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安全潜质挖出来

来源 :电脑爱好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nymin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玩意儿大安全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临时离开身边的IT设备,
  此时如何来保证它们的安全,避免学校宿舍、教室、办公区域或会议室
  等环境中被其他人窥探数据甚至偷走设备?
  笔记本电脑比台式机更易移动,这个优势让笔记本电脑变为移动办公的利器,但也增加了它被盗的几率。笔记本电脑如何防盗呢?安全锁是一种最为稳妥有效的成熟方案。
  基本上所有的笔记本机身侧面都有一个小孔,通常位于I/O接口和散热口附近,这个就是安全锁的孔位。尽管笔记本电脑的品牌和型号不同,这个孔位都是一个统一的规格(图1)。它实现安全的方法十分简单暴力:我们去购买专用的笔记本电脑安全锁,锁链一头固定在固定物上,另一头通过这个小孔实现与笔记本电脑的固定——就好像我们用链锁锁住自行车一样。固定端我们尽量选择一些稳妥的物体,比如无法移动的办公桌、支柱、栏杆或者墙体。至于锁链我们无需操心,现在的安全锁基本都自带钢缆,长度有多种选择,按照需求购买就可以。
  安全锁是否安全,最重要的是钢缆的强度。一般来说商家都会将钢缆的规格列出,我们根据其组成方式和粗细程度就可以判断其强度的级别。有些钢缆是使用铝合金丝,更高档的使用镀锌钢缆,顶级产品都是采用淬碳钢芯,强度依次递增。品质较高的产品都是用三根或者五根钢缆用特殊工艺编织到一起,强度更高更不易剪断(图2)。
  密码安全锁有点像行李箱上那种密码锁,通过预设3或者4位数字的随机组合实现锁定和解锁(图3)。另外一种安全锁使用钥匙(图4),不过安全锁的钥匙长度决定了其复杂程度不高,我们在购买钥匙安全锁时一定不要选择杂牌产品,避免安全锁形同虚设。
  一些高级的安全锁除了基本功能以外,还拥有一些特殊功能。比如说将钥匙和密码同时使用,增加其安全系数的产品。还有内置于锁头的声音警报器,当有人试图强行开锁时会报警的产品。此外还有可伸缩线缆的安全锁,这样用户就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来控制需要的线缆长度,使用起来更加方便。
  台式机不像笔记本那样容易移动,在大多数情况下用户担心的并不是别人将我们的电脑整体抱走,而是机箱内部被打开丢失配件。其实现代机箱的侧板处有专门的防盗孔,我们用锁将其锁住就可以避免可拆卸配件的左侧侧板被其他人打开(图5、6)。除此之外还有个别专为网吧设计的机箱,拥有侧板直接闭锁功能(图7),并非主流但也可以考虑。
  如果还是不放心或者不想用锁,还有一种方案可供选择,那就是机箱防盗螺丝。机箱用于固定侧板和内部设备(如显卡和硬盘)时,一般都是用机箱厂商附赠的螺丝固定。这类螺丝基本都采用十字口,我们使用常见的十字螺丝刀即可拧开。而机箱防盗螺丝则不同,它们使用各种各样不常见的卡口,有梅花形、内外六角,还有些用了双层卡口,必须使用对应的螺丝刀才能拧开(图8)。我们可以将这种螺丝应用到机箱外部侧板、显卡固定甚至是硬盘固定,来保证我们的配件和数据不至于丢失。
  不过这种方案也绝非无懈可击,因为各种孔位的防盗螺丝都能在网上买到,专用螺丝刀想打开你电脑的人也能拥有。而且如果自己想拧开机箱,这个专用螺丝刀恰好没在机箱旁不免误事。可如果将专用螺丝刀常年与机箱置于一处,防盗的意义也大打折扣。长时间不使用,一旦将螺丝刀丢失,如何打开机箱也成了大问题。
  央视《消费主张》6月17日以“危险的WiFi”为题揭露了无线网络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由此引发了网民对Wi-Fi安全的讨论。在很多公共场所,我们总能用手机搜到带有“Free”前缀的免费Wi-Fi,出于“便宜不占白不占”的心理,很多人则会尝试接入并享受高速的联网体验。殊不知,一旦该免费热点是由黑客建立,接入此网络后你在手机上的一举一动,无论是浏览过的网页、微信朋友圈照片,甚至淘宝、微博账号等信息都会被黑客截获。如果你在此期间进行了手机端的支持行为,那么后果可想而知。
  除了公共Wi-Fi以外,央视还演示了家庭Wi-Fi的危险性。当黑客破解网民家里Wi-Fi密码后便可顺藤摸瓜,掌控路由器控制权后同样可以窃取网民上网信息,或篡改路由器DNS设置自动访问钓鱼欺诈网站。总之,看似免费便捷的Wi-Fi并不安全,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对上班族而言,早晚高峰的公交地铁是最容易丢失手机的所在,因此有必要为其打造一套移动即触发的报警系统。在这里笔者推荐“Mobile Alarm System”(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eQBupbW)。类似软件CFan之前也有过介绍,但是该APP无论是功能还是操作都更为简单实用。
  安装APP后,首先需要进入设置,勾选声音报警并启动前置摄像头拍照(图1),报警被激活后手机会自动发出大音量的警示音并自动启动前置摄像头抓怕,并将照片发送到指定的电子邮箱里。如果你担心手机在挤公交车时被盗,建议开启“移动设备”以及“唤醒屏幕”。点击最下方按钮等待5秒就可进入激活状态(图2)。此时只要手机被人从口袋里掏出来或唤醒屏幕就会触发报警,如果对方不知道你之前设定的PIN密码,那就只有干着急的份了。
  看过《窃听风云3》之后,相信很多同学都对手机的安全性产生了质疑。实际上,只要你的手机没有被人从硬件上做手脚,借助APP就可最大限度地避免隐私的泄露。以360手机卫士为例,只需进入“隐私保护→卫士设置→通讯增强和辅助”,勾选其中的“通话防窃听”就可避免你的通话被人监听。
  此外,我们还可通过“隐私行为监控”,禁止除了系统拨号软件以外的所以APP拥有拨打电话权限,禁止第三方APP获得读取短信记录、聊天记录、位置信息或开启摄像头。此外,借助流量监控功能,我们也可通过锁屏流量的走势判断有没有可疑APP在上传数据。需要注意的是,Android系统对权限的管理需要获得Root权限。
  如今手机更新换代频繁,你会如何对待那些闲置的老将?丢掉还是卖掉?实际上,只需借助一款“魅色”软件(下载地址:http://www.libfetion.org/meise/),就可以让手机变身家里的监控摄像头。该软件分客户端和APP两部分,须分别在PC和手机上安装,并确保两种设备都连接入同一Wi-Fi热点。   比如你正在用卧室的PC处理工作文档,但又担心客厅的小孩没有好好写作业,此时只需用一款装有魅色APP手机的摄像头对着他(图5),然后就可随时在PC的屏幕上观看摄像头拍摄的实时画面(图6)。此外,如果你PC的摄像头刚好坏掉,还可借助此软件,让手机充当PC的摄像头来视频聊天。以用于QQ聊天为例,只需进入QQ的“系统设置→音视频→视频设置”,选择“MeiSe”即可(图7)。
  很多用户的手机从没有被盗过,但是总会遗落在家里的某个角落而苦找不到。借助时下流行的穿戴式设备,则可以很好地解决类似的尴尬场景。以OPPO新推出的O-Band智能手环为例,可以与任何支持蓝牙的智能手机或者平板电脑相连,在安装客户端APP并与其配对之后,便可以开启各种提醒服务。当你早上起床找不到手机时,只需按O-Band的功能键进入寻找手机的模式,便可以让手机自动响铃助你找到。
  除了寻找手机之外,类似O-Band的设备还支持健康监测和遥控拍照等功能(图3),可以记录你每天消耗的卡路里和睡眠质量,给出健康方面的建议。如果你想让手机发挥智能优势来敦促你为健康而努力,此类穿戴式设备已经到了入手的时机。
  相信任何人的手机里都有一些不希望公开的隐私数据,比如私密照片或视频。如果你想确保它们的安全,建议使用“Gallery Lock Pro”(下载地址:http://pan.baidu.com/s/1ntoLtJb)。首次运行该软件需要设定密码,之后便可手动将希望保护的影音文件移动到软件安全目录中(图4)。要注意在手机固件更新(恢复出厂设置)或卸载Gallery Lock Pro前一定要提前解除该软件隐藏的文件,否则会导致隐藏数据不可逆的丢失!
  相机变身
  远程之“眼”
  单反相机拍摄效果虽佳,
  但碍于硕大的体积,
  很多用户只有外出时才会将其“装备”。
  实际上,如果你家的单反支持Wi-Fi,
  那么就有办法将其打造成
  远程抓怕+监视的“武器”,
  平时在家里“待机”时也能发挥余热。
  以支持Wi-Fi的佳能70D为例,只需在PC上安装由佳能官方提供的“EOS Utility”远程遥控软件(下载地址:http://t.cn/RvjQDPS),就可以通过PC屏幕来远程遥控70D拍摄照片了(图1)。在使用该软件之前,需要先在相机端开启Wi-Fi功能,并为相机注册一个名字再选择W-Fi连接方式即可(图2)。
  在PC上安装遥控拍照软件之后,便可将佳能70D放在客厅的角落,而自己在卧室就可借由相机的传感器来“监视”客厅的变化。请放心,相机的Wi-Fi信号接收能力很强,笔者非常调皮地跑开了百米左右信号还是满格(取决于无线路由的信号质量),远距离抓怕不是梦。
  在这里笔者推荐大家使用笔记本与支持Wi-Fi的单反搭档。因为现在笔记本的无线网卡均支持共享Wi-Fi热点,让相机接入由笔记本临时搭建的无线网络,可在户外进行15米内稳定的远程拍摄(图4)。比如,你将相机放在桌子上正对着心仪的Ta,而只需在很远的地方透过笔记本屏幕去抓拍Ta的一举一动。
  可惜,借助Wi-Fi实现的远程遥控拍摄延迟较大,现阶段还无法实现实时的监视录像,但就以抓拍照片为目的的远程监控而言已足以胜任了。
  生物识别技术
  绝大多数人都使用触控滑动或者密码解锁手机,
  这两种方法都有自身的局限性。
  从iPhone 5S开始,智能手机界掀起了一股生物识别热潮,
  让我们来看一看它们能玩出什么花样。
  最初采用指纹识别技术的手机应该就是iPhone 5S,苹果为其命名为Touch ID,能够让我们用指纹代替密码来锁定/解锁我们的手机,并可以应用于App Store等应用内,为我们的购物环节增加安全性,并且彻底摆脱密码这种过时的安全措施。
  Touch ID作为智能手机领域第一个流行开的生物识别技术,已经有了比较高的实用性。不论你的iPhone朝向如何,Touch ID都能读取你的指纹并识别你的身份(图1)。而且Touch ID还支持加入多个指纹,所以也可以将你信任的人指纹加入其内(图2)。初次设置时需要重复将手指放在屏幕上,按照图形提示操作即可。这个动作要反复数次,可能是因为要保证Touch ID的准确性。好在设置完成后识别度还是非常高的。
  虚拟Home键
  除了苹果预设的开关机和App Store支付外,仅有极少数应用支持指纹识别系统。比如一款名为虚拟Home的插件,我们激活指纹识别时,可以达到按下Home键的效果。我们知道很多iPhone手机的Home键十分“脆弱”,这个功能是不是能够延长Home键的寿命呢?
  程序锁
  iPhone支持指纹识别技术后Android迅速跟进,目前已有Xplay3S和Galaxy S5等手机支持指纹识别系统。基本的设置和应用与Touch ID功能类似,用于手机的解锁和支付,但也有不同,比如Xplay3S当中拥有一个软件锁功能,手机可配合指纹识别系统单独锁定或解锁具体应用(图3)。配合i管家,还能将照片这样的文件夹设置为需要指纹解锁,保护使用者的隐私。App Store也有类似的功能,如在Applocker里可自由添加需要保护的应用,这样打开时
  就必须进行指纹识别。
  其实在三星Galaxy S5诞生前,原本的计划是跨过指纹识别技术,直接采用虹膜技术来进行生物识别的。什么是虹膜技术呢?相信大家都看过科幻电影中利用扫描人眼打开房门的系统吧?那个就是通过摄像头扫描人眼虹膜,利用虹膜的复杂不重复性来实现身份识别的(图4)。相比指纹识别,这种生物识别技术毫无疑问更“高大上”,但如果用在智能手机上会大幅增加成本,同时智能手机目前的前置摄像头明显还达不到虹膜扫描的要求。   基于硬件的
  安全技术
  Intel中小企业通锐
  (Intel Small Business Advantage)
  是近年来最为成熟的基于硬件的安全技术,
  具有能效管理、资料备份与检查更新、
  USB控制、电脑健康体检、软件监控等功能。
  USB接口,已经成为工作与生活中最常见的病毒恶意软件入侵点。在通锐技术中,我们可以从硬件层面去设置电脑阻止部分USB设备,并通过密码等方式来判断用户的身份(图1)。禁止接入USB设置成功后,在主板接入USB设备时硬盘中不显示USB设备图标,并且会提示“连接的USB设备被拦截”(图2)。如果有特殊需要,还可以单独设置是否阻止存储设备、相机或者打印机等,使用起来十分灵活。
  自动更新、整理磁盘碎片、整理系统垃圾文件都是常用的系统功能,但在一些性能差的电脑上运行就会影响其工作效率。Intel这个PC健康中心将这些内容全部整合在一处(图3),我们可以设置在空闲时间去运行这些程序,在非工作时间运行维护任务,任务完成后电脑会自动关机。
  数据的安全擦除
  用电脑比较久的用户都知道低级格式化这个名词,它与我们目前常用的格式化有很大不同。现在的格式化都是一种清除数据操作,而低级格式化将会重新划分整个磁盘的磁道、柱面和扇区,并对扇区进行一次全新编号。站在私密数据恢复的风险角度讲,确实比普通格式化要有效得多。一些软件也有扇区重新填充等功能,它们可以可靠地将某个分区的数据以随机数全部覆盖。
  但是,低级格式化对于硬盘会有损伤,而且现在硬盘越来越大,进行一次完整的低级格式化甚至需要一周的时间才能完成。如果中途停止,会有很大几率导致硬盘内坏道的产生(图1)。而且低级格式化并非无懈可击,一些专用的恢复设备依然能够读取原有数据。如果我们的硬盘当中确实曾经存储过私密数据,物理粉碎是最安全有效的处理方式(图2)。
  SSD安全擦除在日常使用当中是常见的恢复SSD性能的手段之一,它从某种意义上讲和高级格式化有些类似,会对NAND闪存颗粒进行一次全面“清理”,而并非普通格式化那样只删除数据。一般来说我们如果想出售手中的SSD,进行一次安全擦除就可以了(图3)。
  但如果真的涉及到商业秘密或者个人私密信息,安全擦除与低级格式化一样“不靠谱”,甚至危险性更高。SSD的非磁性存储结构和保存文件的方式决定了这种存储器上的数据难以被彻底清理(图4),在专业恢复数据的设备面前安全擦除显得脆弱无力,依然需要物理粉碎。
其他文献
刀塔的延伸  如果玩过刀塔,那么对刀塔传奇就会非常容易上手。这款卡牌游戏融合了刀塔中的英雄元素,而且原汁原味地进行了保留。比如在刀塔中的船长、火女、宙斯之王、风行者、黑暗游侠等英雄人物,在刀塔传奇中悉数登场,而且人物的技能也保持不变;同样的,刀塔中拥有的物品装备,在刀塔传奇里也可以找到。读到这里一些朋友就会有这样的问题:和刀塔都一样,那这款游戏有什么特点呢?别着急,下面作出详解。  卡牌类游戏  
期刊
所谓“闪屏”,其实是很多液晶显示器都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在使用数码相机锁定液晶显示器的屏幕时,就会看到一条条黑线从底部滚动到顶部。而这种现象就是“闪屏”所造成的,肉眼并不易察觉,长时间观看极易造成视疲劳。而就目前来看,由于PWM调光技术所致,LED背光液晶屏的闪屏现象十分严重,所以才在最近两年受到重视。  至于不闪屏技术,则主要集中在MVA和IPS两种面板上。明基不闪屏官方确认了使用非PWM调光技
期刊
原道W11C是一款拥有红、黄、蓝三种色系的Windows 8.1平板,10.1英寸1080P全高清屏幕令人印象深刻,要知道很多同价位产品仍在固守720P标准的屏幕。为了流畅驾驭这面屏幕, W11C选用了BayTrail-T平台的Atom Z3735D处理器与2GB的组合,虽然谈不上多么强悍,但在全高清分辨率模式下流畅运行Windows 8.1系统还是不成问题的。  除了配备1080P屏幕以外,原道
期刊
我们平时使用的QQ,体积越来越庞大,功能越来越丰富。  但是很多人除了基本的聊天功能外,QQ的其他大部分功能都忽略了。  其实如果我们能充分挖掘并利用起QQ的“额外”功能,  就可以省去许多不必要的第三方软件,方便快捷,大大改善我们的生活和工作。  进QQ“宝山”挖宝,你准备好了吗……
期刊
刚上市的Surface Pro 3固然吸引人,但相对高昂的售价却是不可忽视的门槛。还好能同时取代笔记本和平板电脑的产品也有“亲民款”,比如联想Flex 10.1。这款产品的屏幕可双向翻转,在笔记本模式和站立模式间相互切换,既具备笔记本的操作性又提供了平板电脑的易用性,键盘和屏幕一体化的设计,还能防止外出时忘带键盘的尴尬,唯一的缺陷也许就是重量有点超标了。  毫无疑问,联想小Y曾一度是中端级别游戏笔
期刊
乐凡F3S采用了10.1英寸全高清屏幕,但它的重量却仅有540g,很难想象这是一款基于Windows 8.1系统设计并具备不俗“生产力”的平板产品。与同类产品相比,F3S最大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双USB以及上网卡接口。  很多Windows 8.1平板仅配备一组Micro USB2.0接口(外接U盘和充电都用它),不仅读写速度慢,需要OTG线才可连接标准USB接口的U盘,而且接驳键鼠或移动硬
期刊
人如其名,N1 mini就好似N1的等比例缩小版,但为了保证机身的协调感,机身曲线都全部重新调整,而5英寸的大小也更利于单手持握,MM的小手在自拍时再也不会感受到手机体型和重量上的压力。N1 mini的摄像头由72个精密零件构成,旋转时的阻尼恰到好处,可在系统中设置旋转即自动启动相机,确保捕捉到任何精彩瞬间。  可以说,这颗旋转的摄像头就是N1 mini的灵魂所在。我们可以想象一些拍摄场景:将摄像
期刊
测试项目测试成绩  PCMark 72419  3DMark Cloud Gate4664  CINEBENCH R11.5 OpenGL41.57fps  CINEBENCH R11.5 CPU2.24pts  大品牌精湛工艺  乐趣Q9-B635正面看上去就像一台27英寸显示器,整个机身以白色为主,整体设计风格是简约时尚的塑料工艺。别看是塑料材质,但我们亲手摸到设备的时候,还是能感觉到Q9-B
期刊
All-in-One Media是微软最新推出的无线多媒体键盘,它将Nano适配器隐藏在了电池仓中并以磁力固定,不必担心移动或开启电池仓时掉落。支持防泼溅设计是这款键盘的一大特色,哪怕不慎打翻了客厅茶几上的茶杯,也不必担心液体“入侵”键盘的安全。  为了更好地适配Windows 8.1系统,微软为这款键盘赋予了独立的音量控制键、可自定义媒体热键以及一体式多点触控板。测试时笔者将键盘通过OTG线与一
期刊
选你最适用的QQ  你是不是还在不分青红皂白地统统安装通行版的QQ2013或随波逐流安装功能花哨的QQ新版本?如果你有一款老旧的智能手机或者你对聊天有特别的洁癖,如何解决QQ速度缓慢或功能多余的问题?如果你和外国人用QQ聊天,语言不通如何解决?  其实,与其在为给QQ减肥或优化而大伤脑筋,不如寻找适合自己的精简版本,这种不是减肥而胜似减肥的办法会来得更管用一些。腾讯QQ有多种版本,我们完全可以根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