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纸条

来源 :小天使·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p63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命运如同海风 ,吹着青春的舟,飘摇曲折地度过了时间的海。
  ——题记
   少年手中一张泛黄的纸条被清风扬起,裹挟着吹进一片碧湖。这一叶小舟在水面颤颤巍巍,突然间,一条鱼跃起,泛起涟漪,将漩涡中的纸条卷入水中,不见踪迹。湖面波纹四起,片刻之后,水面恢復了初有的沉寂。
   沉没的小舟,是一张承载着少年梦想的纸条。它曾贴在少年桌角,陪伴少年在无数个夜晚挑灯苦读;它曾夹在少年书里,见证了少年遇见难题时的抓耳挠腮。一场梦,在江南连绵的细雨之中,绽放,谢幕。
   那年春天,桃花满枝,压碎了光影,摇曳于风中。少年坐在窗前,怀揣着青春的梦想与期盼,目光里透着坚定的志向,将自己远大的理想一笔一划地写在这张小小的纸条上。微风,抚过少年泛红的脸颊,那是谁也不知道的未来。夜色飘摇,月光爬上青瓦白墙,少年的执着融进墨里,落在雪白的纸上。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少年逐渐褪去青涩,嶙峋的眉骨,刚毅的双眼,低抿的嘴唇,一身坚韧。时光也将雪白的纸条染上了岁月的黄,平整的边角也泛起褶皱。但少年依旧留着它,仿佛在等待某个时机。
   某个初夏,雾霭氤氲,落日的余晖褪去了晚霞的最后一抹酡红。夜,像半透明的墨油纸渐渐铺展开来。少年躺在床上,回想起这几天精神紧绷的征战,心情激动,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萤火蝉鸣,星月霭霭,仲夏的夜晚一切都温润如水。但此时的少年脸色却有些苍白,坐在电脑前面,他有些不知所措。终于,颤抖的手点下了鼠标。他的双眼一眨不眨,当满意的数字浮现在电脑上时,他紧绷的神经才得到了久违的放松,三年的奋力前行终于换来了称心如意的成绩。他拭去手心的汗水,笑靥绽放在他消瘦的脸庞上。
   纸条落进湖里,下沉,再一次浮上水面,像少年带泪微笑的眉眼。湖水荡漾,像刷子,模糊了字迹,却使回忆更清晰。
   春花秋月,夏蝉冬雪,纸条早已在时光里腐烂,但少年奋力拼搏过的青春却在记忆深处永不褪色。
其他文献
生命是盛开的花朵,它绽放美丽,绚丽多彩;生命是流淌的江河,奔流不息,滚滚向前;生命是一首小诗,清新流畅,意蕴悠长。  ——题记   历史常常给人以警示,假若当初商纣王能广开言路,察纳忠言,何至于落得众叛亲离,葬身火海的下场。假若几十年前的中国能再勇敢点,何至一夜之间几十万中国人被日本人吓跑,何至我们经过这么多年才得以富强。大厦巍然屹立,是因为有坚强的支柱;树木能茁壮成长,是因为有郁郁葱葱的树叶给予
期刊
“我考砸了,往后掉了十名。”韩梅梅说,她声音带着哭腔。   “没关系,下次努力就好了。”李雷说。   “可我很难过,我觉得自己差劲极了,我该怎么办?”   信心满满却考砸了,被排名或者与其他人的比较给挫伤了自信,我们或许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并且以后还会不断地有类似的经历。当“下次努力”这句话没办法把我们从伤痛里及时拉出来时,来,打开你手边的书,我们一起来看看,书里面有什么东西。  《定风波》苏轼  
期刊
世界文学巨匠为我们带来了永久的力量和源源不断的人文宝藏,值得一读再读。  【节选导读】  选段节选自《子夜》第五章,主要讲述了主人公吴荪甫与丝厂职员屠维岳的第一次会面。在此之前,吴荪甫所开设的丝厂因得知又要削减工钱后消极怠工,二人就如何解决丝厂罢工问题展开了一系列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吴荪甫作为资本家,所表现出的残忍剥削的一面,这为他的商业王国的最终败落埋下了伏笔。   送走了客人后,吴荪甫
期刊
南风原头吹百草,  草木丛深茅舍小。  麦穗初齐稚子娇,  桑叶正肥残食饱。  老翁但喜岁年熟,  饷妇安知时节好。  野堂梨密啼晚莺,  海石榴红啭山鸟。  田家此樂知者谁,  我独知之归不早。  乞身当及强健时,  顾我蹉跎已衰老。
期刊
找找写作的灵感,充实写作的素材,提高写作的水平。   一朝一暮来来往往,冗杂的生活击打急促的节奏。我无心品味,这复杂多样的生活。只是匆忙度过。   夏日是燥熱的,常盼着能降一阵甘霖,解除心中的枯燥与烦闷。天终于暗下来了,细润的雨帘像稀疏的丝一般,轻轻织着。心却有些阴郁。   细碎的雨声中,忽而传来悠扬的旋律。我一怔:是那久未相逢的笛声。   雨点的跳动瞬间成了伴奏,笛声在其中格外清晰,它渐渐一步步
期刊
藏  尼木藏香   从拉萨向西一百来公里,离开雅鲁藏布江往北,就是尼木县。在这里,藏香、藏纸、雕版并称“尼木三绝”。   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有一片开阔的坡地,古老的水车在溪水上轉动,淡淡的柏木香到处弥漫。这便是吞巴乡吞达村,藏香发源地,藏文创立者吞弥·桑布扎的故乡。   松赞干布建立了吐蕃王朝后,派了16位少年去印度学习文字。其中就有这位聪慧而好学的年轻人——桑布扎。在游历了印度大部分地方之后
期刊
沉   “沉”即沉香,因其密度大,能沉入水下而得名。   与一般认知不同,沉香并不单纯是一种木材,在沉香木树心部位受到外伤或感染刺激后,香树会大量分泌树脂帮助愈合,沉香便是这种油脂和木材的聚合物。   沉香在唐朝时传入广东,相传当时沉香的洗晒由姑娘们负责,她们常把最好的香块偷藏起来,以换取脂粉,因此沉香中有一种极品便命名为“女儿香”。  檀   “檀”即檀香,来源于檀香樹,檀香树是一种半寄生植物,
期刊
那是故乡的一个静谧的夜晚。月光通过小窗,洒在外婆洁净朴素的小屋里,踩着轻盈的舞步,洋洋洒洒地躲在婴孩温暖的小床里。窗外的金色草垛上,浮动着轻柔的白雾和蓝烟,月光照亮了小路上一团团美丽而安静的积水。   我无数次在梦里回到童年故乡的那份安恬,耳边回响起的是“睡……吧,睡……吧,亲爱的宝贝……”外婆低哑的嗓音哄着儿时的我枕着幸福与甜美入梦。   那是五十多岁的外婆,刚刚孀居,生活的空白便因两个孩子的到
期刊
1673年的一天,英国皇家学会收到一封厚厚的来信。信中的文章题目很是蹩脚:《列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观察皮肤、肉类及蜜蜂和其他虫类的若干记录》。这算什么题目?冗长又没有技术含量,肯定是哪个蹩脚的幻想家的“大作”。可读着读着,科学家们惊呆了,他们知道,世界将会因此改变。   信中提到的微生物,其发现者是一个名叫安东尼·列文虎克的人。列文虎克是荷兰人,与母亲相依为命,困顿的生活让他没有机会去学校读书,只
期刊
回顾历史长河,去探索更多未知的奥秘。   什么是恐惧?恐惧就是对于外部发生的危险做出的一种心理反应。有时,这种反应更近乎一种本能,例如遭遇到火灾、泥石流等危机时本能地逃跑,或是被人迎面打来一拳时本能地架起手臂防御,等等。这些因恐惧而产生的行动是对我们自身的保护,可以帮助我们回避危险。不过,如果保护过了头,我们就会变成厚厚盔甲下的“套中人”——过度、非理性、持续地害怕某种物体、现象、活动或场合,并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