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教学方法在超声医学示教过程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frankcod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不同教学方法在超声医学示教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授课的60名超声实习生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探讨实施不同教学对教学质量的影响。结果观察组实习生教学满意度(96.67%)与对照组相比(83.33%)显著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考核成绩分数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教学方法评估较好者显著多于对照组(P <0.05)。结论将PBL教学应用于超声医学示教过程中时,能显著提升教学满意度,提升教学效果,学生成绩更为理想。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关节腔联合切口内注射氨甲环酸对初次单侧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失血量的影响。方法195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术前静脉滴注氨甲环酸注射液,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关节腔及切口内注射氨甲环酸混合溶液,对照组则注射等剂量0.9%氯化钠注射液,术后引流管夹闭3 h。记录两组术后6、12及24h的引流量;记录两组术前、术后3d的红细胞(Hb)、红细胞压积(HCT)的水平;记录两
期刊
青藏高原南部雅鲁藏布江(雅江)流域位于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缝合带,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热点地区。该区域中更新世以来的风成沉积物不仅是揭示青藏高原气候变化与大气环流演化的重要窗口,而且有助于深入认识构造、气候及地表景观之间的内在联系,然而我们对于该区域风成沉积物的空间格局、沉积模式及其环境效应至今仍然缺乏系统的认识。本文在大量野外考察和已有研究结果基础上,结合典型沉积物样品的综合分析,对雅江
期刊
物源是风沙研究的主要内容。雅鲁藏布江中游风沙区是西藏自治区的主要沙丘分布区和受风沙灾害影响的主要区域。但目前对该地区沙尘物源的研究甚少,从而限制了我们对该地区风沙地貌形成演化过程、防沙治沙工程合理布局和沙尘暴预报预警工作的开展。沉积物理化性质是沉积物物源判别的主要证据。为此,收集了雅鲁藏布江中游河岸、河漫滩、河漫滩沙丘、林地和山麓沙丘沉积物样品,对其进行粒度、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63μm)分析,
期刊
选取雅鲁藏布江中下游5个典型断面,进行表层沉积物对氨氮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解吸热力学研究。氨氮的吸附过程可分为快速吸附、缓慢吸附和平衡阶段,准二级动力学模型或颗粒内部扩散模型可描述其吸附动力学过程。沉积物对氨氮的解吸过程存在迟滞现象。氨氮的吸附热力学过程受初始浓度影响,较高氨氮浓度下(>5 mg/L)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R~2≥0.97)和Freundlich模型(R~2≥0.91),
期刊
<正>十几年前,云浮市石材行业分别组建了石材商会与石材机械商会的社会团体。多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商会发挥团结、教育、引导、帮助等职能,团结会员、扶贫救灾、交流结盟、沟通政府等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石材商会、石材机械商会成为企业的娘家。一、排沙简金,拯救石材。1997年初,"石材放射性"被一些媒体炒得沸沸扬扬,"谈石色变"等言论铺天盖地。在"放射性"的影响下,云浮石材企业
期刊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附近晚更新世末次冰期—全新世发育多期次泥石流,组合形成了现代大规模扇形堆积体。以派镇蹦嘎沟泥石流为例,采用地面调查、钻孔及14C测年等方法,研究泥石流形成年代序列、堆积深度、冲出范围等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现代蹦嘎沟依然有小规模的支沟泥石流发育且广泛堆积于沟道内,现存堆积扇区域尚未发现泥石流堆积;距今8500年左右为蹦噶沟全新世泥石流活跃期,单期次累积堆积深度约10.9 m;滨湖浅水
期刊
林芝地区雅鲁藏布江下游位于喜马拉雅东构造结附近,这里一直是青藏高原构造演化的重要地区,许多断裂活动和重要构造事件都发生在该地区。通过对雅鲁藏布江沿岸大量软沉积物沉积类型、特征和成因等观察分析,发现了大量与地震活动有关的震积岩,形成了与地震活动有关的多种类型的软沉积物变形构造。主要包括液化卷曲变形、层内错断、负载构造和火焰构造等,表明了该区曾遭受过大范围的地震活动和构造运动。通过对该区软沉积物变形构
期刊
展布于青藏高原东南部的雅鲁藏布江流域河谷中广泛分布有古堰塞湖沉积,古堰塞湖发育与构造活动、气候变化和地表过程等因素关系密切。在广泛地质调查的基础上,识别出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十余个古堰塞湖,通过对其开展沉积学、地貌学和年代学工作,结合前人工作结果,初步建立了古堰塞湖群的地层年代框架。地表残留的古堰塞湖沉积多集中于末次冰期冰盛期和全新世早期,持续时间可达千年—万年。对大竹卡古湖、格嘎古湖和易贡湖的研究结
期刊
以宁波轨道交通7号线明海大道站标准段超深基坑工程为例,通过模拟承压水作用条件下的基坑开挖模型,研究了基坑开挖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数值模拟的结果基础上,结合基坑抗突涌验算,预测了地面沉降、地下连续墙的变形以及基坑内隆起变形,并进行了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基于HSS本构模型模拟超深富水基坑开挖工程,地连墙水平变形值和坑底隆起变形均小于位移控制值,与现场实际和工程经验一致;经验算,基坑抗突涌与基坑底部稳定
期刊
雅鲁藏布江位于青藏高原南部,流域内广泛发育着地质历史时期以来的黄土沉积和现代风沙沉积,蕴含着风成过程和环境演化的丰富信息。从风成沉积分布特征、堆积年代、沉积物特征、物源及其可能的形成机制以及风沙活动历史等方面综述了近些年雅鲁藏布江流域风成沉积的主要研究进展。结果表明:黄土主要发育于河流阶地及部分山体顶部,多形成于末次冰盛期以后且主要发育于深海氧同位素1阶段(约14 ka BP)以来,而风沙沉积集中
期刊