梁漱溟,因而与其子梁培宽先生有过深入接触。当时我想请梁先生提供一些图片,没想到他愿意拿出一大摞梁漱溟晚年批注的友人来信。我得知后喜出望外,当即约定,前去拜访。
  2007年夏,我第一次走進梁培宽先生位于北大承泽园的家,并且见到了那些弥足珍贵的信札原件。那是31年前的1976年,83岁的梁漱溟已是历尽沧桑的暮年老人。也许是为了重温历史排遣怀旧之情,也许是为了重睹旧物归纳一生,他从箱底找出友人来信,静静细读,凝神回味,兴致所至就挥笔批注。于是,他为我们留下了这样一份特殊礼物——“梁漱溟批注友人来信”。我一边翻看这些信札,一边遥想当年老先生用心批注时的情形,心中充溢着一种怅望千秋、萧条异代的苍凉感。
  经梁漱溟批注的友人来信达数十通。写信者包括欧阳竟无、胡适、黄炎培、陈铭枢、熊十力、马一浮、冯友兰、张申府、叶麟、唐君毅、黄艮庸、陈仲瑜、云颂天等政界、文化界人士,其中大多为梁氏的同辈友人或学生。来信时间,最早者在1916年前后,最近者在1976年,历史跨度长达60年。
  老先生的批注或寥寥几字,或数行,或整页。一般在来信原件上以毛笔直接批注,有时也单独附加一笺,详加说明。有的署名,有的不署名而改加盖名章。名章为“梁漱溟印”,四字系隶书,阳文。批注有时注明时间,有时则无。批注内容不一,或介绍来信背景,或批改信中文字,或借题发挥,对往事、对当事人予以点评。
  这批书札被命名为《梁漱溟往来书札手迹》,在2009年出版。梁培宽希望我为此书写序,我只能勉力为之。在出版过程中,梁培宽写信给我,对诸多细节颇为认真严谨。寄去的校样,他看后致信:
  李辉先生:
  《往来书札》校样共看了两遍,终于今日(十四)交出,由但汉琼同志取走。其中应作改动的均一一用红笔标明修改。至于是否恰当,以及有无疏漏之处,还希望先生再看看,把把关为好。另有几个问题需与你商讨:
  信件标明年份是个难题。有的解决了(靠查日记、查信件内容等方法),有的只能推断为什么年代。这如何标明?似有两种办法;“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现在我采用的是后者,以为似较简明,不知是否恰当。
  《相关人士简介》又有少量改动或补充,因为后来又查明了一些原来不清楚的事;但字数仍控制住,没有增加多少。
  关于先生执笔的《代序》一文,末后提及“朝会”活动情景,引用了汪东林的《梁漱溟问答录》中的一段文字,而这段文字是汪东林先生据《朝话》一书中的一段文字,“加工”而成。“加工”就往往失真,如汪书中有“抑扬朝气”的话,即令人费解(“朝气”只须“扬”,何须“抑”)。因此,还是以引用《朝话》书中原来文字为好,这样才更真实,才是先父本来的话。(现将《朝话》中《〈朝会的来历〉及其意义》一文 ,复印一份,随此信寄上,供参考。)
  此外或许还有些不大不小的问题,待先生最后看校样时,如果发现了,需要我处理时,即请以电话与我联系,尽快解决。
  国庆前去重庆开会,去之前两三天正好送来校样。而校改工作只有待重庆返回之后才着手,因此被延误了约十天,至今才得完成。这是应当说明,并表示遗憾的。
  顺祝
  编安!
  梁培宽上
  十月十四日
  梁漱溟笔下描绘的与学生“朝会”的场景,令人神往不已。1924年,他到曹州中学主持高中部,将教学相长增加了新的含义,即办学一面是与青年为友,另一面也是自己求友。他把学校看作了交友的团体,仅半年,回北京时就有十几位山东的高中学生跟随。足见他所具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梁漱溟和这些学生一起在什刹海租房同住共读,开始了一个重要的交流形式——朝会。每天早上,他与这些学生静坐共读,并即兴讲授心得。这种形式坚持了多年,《朝话》即由这些讲授记录结集而成。梁漱溟这样写道:
  如在冬季,天将明未明时,大家起来后在月台上团坐,疏星残月,悠悬空寂,山河大地,皆在静默,惟间闻更鸡喔喔作啼,此情此景,最易令人兴起,特别的感觉心地清明、兴奋、静寂,觉得世人都在睡梦中,我独清醒,若益感到自身责任之重大。在我们团坐时,都静默着,一点声息皆无。静默真是如何有意思啊!这样静默有时很长,最后亦不一定要讲话,即(使)讲话也讲得很少。无论说话与否,都觉得很有意义,我们就是在这时候反省自己,只要能兴奋反省,就是我们生命中最可宝贵的一刹那。?
  师生之间,竟有如此美妙、和谐的境界!
  梁培宽曾感叹:先父昔日的那些青年朋友后来渐入暮年,或因政治运动的风吹雨打,或因体弱多病,竟然多先于先父离开人世。而先父暮年写成《略记当年师友会合之缘》一文,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对昔日师友之情的怀念。
  《梁漱溟往来书札手迹》出版后,我请梁培宽、梁培恕两位先生编选一本他们笔下的父亲,命名为《父亲梁漱溟》,于2014年出版。编选的过程中,我读到两篇从未见过的梁漱溟的大作,一是《周恩来总理——如我所知者》,一是《论毛泽东主席的晚年》。其中《论毛泽东主席的晚年》一文写于1976年5月28日,纵论梁漱溟眼中早年与晚年的毛泽东。在文章中,他写道:
  毛主席不习惯于收敛克制,素有饮酒吸烟等嗜好。记得1952年8月7日午后在中南海颐年堂他的书斋见面谈话时,他自己要吸烟,先取纸烟一枚递给我。我说从不会吸烟,他点点头,说声“好习惯”!那时节他曾一度戒烟(因为医生提供意见),但不久,忍不住又抽起烟来。
  《父亲梁漱溟》一书虽然只有10万字左右,却呈现了梁漱溟的可敬可亲,以及在时代漩涡中刚正不阿、坦荡执拗的人格力量。长子梁培宽还写了一段卷首语:
  一切有生之物唯人有心。有心,使人对外有创造,对内有涵养。中国有句老话叫“动于衷而形于外”,意思是说凡内心有的,总会表现于外。
  受命编一本小册子介绍先父,便从我们兄弟二人过往所写的长、短篇中摘取十万余字。文体不尽相同,但全属记述先父不同时期生活、活动的旧作,期于将他“形于外”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先父尝说,东方之学(儒、释、道三家)虽有不同,但同是反身向内认识自己,与西学之向外用力(认识和利用物)正相反。又说,东方之学收效在改变人的气质,窃以为这就是平常说的有涵养。
  当前社会于东方之学颇疏远,倘若通过先父这个人使读者对东方之学有一种感知,坦白说,那正是我们所期待的。
  梁漱溟先生于1988年去世,享年95岁。他最后一次公开露面是在1987年11月中国文化书院举办的“梁漱溟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上。
  在这次会上,梁漱溟以坚决的口吻表示:“我不单纯是思想家,我是一个实践者。”回顾梁漱溟的一生,他做过政治记者、想过出家、当过北京大学的讲师。为了解决如何建设“新中国”与“新世界”的现实问题,他不仅写下了上千页的文章,还走出书斋,开展乡村建设“革命”、创办报刊、积极参与国事。无论人们如何看待他,梁漱溟始终走在探寻两个问题的道路上:一是人生问题,即人活着为了什么;二是社会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梁漱溟虽已远去,但他思想的风琴依旧弹奏着他自己的乐曲。
其他文献
有这样一个国家:国土面积只有3万平方公里,比中国海南省还要小;国家分成法语区和荷兰语区两大阵营;讲法语的瓦隆大区人和讲荷兰语的弗拉芒大区人在国家体制改革问题上争执不休、各不相让,导致该国在将近两年时间里处于无政府状态。这个国家就是比利时。    尽管在一些政治问题上水火不容,但比利时两大语区的人却在两个方面基本达成了共识:一个是关于女性的,他们认为欧洲最漂亮的女人不在法国而在比利时,出生于布鲁塞尔
没有人不知道美国纽约有个自由女神像。作为地标式景点,它在哈德逊河口引起过无数人的向往与遐思。那只右手高擎的火炬,那个象征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七道尖芒头冠本身便有着所谓“灯塔国”的寓意。  就在7月4日美国独立日当天,一名女子攀上了自由女神像基座,展开标语抗议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移民政策。  地点、时间、事由的高度敏感使得这件事成为一条传遍全球的新闻。女子最终被从基座上“请”了下來,并被“安全逮捕”,但特
像甘肃很多散落在山间的村庄一样,石节子村朴实、安宁甚至有些闭塞。但这个几十口人的小山村如今却开办了美术馆,村民们“走出去引进来”,越来越为外界所关注。改变这一切的正是他们的艺术家村长——靳勒。  想为家乡做点事  初冬的北京,已经多了几分寒意。在798艺术区,记者见到了石节子村村长靳勒。他一身休闲装,留着山羊胡,和人们印象中的村长并不一样。对此,他笑称“毕竟自己是个搞艺术的嘛”。当记者问,为什么会
她最想对赵明诚说的一句话是:你那样对我,是不对的。  我曾经对李清照颇感隔阂,她的人生太优越,像一盏晶莹薄脆的玉碗,在博古架上静静地放着光泽。让你没法时常捧在手上,于一蔬一饭间生出恋恋的情意。  李清照改嫁的事儿还没有被众所周知时,我们单知道她和赵明诚的这段婚姻里,既有“赌书泼茶”的风雅,也有“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的娇嗲。虽然最后赵明诚先她而去,留她在乱世里颠沛流离,但那个时代,这也是普遍的
他和吕叔湘合著《中诗英译比录》,主张保留原诗的意美、音美、形美。  今年7月初,吉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晓在毕业典礼上的讲话刷屏了。他大篇幅讲了时下热门的贸易战,通俗易懂,是刷屏的一个重要原因,但他更吸引我的是一段关于审美的话:“我非常高兴地看到,在今天的毕业典礼上,大家都穿着皮鞋,穿着带领子的正装。我提出过毕业典礼上同学们的着装要求。为什么?看看我们的校园里,许多男同学穿着一条大短裤,露着带毛的双
美国《大西洋月刊》4月刊封面文章  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任期已近尾声。回首这8年,他从小布什手中接过的最大“财富”就是一场经济危机和两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而他做过最艰难的决定,无疑是在美国利益遭受所谓“损失”时,拒绝出兵叙利亚,只限定派出“50名特种部队人员”。奥巴马坚信,如果美国陈兵叙利亚,造成的损失会远高于“不作为”。但他的选择无法展现美国的威慑力,不仅民主党同僚反对,欧洲盟友也不满。奥巴马的回应是
跨过滹沱河,踏遍闽浙沪,2012年,习近平在中共十八届一中全会上当选总书记。他上任第一天,就同中外记者说:“接过历史的接力棒,我们自豪而不自满,决不会躺在过去的功劳簿上。”半个月后,他和新当选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来到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提出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奋斗目标。2015年2月13日,习近平在陕西省延川县梁家河村调研时同村民交谈。  40年前,改革的春风吹遍神州。如今,中
单田芳(1934年—2018年):中国评书表演艺术家。1954年走上评书舞台,其《童林传》《隋唐演义》《白眉大侠》《乱世枭雄》等作品风靡一时,与袁阔成、刘兰芳、田连元并称北方评书“四大家”。2018年9月11日,因病逝世,享年84岁。  十几年前,记者在天津,但凡坐出租车,耳边总会飘来这个老头儿的声音。有时豪气:“要杀动手,吃肉张口,杀剐存留,任凭自便。”有时善良:“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
挪威是世界上第一个与调频广播告别的国家。1月11日,挪威中北部的诺尔兰郡关闭了当地的调频广播,只保留数字音频广播系统。在郡首府博德,人们还举办了一场“关停”仪式。而挪威的其他地区也将陆续关闭调频广播。其实早在五六年前,挪威就做出关闭全国性调频广播网络的决定。这主要是因为,相对于调频广播,数字广播的覆盖范围更广、频道更多、聲效更好、维护成本更低,而且更有利于广播应急信息。此外,挪威地广人稀,同时维持
“狙擊手普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