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分析偏头痛患者血管周围间隙(Virchow-Robin spaces, VRS)分布特征,研究偏头痛患者病程、发作频率及有无先兆对VRS数目的影响,以期为偏头痛诊断提供影像学支持。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本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的5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偏头痛组,并以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入组者进行相同序列的头颅MRI检查,计算额顶叶皮质下白质区、
【机 构】
:
450014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450014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450014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450014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450014 郑州大学第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分析偏头痛患者血管周围间隙(Virchow-Robin spaces, VRS)分布特征,研究偏头痛患者病程、发作频率及有无先兆对VRS数目的影响,以期为偏头痛诊断提供影像学支持。
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于本院神经内科病房住院的50例偏头痛患者作为偏头痛组,并以同期5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入组者进行相同序列的头颅MRI检查,计算额顶叶皮质下白质区、半卵圆中心区、基底节区的VRS数目并对其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进一步对偏头痛患者的病程、发作频率及有无先兆对VRS数目的影响进行分析。
结果偏头痛组VRS检出者有48例(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例(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0,P<0.05)。偏头痛组VRS总数目13.00(6.75, 20.00)个,明显多于对照组8.00(5.00, 12.00)个(Z=3.33,P<0.01)。偏头痛组额顶叶皮质下白质区、半卵圆中心区、基底节区的VRS数目分别为6.00(4.00, 12.00)、2.00(0.00, 4.00)、4.00(2.00, 6.00)个;对照组上述区域VRS数目分别为0.00(0.00, 2.00)、2.00(0.75, 4.00)、4.00(3.50, 6.00)个,两组不同区域VRS数目经组内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偏头痛组χ2=39.86,P<0.01;对照组χ2=40.15,P<0.01),偏头痛组中VRS主要分布在额顶叶皮质下白质区,对照组VRS主要分布在基底节区。有先兆偏头痛组的VRS总数目为20.00(14.50, 26.00)个,多于无先兆偏头痛组的11.00(6.00, 20.00)个(Z=2.52,P=0.02),且有先兆偏头痛组额顶叶皮质下白质区、半卵圆中心区、基底节区的VRS数目分别为12.00(9.00, 14.00)、2.00(2.00, 6.00)、4.00(2.50, 7.50)个;无先兆偏头痛组上述区域VRS数目分别为6.00(4.00, 10.00)、1.00(0.00, 4.00)、4.00(2.00, 6.00)个,两组不同区域VRS数目经组内整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有先兆偏头痛组χ2=16.31, P<0.01;无先兆偏头痛组χ2=29.48, P<0.01)。在无先兆偏头痛组,患者不同病程、发作频率对VRS数目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偏头痛患者VRS发生率较高,且主要分布在额顶叶皮质下白质区,可能为偏头痛的诊断提供影像学辅助依据;有先兆偏头痛者较无先兆偏头痛者更易好发VRS;疾病病程、发作频率对VRS的产生均有一定的影响。
其他文献
血管老化影响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阈值、进展、严重程度和预后,是造成心血管疾病高病死率的重要因素。血管内皮细胞是构成血管壁的主要成分之一,是血管老化的重要细胞生物学基础,血管内皮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在血管老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微RNAs(miRNAs)与增龄相关性疾病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现总结miRNAs在血管内皮细胞衰老过程中的作用,并讨论miRNAs的临床应用前景。
目的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睡眠状况对血压节律的影响。方法连续入选2016年10-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住院并诊断为高血压患者230例(年龄≥60岁)。采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和化验结果,并进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调查。根据入院后动态血压的昼夜节律特点,将患者分为反杓型组110例、非杓型组86例、杓型组34例,比较组间临床资料和睡眠状况,并分析睡眠状况对血压节律的影响。结果在PSQI评分的7个因
目的探讨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组织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西海岸梦之队(West Coast Dream Team)的多机构前瞻性研究中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178例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穿刺活检的病例,分析其临床特点,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EnVison法标记雄激素受体(AR)、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嗜铬粒蛋白(CgA)、张力蛋白同源物基因(PTEN)的表达。结果178
目的观察外源性给予Apelin-13对糖尿病鼠肝脏及骨骼肌的葡萄糖及脂肪酸代谢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Wister大鼠,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为8只及32只。实验组通过给予高糖、高脂饮食,联合低剂量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构建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糖尿病大鼠随机分成糖尿病模型组和Apelin-13给药组各14只。给药组大鼠腹腔注射Apelin-13,0.1 μmol·
目的研究年龄对持续输注罗库溴铵后肌松驰恢复的影响。方法纳入6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按年龄分成4组。≤44岁组(12例);45~59岁组(18例);60~74岁组(15例):≥75岁组(15例)。采用全程静脉麻醉,应用四个成串刺激(TOF)监测肌松深度。全麻诱导采用罗库溴铵0.6 mg/kg,术中静脉泵注罗库溴铵0.3~0.6 mg·kg-1·h-1,维持T1在10%~20%之间,临近手术结束停止泵
目的探讨腹腔内贝伐珠单抗联合热化疗对老年卵巢癌患者血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4年12月我院确诊治疗的老年卵巢癌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法分为联合组和热疗组,每组50例,热疗组给予腹腔内热化疗治疗,联合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贝伐珠单抗治疗,统计患者治疗疗效、不良反应、治疗前后血TGF-β1、MIF水平及2年生存情况。结果治
目的分析单中心自身免疫性脑炎队列中接受吗替麦考酚酯(MMF)治疗达到1年的抗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蛋白1(LGI1)脑炎病例,对其疗效、相关免疫参数和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7年8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诊治并接受MMF治疗的抗LGI1脑炎病例15例。根据北京协和医院《脑炎与副肿瘤综合征登记项目》流程对抗LGI1脑炎患者进行评估及随访,每2个月评估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
目的探讨伴有单纯高颅压侧窦狭窄患者的临床、治疗及预后特征,并探索二者共存的可能机制。方法回顾性纳入2009年1月至2016年12月就诊于我院神经内科、临床诊断为单纯颅内压增高合并双侧或者优势侧侧窦狭窄并行侧窦支架介入治疗的患者16例,记录其手术过程及术后转归,随访了解患者的远期预后。结果在16例患者中有女性14例,平均年龄(32.4±10.1)岁,平均病程(10.9±7.3)个月,平均体重指数(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