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实验中几个常见的颜色反应原理及其应用浅析

来源 :中国教研创新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cfanz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学中常通过某些特定的颜色反应来确定细胞中某些化学成分或结构的存在。笔者结合教学实际从高中生物课本中归纳整理的有关颜色反应原理及其应用,以便于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
  【关键词】高中生物颜色反应原理
  生物学中常通过某些特定的颜色反应来确定细胞中某些化学成分或结构的存在。下面是本人结合教学实际从高中生物课本中归纳整理的有关颜色反应原理及其应用,以便于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记忆和掌握。
  1.斐林试剂检测可溶性还原糖
  原理:还原糖+菲林试剂→砖红色沉淀。注意:菲林试剂的甲液和乙液要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而且是现用现配,条件是需要加热。应用:检验和检测某糖是否还原糖;不同生物组织中含糖量高低的测定;在医学上进行疾病的诊断,如糖尿病、肾炎。
  2.苏丹Ⅲ、苏丹Ⅳ检测脂肪
  原理:苏丹Ⅲ+脂肪→橘黄色;苏丹Ⅳ+脂肪→红色。注意: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观察。应用: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是否含有脂肪。
  3.双缩脲试剂检测蛋白质
  原理: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注意:双缩脲试剂在使用时,先加A液再加B液,反应条件不需要加热。应用:鉴定某些消化液中含有蛋白质;用于劣质奶粉的鉴定。
  4.碘液检测淀粉和观察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的染色剂
  原理:淀粉+碘液→蓝色;碘液能使动植物细胞着色。注意:这里的碘是单质碘,而不是离子碘。应用:检测食品中营养成分是否含有淀粉;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在观察动植物细胞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时用碘液做染色剂,使细胞核染上颜色便于观察。
  5.DNA的染色与鉴定
  染色原理:DNA+甲基绿→绿色应用:可以显示DNA在细胞中的分布鉴定原理:DNA+二苯胺→蓝色应用:用于DNA粗提实验的鉴定试剂
  6.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原理:RNA+吡罗红→红色应用:可以显示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7.台盼蓝使死细胞染成蓝色
  原理:正常的活细胞,细胞膜结构完整具有选择透过性能够排斥台盼蓝,使之不能够进入胞内;死细胞或细胞膜不完整的细胞,胞膜的通透性增加,可被台盼蓝染成蓝色。应用:区分活细胞和死细胞;检测细胞膜的完整性。
  8.线粒体的染色
  原理:健那绿染液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可以使活细胞中的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应用:可以用高倍镜观察细胞中线粒体的存在。
  9.酒精的检测
  原理: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应用: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制作果酒时检验是否产生了酒精;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驶。
  10.CO2的检测
  原理:CO2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在变黄。应用:根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黄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液中CO2的产生情况。
  11.染色体(或染色质)的染色
  原理: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龙胆紫溶液、醋酸洋红溶液、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染成深色。应用:用高倍镜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观察低温诱导植物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植物花药离体培养时,可以通过染色镜检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离体培养的发育期。
  12.亚硝酸盐的检测出现玫瑰红
  原理: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应用: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13.脲酶的检测
  原理:细菌合成的脲酶可以将尿分解成氨,氨会使培养基的碱性增强,使PH升高,从而使酚红指示剂变红。应用:在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加入酚红指示剂,培养某种细菌后,看指示剂变红与否可以鉴定这种细菌能否分解尿素。
  14.伊红美蓝检测大肠杆菌
  原理:在伊红美蓝培养基上,大肠杆菌的代谢产物(有机酸)与伊红美蓝结合使菌落呈深紫色。应用:用滤膜法测定水中大肠杆菌的含量。
  15.刚果红检测纤维素分解菌
  原理:刚果红是一种染料,它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当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刚果红能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分解菌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应用: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16.植物花粉细胞核的染色
  原理:在做月季的花药离体培养实验时,选择合适的花粉发育时期也是提高诱导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一般在单核靠边期花药培养成功率最高。选择花药时,一般通过镜检来确定其中的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确定花粉发育时期的最常用的方法有醋酸洋红法(花粉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醋酸洋红为碱性染色剂,染色体易被碱性染料染色。通过染色,可以确定细胞核为单核期,还是双核期,还可以确定其花粉的发育是单核居中期还是单核靠边期)。但是,某些植物的花粉细胞核不易着色,需采用焙花青-铬矾法,这种方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应用:月季花药离体培养时,通过染色镜检确定花粉是否处于适宜的发育期。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个知行统一、情意结合的长期旅程,教学细节就像是沿途的风景点缀,只要用心制造,细细品味,都能演绎出精彩的教育画面;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们的每一次聆听,每一回领悟,每一段疑惑,其言语,表情,手势动作和情感都是精神成长中的细微之花,而老师们的每一句讲解,每一次启发,每一首赞美,在恰如其分时就能在教育的广袤土地上浇灌出理想花朵。本文结合笔者自身体会和感受,从细微处着手,透视语文教学的几点
期刊
【摘要】语文是具有思想性的基础工具学科,是智育与德育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学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爱美的情趣,发展健康个性,养成良好的意志品格,逐渐形成积极的人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关键词】初中语文渗透德育教育途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的教育和科
期刊
【摘要】从我国目前的幼儿教育现状来看,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十分普遍,这对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发展起到反作用。本文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各个方面来谈,呼吁我们必须不断提高思想意识,创新方式方法,联合社会各界力量,让幼儿教育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关键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  幼儿园原本是一个人人生当中最快乐、最幸福的时段,是儿童迈出家庭后影响最大的教育环境之一,它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良好的早期教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正处于信息化经济时代下,信息作为最为重要的资源之一,正在向社会各个方面辐射,在教育领域,关于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早已崭露头角,引领教育前言阵地。本文将根据笔者身处的藏区小学教育经历,立足于藏区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和问题,从而提出几点建设性的思考和意见,以供参考。  【关键词】 藏区小学教育信息化现状分析  在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我省藏区小学教育信息化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成效,
期刊
【摘要】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因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重要内容。教师可以借助游戏活动,努力创设宽松、和谐、平等的语言环境以及发挥教师语言魅力的教育功能等方式来提高幼儿语言能力,发展幼儿的全面素质,让孩子们更快乐地生活,使他们拥有一个更美好的明天。  【关键词】幼儿语言游戏兴趣能力发展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因此,提高幼儿的语言表
期刊
【摘要】幼儿期语言学习与发展,是人的一生中语言发展和运用的关键时期,也是语言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任务。作为教师应有足够的耐心去观察,引导幼儿抓住一切教育契机,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手段,让每个幼儿都能快乐的得到发展教育。  【关键词】幼儿教学语言教育途径和方法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句话被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所熟悉。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社会
期刊
【摘要】 在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课程中,编入了许多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和推理问题。这些内容渗透了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可以培养学生扎实的数学基础和灵动的数学思维,帮助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各种几何图形的性质与面积的计算方法,理解几何图形变形问题中的变量与不变量之间的逻辑推理方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解题方法逻辑推理  在人教版八年级数学课程中,编入了许多几何图形面积的计算和推理问题。这些内容渗透了数学
期刊
【摘要】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方针的贯彻落实,西部地区民族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汉语历来是中华民族的母语,是世界五大语言之一,汉语作为藏区的第二语言教学,依然显得很重要。本文从学习汉语的背景入手,分别列举出对藏区小学生而言学习汉语的重要性。  【关键词】汉语藏区小学生重要性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方针的贯彻落实,西部地区民族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汉语历来是中华民族的母语,是世界五大语言之一,是世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和根本渠道,其教学效果和教学环境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对数学王国的感知和兴趣。关于如何改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话题一直是广大师生探讨的中心,笔者将通过课堂教学的实施方案,来引导小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好奇,和应用以及评价。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实施方案  作为数学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是重中之重,如何实施有效的数学教学方案呢?笔者有以下几点想法,以咨参
期刊
【摘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老师讲得太多,包办过多,对学生的发展是抑制而不是促进。还学于生,化教为学,因学设教,顺学而导,让课堂成为学生的学堂,应该成为教师的执著追求。  【关键词】课堂变学堂还学于生化教为学顺学而导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标准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