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思维的历史素养及其在课程中的应用——加拿大的经验与启示

来源 :历史教学问题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wenda_g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加拿大以历史思维概念为中心的课程与教学改革近年来发展迅速.这些概念涉及到历史意义、证据与解释、延续与变迁、因果关系、历史视角与伦理维度六个方面,揭示了历史学科思维的基本特征,内在地包含着历史学习内容的选择、组织以及历史学习方法、能力和价值取向的要求.它们作为一种学科素养融入到加拿大各省区的课程标准之中,引领课程目标的建构、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对中学历史思维能力的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实践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他文献
吕思勉先生史学的最大特色是“通贯各时代,周赡各领域”,其治史严谨扎实,然又非为学术而学术,始终关注着现实人生,留意于生民福祉.先生的五代史研究就非常鲜明的体现了其学术的追求,例如对五代政权性质的论断,对梁太祖朱温定乱、恤民功绩的抉发与表彰,都是融贯今古的洞见,深具史识与史德.
油画与漫画是不同的绘画艺术表现形式.作为法国历史上的大事,1804年12月2日的“拿破仑加冕礼”被两者同时选中,创造出不同的历史镜像.雅克·路易·大卫和詹姆斯·吉尔雷创作的历史镜像表达完全对立.深究原因,画家各自遵循敌对的国家意志,又有出身阶层、经济处境和取悦对象的生存差别,影响到他们观察、思考和创作的视角.
梁启超与章太炎,在清末皆为思想界、舆论界影响极大的人物.在他们的论说中,如何分析、评判中国传统政治占据着比较重要的位置.而这个问题在当时绝非仅限于学术层面,更与如何理解中国面临的变局与危局,未来中国的政治建设应如何进行息息相关.梁启超在戊戌变法之后比较明显地受到经由日本学者译介的近代西方社会科学话语影响,时常以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历史经验为标准,来评价中国传统政治.与之不同,章太炎尝试从中国自身历史发展脉络出发来理解中国的过去、现在与将来.因此,他着眼于发掘、阐释、表彰中国传统政治之中具有价值的部分,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