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中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来源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jian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社会已进入了信息时代,而多媒体教学也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走入了现代语文课堂教学中,成为最重要的辅助手段。媒体教学以它丰富的多媒体形式——声音、图片、动画、音乐、视频等,最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的视听感官系统,充分展示了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弥补了传统语文教学的枯燥和乏味,为现代教育改革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关键词:语文 多媒体教学 作用
  多媒体应用是当今信息技术领域发展最快、最活跃的技术,是新一代电子技术发展和竞争的焦点。我们作为基础教育一线上的教育工作者,也在不断的探索多媒体对现代化教育的促进作用,逐步完善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为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下面就结合语文课谈一谈我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认识。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儿童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学生一般对新生事物充满了强烈的好奇心,而恰当地运用声音、图像和视频媒体,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有效地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就能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下,在开放自由的氛围中接受和掌握知识,陶冶情操,从而达到记忆、理解的效果。例如;《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如何真正地吸引儿童的注意力,讓他们真正地领略那雄奇壮丽的风光?我在导读《望庐山瀑布》诗时,我先播放一段关于庐山瀑布的录像:阳光照射着香炉峰,香炉峰上升腾起紫色的烟雾,远远望去,瀑布好像一匹白绢挂在山前。这时,眼前激流喷涌,冲过峰岩,飞流一泻而下,声如惊雷,地动山摇。瀑布从高崖飞一样地腾空直落,学生不仅听到了那惊天动地的轰鸣水声,而且有亲临目睹了这一壮观的场面,立刻激发了他们的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化深为浅,帮助儿童深入理解
  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有一部分内容具有深刻的内涵,对于学生来说不易理解,对于那些语感差,理解能力欠缺的学生来说,真正地理解经典的内涵就倍加困难。以《三字经》为例,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祖莹学诗、孟母三迁、大禹治水、囊萤映雪等许多生动的故事,当学到相关的字句时,我适时播放有关故事的木偶剧,当那简单的几个字幻化成有血有肉、会说会动的人物形象时,孩子们被完完全全地吸引住了。当孩子们再次诵读这些经典故事时,脑中浮现的就不仅是抽象的文字,更有生动的形象,那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啊!
  三、利用多媒体,化抽象为形象,引导学生突破教学难点
  课堂教学要完成认知目标,就需要解决好“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这两个常规问题,在传统的诗词教学中,解决这两个问题的方法有语言叙述、挂图展示、动手操作、板书解析、讲练结合等多种。过去,在课堂上,经常可以看到老师口如悬河地解说,手舞足蹈地比划,甚至画表格,挂图画,目的只有一个——循循善诱,突破重难点。
  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往往对抽象的东西难以理解。这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将抽象的语言化为生动、形象的画面,直观地演示事物的变化和知识的形成过程。画面生动,图声配合,能大大提高孩子的兴趣,帮助孩子克服认知障碍,突破教学难点。
  四、利用多媒体,加大教学密度,有利于儿童勤于学习
  语文教学如果依靠教科书、教师、学习的参考资料等的信息,那么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应当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如教科书、工具书、网络、图书馆……”现代信息技术体现了很强的网络优势,能收集更多的语文学习的信息资源,能将教师、学生、图书馆及自建的资料库的信息有机结合起来,增大教学的信息量,充分地开发了语文资源。师生双方利用计算机在教学活动中交流、讨论、启发等实现资源的共享。在听、读、说、看、操作活动中,大量信息刺激着学习主体,学习的容量增加了,信息量加大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大大减少老师在黑板上书写和绘画的时间,可以有效地扩大课时容量,加大教学密度,学生在课堂上就可多学多练,优化课堂结构。
  如《泊船瓜洲》这首古诗,头两句记叙北上的行程。诗人前往京城,却偏偏回首江宁,表现不愿赴任的复杂心理。后两句以景写心,既有变法给自己带来的欣慰,也有及早功成身退的想法。这首诗不仅借景抒情,情寓于景,而且叙事也富有情致,境界开阔,格调清新。为了把握古诗的情感基调,体会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就必须去了解诗人写诗时的相关背景资料,与诗人的心境进行沟通。我在导读中,就找出了诗人王安石写诗时的背景资料供学生了解。学生不仅了解到王安石这是第二次担任宰相,心情自然愉快,更重要的是他们还知道了诗人有很多的顾虑:推行新政顺利?改革能否成功?何年何月才能回家?所以诗人在激动之中道出了“明月何时照我还”。多媒体的运用,大大地提高了语文课堂的效率,体现了语文课堂的有效性。
  五、利用多媒体激发阅读欲望,让儿童乐学善学
  学生的学习一般都缺少主动性,如何调动和激发学习欲望呢?那就要采用生动直观的电教手段,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学生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教学中,从而主动地接受学习,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因为多媒体图文声像并茂,能多角度调动学生的情绪、情感、注意力和兴趣;能动态反映概念和规律的形成,有效地突破重点和难点;有更强的交互性,学生有更多的参与,学习更为主动,有利于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多媒体的大信息量,大容量放大了课堂教学和的“空间”,延长了课堂教学的“时间”。这样的教学,促使学生用多种感官去学,同时也在玩中学,动中学,乐中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多媒体的优越性运用得当可以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如虎添翼,大放异彩;运用不当则事与愿违。我们语文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特性,真正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有利作用,让多媒体,真正地服务于我们的语文教学。
其他文献
上世纪末在欧洲出现的“疯牛病”引发了全世界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状况的担忧,为了划定食品生产、监督管理中的产品质量安全责任并稳定市场消费信心,欧盟政府颁布了178/2002号法
期刊
林业造林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增加森林覆盖面积是林业造林的主要目的.林业担负着保护自然环境的重任,黑龙江省具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广袤的森林是东北地区的天然屏障,在
期刊
期刊
二十一世纪新纪元的到来使世界各国都被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所席卷充斥着。合资企业以跨国公司在不断地迅速发展着,大家开始逐渐重视跨文化管理方面的问题,这便已经成为管理发展的
伴随着新课改的推行和深入,我国的教育形式正从以往传统的填鸭式、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在这个转化过程中,实验教育起了关键作用.实验教育不仅只要求学生们能熟记课本知识
针对某变电站35 kV主变闸刀支柱瓷绝缘子异常发热问题,通过分析加压模拟测温、直流泄漏电流检测、绝缘电阻测试和超声波检测试验的结果,初步认为支柱瓷绝缘子异常发热的原因
介绍了一种采用遗传算法来设计中压室内支柱绝缘子的优化方法,所设计的绝缘子形状不仅改善了绝缘子内部和空气中的电场分布.还优化了绝缘子外部形状,以及基于多项式的算法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